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大氣環境汙染控制與影響分析

2020-12-15 北極星環保網

新形勢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大氣環境汙染控制與影響分析

北極星大氣網  來源:電力科技與環保

  作者:席洋 趙秀勇等  

2020/12/14 10:35:38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近年來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成為各地政府應對垃圾處理難題的普遍選擇,其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隨之也越來越大,主要大氣汙染物參照火電建設項目實施超低排放逐漸成為新的大氣汙染物控制要求。根據調研和工程實踐,垃圾焚燒發電廠超低排放技術路線成熟,可採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系統(SNCR)+旋轉噴霧乾燥脫酸(SDA)+幹法脫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器,實施後主要大氣汙染物可實現較大幅度的排放量削減,最大減排率可達80%,對環境空氣品質的小時、日均和年均影響均有較顯著改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加,特別是近年來生活垃圾產量逐年提高。有統計數據顯示,僅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清運量,就從2012 年的17 080. 9 萬t 增加到了2018 年的22 801. 8 萬t,年複合增長率為5. 95%[1]。而2018 年我國的生活垃圾總量為4. 69億t,2018 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僅佔該年全部生活垃圾的一小部分。作為實現垃圾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最為有效的方法,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已成為各地政府應對垃圾處理難題的普遍選擇。根據相關報導,截至2018 年底,我國大陸建成並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電廠為364 座,裝機容量達到778 萬kW,年垃圾焚燒總量超過1 億t。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和村鎮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未來生活垃圾收集和儲運以及焚燒量也會隨之提高。

在此新形勢下,政府和公眾對垃圾焚燒帶來的大氣汙染危害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相關部門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汙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和自動監測技術規範等文件,對垃圾焚燒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的控制要求日趨嚴格。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已經要求新建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主要汙染物排放濃度參照火電廠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要求進行。

1 垃圾焚燒項目超低排放控制

1. 1 超低排放要求

目前,我國垃圾焚燒電廠大氣汙染物排放執行《生活垃圾焚燒汙染控制標準》( GB 18485 - 2014)及其修改單。超低排放概念及其要求是近年來針對燃煤機組提出的,即要求燃煤機組排放煙氣中的煙塵、SO2、NOx濃度分別小於10 mg /m3、35 mg /m3、50 mg /m3[5]。《關於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 2014 - 2020 年) 〉的通知》( 發改能源〔2014〕2093 號) 要求中國部分地區新建和在運燃煤發電機組應實現超低排放。生活垃圾焚燒項目特徵因子HCl、重金屬類等汙染物超低排放通常參照《歐盟工業排放指令》( 2010 /75 /EU) 執行。國家現行垃圾焚燒煙氣執行的排放標準與超低排放要求對比見表1。

表1 * 歐盟標準為300 min 平均值。除煙塵、SO2、NOx 、CO、HCl 外,其他汙染物數值均為測定均值。由表1 可知,與國標相比較,超低排放要求煙塵、SO2、NOx小時和日均排放濃度均有大幅度降低; CO 和HCl 小時排放濃度無變化,而日均排放濃度降幅較顯著; 與歐盟指令比較,重金屬測定值Cd+ Tl 和Sb + As + Pb + Cr + Co + Cu + Mn + Ni 降低了50%,其他無變化; 二噁英類無變化。總體來看,新形勢下垃圾焚燒電廠執行標準變化主要體現在對煙塵、SO2、NOx等三種常規汙染物執行符合低排放標準的削減與控制。

1. 2 超低排放技術路線

目前,我國垃圾焚燒電廠煙氣淨化系統通常配置為: 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系統( SNCR) + 旋轉噴霧乾燥脫酸( SDA) + 幹法脫酸+ 活性炭吸附+ 布袋除塵器[8 - 17]。該套工藝系統可使煙氣汙染物排放濃度滿足國家標準( GB 18485 - 2014 ) 和歐盟2010 /75 /EU 標準要求,但主要大氣汙染物濃度不能滿足超低排放要求。要實現超低排放需進一步降低煙塵、SO2和NOx三種常規大氣汙染物排放濃度,改進現有煙氣淨化工藝,提升煙氣淨化效率。

根據國內相關工程實踐,布袋除塵器可實現99. 99%的除塵效率,目前我國大部分垃圾焚燒電廠配置的布袋除塵器除塵效率均不超過99. 9%。根據垃圾焚燒煙氣的特點調整布袋材質和增加布袋數量可進一步提高布袋除塵效率至99. 97% 以上,煙塵排放濃度由低於30 mg /m3 降至低於10 mg /m3,可滿足超低排放要求。

目前,垃圾焚燒電廠脫酸工藝主要包括三種形式: 幹法脫酸、半乾法脫酸和溼法脫酸,具體如表2所示。由表2 可知,採用溼法脫酸工藝可在幹法脫酸工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脫硫效率75% 以上,綜合脫硫效率高,可實現小時控制標準100 mg /m3 ( 國標) 到35 mg /m3 ( 超低排放要求) 的跨越。採用低氮燃燒技術可控制垃圾焚燒電廠NOx產生濃度低於300 mg /m3。NOx脫除工藝包括兩種: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 SNCR) 工藝和選擇性催化還原脫硝( SCR) 工藝,其中SNCR 可實現40% 的脫除效率,SCR 脫除效率為50% ~ 90%。在低氮燃燒技術的基礎上,採用脫酸塔和除塵器後加低溫SCR脫硝工藝可實現垃圾焚燒電廠NOx煙氣超低排放。

由於煙氣經過旋轉噴霧乾燥脫酸後急驟降溫和布袋除塵,煙氣溫度一般在145 ~ 160℃,而SCR 所需溫度為180 ~ 250℃,因此為確保脫硝反應的正常進行,需要將煙氣系統溫度整體提升到SCR 的反應溫度區間。目前成熟的煙氣升溫方法有2 種,一是通過煙氣煙氣換熱器( GGH) 有效利用系統自身熱量來調節系統進出口煙溫; 二是利用蒸汽煙氣換熱器( SGH) ,抽取汽包蒸汽或汽輪機蒸汽來加熱煙氣。

綜上所述,垃圾焚燒電廠主要大氣汙染物超低排放基本技術路線可選擇為: 低氮燃燒技術+ SNCR+ SDA + 活性炭吸附+ 高效布袋除塵器+ GGH 或SGH + 低溫SCR + 溼法洗滌脫酸,依據鍋爐出口SOx濃度值大小,對於低溫SCR 工藝選擇和溼法洗滌脫酸的具體布局方案做適當調整。

2 超低排放環境效益

以國內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為例,計算超低排放主要大氣汙染物削減環境效益。該項目所在縣域常駐人口122 萬,其中城鎮人口約30 萬,日產生生活垃圾量約650 t,據此設計生活垃圾焚燒量為1 × 600 t /d,採用機械爐排爐,配中溫中壓餘熱鍋爐和1 × 12 MW 凝汽式發電機組,煙囪高度80 m,出口內徑2. 0 m,煙溫150℃,年運行小時數8 500,年發電量約0. 81 × 108 kW·h。

該項目目前採用的大氣汙染控制技術路線為:低氮燃燒技術+ SNCR + 半乾法脫酸+ 活性炭吸附+ 噴射法脫硫+ 高效布袋除塵器,根據同級別、同爐型、同燃料、同措施項目大氣汙染物排放監測數據類比分析,可滿足國家和當地現行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汙染物排放控制標準要求。

2. 1 排放對比分析

根據前文所述類比實測數據確定該項目大氣汙染物產生濃度,在實施超低排放要求後,煙塵、SO2和NOx排放量可實現較大幅度削減,具體情況如表3 所示。

表3 中,總的煙氣量為12. 32 × 104 m3 /h。實施超低排放後,煙塵、SO2和NOx排放量可分別削減8. 2 t /a、37. 2 t /a 和125. 7 t /a,分別佔原排放量的50. 3%、49. 9%和80. 0%。

2. 2 環境空氣品質影響改善分析

該項目所在地為平原農村地區,選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 HJ 2. 2 - 2018) 推薦的進一步預測模式AERMOD 模型進行環境空氣品質影響改善模擬分析。AERMOD 是一個穩態煙羽擴散模式,可基於大氣邊界層數據特徵模擬點源、面源、體源等排放出的汙染物在短期( 小時平均、日平均) 、長期( 年平均) 的濃度分布,適用於農村或城市地區、簡單或複雜地形。

模型所需地面氣象數據採用項目所在地氣象站2017 年全年逐時風向、風速、雲量、氣溫等觀測資料。該氣象站屬於國家一般站,與本項目相距約5 km,中間地形平坦,資料具有較好的代表性。高空氣象數據採用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環境量模擬重點實驗室提供的格距為27 km 的Wrf 中尺度氣象模型模擬數據,網格中心點距離本項目廠址小於5 km。

項目大氣預測評價範圍為以煙囪為中心點,邊長11. 0 km 的正方形區域。採用直角坐標網格,取東西向為X 坐標軸、南北向為Y 坐標軸,網格距為50 m。通過計算,可得出所排放的汙染物在每一個網格點的最大落地濃度值。

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模擬預測結果見表4。

由表4 可知,垃圾焚燒電廠實施超低排放後主要大氣汙染物對環境空氣品質的小時、日均和年均影響均有較顯著的改善,其中對NO2影響的改善優於PM10和SO2。

3 結語

( 1) 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垃圾處理的主要手段,政府和公眾對垃圾焚燒帶來的大氣汙染危害的關注度日益提高,一些地區對垃圾焚燒電廠開始實施更嚴格的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要求。

( 2) 垃圾焚燒電廠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要求技術方法成熟,主要大氣汙染物可實現較大幅度的排放量削減,最大減排率可達80%。

( 3) 垃圾焚燒電廠實施超低排放後,其主要大氣汙染物對環境空氣品質的小時、日均和年均影響均有較顯著改善。

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河北省《生活垃圾焚燒大氣汙染控制標準》(附解讀),垃圾焚燒,垃圾...
    本文件適用於河北省現有生活垃圾焚燒廠的大氣汙染物控制和監督管理,以及生活垃圾焚燒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排汙許可管理、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投產後的大氣汙染控制與監督管理。   摻加生活垃圾質量超過入爐(窯)物料總質量30%的工業爐窯的汙染控制參照本標準執行,同時對照相應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從嚴執行。
  • 江蘇徐州沛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江蘇徐州沛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公示北極星固廢網訊: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政府信息公開的有關規定,經審議,沛縣生態環境局擬對光大環保能源(沛縣)有限公司沛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作出批准意見。
  • 河南民權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
    河南民權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北極星固廢網訊:民權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已經開始,中環聯新(北京)環境保護有限公司受民權天楹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委託開展該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 垃圾焚燒發電知識答疑宣傳冊
    垃圾中含有病原微生物,有機汙染物和有毒的重金屬等,在雨水的作用下,它們被帶入水體,會造成地表水或地下水的嚴重汙染,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 衛生填埋:此方法具有成本低、處理量大、操作簡便等特點,但存在佔地多、滲濾液難處理、惡臭相對較難控制等缺陷和不足。由於經濟、技術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我國現行生活垃圾填埋場不同程度存在二次汙染,對周圍的水體、大氣和土壤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2.
  • 湖北天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座談會公告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天門市城市管理執法局計劃於2020年10月23日上午10:00在嶽口鎮政府一樓大會議室召開「天門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座談會」,座談會將對建設項目概況、主要環境影響等情況進行通報,並聽取廣大群眾的意見。
  • 科普|你知道垃圾焚燒發電嗎?
    你知道我們產生的生活垃圾被運走後是怎麼處置的嗎?目前,生活垃圾處置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堆肥、焚燒發電。然而,填埋需要大量土地資源且容易造成二次汙染,堆肥處理速度慢且適用規模小(多應用於鄉村地區),因此,土地資源消耗少、處理速度快、二次汙染少且能夠資源再利用的焚燒發電,成為世界主流的垃圾處理方式。
  • 垃圾焚燒發電的技術特點與應對措施
    筆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針對垃圾焚燒發電的技術特點進行分析,並提出應對措施。一、垃圾焚燒發電技術特點 1.爐排爐技術。煙氣在排入大氣時,煙氣中 的有害物質的含量是重要的環保指標。對 煙氣質量的控制和監視是根據工藝流程 運行要求而進行的,以先進、實用和可靠 為原則,設置煙氣有害氣體成分的在線定 量分析檢測儀,構成自動監測控制系統, 以實現對各種成分的在線分析和動態監 控,該儀表將檢測的各種成分參數統一轉 換成標準的信號。
  • 垃圾焚燒廠多次超排大吉發電被判賠償大氣治理費556萬
    此次大吉發電涉訴的老廠區發電項目,批建於2003年、投運於2005年,為鹽城市區唯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負責鹽城市直、鹽都區、亭湖區、市開發區、城南新區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擁有3臺75噸循環流化床鍋爐,日處理垃圾約1200噸。
  • 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深度報告:復盤與展望,垃圾發電的進階之路
    相 比於填埋處理對後續封場恢復與日常防滲維護的高成本投入與潛在的地表及地下水資源二 次汙染風險,以及堆肥處理項目建設高成本低收益與處理過程造成的重金屬汙染問題,焚燒 處理在經濟效益、市場化程度、汙染控制與可持續性等方面均較前兩種處理方法有壓倒性優 勢。
  • 美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概況含發展歷程、商業模式、龍頭企業分析
    直到20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意識到焚燒爐的尾氣和汙水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公眾和政府開始採取行動。1970年發布的清潔空氣法案(CAA)對於已有的焚燒設施設置了新的標準,禁止隨意燃燒城市固體廢棄物,並限制微粒排放,未安裝滿足CAA要求所需技術的設施都被關閉。
  • 2021年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專題調研與深度分析報告
    資料來源:《城鄉建設統計年鑑》、韋伯諮詢垃圾焚燒處理相較於衛生填埋、堆肥等無害化處理方式具有處理效率高、減容效果好、資源可回收利用、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等優勢,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將成為垃圾處理行業的主流方式
  • 山東龍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暨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
    山東龍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暨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信息公示北極星固廢網訊:目前,《龍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暨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要求,為使公眾更好的了解該項目環境影響情況,特發布此公告。
  • 第二屆垃圾焚燒發電運營管理高級研討會在蘇州與你相約!
    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各有關單位:2019年,我國把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監管提到更新的高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自動監測數據應用管理規定》、《生活垃圾焚燒廠評價標準》等相繼發布。新規的發布讓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監管更透明,同時也對項目的運營管理帶來了更多考驗和更高挑戰!
  • 生態環境部公開2020年第三季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環境違法行為...
    2020年第三季度,全國焚燒廠5項常規汙染物日均值達標率為99%以上,1家焚燒廠日均值超標;爐溫達標率(1日內5分鐘均值不達標不超5次)為100%。近期,結合自動監測大數據分析情況,我部對2家焚燒廠進行了飛行檢查,發現2家焚燒廠均存在「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汙染物」。
  • 南京江北將建垃圾焚燒發電廠!地點就在……
    據悉,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體量和人口規模的不斷增加,六合區生活廢棄物處置填埋場庫容已趨飽和,相關設施長期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加上現有政策條件下新建垃圾填埋場已無可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已成為必然的民生選擇。垃圾焚燒發電作為一項高科技垃圾處理技術,已在全球廣泛採用,成為當今全球處理生活垃圾方式比選中最科學、最合理、最環保的方式。
  • 垃圾焚燒發電廠生產危險性分析與對策
    北極星固廢網訊:近年來,我國相繼發布了一系列鼓勵垃圾焚燒產業發展的政策,垃圾焚燒發電得到較大的發展。但是,垃圾焚燒發電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危險有害性,本文結合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產工藝,分析了垃圾焚燒發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險有害因素,並提出相應的安全對策措施與建議。
  • 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點火...
    23日上午,梅州五華循環經濟產業園舉行開園儀式,落戶該產業園的首個項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試運行,標誌著五華在探索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據了解,該項目一期以日處理700噸的大「食量」,是五華在謀求縣域全域生活垃圾實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處理中取得的重大突破。
  • 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進廠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馬志勇 孫文麗 徐良 郭華春12月5日上午,德州樂陵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首車垃圾進廠,這標誌著該項目基本建設完成,具備投運條件。該垃圾儲存倉長48米,寬24米,容量2.4萬噸,可容納約15天的垃圾入廠。為了讓垃圾按照先後順序在這裡進行堆料發酵,儲存倉分為投料區、新料區、移料區、混料區、發酵區五部分,倉頂設有兩臺靈活的垃圾吊爪,負責運送入倉後的垃圾,這些吊爪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每一爪都能抓起約7噸重的垃圾。
  • 三峰環境上交所上市:主業是垃圾焚燒發電 市值達165億
    來源:雷建平sky雷帝網 雷建平 6月5日報導在全國提倡垃圾分類的風口,一家依靠垃圾焚燒發電的企業上市了。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峰環境」)今日在上交所上市,發行價為6.84元,募資25.87億元。
  • 中國分類垃圾處理環節分析——餐廚垃圾處理、垃圾焚燒
    中國分類垃圾處理環節分析——餐廚垃圾處理、垃圾焚燒北極星固廢網訊:在國家政策推動下,中國各大城市開展強制垃圾分類政策。數據預測,未來三年相關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將超過2000億元。中國分類垃圾處理環節——垃圾焚燒垃圾焚燒垃圾焚燒發電處理在我國屬新發展的處理工藝,是通過對垃圾焚燒進行化學分解的過程,將垃圾體中的有機物化學能轉化為熱能,能實現垃圾處理減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