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2020-12-16 人民日報

  本報昆明12月14日電  (楊文明、餘湘珺)近年來,雲南省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全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介紹,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2010年,雲南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

相關焦點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點)
    新華社昆明12月5日電(記者浦超)據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消息,近年來,雲南省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王衛斌介紹,雲南省於2004年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2010年,雲南省政府批准實施《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規劃綱要》,明確了112個保護對象。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 雲南已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雲南省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全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
  • 雲南率先保護極小種群物種 亞洲象數量翻番
    為保護極小種群物種及其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拯救現存物種資源,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和倡議極小種群保護,2005年又率先在全國啟動了62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優先保護行動,2009年在全國率先啟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小額贈款項目——極小種群物種保護行動,成為雲南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的重點和亮點。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2019年底,全省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設30個保護小區(保護點)、18個遷地和4個近地保護基地(園)、20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受保護對象物種達52個。華蓋木、漾濞槭、巧家五針松等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種群10萬餘株,回歸3000多株,遷地保護的壯麗含笑、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萼翅藤、富民枳、漾濞槭等已開花,部分種類能正常結實。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概念適用於動物物種嗎?
    2018年,雲南省政府頒布了《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將極小種群野生物種(包括動物和植物)及其遺傳資源的保護作為優先考慮的內容(Sun等,2019a;Yang等,2020)。目前,已經對60餘種植物進行了就地保護、80種植物進行了遷地保護。
  • 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的廣西火桐(6月24日攝)。新華社發  新華社昆明7月15日電(記者嶽冉冉)近日,兩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首次開花,標誌著顯脈木蘭和廣西火桐的遷地保護獲得初步成功。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衛邦介紹,顯脈木蘭是木蘭科木蘭屬植物,生長於熱帶和亞熱帶。從標本採集記錄看,歷史上曾分布於海南、廣西、雲南、廣東。
  • 雲南6年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近3億元人民幣
    胡遠航 攝中新網昆明12月4日電 (記者 胡遠航)率先在中國開展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的雲南省,自2014年以來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記者4日從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消息。
  • 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團隊開展滇西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目標物種的調查與種質採集工作
    為執行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項目「中國西南地區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調查與種質保存」(2017FY100100),2018年7月5日至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到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工作
    近日,省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副站長朱驚毅一行3人赴雷公山保護區督查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少輝率班子成員陪同。督查組先後實地查看了保護區格頭、貓鼻嶺2處原始極小種群監測系統和指揮中心運行情況,現場查看了極小種群宣傳碑牌、雷公山保護區珍稀瀕危極小種群遷地保護、就地保護、培育保育、扦插繁殖試驗設施設備建設情況,查看了雷公山保護區極小種群植物組培工作情況,現場指導了雷公山保護區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管理工作,並聽取雷公山保護區管理局就極小種群項目建設工作情況匯報。
  • 雲南怒江:高黎貢山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
    工作人員在測量滇桐,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供圖  新華網昆明3月18日電(記者 張東強 嚴勇)記者從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怒江管護局了解到,日前,瀘水管護分局的工作人員在高黎貢山主峰東坡瀘水段發現瀕危植物滇桐種群
  •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中國...
    【中國新聞網】雲南發現植物新種金平奇柱苣苔 為極小種群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童婭妮 馮燕   記者22日從雲南金平分水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植物調查過程中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12月3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在昆明啟程。「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活動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雲南廣播電視臺承辦。
  • 「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啟程 10285種野生植物種子保存在昆明
    宣傳周期間活動精彩紛呈,中央駐滇新聞媒體、省內主流新聞媒體組成「生物多樣性宣傳周」採訪團,將深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館等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地現場採訪。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採訪團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子博物館,了解了一粒種子收集後是如何處理、保存的。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生長較好的一株富民枳,生長50cm《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項目》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支持,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負責實施的科技項目。
  • COP15大會,雲南準備如何?
    「4個率先」「3個創新」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介紹,雲南林草部門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具體體現為「4個率先」和「3個創新」。 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
  • 在雲南叢林深處
    大葉可愛花大葉可愛花,爵床科喜花草屬,該屬在我國有共2個種和1個變種,分別是雲南可愛花、華南可愛花和毛冠可愛花。2018至2019年期間,調查人員在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洪崩河片區,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園林園藝部工作人員一起調查極小種群植物時,發現一正在盛開的可愛花屬植物,通過形態對比和鑑定,確定該物種為不同於我國分布的可愛花屬中的任何一種。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COP15臨近,雲南準備好了嗎?最新進展來了!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雲南省林草部門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體現為「四個率先」和「三個創新」:一、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