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日本導演竹內亮記錄武漢人的10個故事

2020-12-11 荔枝新聞

一個定居南京7年的日本紀錄片導演,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

6月26日晚,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500萬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紀錄片講述10個普通家庭在疫情防控期間的故事,也向公眾展現了被「治癒」後的武漢。竹內亮視角下的武漢,真實而溫暖。

為重新開門營業挑選食材的日料店老闆賴韻很興奮,被問關門130天是什麼心情時,他立馬糾正竹內亮,「是133天」,他數著日子在盼重啟。

已經做了5年護士的龔勝男,年初覺得毫無奮鬥方向準備辭職,卻在疫情發生後改變想法,主動請纓上一線抗「疫」。

憋了一個冬天的冬泳隊更是按捺不住了,冬泳隊大爺高歌《我的太陽》,整個隊伍的成員都看不出半點被疫情影響過的痕跡。

雖然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武漢人始終對未來充滿希望,對新生活做好準備,路上又熱鬧起來,12點後的大排檔也有不少人……

今年3月,竹內亮拍攝的生活紀錄片《南京抗疫現場》曾在中國和日本引發巨大迴響,讓無數外國人看到了中國抗「疫」的最真實紀錄。5月15日,竹內亮在微博募集「住在武漢的人」的拍攝對象。6月1日傍晚,他抵達武漢火車站,開始在武漢近10天的拍攝。

看起來只有半個月的籌備時間,其實他和團隊等待了4個月。「作為一個紀錄片導演,在3月份的時候,我就想去武漢。一直去不了,就一直在等待時機。」4月8日,竹內亮提出「去武漢」,依然遇到很多反對。6月1日,他和團隊終於成行。

10年前,他曾為NHK電視臺拍攝長江流域為主題的紀錄片,來武漢拍攝過江豚。3年前,作為《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系列紀錄片中的一集,他來武漢拍攝開咖喱店的日本老爺爺。

這一次,他想紀錄一個真實的武漢,「拍攝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目的就是給全世界看。外國人的信息量不多,如果沒人說的話,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會一直停留在2月份。」他坦言,「網絡上很多謠言,覺得其實去世了很多人,覺得還是有隱瞞的感染者,覺得武漢很危險不能去。雖然我覺得武漢沒有問題,但是沒有見證就沒有根據,所以我要親自去看看。」

巧合的是,竹內亮在微博募集拍攝對象的前一天,武漢啟動集中核酸檢測排查。他抵達武漢的那一天,武漢集中核酸檢測排查工作又剛好結束。「當時並不知道會這麼巧,現在看來是特別好的時機,我可以光明正大地告訴大家:武漢很安全。」

紀錄片團隊在拍攝前,並不預設主題,但創作者們對武漢,會有自己的想像。在竹內亮的想像中:「武漢人經歷了這麼大的事情,會不會很緊張?」他抵達武漢火車站時,見到的不是人們裹在防護服裡層層盤查,而是核對身份後快速放行。

當晚,外出宵夜,他發現武漢人雖然戴著口罩,仍然開心地在一起吃飯,「這一刻真的覺得,武漢安全了」。

儘管如此,他還是看到了疫情給武漢留下的痕跡。拍攝第一天,竹內亮見到第一位拍攝對象,聽到的第一句話是:「我做過核酸檢測了。」

不過,隨著拍攝的進行,竹內亮發現,「沒想到武漢人這麼熱情,菜這麼好吃,江邊的風景也好漂亮。」他在武漢的拍攝格外順利,「好多人報名免費給我們做助手,免費幫我們開車,酒店也以最低的價格給我們提供房間。」就如同他在微博中所說:「一天比一天喜歡上這個城市。」

6月26日晚,《好久不見,武漢》在微博、嗶哩嗶哩等平臺上線。竹內亮和團隊原本在擔心「一個小時的片子,大家會不會沒有耐心看」。他原本準備回復微博中的每一條留言,卻發現「回復不過來了」。不到24小時,影片在微博的轉發量超14萬次,網絡總播放量超過2500萬次,「大家還是很關心武漢的」。

據竹內亮介紹,《好久不見,武漢》已經同步登陸國外社交平臺,並將於下周在日本最大網絡平臺上線一個特別版。「我最大的目的,就是給全世界看這個紀錄片,大家對武漢的偏見確實太多了,如果一直沒有人去更新武漢現在的情況,很多外國人的信息還停留在2月份,還覺得武漢很危險呢。」

而竹內亮正在期待著,「如果情況允許,今年11月或12月份,想再到武漢來,舉行我們每年一次的粉絲見面會」。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每晚18:30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欄目。或者下載荔枝新聞、我蘇APP。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方晨 視頻/南京和之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
    來源標題: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 日本導演竹內亮:我拍《好久不見,武漢》的理由
    很多人通過《我住在這裡的理由》熟悉「亮叔」,這是一檔旅行紀錄片節目,每期會介紹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或住在日本的中國人,節目已經持續更新了5年。 今年3月,竹內亮的紀錄短片《南京抗疫現場》向國外觀眾展示了中國的抗疫實情,曾登上日本雅虎網站首頁。 3個月後,他和團隊又奔赴前線拍攝《好久不見,武漢》,記錄了10個武漢人的故事。
  • 日本導演竹內亮: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好久不見,武漢》
    武漢作為最早被發現感染者的地方,一時間成為了世界的焦點這座城市和城中的人民承受了太多不該承受的東西。危險、恐懼、指責、汙名化為了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安危,武漢這座千年古城開啟了長達77天的封城。021.23—4.8這是武漢被封城的日子。
  • 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日本導演又來了:發現武漢人有了些變化
    想把武漢拍給全世界看的  日本導演竹內亮  在武漢拍攝了  「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  即: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在今年6月26日播出後  「好久不見,武漢。我是竹內亮,我回來了。」6月,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刷屏,日本導演竹內亮曾承諾「要來武漢開觀眾見面會」。12月5日,他重回武漢,與來自北京、上海、新疆以及武漢各處的200餘人共同見證這裡的全新生活。  一周之內,這是竹內亮第3次來武漢了。因為《南京抗疫現場》《好久不見,武漢》爆紅後, 他的行程表也爆了。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用真實的武漢感動世界
    (圖片來源:竹內亮微博)這位日本導演,拍出了最真實的武漢(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海報)「我想要把武漢最真實的現狀,傳達給全世界的人看。」現居南京的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通過普通人的故事展現武漢戰「疫」過程以及疫後恢復情況。他坦言,製作這部紀錄片最大的目的是把武漢的現狀介紹給全世界,不僅是給中國國內的人看,也要給全世界的人看。因此,外國人想要了解的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去世病人的家屬、醫護人員等都原原本本地出現在片中。
  • 日本人竹內亮拍完武漢紀錄片後想對世界說:武漢很好玩武漢很安全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26日晚在網絡播出。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明)一個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26日晚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500萬次。27日晚,竹內亮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帶著鏡頭深入武漢這座城市,深入武漢人的真實生活,他想對所有人說:「去吧,去武漢玩兒,武漢人好、吃得好、特別好。」「拍真實的武漢,給全世界看」5月15日,竹內亮在微博募集「住在武漢的人」的拍攝對象。
  • 對話爆款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導演竹內亮 我想讓全世界看見最...
    《好久不見,武漢》劇照□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對話人物】41歲的竹內亮是一位日本紀錄片導演,因愛上一位中國女孩,他在7年前把家從日本搬到中國,如今是一位「中文10級」的南京女婿。【對話背景】6月26日,由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正式上線,影片為全世界觀眾真實再現了10個武漢家庭的現狀,和無數武漢人對這座城市發自肺腑的愛。正如《南京抗疫現場》一亮相便引發共鳴,《好久不見,武漢》上線後也火速成為爆款,24小時內的播放量已高達1200多萬。有網友點評道,「在這裡,看到了最真實的武漢。」
  • 日本紀錄片導演: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記錄下10個武漢人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  想讓全世界看到疫情之後真實的武漢  「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這是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中,一位開日料店的武漢人見到竹內亮時說的第一句話。  竹內亮今年41歲,是日本資深紀錄片導演,2013年來到中國,定居南京。
  • 《好久不見,武漢》爆紅網絡,聽導演竹內亮講述背後的故事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正是年初因短片《南京抗疫現場》爆紅網絡的日本導演竹內亮。久居南京客觀呈現,拍攝武漢真實自然,他溫柔地觸碰著城市和人的心緒起伏,他說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因為這個片子的目的不僅是給中國人看,還要給外國人看,我想讓全世界的人看到武漢最真實的現狀。」所以華南海鮮市場、雷神山醫院、去世病人的家屬、醫護人員等,與這些關鍵詞有關的職業和人物都出現了這次的紀錄片當中。竹內亮坦言,對這個題材的執著也藏有一些「小私心」,「我怕武漢變成日本福島縣。因為我知道很多中國人,對日本福島縣有偏見,大家都不想去,很怕」。
  • 專訪日本導演竹內亮:當時關於武漢的信息特別亂,所以我想去看看
    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來中國的七年時間裡,他成了一個愛吃鴨血粉絲、會帶日本人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中國女婿。 多重身份的交織,讓他對人與社會有著敏銳的感受。武漢解封後,他想帶著鏡頭去親眼看看這座幾個月以來歷經苦難的古城。家人朋友勸他不要去,他找了個藉口搪塞過去。
  • 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 拍了拍武漢的生活日常
    疫情期間,一部《南京抗疫視頻》讓更多人認識了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後疫情時代,竹內亮團隊聚焦當下的武漢,一部《好久不見,武漢》一上線就獲得2800萬閱讀量。熱愛分享武漢文化的英語老師、用歌聲和舞蹈鼓勵病人的護士、唱著歌渡江的老人們,分享他們正在經歷的生活。
  • 去武漢並非為尋找英雄,導演竹內亮講述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
    中新社·華輿訊 據東方新報報導 「外國人對武漢的了解一直停留在今年2月份,我想把武漢現在真實的樣子告訴給全世界。」這是旅居中國的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拍攝《好久不見,武漢》的目的。隨著武漢的解封和世界其他地區疫情的嚴重,人們對武漢的關注度逐漸減弱,如果信息得不到更新,武漢將給人們留下一個「危險城市」的印象。
  • 「我在中國記錄真實」——專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題:「我在中國記錄真實」——專訪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新華社記者溫馨作品接連爆紅、被外交部發言人點讚、上節目、拍雜誌……來自日本的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最近「出圈」了。「很多人說,你火了,但我感覺我什麼也沒變。」竹內亮回應。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 光明正大告訴大家武漢很安全
    一個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作為一名生活在中國的日本導演,竹內亮記錄了中日兩國之間的民間交流。地緣相近,使得兩國民眾更容易互訪,也在很多方面相互影響。As a Japanese director living in China, Takeuchi records people-to-people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現身「金熊貓」:飛速發展的中國,怎麼拍都拍...
    今年3月3日,一則《南京抗疫現場》的記錄視頻在網絡中走紅,該視頻在發布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微博轉發量突破3萬,被「共青團中央」等大V轉載,同時也被朝日、TBS、富士等日本多家電視臺轉載,登上日網首頁,而《南京抗疫現場》紀錄片及影像資源已入藏南京市檔案館。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我要光明正大地告訴大家,武漢很安全」
    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Long Time No See, Wuhan)26日晚在網絡播出,不到24小時,播放量已超過2500萬次。一個住在南京的日本人,帶著一位編導、兩位攝影師,在武漢歷經10天,拍攝了「十個家庭十個故事一座城」。
  • 日本導演的武漢紀錄片火了:把真實的武漢呈現給世界,消除偏見
    很快,竹內亮的擔心就被打消了,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裡,這部紀錄片的播放量超過了2500萬次,這讓他在上次《南京抗疫現場》這部10分鐘的紀錄片奪得微博視頻社區全站日榜播放量第一名之後,再一次登頂這個榜單。想把真實的武漢告訴全世界竹內亮終於鬆了一口氣。在相關網站,該片的評分高達8.4分。而去年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獲坎城金棕櫚大獎的《小偷家族》的評分也只有8.7分。
  • 對話《好久不見,武漢》導演:想讓世界看到真實的武漢
    6月26日,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上線。網絡截圖「我做過核酸檢測,放心。」6月1日,在武漢開日料店的賴內初次見到日本導演竹內亮說的這句話,把人們一下子帶回了疫情之下的武漢。這是《好久不見,武漢》中的一個片段,由日籍導演拍攝的這部紀錄片打動了很多網友。
  •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在外交部記者會上獲贊 日本導演:感謝武漢...
    竹內亮在武漢站□楚天都市報記者 戎鈺6月26日晚,由日本導演竹內亮執導的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正式上線。這部時長1個小時的紀錄片以10個武漢家庭為主角,真實再現了這座城市與城市裡的人如何艱難走過2020年的冬春之交(詳見6月27日楚天都市報官方微信相關報導)。讓竹內亮始料未及的是,這部紀錄片一問世便成爆款,而更讓他「嚇一跳」的是,這部作品甚至出現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
  • 我在中國的2020丨真實記錄武漢的日本人 爆紅半年後這樣說 →
    一頭隨性的天然捲髮,說著相當流利的中文,竹內亮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亮叔」。當被問及為什麼喜歡竹內亮的作品,「真實」是粉絲們口中的高頻詞。拍攝《南京抗疫故事》和 《好久不見,武漢》之前,竹內亮沒有想過會受到如此巨大的關注。「視頻播出後,很多中國人感謝我。有的日本人對我說,你肯定收了中國政府的錢,你是間諜。他們說的不對,我們只是自己想拍,所以去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