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關於民警的紀錄片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六歲的孩子被好心路人帶到警察局,請警察幫忙找到孩子的父母。但是當警察詢問小男孩個人信息的時候。小男孩除了自己的名字和年齡剩下的都答不上來,包括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都一無所知。後來警察經過多方查找,終於聯繫上了孩子的父母。看著孩子被接走,屏幕前的我都跟著鬆了一口氣。不敢想像如果這個孩子沒有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的話會發生什麼。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時時刻刻地跟在孩子身邊保護他們,尤其對於一些孩子已經上學的家長而言更是如此,那麼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就很重要。
一、家長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的錯誤方法
1、陌生人都是壞人
許多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會直接告訴孩子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壞人,但是這種一棒子全都打死的做法並不能有效地保護我們的孩子。我們的孩子不可能永遠都不與陌生人相處,如果從小就給他們植入"陌生人都是壞人"的想法,那麼對於他們之後的人際交往能力會有很大的影響。
2、 只教育口頭教育不訓練
很多家長也會細心地告訴孩子不要接陌生人給的零食,記住家裡的電話號碼和地址等等,但是真到了需要用的時候,孩子卻忘得一乾二淨。並不是因為
孩子不聽話,而是因為缺乏練習。就像是開頭說到的那個案例一樣,那個孩子的父母也一定告訴過孩子家庭住址在哪裡,但為什麼男孩沒有記住呢。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家長沒有反覆的訓練孩子讓孩子把這些東西記牢。
3、 替孩子做決定,讓孩子放棄思考能力
乍一看,這似乎與安全教育沒有什麼關係,但其實關係重大,許多家長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不容孩子反駁,漸漸的孩子就會失去自我思考的能力,在面對危險和壞人的時候。孩子最需要的便是思考能力,我們不可能事先想到所有的情況,到時候只有孩子的思考能力能救他們。
這些錯誤很致命,家長們別不重視,孩子要是出現了這些情況後悔就來不及了
二、錯誤的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1)遇到危險不知該向誰求助
如果家長告訴孩子所有陌生人都是壞人的話,那當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們會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因為警察也是陌生人,商場場的工作人員也是陌生人。
(2) 缺乏自我保護能力
記不住家庭住址電話號碼,沒有警惕性,缺乏應變能力都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表現,這樣的孩子一旦遇到危險,後果不堪設想。
(3)走失
如果孩子不能掌握自保技巧的話,最壞的結果便是走失。在茫茫的人海中想要與父母再次重逢可能要經過十幾年的時間,甚至永遠也不能再找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一個家庭也有可能就此崩塌。
這樣的悲劇是任何人都不願意看到的,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好地保護自己呢?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反覆演習家長在和孩子的日常相處中,應該與孩子反覆演習各種場景下如果走丟,如果被陌生人搭訕該怎麼做。並且要告訴孩子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重要信息,直到孩子能全部熟練書寫為止。只有反覆的演習才能讓孩子牢記並且熟練地掌握該如何自我保護。
設置安全密碼設置一個只有孩子和家長知道的安全密碼,告訴孩子這個密碼全部可以告訴任何人,不知道這個密碼的人一律區不可以開門,不可以跟他們走。
告訴孩子該向誰求助家長在於孩子外出的時候走,走到一個新的場景你要告訴孩子,如果走丟了該在哪裡等自己或者可以向誰求助。
總結:
快要到一年中的九月份開學季了,又會有不少小朋友踏入了小學的校門,這些孩子年齡還小自我防護的意識往往還不強,所以說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對於家長來說非常重要。孩子是每個家庭的寶貝,家長們一定要提前演習,提前預防,因為一旦意外的發生後悔就來不及了。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