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壺口——築起生命的高度
作者:伏萍/誦讀:百分百
「朋友! /你到過黃河嗎?/你渡過黃河嗎?你還記得河上的船夫/拼著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那麼你聽吧!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多麼熟悉的聲音啊!一曲撞擊靈魂的《黃河大合唱》,以它獨有的粗獷與豪邁震懾了世界。電視裡,我們看到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後駕駛汽車和摩託車成功飛越黃河,人們認知了壯觀無比的黃河壺口大瀑布。可曾想過,在他們之前,這個壺口瀑布的真正揚名,竟然源自一臺照相機和一個攝影瘋子「李靜」!
吃著黃河水長大的李靜,對黃河充滿嚮往。三、四歲時,跟在舅舅後面總想抓玩那個「鐵疙瘩」。爸媽嚇唬他,讓他遠離那個「怪物」。可他就是痴迷著,寸步不離地圍著舅舅轉圈圈。舅舅答應他:等你再大一點點,能拿動它的時候,我就教你「玩」。舅舅沒有食言,在他六、七歲時,手把手教他用那個「鐵疙瘩」拍下了人生第一照片。從此他就成了舅舅的「跟屁蟲」,拿個照相機,從一顆小樹苗拍起,然後又去拍河裡的石頭,還時不時給老鄉拍拍照。鄉下人看到這場景,稀罕地敲著菸袋鍋,滿口宜川話:「這碎娃拿個鐵疙瘩,到處『聶影』,了得很!」鄉下人把「攝影」說成「聶影」,也不知是讀了錯別字?還是想像中,那個寶貝疙瘩能夠「捏」出影子來?反正早年的宜川人都把「攝影」叫「捏影」。李靜也多了一個綽號——「喜歡捏影的娃娃」。
1973年的一個假期讓他終生難忘。那年正上初中的他,被老師帶著去看黃河壺口瀑布。雖然學校到壺口瀑布只有幾十公裡,車程不算遠,但那時交通不便,沒有汽車,加之道路崎嶇,徒步至少要走上一兩天!但他們還是被這個消息感動了,長這麼大還沒有到過壺口瀑布呢!
幾個十來歲的孩子在李老師的帶領下,背著窩窩頭,穿著土布鞋,開始了徒步前行。餓了,就撿來木材烤窩窩頭吃;渴了,沉澱幾捧黃河水喝下。他們有說有笑,沿著亂石林立、荊棘叢生的的河道蹣跚行走,腳上磨出了水泡,手上和臉上劃出了血印子,但他們毫不畏懼,終於來到了黃河壺口瀑布的腳下。
頃刻間,他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只覺得一股暖流湧入胸腔,湧上頭顱,湧上臉頰,湧入耳鼓……整個人像要炸開了,他眼含熱淚,用手輕輕抹去氣浪翻滾、不斷拍打在臉上的黃色霧珠,呼吸著黃河水泥土味的芬芳,不受控制地顫抖著,就連靈魂都感到了顫抖。15歲的他被壺口瀑布大浪滔天的雄渾氣勢所震撼和折服!放眼望去,湍急的河水傾瀉而下,洶湧澎湃,排山倒海,似乎要將整個世界吞噬!
他簡直不敢相信,天底下竟然還有如此壯美的地方!他認定:這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這是能夠讓靈魂感動的地方!那一刻,他發誓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壺口瀑布,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有一個美麗的壺口瀑布,天下無敵!
夢想埋在心裡久了,就一定能夠照亮現實。高中畢業的李靜下過鄉,當過宣傳幹部。一路走來,他始終沒敢放下手中的相機,更沒有放棄拍攝黃河壺口,他說:「我感覺我就是為黃河壺口而生的。」
那年聽說有人要挑戰壺口瀑布,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李靜立刻背起行囊,拿上相機就出發了。到了壺口才發現,漂流的團隊大約一星期前就到了,但因為太過險要,一直無從下手。他們先是拿豬做了實驗,結果漂流下來,豬身上的毛全都磨光了。是啊,九曲黃河在大地上蜿蜒遊走,流到壺口,從上遊六、七百多米寬的河道,一下子收縮成三、五十米。河水從地平面垂直跌入幾十米深的河谷,因為突然緊縮的河床,就像豎起來的一把茶壺,收盡天上黃河水,然後傾瀉而出,落差大,壓力大,其危險程度出可想而知。
1987年9月3日,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漂流隊員王來安終於決定生死一搏。他乘坐「長江號」密封橡皮船,從壺口上遊的廣闊河道啟航,經過壺口瀑布,穿越4公裡的龍槽地段,然後直達這個叫寨子溝的回水地段。漂流的路線全長6公裡。大約下午5:00多,王來安準備就緒準備漂流了。他進入密封船,漂流正式開始了。那個船體周身捆綁了24個汽車輪胎,船體是紅色,輪胎是黑色,駛入黃河之中,顯得十分醒目。
為了拍好這次的漂流,李靜在腦海裡預習了一遍又一遍。畢竟手動過捲兒,手動調焦,要提前進行測算。當時壺口瀑布全面漲水,如果要抓拍到好的鏡頭,必須靠近、再靠近,一不小心,就有喪失生命的危險。而他憑藉長期以來對壺口地理、地貌的了解,哪裡落差大、哪裡落差小、哪裡有石頭、哪裡可以作為最佳拍攝點,都爛熟於心。
他一路追蹤,一路抓拍,眼看漂流的船隻就要從壺口瀑布跌落下來了。而前面卻是3.4米高的懸崖峭壁。他來不及多想,一個騰空就從崖壁上跳了下去。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他跳下去的一瞬間,密封船像一支離弦的弓箭,從懸崖峭壁飛射而下,垂直地射入崖壁的下方。
河堤上早已備好的纜繩攔住了飛逝而下的密封船,只見它直直地墜入河底。李靜快速抓拍,不停地按著快門。大約7分鐘左右,密封船一直沒有浮出水面,人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除了壺口瀑布洶湧澎湃的咆哮,仿佛一切都靜止了。大約又過了幾分鐘,密封船終於浮出水面,但艙內卻是死一般的寂靜,王來安一動不動地躺在裡面。工作人員快速奔跑過去,「啪啪啪」使勁地拍打密封艙,並大聲呼喊。又過了幾分鐘,裡面終於傳來了微弱的聲音:「我……我好著呢!沒事兒。」
王來安搖搖晃晃地站立起來,又搖搖晃晃地鑽出密封艙。
這時的李靜才如夢初醒,趕緊拿出相機,他抓拍到了王來安爬出艙口的歷史瞬間:王來安仿佛一下子老了幾十歲,臉色黑青,眼睛像泡脹了的死魚眼,整個人憔悴得令人心酸。太可怕了!
直覺告訴李靜,這樣的照片還不算成功。然後他走過去對王來安大聲喊道:「你應該歡呼啊!因為你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王來安如夢初醒,他突然振作精神,挺直腰板,高舉雙臂,使出全身力氣大聲歡呼:「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是淚水?是汗水?還是滾滾衝刷的黃河水?人們的眼裡噙滿了震撼的液體。
隨著李靜快門的「咔嚓咔嚓」,一個偉大而突破性的時刻就這樣誕生了,王來安漂流黃河壺口瀑布、振臂高呼的鏡頭被他永遠地定格在了歷史的瞬間,各大報紙紛紛轉載。
回到家,他製作了一條三十多米長的橫幅,上面寫著:讓壺口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壺口!」為了這個承諾,他辭去公職,丟掉鐵飯碗,背負起一個「李瘋子」的綽號行動了。幾十年來,李靜一直致力於宣傳黃河壺口,在他的攝影作品中,人們可以觀察到黃河壺口瀑布的歲月變遷,它歷經河水衝刷,受到水蝕、風蝕等作用,壺口瀑布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許多地方已經成為地質遺蹟,如果沒有李靜珍貴的照片記錄,恐怕黃河壺口瀑布會丟失掉許多珍貴的回憶和歷史的見證。因為對黃河的痴迷,也因為對黃河的付出,李靜上了中央電視臺,還被譽為「黃河攝影家」。面對接踵而來的讚譽,他質樸地說:「我生長在這個地方,我愛她,我把她當成了自己的母親。」
是啊,被譽為「黃河之心,民族之魂」的母親河,以壺口瀑布為窗口,見證了中華民族不屈的靈魂,讓世界看到華夏兒女生命的高度!
李靜老師與作者合影留念
採訪小組與李靜老師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