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結中的瑞士人一直在問:「奶酪火鍋和新冠可以並存嗎?」

2021-02-16 FM life

新冠疫情反彈二次壓境歐洲, 各國都在積極的防護措施,但心大的瑞士人卻想著用奶酪火鍋來抗衡新冠,在euronew.fr上一條新聞「Fondue et Covid-19 sont-ils compatibles ? 」 (奶酪火鍋和新冠可以並存嗎?)奶酪火鍋所用之鍋Caquelon品牌的聯盟主席Arnaud Favre,表示 (président de l'association "Les Compagnons du Caquelon"):

"Il y a beaucoup de craintes sur est-ce qu'on peut manger une fondue avec des gens qu'on connait ou qu'on connait pas et la réponse est : il y a aucune crainte à avoir. Le gêne pathogène du Covid est tué à 50 degrés et la fondue gruyère est cuite à 80 degrés. La fondue au vacherin, c'est une fondue qui se cuit beaucoup moins chaud à 50-55 degrés, donc c'est un peu plus risqué. Donc le but est vraiment de manger une fondue gruyère et fromage d'alpage."

「很多人都在擔心我們能不能和認識不認識的人一起吃奶酪火鍋,我這裡的答案是,沒什麼可擔心呢!因為新冠Covid病毒🦠在Covid-19 的病毒在55度以上就被燙死了,而我們的Gruyère(格魯耶爾奶酪)火鍋需要在80多度高溫熬製呢!(從這裡邏輯來看,是病毒被燙死了?)

而Vacherin(瓦什寒奶酪)火鍋需要的溫度較低一點,差不多在50-55度之間,所以可能會危險比較大點,所以呢,我們可以吃Gruyère(格魯耶爾奶酪)火鍋和高山奶酪火鍋。」

看完以後,腦袋裡突然想:這廝腦迴路真清奇!


不過既然提到了為吃奶酪火鍋不顧一切的瑞士人,今天就來聊聊這道讓瑞士人瘋狂的,讓遊客們都不想錯過的瑞士國民菜- 「臭」名遠揚的奶酪火鍋的那些事!

其實奶酪火鍋最早起源是存在爭議的,有資料顯示,在公元前800年到725年左右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Iliad)就有了奶酪火鍋的記載,當時書中記載奶酪火鍋是一種由羊奶乾酪、葡萄酒和麵粉混合而成的食物,雖然和我們現在的奶酪火鍋並不完全意義相同,但其實和現在的奶酪火鍋有異曲同工之處。

翻過來,最早的瑞士奶酪火鍋食譜可以追溯到17世紀末的瑞士食譜《安娜·瑪格麗特·蓋納斯食譜》(Kochbuch der Anna Margaretha Gessner)這裡面記載著當時用葡萄酒烹飪乳酪的一種方法。

我們現在看到的奶酪火鍋,將奶酪和葡萄酒一起放在鍋裡用火煮沸則可以追溯到19世紀羅訥-阿爾卑斯大區(Rhone-Alpes)這是法國的大區,但靠近瑞士的日內瓦,所以呢,追根溯源到底屬於法國還是瑞士,誰又能說的清呢?

不過在1930年的時候,瑞士奶酪聯盟(Swiss Cheese Union)宣布將奶酪火鍋定為瑞士的國宴裡的特色菜。

在瑞士吃奶酪火鍋和我們國內吃火鍋一樣,都得先選「鍋底」,只是在瑞士,鍋底不是什麼清湯,骨湯或者鴛鴦湯,而是各式各樣的奶酪。

我們去瑞士最常見的基本鍋底,有三種格魯耶爾奶酪(Gruyere)(就是樓上那位主席提到需要高溫80多度熬製的可以滅菌的奶酪鍋底)、埃曼塔爾奶酪(Emmentaler)、拉克雷特奶酪(Raclette)

格魯耶爾奶酪被稱為是瑞士最神奇的奶酪,它產自瑞士西部的阿爾卑斯山區,據說是通過科學儀器檢測出裡面混了75種香草味。

這種奶酪外皮是暗黃色的,切片光滑細膩,無氣孔,而且口感濃鬱,雖然是奶酪火鍋的重要鍋底之一,不過很多人都把它直接當零食吃掉,或者當下酒菜。

埃曼塔爾奶酪可以說是世界個頭兒最大的奶酪之一,因為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奶酪表面有各種圓孔。

這種奶酪產自瑞士中部的伯爾尼州,奶酪直徑80-100釐米,厚度16-28釐米,重量在75-120公斤,所以賣起來都要切成小塊兒的。

這種奶酪口感相對溫和,有濃鬱的奶油和堅果香氣,也是我們漢堡或者蔬菜沙拉中常用的配料。

拉克勒特奶酪來自瓦萊州,在高溫加熱融化時,質地相當細膩融化,不過一旦冷了,就無法下咽了,所以做火鍋底料可謂是最佳,不過不適合單吃。

這裡呢還有同名的一道瑞士名菜Raclette(法語裡有「刮刀」的意思)瑞士有道名菜叫「奶酪加土豆」,就是用刀將拉克雷特奶酪刮下來,淋在煮熟的小土豆上,配著風乾肉、酸黃瓜和紅茶或者櫻桃酒一起吃,後味無窮。

但這裡小編想說,我第一次吃的時候Raclette的表情是這樣的,所以適應還是需要時間:

在瑞士,不同的地區,奶酪火鍋的配料也不一樣,小編這裡從重口到淡口給大家排個序,大家到時候去吃的時候,也根據自己情況來嘗試:

「瑞士中部火鍋」

(Fondue de Suisse Centrale)⭐️⭐️⭐️⭐️⭐️

這是可以傳達瑞士中立理念的一種火鍋,鍋底混合Gruyère、Sbrinz和Emmental各三分之一製成的鍋底。濃鬱撲鼻的奶酪香,但是膩味程度五顆星。

阿彭澤爾火鍋」(Appenzeller Fondue)⭐️⭐️⭐️⭐️

阿彭澤爾火鍋」(Appenzeller Fondue)混合了奶油和100%的Appenzeller奶酪,Appenzeller奶酪可以追溯到中世紀, 是一種出硬質山區奶酪,第一口入口時,撲鼻而來是是濃鬱的奶香和水果香,不過入口時,整個口腔感覺裹上了一層油,所以應該你會選擇淺嘗輒止。

「納沙泰爾火鍋」

(Fondue Neuchâteloise)⭐️⭐️⭐️★

「納沙泰爾火鍋」(Fondue Neuchâteloise)是瑞士比較傳統的一種奶酪火鍋它和一半一半火鍋」(Moitié-moitié)都是混合兩個不同的奶酪,「納沙泰爾火鍋」(Fondue Neuchâteloise)是一半的Gruyère 和一半的Emmental;

而一半一半火鍋」(Moitié-moitié)是一半Gruyère(格魯耶爾奶酪),一半的Vacherin(瓦什寒奶酪)。

「沃州火鍋」(Fondue Vaudoise)⭐️⭐️

沃州火鍋是用100%Gruyère奶酪製成的火鍋,口味香醇而且有香草的清新,吃起來會覺得香滑,但口感並不是特別膩。

蘑菇奶酪火鍋(Mushroom Fondue)⭐️★

Mushroom Fondue是一半Gruyère,一半Vacherin奶酪,並且還混合了浸泡過的野生菌類(羊肚菌居多)製成的鍋底,對於喜歡吃菌菇類的小夥伴麼可以嘗一嘗,也許是奶香中會時不時飄散著菌類植物的香氣,一定程度上應該會融合奶酪的膩感,不過因為小編不愛吃菌菇類,所以並不知道這個具體吃到口裡是什麼味道! 

這個火鍋很多小朋友們很愛吃,因為是加了新鮮的番茄醬在裡面,混合著鍋底裡一半Gruyère,一半Emmental奶酪,口感多了一點點酸酸甜甜的味道,更豐富了,相比較單純的奶酪鍋底,酸甜口可以開胃解膩!

這是一鍋用Gruyère奶酪打底的青椒大混合菜、裡面有青辣椒、紅辣椒和青胡椒,味道辣嗎我覺得沒辦法和四川火鍋比!

蔬菜火鍋(Fondue des Pauvres)⭐️

其實蔬菜火鍋本身我覺得並不解膩,因為它本身的鍋底還是奶酪鍋底,但是只是說我們涮的東西不是麵包塊或者土豆塊,而是西葫蘆蔬菜

奶酪火鍋不同於其他西餐,一道一道分餐制,而是和我們中國類似,大家匯聚一堂,想像著五彩繽紛的瓷鍋裡,金黃色的奶酪慢慢融化,直到滾起厚厚的泡泡,鼓起來又破開,空氣中聞得到奶香和酒香.(這些只是為了讓大家可以分泌唾液)

實際呢,第一次去瑞士的奶酪餐廳,撲鼻而來的就是奶酪「臭臭」的味道,不習慣的人可能當時就想掉頭走,哪還有食慾,不過正如我們的臭豆腐,雖然聞起來你得捏著鼻子,但是吃起來其實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餓的時候,有了吃中餐的滿足感!

瑞士的奶酪火鍋裡面的做起來需要一層一層原料慢慢疊加,所以大家認為口感其實還是很「豐富」的,因為最先是要在鍋底抹一層蒜汁,在加入碾碎的奶酪,然後加熱,等奶酪完全融化後,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澱粉、白葡萄酒、白蘭地、番茄、大蒜等等,繼續熬煮成為濃濃的煉乳狀,最後再放些黑胡椒粉進去。

熬製好的時候,用特別設計的長柄叉子插上麵包塊,蘸著鍋裡的奶酪吃。新人吃奶酪火鍋時必須將麵包塊在融化的奶酪中旋轉8圈,如果奶酪不結成塊狀,那他(她)就擁有了品嘗奶酪火鍋的資格。

不過吃的時候,叉子上的麵包可不要掉了哦,如果掉了的話,就會被罰洗當晚所有的餐具!為什麼會這樣,他們都會告訴你,這是傳統。

雖然現在疫情二次反彈,但是依舊擋不住瑞士人團聚在一起吃奶酪火鍋的熱情,所以奶酪製造商們根本不用擔心他們的市場,據統計,從2020年初開始,相較於其他行業,奶酪製造商的營業額比去年都多了10%。

所以無論新冠Covid-19現在如何肆虐,瑞士人都不會在短期內放開自己的小奶酪火鍋。

小編突然想問一個哲學問題:Manger pour vivre ou vivre pour manger ?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FM life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奶酪火鍋,瑞士人的心頭好
    舉手的不僅有瑞士人,也有說法說是法國人或義大利人發明了奶酪火鍋。而最早有關奶酪火鍋的記錄來自希臘:2800年前,古希臘雲遊四方的盲人詩人荷馬在《荷馬史詩》之一的《亞裡亞特》(Ilias)中提到過一個與奶酪火鍋非常近似的吃法:一個銅鍋裡放上被擦碎的羊奶酪、酒和麵粉,放到明火上燒。這是關於奶酪火鍋,或者疑似奶酪火鍋的最早記錄。
  • 瑞士的奶酪火鍋-中新網
    這兩道菜都是用溶化的奶酪製作而成,填充加熱,所以通常在冬天食用。  如果一個瑞士人誇耀他家的地下室裡儲藏了大量的、有一定年頭的奶酪,起到的效果就像中國人說他的家有若干個院子、並帶有數畝的大花園,明白人一聽就能判斷出這戶人家的社會地位和財富狀況。在某些地區,奶酪行使著現金的功能,可以當作酬勞的一部分付給牧師、工人。 直到今天,瑞士人還習慣在孩子過生日時送奶酪當作禮物。
  • 瑞士人到底有多愛奶酪?他們都用奶酪做火鍋了!
    終於到了周末了,一覺醒來,神清氣爽,於是想給孩子做一頓好吃的,問孩子想吃什麼,這一問可問出麻煩了,答曰「芝士火鍋」,啥玩意?這個聽不懂啊?「芝士」我知道就是奶酪,用奶酪做火鍋?聽著極不靠譜,孩子你怕是上了什麼商家的當了吧?結果,當然是被「啪!啪!」打臉,原來這個是瑞士名菜啊!
  • 世界盃菜單丨瑞士奶酪火鍋
    想像一下,在長達數月的寒冷冬季中,長時間儲藏的奶酪早已硬邦邦,然後人們生起了火,把奶酪放入鍋中煮沸,隨著奶酪的融化,香氣瀰漫,然後人們用長柄的叉子扎著冰涼的食物蘸著沸騰的奶酪放入口中,——就這樣,瑞士的奶酪火鍋誕生了。 說到團圓、團聚、熱鬧,沒有一種飲食方式可以超過火鍋所營造出的這種感覺。
  • 【瑞士人最愛的「奶酪火鍋」】附家庭DIY自製攻略視頻
    「奶酪火鍋」是瑞士最普遍、最具盛名的火鍋之一。除了「奶酪火鍋」、「布吉尼奧納火鍋」外,瑞士常見的還有「巧克力火鍋」。「布吉尼奧納火鍋」由於發音特別困難,所以人們也常把它簡稱為「布根地火鍋」。上桌後,人們用長柄叉子叉著切成四五釐米見方的「法式長棍麵包」蘸著奶酪吃,很像中國的「拔絲香蕉」。此外,吃這種火鍋時,瑞士人還特別喜歡配上有助於清口的風乾牛肉、醃酸黃瓜、小洋蔥。
  • 瑞士人超愛「中國火鍋」
    愛吃火鍋的瑞士人瑞士人喜歡火鍋,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火鍋。瑞士的旅遊紀念品商店裡擺著大大小小的奶酪砂鍋,紅的、黃的、黑的,鍋上印著瑞士國旗的十字圖案,也有奶酪鍋造型的冰箱貼、鑰匙鏈,這是瑞士的特色。可以說,到瑞士沒有吃奶酪火鍋,就不算來過瑞士。瑞士人吃著奶酪火鍋總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在他們印象中,媽媽做的奶酪火鍋是最醇香、最暖心的。奶酪火鍋選用的奶酪主要有格魯耶爾(Gruyere)奶酪和埃曼塔爾(Emmentaler)奶酪,喜歡重口味的就只放格魯耶爾(Gruyere)奶酪。
  • 重慶火鍋吃膩了?那就去瑞士雪山吃奶酪火鍋吧
    咋一聽奶酪火鍋這名字,總覺得是黑暗料理,但其實很有意思。奶酪火鍋是瑞士人在冬季時必不可少的聚會佳品。大家圍坐在一起,聞著奶酪濃鬱的飄香,涮著麵包、水果和蔬菜,絕對的誘惑。當然,也有很會玩的人,約上三五好友,直接背上火鍋料和工具去雪山吃火鍋。邊吃火鍋邊賞美景,一定很享受。
  • 誰都動不了瑞士人的奶酪
    美麗、安寧、繁榮與和平,是瑞士展示給世人的形象。但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瑞士的奶酪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奶酪即是我們俗稱的芝士(Cheese),只有在吃披薩的時候才會變態的想要再加雙倍芝士,但也有些人對奶酪這種東西持若即若離的態度,但說起在戈的故鄉瑞士,小夥伴們對於奶酪的喜愛程度,簡直超出你的想像。
  • 瑞士奶酪的終極奧義!
    都說瑞士生產全球最好最好的奶酪,是生產工藝有多特別嗎?瑞士人做事一向浪漫而專注,不過最好最好的奶酪的終極奧義在於——奶!
  • 瑞士美食的靈魂——奶酪
    雖然瑞士人總是講求中立,但說到奶酪的時候卻絲毫不客氣,每個地方都宣稱自己的奶酪擁有最好的配方和口感。總的來說,德語圈地區的奶酪口感較硬,而法語圈地區的則較為柔軟。硬奶酪,軟奶酪,農家鮮奶酪(Cottage  cheese),山谷工廠製作的奶酪,製成花形的奶酪,綁上紅松樹皮的奶酪,溶化在酒精中製成奶酪火鍋的奶酪,滴到土豆上做成奶酪板燒的熱奶酪……瑞士奶酪形形色色,多種多樣。
  • 瑞士人愛吃的火鍋長什麼樣?
    但要說最能代表瑞士傳統與特色的美食,絕不是巧克力,而是火鍋。這個瑞士人冬天最為經典的菜餚,也是你來瑞士旅行,一定要嘗試的。沒錯,瑞士人也愛吃火鍋,但是和我們所熟悉的火鍋不太一樣。中國人吃火鍋吃的是熱鬧,食材多樣,吃的是麻辣鮮香。而正宗的瑞士火鍋食材並不繁多,但可以做成精緻菜餚,且變化形式非常多樣。
  • 奶酪,最愛分享的瑞士味道
    根據行業數據,瑞士人一年吃了大約186,756噸奶酪,平均每人超過23公斤;800多萬瑞士人,每年可以消費掉2,100萬份奶酪火鍋。03奶酪火鍋最想嘗試的奶酪吃法?奶酪火鍋絕不僅是瑞士的一道經典菜餚:它也是一種瑞士文化,數十年來一直是傳統和舒適聚會的代名詞。圍繞在餐桌前,在同一個奶酪鍋中用奶酪拌麵包——畢竟你不是與每一個人都共享奶酪火鍋。
  • 事實真相:加入瑞士籍需要知道奶酪火鍋的配方嗎?
    我們曾向你們詢問是否聽到過一些關於瑞士的、聽起來可疑、你們想讓我們調查澄清的傳聞。下面是對一些詭異問詢的第二批回復。這次的問題涉及防核掩體和周日能製作多少噪音,無論是在菜地還是洗衣房。不過首先來個棘手的政治難題:要通過瑞士入籍考試必須知道奶酪火鍋的配方,這是真的嗎?-Heather當然不是真的。
  • 極致奶酪誘惑 —— 芝士火鍋
    奶酪火鍋是瑞士的傳統飲食之一,用溶化的奶酪製作而成,填充加熱,通常在冬天食用。
  • 瑞士國宴到底香不香,看完這篇你就了解了,奶酪火鍋看完必收藏
    瑞士原產奶酪瑞士奶酪的產量雖然不大,但是因為工藝精良和優質的原材料所以質量上乘,有著獨一無二的口味,深受大家喜愛。瑞士製作奶酪的手藝人對奶酪工藝有著無比的熱情,更有瑞士人在每年自己休假的時間到山裡的奶酪作坊去手工製作奶酪。
  • 沒吃過瑞士奶酪還敢說自己去過瑞士!?
    早年,牧民們在高山牧場放牧,一待就是半年,牛群產的新鮮牛奶不可能一下子喝完,而剩餘的牛奶必須加工保存,於是奶酪就應運而生了。奶酪的製作過程可以說和中國人做豆腐的程序基本相同。新鮮牛奶經過加熱、脫脂、攪拌、擠壓、烘乾、翻面和儲存等多道工序後就變成為可以長期保存的幹奶酪。很多人來到瑞士格魯耶爾並不是為了欣賞壯麗的風景,馳名世界的格魯耶爾奶酪才是吸引成千上萬遊客蜂擁而至的原因。
  • 瑞士美食不只有奶酪火鍋和巧克力這麼簡單!
    那小廚們,你們印象中的瑞士,該是什麼味道的?相信很多小廚們會說,瑞士是充滿乳香的。沒錯,瑞士有大片的高原牧場,乳牛們一邊呼吸著清新空氣一邊吃草,瑞士出品的奶酪特別有名;還有人說瑞士是甜甜的,也沒錯,瑞士是重要的巧克力生產國,巧克力製作工藝世界聞名。
  • 在瑞士,火鍋是這樣吃的!
    裹著融化濃稠奶酪的麵包塊瑞士的奶酪和它的巧克力一樣鼎鼎有名。公元前,瑞士人就製成了有堅硬外殼的奶酪(被稱為凱爾特奶酪),因為這樣的奶酪經得住長時間的儲藏,不易變質。法令規定一個地區只能生產該地區產的奶酪,不能生產其它地區的品種。這和法國葡萄酒生產的有關法令很相似,所以,迄今瑞士的奶酪還能保持極其傳統的風味,而沒有在大工業生產的衝擊下變得毫無特色。奶酪買回家後,一般可以儲存在冰箱裡---但老牌的歐洲人從不這麼做,而是放在地窖或老式的食品庫裡。
  • 瑞士巨型奶酪究竟有多好吃?
    作家朱迪·裡奇韋(Judy Ridgway)在她2004年出版的《奶酪伴侶》一書中說:「奶酪不僅僅是瑞士歷史書籍的註腳,還可以繼續成為瑞士文化(和商業)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方面而言,瑞士人甚至接受了將他們的奶酪作為貨幣而使用。」奶酪在瑞士的受歡迎程度之高顯而易見。
  • 天氣冷了,來聊聊瑞士的四種經典火鍋吧 ...
    說到瑞士火鍋,大家一般首先想到的都是瑞士火鍋的代表作——奶酪火鍋。的確,奶酪火鍋可以說是瑞士火鍋中最著名的一種。試想嚴寒冬夜,窗外天寒地凍,屋裡爐火融融,一家人守著一個奶黃色的火鍋,鍋裡奶酪在咕嘟,散發出奶香和酒香……寒冷的冬季,還有比這更溫馨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