青島29家企業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3300餘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

2020-12-23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秀青 青島報導

近年來,青島充分發揮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指揮棒」作用,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動力,通過多元化評價手段,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截止到目前,青島市共有29家企業(含駐青央企6家)備案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累計開展評價4900餘人次,3300餘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技能水平怎麼樣,企業說了算

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和技能人才評價改革有關要求,自2019年上半年開始,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4家企業在全省首批開展了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工作。至此,技能人才等級評價終於掀開了「新蓋頭」,由原來政府主導的職業資格評價轉為以企業為主體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為發揮好試點引領作用,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組建考評專家團隊175人,其中市首席技師以上高技能人才77人,統一調配、管理、培訓、考核、使用。2020年1月,首先在人員集中的船舶水手和船舶機工兩個工種開展自主評價試點工作。3月份,在10個職業33個技術崗位中全面開展自主評價工作。歷時9個多月順利完成48個類別1515人的自主評價等級認定工作,共有891人順利通過自主認定,其中技師90人,高級技師60人,為山東港口青島港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企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破除「唯學歷、唯論文」的評價導向 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動力

「政府和企業為我們創造了如此好的學習機會,通過自主評價,不僅讓我們學到了真技術、真本領,而且得到社會的認可,提高了我們的待遇,真的非常榮幸。今後要繼續不斷學習,不斷磨鍊,爭取為社會和企業奉獻自己更多光和熱。」近日,青島市首席技師、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迎山在獲得海信集團頒發的電氣設備安裝工高級技師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激動地對記者說。高迎山入職海信集團以後,主要從事自動化設備管理工作,獨創的懸浮電機直線軸承在線修復「換珠法」,打破了外資企業設備維修技術壟斷,能夠有效節約維修時間,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累計節約資金達到300萬元以上。近兩年他先後為主參與技術改造、設備革新18項,培養金藍領高級工、技師10餘人,2020年被評為青島市首席技師。

2019年,海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批山東省首批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企業,可開展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家用電冰箱製造工、空調器製造工等13個職業(工種)的自主評價工作。截止到目前,海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有2378人參加了自主評價「選拔」,1911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其中技師203人,高級技師80人。通過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從體制上、空間上激發了技能人才成長的內生動力,破除了「唯學歷、唯論文」的評價導向,更加注重實操、工作業績等,引導廣大技能人才把「論文」寫在車間裡、流水線上,把智慧和汗水揮灑在零部件和設備上,真正做到幹一行、愛一行,幹一行、鑽一行,在生產一線實現技能報國夢想。

累計開展評價4900餘人次 3300餘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近兩年,我們圍繞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評價方面的主體作用,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中全面推行技能人才自主評價,一方面調動了企業和技能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推動企業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提升市場競爭力,進而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說。

改革之前,技能人才評價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政府部門組織的職業技能鑑定與企業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出現「兩張皮」問題。而有些優秀技能人才卻因為年齡、學歷、工作年限等因素無法取得證書,無法提高薪酬待遇,影響了工作積極性。為了改變這一局面,自2019年開始,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根據上級部署安排,開展了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工作,採取考核鑑定、考評結合、過程化考核、直接認定4種形式,重點考核職業能力、工作業績、職業道德和工匠精神等內容,力求更加科學、精準、全面的評價技能人才,為更多技能人才成長成才提供廣闊的空間和舞臺。截止到目前,青島市共有29家企業(含駐青央企6家)備案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累計開展評價4900餘人次,3300餘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下一步,我們將圍繞青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分行業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有意願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的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為青島市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深層次調整提供更多的技能人才支撐。」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充滿信心地說。

相關焦點

  • 青島29家企業備案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 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
    技能水平怎麼樣,企業說了算  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和技能人才評價改革有關要求,自2019年上半年開始,山東港口集團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海爾集團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4家企業在全省首批開展了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工作。
  • 青島: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激活「一池春水」
    近年來,黃海之濱的青島,按照總書記關於「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指揮棒」作用,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動力,通過多元化評價手段,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推動企業科研成果創新、產品轉型升級,初步實現了職業資格評價向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轉軌」。
  • 人才技能評級企業「自己說了算」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博客,微博)記者 封滿樓近年來,青島市充分發揮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指揮棒」作用,突出企業主體作用,激活技能人才成長內生動力,通過多元化評價手段,促進優秀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推動企業科研成果創新、產品轉型升級,初步實現了職業資格評價向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轉軌」。
  • 山東招遠:技能人才評價企業可自主進行
    為深化國家職業資格制度改革,落實「簡政放權」改革舉措,創新企業技能人才考核評價機制,招遠市人社局積極推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
  • 煙臺龍口市確定首批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單位
    近日,煙臺市人社局開展首批試點企業自主評價備案工作,確定了4家企業為龍口市首批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單位。這4家試點企業分別是山東中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銑工、裝配鉗工)、 龍口中宇機械有限公司(車工、銑工)、道恩集團有限公司(無機化學反應生產工、化工總控工)、 龍口嘉園建築安裝有限公司(架子工、鋼筋工、混凝土工),依據國家職業標準,行業企業工種崗位評價規範,結合生產需要,對本企業職工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 青島建立137家企業職工培訓中心 助力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
    為此,我市轉換打法、創新思路,在全國率先建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平臺機制,不斷激發企業培訓活力,截止目前,我市共成立137家企業職工培訓中心,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提供不竭動力。  目前,全市申報登記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達137家,其中企業自主成立99家、校企合作共建38家。
  •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加快推進 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各市要將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以組織推動,對申請自主評價備案且符合條件的企業做到應備盡備。要對本轄區企業特別是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生產經營及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統籌規劃本地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做好總體布局和整體規劃。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制定具體推進的實施方案,責任落實到部門、崗位,力爭三年時間基本實現規模以上企業全面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
  • ...同志就《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答記者問
    針對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後技能人才評價載體缺失等問題,我部於2018年底啟動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試點,2019年繼續擴大試點範圍,並逐步在全國推開。試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得到了用人企業和廣大技能勞動者的普遍認同。
  • 企業自主進行人才技能等級認定,通州區已開始試點
    近日,通州區人力社保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北京物美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州分部,對一場企業自主開展的生豬屠宰加工工認定考試進行全方位、全規程督導檢查。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後,技能人才該如何評價?
  • 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的宿遷探索
    宿遷市先試先行,勇於創新,於2018年8月成功獲批江蘇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試點以來,在人社部和省人社廳指導下,宿遷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運行機制和制度體系,達到了提高人才技能水平、激發市場活力的目標。兩年來已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認定4.7萬人,涉及28個職業工種65家企業,其中2.2萬人獲得高級以上等級證書。
  • 深化「放管服」改革 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放給企業
    向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機制邁進——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放給企業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
  • 放權企業自主評價人才,為職工「提素」鋪路
    據近日《工人日報》報導,為解決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後,技能人才評價載體缺失、評價急需跟進等問題,人社部印發通知,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推動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
  • 讓企業評價人才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隨著職業資格改革深入推進,技能人員職業資格大幅減少,作為技能人才評價的主要方式,職業資格評價已難以滿足企業和勞動者需要,這就要求進一步繼續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新的技能評價制度,彌補評價載體缺失問題。同時,全面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制定發布國家職業標準或評價規範,由用人單位或相關社會組織按標準依規範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並頒發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也就是將技能人員水平評價由政府評價改為實行社會化等級認定,接受市場和社會認可和檢驗,這是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機制的「一場革命」。
  • 向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機制邁進——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
    向科學化、社會化、多元化評價機制邁進——  技能人才評價權進一步放給企業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印發《關於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
  • 人社部: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改善技能人才待遇
    在12月1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表示,受多重因素影響,當前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發展仍面臨許多嚴峻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技能人才數量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與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相比,技能人才待遇不高,獲得感不強;培養周期長、培養成本高,人員流動性大;重學歷、輕技能的社會觀念尚未根本改變等方面。
  • 鞍山三家單位可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12日,記者從市人社局獲悉,繼鞍鋼成為企業開展技能等級認定省試點單位後,遼寧紫竹集團有限公司、鞍山技師學院也被批准可自主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共有三家單位可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 我國技能勞動者超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5000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我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大規模高質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5年共開展補貼性培訓近1億人次,貧困勞動力培訓約1000萬人次。
  • 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 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
     人民日報12月19日報導: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湯濤在12月18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國新增高技能人才超1000萬人。目前,中國技能勞動者已超過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5000萬人。其中,技工院校每年向生產服務一線輸送近百萬名技能人才。
  • 開展技能培訓7.6萬人次!島城建立137家企業職工培訓中心
    12月4日,青島市人社局透露,青島市成立137家企業職工培訓中心,今年開展企業職工技能培訓7.6萬人次,比去年相應培訓數量增長了181.5%,有力提升了企業職工技能水平和穩定就業能力。企業職工培訓是深入落實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重點,充分發揮企業培訓的主體地位,是進一步提升企業職工技能水平和穩定就業能力的有效路徑。青島市轉換打法、創新思路,在全國率先建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平臺機制,不斷激發企業培訓活力,截至目前,青島市共成立137家企業職工培訓中心,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深入開展提供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