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升小學了,如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家長應該知道這三點

2020-12-26 寶貝萌晗說

在一個關於民警的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六歲的孩子被好心路人帶到警察局,請警察幫忙找到孩子的父母。但是當警察詢問小男孩個人信息的時候。小男孩除了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剩下的都答不上來,包括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都一無所知。後來警察經過多方查找,終於聯繫上了孩子的父母。看著孩子被接走,屏幕前的我都跟著鬆了一口氣。不敢想像如果這個孩子沒有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的話會發生什麼。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尤其對於一些孩子已經上學的家長而言更是如此,那麼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就很重要。

一、家長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錯誤方法

1、陌生人都是壞人

許多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會直接告訴孩子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但是這種一棒子全都打死的做法並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永遠都不與陌生人相處,如果從小就給他們植入"陌生人都是壞人"的想法,那麼對於他們之後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2、 只教育口頭教育不訓練

很多家長也會細心地告訴孩子不要接陌生人給的零食,記住家裡的電話號碼和地址等等,但是真到了需要用的時候,孩子卻忘得一乾二淨。並不是因為

孩子不聽話,而是因為缺乏練習。就像是開頭說到的那個案例一樣,那個孩子的父母也一定告訴過孩子家庭住址在哪裡,但為什麼男孩沒有記住呢。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反覆的訓練孩子讓孩子把這些東西記牢。

3、 替孩子做決定,讓孩子放棄思考能力

乍一看,這似乎與安全教育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關係重大,許多家長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不容孩子反駁,漸漸的孩子就會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在面對危險和壞人的時候。孩子最需要的便是思考能力,我們不可能事先想到所有的情況,到時候只有孩子的思考能力能救他們。

這些錯誤很致命,家長們別不重視,孩子要是出現了這些情況後悔就來不及了

二、錯誤的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遇到危險不知該向誰求助

如果家長告訴孩子所有陌生人都是壞人的話,那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會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因為警察也是陌生人,商場場的工作人員也是陌生人。

(2) 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記不住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沒有警惕性,缺乏應變能力都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表現,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危險,後果不堪設想。

(3)走失

如果孩子不能掌握自保技巧的話,最壞的結果便是走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想要與父母再次重逢可能要經過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永遠也不能再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家庭也有可能就此崩塌。

這樣的悲劇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呢?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反覆演習家長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應該與孩子反覆演習各種場景下如果走丟,如果被陌生人搭訕該怎麼做。並且要告訴孩子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重要信息,直到孩子能全部熟練書寫為止。只有反覆的演習才能讓孩子牢記並且熟練地掌握該如何自我保護。

設置安全密碼設置一個只有孩子和家長知道的安全密碼,告訴孩子這個密碼全部可以告訴任何人,不知道這個密碼的人一律區不可以開門,不可以跟他們走。

告訴孩子該向誰求助家長在於孩子外出的時候走,走到一個新的場景你要告訴孩子,如果走丟了該在哪裡等自己或者可以向誰求助。

總結:

快要到一年中的九月份開學季了,又會有不少小朋友踏入了小學的校門,這些孩子年齡還小自我防護的意識往往還不強,所以說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家長們一定要提前演習,提前預防,因為一旦意外的發生後悔就來不及了。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家長提前教孩子做這幾件事情,讓孩子遠離危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而這幾件事情,家長越早教給孩子,孩子越懂得保護自己。這幾件事情可以總結為這幾個字:「我能」、「記住」、「不能」、「害怕」。當孩子從牙牙學語到到處滿地跑的時候,家長就應該開始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邊界感以及自我保護意識。家長首先可以做的第一件事為,讓孩子「記得」這些信息。
  • 《歡樂好聲音》:關於孩子的「自我決定論」,家長應該知道這3點
    這其中可以說經歷了很多挫折,最嚴重的是劇院差點被毀。即使這樣動物們還是沒有放棄,不管面對多少困難,它們似乎都越挫越勇,最後還出色地完成了這場演出。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自我決定論,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在根據自我經驗和周圍環境做出的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論分為了三個主體部分,分別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需要和歸屬的需要。
  • 這場講座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家長學起來!
    為提高學生的安全防範意識,提高學生防性侵意識,增強學生自我保護能力,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關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11月17日,欖核鎮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關工委」)邀請南沙區關工委講師楊文姬到北鬥小學進行預防性侵講座活動。
  • 警惕小學二升三,怎樣引導孩子英語學習興趣?方法家長要知道!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英語學習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的,當然有些地方一年級就開始學習了,雖然孩子學習的時間越早越好,但因為孩子的接受水平有限,所以大部分還是小學三年級開始。而英語的學習,不像我們學習語文一樣,首先學拼音,然後學拼讀,最後在慢慢地組詞,連詞成句。
  •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
    增強兒童自我保護意識 提高兒童自我保護能力 | 蕪湖市婦聯推動開展「兒童保護公益課程進校園」活動 2020-12-21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大石街「家長學堂」給家長們支招
    ,我們該如何去保護好他們的好奇心?、喜新厭舊等幾大特點,那面對孩子這麼特別的好奇心,家長們該如何去保護呢?,例如品嘗美食的時候,可以順便討論這道美食是如何烹製出來的,再引申到食材是如何選擇的,甚至發散到食材是如何種成或者養成的。
  • 初中生是否應該上補習班,知道這三點很重要,家長別不當回事!
    尤其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就更加的在意。畢竟,這可是關乎一輩子幾代人的事情,很多家長選擇孩子從小抓起,一定不能讓他輸在起跑線上。而補習班的出現,也是給望子成龍的家長們一個途徑,又好像是捷徑。現在大多數上補習班的孩子集中於小學和初中。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初中生是否應該上一些補習班的問題。初中生是否應該上補習班,知道這三點很重要,家長別不當回事!初中生是否應該上補習班?這三點很重要,家長一定不能忽略!
  • 家長過度保護孩子是一種「病」,要讓孩子學會自我負責
    過度保護、監督孩子是很多家長所犯的通病。他們總覺得孩子還小,還不能獨立。因而對孩子的方方面面進行全方位、掠奪式保護。但這樣過度保護,會挫傷孩子的自我觀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為當父母過分保護孩子時,其實也是在告訴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長此下去,就會塑造出一個沒有生活獨立能力,凡事依賴父母、縮手縮腳的孩子。
  • 越秀路小學戶外安防公益課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越秀路小學戶外安防公益課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時間:2020年12月08日】【來源:南寧晚報】【作者:劉明豔】【編輯:鄧達】南寧晚報訊 日前,南寧市越秀路小學的同學們上了一堂內容豐富、趣味且教育意義重大的戶外安防公益課。
  • 小學1-6各年級銜接危機,家長如何幫孩子應對
    進入小學,孩子的成長進入加速快車道。很多家長感嘆,現在小學生要學的東西太多太深了,爸爸媽媽都跟不上趟了!的確,小學生每上升一個年級,無論是知識體系還是身心的發展都要上一個臺階。這就是要求我們當家長的要跟著孩子一起進步,幫助孩子踏踏實實地跨過每一道坎兒。
  • 孩子社交能力差,沒有好人緣,與這三個原因有關
    所以,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免不得與他人進行交流。如果孩子社交能力差,這可能對孩子的將來有很大影響。 我們都知道,社交能力可以影響到一個人是否成功,是否能抓住機會。雖然社交能力很重要,但不是所有的孩子社交能力都那麼好。
  • 孩子升入小學後,家長擔心他適應不了?看看小學班主任給出的說法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孩子從幼兒園升到小學,這就意味著孩子的生活方式,以及日常習慣,都要做出很大的改變。很多家長都擔心自己家的孩子,適應不了小學生活,有的家長甚至還會為此陷入焦慮中。
  • 小學三年級學英語,家長可以做到這三點,讓孩子不落後
    帶了幾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英語課,學的是與他們學校教材不一樣的課本。中間陸陸續有孩子加進來,班級逐漸擴大。一本書上到一半的時候,來了兩個女孩。這兩個女孩差異非常大,一個長相白淨漂亮,禮貌,學習上來得很快,幾節課就趕上了班上其他同學。她的書寫非常工整,也很標準。
  • 小學三年級是道坎兒,避免孩子成績下滑,家長該如何幫孩子度過?
    小學三年級一道分水嶺,很多孩子到了小學三年級學習成績就會出現下滑的情況。朋友的家的孩子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明顯的下降,當孩子考試時,孩子總是因為讀不明白題,理解不上去卷子上空白,或者是解題方法不對丟分。這讓朋友很苦惱,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孩子「三年級現象」的呢?
  • 一碰到問題就「求助」,孩子自我解決能力差,用這3招輕鬆解決
    孩子一遇事就求助的外部原因孩子一碰到問題不是先自己思考,能不能自己解決,確定不能解決的才去尋求他人幫助,又或是明明可以自己解決,卻一定先找人幫忙,這些都是孩子自我解決意識和能力差的表現。這背後的原因有多種多樣,找準問題可對症下藥。1、家長溺愛不可為孩子太過於依賴別人,讓別人幫助自己成了習慣,這可能是由於孩子的家庭原因,受到了親人的過度保護。
  • 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陳美玲直言:小學教育是孩子成材的關鍵期
    三個兒子和自己的母親,一家四口人都是史丹福大學學生。後來,陳美玲結合自己的專業與育兒經驗,寫了《50個教育方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一書。書中在「培養好學孩子」的篇章中,提到:孩子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習慣,愛好等都要儘早培養,關鍵期就是小學階段。
  • 孩子喜歡發脾氣,該如何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父母要做好這三點
    由上面所提到的幾點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孩子亂發脾氣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的話,那麼會有這些不良的影響,因此,該如何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父母不妨做好這四點。父母要做好哪四點?而有的孩子則是因為一些奇怪的情況,這點在成年人看來可能很奇怪,因此,家長要仔細摸索孩子發脾氣的規律,這樣的話才能幫助孩子找到他發脾氣的點,進而了解怎麼去避免觸發孩子發脾氣。
  • 「三年級現象」家長聽過嗎,面對成績下滑洪流,家長如何正確抵制
    孩子上了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家長著急玉紅家孩子正上小學三年級,本來一二年級孩子學習成績還挺好的,上三年級之後,成績突然下滑。孩子的試卷玉紅也看了,她輔導孩子一些錯題的時候,發現了孩子的問題。家長如何正確控制孩子的成績下滑洪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孩子的專注力在1-3歲就可以開始培養了,小寶寶不還聽不懂媽媽的話,這個時候媽媽要做的是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 成績排名應不應該公開?容易玻璃心的孩子,要增強「心理韌性」
    支持的認為:「不公開怎麼知道跟別人的差距,從小就應該知道競爭的殘酷。」不支持的認為:「小孩子的信心很容易受挫,把名字去掉用學號代替更好。」孩子習慣了被周邊的人讚美,聽不得一點重話。過多的誇讚也無形中加劇了孩子對別人眼光的重視,等到讀書的時候,倘若考差了,又如何承受得住成績榜單帶給他的挫敗感?有的父母進行「打壓教育」:「你怎麼這麼笨啊!這麼簡單怎麼還不會,怎麼才考這點分?」
  • 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注意了一個有規則的社會才是孩子們安全的活動範圍原創作者|上上宋孩子在學校被打,作為家長你怎麼辦?「狠狠的打回去」,那這種以暴制暴的做法真的對嗎?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這三個生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是孩子14歲、16歲、18歲的生日,因為從這一天起他們將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了」。14歲生日要對孩子說:「從今天起故意殺人、隨意打人成重傷、強姦、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