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作者 這有財經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近日來關於長城寬帶打包出售相關話題席捲各大門戶平臺,作為曾經的「國貨之光」,卻正面臨著被肢解、拆分乃至「打骨折」出售的命運。
長城寬帶「骨折」出售
根據央廣網所報導,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9月4日發布股權轉讓公告該子公司股權轉讓。其中最能引起轟動的內容莫過於該公司100%的股權轉讓價格合計100萬人民幣!
在相關消息發布之後,剛剛過去的這一周不僅在股市上持續發酵,並已驚動消費市場。該公司股價應聲而跌,從公布消息不到一周時間內,股價從10元每股一路下滑至8元每股。
根據「長城」河南公司負責人於9月10日接受採訪之時表示,目前該公司在河南8個省轄市所服務的用戶大概是20萬。
從義無反顧的以17.96億元之代價買入長城寬帶,到100萬打包出售,號稱「寬帶第一股」的鵬博士這到底是什麼操作?
業內實際情況
在鵬博士購入「長城」之際,當時國內相關業務仍是處於壟斷狀態,而「長城」則是唯一非國資背景的民營網際網路接入運營商。但這也就造成「長城」在城裡之後有個「命門」般的弱項,那便是沒有專門寬帶,只能是通過向移動或聯通以「租用」寬帶的形式,之後再轉到市場上,並且走的還是低價銷售策略。
也正是這種低價銷售策略才令「長城」在成立之後攻城略地且「一路高歌」,取得了不可替代性的市場地位,其市場份額也水漲船高。
但問題也隨著而來,低價策略隨著電信資費的下調,各家寬帶運營商之間網速已經不具備明顯差異性,並且電信還推出了一個「殺手鐧」般的業務,便是將寬帶資費綁定在手機通話以及上網服務的套餐內,這對於並沒有手機通訊業務的「長城」來說,市場競爭的劣勢日益明顯。
而這也才有了「長城」掛牌出售,縱使2012年「長城」對外負債已經高達28億元時,野心勃勃的鵬博士仍是不惜揮斥巨資成為全資子公司,一砸便是17.96億。在早年寬帶與手機業務分離度很大,與行業巨頭相較之下,「長城」的市場競爭存在先天性劣勢。到了2019年,鵬博士57.5億元的巨額虧損被曝光。負重前行終將不是長遠之計,今年9月4日,長城寬帶在剝離北京、上海、深圳的網際網路接入業務之後,以不到100萬元的價格放進四家公司中,一起打包出售。
免責聲明:本文由《這有財經》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央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