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裡紅

2021-03-01 淄博陶琉匯


釉裡紅,瓷器釉下彩名,系用銅紅釉在坯胎上描繪紋飾,然後罩以透明釉,經窯內1200℃高溫中一次燒成,釉裡紅瓷器始於元代,興於明初,成熟於永宣,精於清初。

釉裡紅,瓷器釉下彩名,系用銅紅釉在坯胎上描繪紋飾,然後罩以透明釉,經窯內1200℃高溫中一次燒成。釉裡紅創燒於唐代長沙窯,元代由景德鎮發掘並成熟發展,盛行於元、明、清。純裝飾形式有線描、拔白和塗繪。

明代宣德窯燒造的「釉裡紅三魚」高足杯最富盛名。清代雍正窯釉裡紅製品達到極致,不僅發色豔麗,而且器物宏大。尤其是青花和釉裡紅配畫於一器之上,形成釉下彩獨特的藝術魅力,影響至今。

由於青花與釉裡紅所需的窯內還原氣氛差距較大,能在一窯一火中獲得靖灌二妙,足見繪製者技藝之高超。

各朝代釉裡紅工藝詳解

元代

元代釉裡紅呈色多種,鮮紅的較少,大多趨灰,有明顯暈散,有溫度失控而銅紅料「燒飛」的變白現象,這是由於釉裡紅瓷對燒制溫度和窯中氣氛要求嚴格,所以大多數元代釉裡紅瓷偏黑灰,紅豔欲滴者很少。

元代釉裡紅大多呈灰黑色器物以碗、罐居多。裝飾簡單,有纏枝蓮、纏枝牡丹、草葉紋。手法除採用銅紅彩在胎體上繪畫紋飾之外,還有用銅紅單線勾勒,塗抹色地及斑塊等其他裝飾方法,並經常與青花、刻劃花、印花堆塑等結合在一起相互作用。但其時裝飾手段單一,大多用刻劃塗抹的手法,這些特徵都說明了元代釉裡紅的原始狀態。

而且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認同感也有別,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所以每一件元代釉裡紅都是價逾黃金的珍寶。

明代

明洪武朝釉裡紅瓷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實物遺存量上比較,甚至比青花瓷還多。洪武釉裡紅的胎骨有粗松和緻密兩類。粗松的一種手感稍輕,瓷化程度差。緻密的一種斷面細膩、緊密,白中略灰。

據理化測試,釉層氧化鈣的含量比青花瓷高,含鉀量較低,屬鈣鹼質,高溫燒成時粘度變化不會太大,較少流釉。釉面具明代青花器的特點,釉質肥厚、滋潤,釉色發青白。釉層有兩種:一種肥厚瑩亮如堆脂,乳白色,有冰裂狀或長條狀開片;另一種肥潤緻密,釉表有極細微橘皮紋,白中含青或青灰。普遍見縮釉點或縮釉線,露胎處見窯紅。

玉壺春瓶、執壺及口徑20釐米左右的大碗底部施釉,但是底部釉的光澤感不強,與器身玻璃化程度較高的釉面色調不一樣,為白漿釉,薄處微泛黃,厚處呈乳白或青色。器身往往有開片,尤其是一些器物,大概是因火力不足,有類似漿胎的現象。釉裡紅呈色紅豔的大多釉色乳白,呈色灰暗的大多釉色趨灰。

洪武初期釉裡紅顏色還很難把握,製品多呈黑紅,不夠鮮豔,甚至有些燒成了「釉裡黑」也未被打碎埋掉,其有赭紅色(局部有綠苔點)、醬紅色(有暈散)、赭褐色(有綠苔點和暈散)、黃褐色、黑褐色等,呈色極不穩定。

後期銅紅料的使用及釉裡紅器的燒制技術都已經成熟,從原料萃取、製作成型、繪畫裝飾到燒制工藝都有了突破,釉裡紅線繪裝飾多了起來。當時的器物釉面有的有紋片,紋飾有纏枝菊紋、纏枝牡丹、纏枝蓮等,與元代的人物故事、動物、魚藻等圖案相比就顯得簡單了。器型除了瓶、壺外.還有盤、碗、罐等,但基本不見杯盞之類的小件。洪武釉裡紅品種貫穿洪武朝始終,堅持不懈。

這時釉裡紅由官窯燒制,在技術的改進上有了財力的保證,使明初釉裡紅技術得到很大的發展。到了洪武中晚期期,釉裡紅的顏色多呈較純正紅色。風格古樸、厚重,器型碩大,紋飾豐滿,氣勢奪人,充分展示了明朝開國之君的胸懷與氣度。洪武時期釉裡紅得到急速發展,根本原因在於需求的拉動,而且主要是由於皇室的喜愛而產生需求。

明代釉裡紅技術上的改進完成於永樂和宣德兩朝。到永、宣時,釉裡紅呈色已嬌豔欲滴,釉面油潤晶瑩,紋飾繪畫趨向簡約和靈動,達到了釉裡紅製作的巔峰。明代永樂時景德鎮窯創造成功色調純正的鮮紅釉,色澤鮮豔、勻潤。

而宣德時對銅紅釉的燒造技術掌握得更好,紅釉製品不僅在數量上有明顯的增加,而且較之永樂鮮紅更勝籌,出現了寶石紅、祭紅、積紅、霽紅、醉紅、大紅、雞血紅、牛血紅等名目繁多的新品種。

以色澤而論,宣德紅釉有深、略深、淺、淡四種。深者色為黑紅,猶如初凝的牛血,釉質肥厚,釉內氣泡較多。略深者色豔麗,釉層略薄,亦有小氣泡,並伴有隱約顯露的細小血絲狀與小斑點。

淺者釉色分外勻淨,可與紅寶石的晶瑩相媲美。淡者呈現桃花般粉紅色,俗稱"桃花面";而且釉面不滑,無桔皮紋。宣德釉裡紅胎質細膩,釉面甜白滋潤,有桔皮紋,釉層內大小氣飽分布疏朗.晶瑩帶濁,猶如大小珍珠,紅釉呈深淺淋漓斑駁現象。正是這晶瑩的桔皮紋白釉與明豔的釉裡紅紋飾的配合,相互輝映.相得益彰,顯示了這一時期釉裡紅瓷器的成就。

宣德釉裡紅三魚、三果器.均採用的沒骨繪法,由大筆塗抹,看不見勾勒輪廓線條。這種做法的後果是,偶爾會造成邊緣部呈蟹甲青,紅釉明豔且微泛青暈,更添花趣。除了傳統的白地上用釉裡紅繪畫外,還出現了紅地白花等新品種,最為成功的是一對稱為寶石紅的三魚紋和三果紋高足碗。

這種碗的外壁有三條小或三枚果子,以紅釉填塗,紅寶石般的豔紅而閃亮,又微微高出白釉釉面,成為宣德官窯的一代絕品。

清代

釉裡紅工藝明代後期幾乎失傳,到了清康熙、雍正、乾隆時,官窯很注重釉裡紅技術的恢復,這三朝官窯中都有上乘的釉裡紅作品。和明代相比,清代釉裡紅呈色有了改進,呈色紅中透紫,既無元明釉裡紅的紅豔,也無因燒制不好而出現的灰黑或燒飛。

同時,清代的釉裡紅呈色已能分出濃淡色階,這是又一個重要進步。清康熙時期釉裡紅的製作取得了僅次於青花瓷的卓越成就,基本上能掌握高溫釉下銅紅彩料的發色效果,釉裡紅髮色比明代有所提高。呈色穩定,鮮豔明麗,紋飾精緻,線條細勁清晰,與青花配合濃談相宜,和諧悅目,康熙早期釉裡紅的色調將深濃與淺談兩種,深濃者有凝厚感,淺淡者呈粉色。

細筆線條的描繪細緻清晰,有的清新,有的深沉。平塗繪就的釉裡紅三果,三魚可達明代宣德時期的水平。這時期的青花釉裡紅瓷器主要為官窯燒制,且燒造較為成功。傳世品有青花釉裡紅搖鈴尊、青花釉裡紅魚藻缸、青花釉裡紅山水紋盤等,均為康熙時期代表作。

釉裡紅和青花釉裡紅是雍正釉下彩中燒制的特別成功的品種。釉裡紅從康熙朝恢復燒造後,至雍正朝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釉裡紅在雍正朝又稱為「寶燒紅」,製作工藝比康熙時更為精細,器物呈色穩定,色調紅豔。雍正御窯品種有「一仿宣德寶燒,三魚、三果、三芝(靈芝)、五福(蝙蝠)四種。」

由於釉裡紅的呈色技術運用嫻熟,從而使這一時期的釉裡紅瓷器的紋飾內容較康熙時表現的題材更為廣泛,所繪紋飾均清楚明晰,造型優美,同呈色鮮亮豔麗。特別以青花和釉裡紅同施一器的「青花釉裡紅」更為突出。

來源: 景德鎮陶瓷典藏

相關焦點

  • 珍稀釉裡紅
    以氧化銅作著色劑,在胎上繪畫紋飾後,罩施透明釉,在1350℃以上的高溫中燒成。因紅花紋在釉下,所以稱為釉裡紅。釉裡紅的出現,使中國繪畫技術與工藝製造結合的日趨成熟,將彩瓷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1989年,一件洪武釉裡紅牡丹菊花大碗以2035萬港元的價格創下世界紀錄,迄今為止,明代釉裡紅在國際拍賣市場一直位居高價。釉裡紅瓷創燒於元代,但數量極少,可謂鳳毛麟角。大多呈灰白色,器物以碗、罐居多。
  • 瓷中貴族(青花釉裡紅)不同時期的釉裡紅如何鑑定 2
    釉裡紅瓷器最早創燒於元代,但是那個時候由於燒造技術不成熟,所以燒造出來的數量極少,可謂是鳳毛麟角,釉裡紅瓷器數量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元人尚白,漢人尚紅,民族文化有別,所以當時的釉裡紅產量一直要比其他瓷器少,其二,是燒造技術不完善,釉裡紅瓷器會發紅色主要是銅離子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我們所看到的傳世元釉裡紅瓷器呈現的發色為黑紅色或灰紅色
  • 瓷中貴族 - 釉裡紅
    1970-1980年,韓國新安海底元代沉船上發現1.8萬件中國陶瓷器,其中有一件釉裡紅雙葉紋詩文碟,雙葉用胎上刻暗紋填釉裡紅的方法.1976年,江蘇吳縣發現元釉裡紅暗龍紋蓋罐,釉裡紅呈色明麗,豔若胭脂.1980年,江蘇西高安窖藏出土了二十件元青花,同時出土四件元釉裡紅,分別為花鳥紋罐,蘆雁紋匜,折枝菊紋轉心杯、堆塑螭龍紋轉心杯等.
  • 故宮藏極品釉裡紅瓷器
    釉裡紅:釉裡紅瓷創燒於元代。釉裡紅是以銅為著色劑,在白胎上直接繪製各種圖案紋飾,在上面施一層釉,銅在高溫還原焰中發出了紅色,所以名叫「釉裡紅」。銅離子對溫度極為敏感,在窯爐中火候不到,呈現黑紅色或灰紅色;火候稍過,銅離子便揮發,從釉層中溢出,呈現特有的飛紅現象或乾脆褪色,紋飾不連貫。當時燒柴窯很難控制窯溫,只有憑把樁師父的經驗,無法大規模生產,所以釉裡紅產量一直很小。
  • 元代釉裡紅特徵,看這篇就夠了!
    這一成就對後來的陶瓷業有著深刻的影響……元代燒造成功的釉裡紅是一種名貴的釉下彩,元以後歷代都有燒造,釉裡紅的著色劑也是銅的氧化劑,它的發明顯然也是跟鈞窯有關。元代另一件器物也運用了上述裝飾技法,只不過釉裡紅設色的部位發生了改變。雲龍紋蓋罐是在刻劃著紋飾的地方留白,其餘施以釉裡紅著色。而高安博物館館藏元代窖藏出土的釉裡紅蘆雁紋匜正好相反,釉裡紅塗填在刻劃的紋飾之上,器物其他部位則餘以本色。
  • 滄博珍寶丨釉裡紅瑞獸長頸瓶
    滄博珍寶丨釉裡紅瑞獸長頸瓶 2020-07-11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洪武釉裡紅牡丹紋大盤,明初釉裡紅中的珍品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明洪武釉裡紅牡丹紋大盤,明初釉裡紅中的珍品中國古代瓷器燒造,在經歷了唐朝的起步階段,宋朝進入了一個比較鼎盛的時期。宋朝的瓷器大多呈現單一釉色,除鈞窯瓷器由於窯變以外呈現了多色的情況,大多數瓷器在使用的時候只是一種釉料,因此都屬於單色釉。
  • 徐徐:但丁的煉獄之火和釉裡紅的涅槃重生
    至元中期,燒制出了一種罕見的陶瓷品種——釉裡紅瓷。   陶瓷是泥與火的藝術,而釉裡紅正是來源於烈火中的淬變。   顧名思義,釉裡紅即為釉下的紅色,它以氧化銅為著色劑,在瓷胎上繪畫紋飾,再罩施以透明釉,在高溫還原氣氛中一次燒成。氣氛是專業術語,指燒造環境,一般來說分兩種,一是氧化,一是還原。
  • 赤焰蒼穹:青輝一抹翡翠紅,釉裡藏花蘊風華
    翡翠紅杯,雖外表與紅瑪瑙杯看似相仿。但內側的一抹青釉,卻讓其與紅瑪瑙杯不盡相同。通體遍施美人醉釉,嫣紅映綠相互交映。置於茶盤的方寸之間,宛如巾幗鬚眉屹立在萬軍之中,威嚴之餘,略帶一絲動人。然則內部施以淡淡青釉,顯得優雅清淡。宛如少女解甲歸園,閒時捧讀詩書,栽花養草。一時間柔和悅目,美感無限。
  • 清康熙豇豆紅釉瓶
    康熙郎窯紅釉瓷器的特點是:造型挺拔,釉層較厚,釉色鮮豔,釉面光亮且開有細碎片紋。除了米湯色以外,還有一種呈青綠色,俗稱「蘋器物均不署年款。外底釉色主要有兩種,果綠底」。觀音尊是康熙郎窯紅瓷器中的典型器物,也是康熙朝瓷器中的流行式樣,頗顯端莊大方,適於裝點居室。
  • 清康熙青花釉裡紅 《聖主得賢臣頌》筆筒
    《聖主得賢臣頌》以馬作喻,由物及人,所表現的勵精圖治的精神恰好契合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因此得到康熙皇帝的大力宣揚,並大量出現在瓷器的裝飾畫面上,以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筆筒為典型代表。  如北京藝術博物館所珍藏的這件康熙青花釉裡紅《聖主得賢臣頌》筆筒,高16釐米,直口,直壁。
  • 釉上彩與釉下彩的區別
    相反,釉下彩必須達到一定的高溫(一般都在1250度以上)才能產生所應有的效果。釉上彩的著色劑常常混合在易熔融的熔塊中,在煅燒後就牢固的粘結在器皿上,釉下彩的著色劑就不必調製在熔塊中,但需要足夠的耐火性以適應它的需要,往往需要很高的溫度進行燒制。釉下彩又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裡紅等。
  • 百窯而難求其一,故成精品|魚藻紋青花釉裡紅缸杯
    青花與釉裡紅,天性乃是冷暖兩重天。前者要求溫度偏高氣氛淡,後者要求溫度偏低氣氛濃,燒造難度無以復加。若青花燒得翠藍則釉裡紅灰飛,若釉裡紅髮色鮮潤則青花青黑。但看似水火難相容的二者,卻在機緣之下兩相結合,成就了中國瓷器史上的又一創舉。由於燒制難度大, 「十窯九不成」是常事。
  • 「雲上博物館」濟南市博物館為您講述文物背後的故事:元釉裡紅折枝...
    今天,濟南市博物館講解員為您講述「元釉裡紅折枝花紋玉壺春瓶」。元釉裡紅折枝花紋玉壺春瓶.mp306:31來自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第八期元釉裡紅折枝花紋玉壺春瓶元代的玉壺春瓶裝飾逐漸增多,釉色品種豐富起來,青花、釉裡紅等新的釉彩品種使這一器物在裝飾上更加多姿多彩。器身裝飾繁複、細膩,層次分明,體現出元代器物裝飾的整體特點,而且圖案更具有欣賞意味。主題紋飾或為行龍,或為蓮池水禽,或為寓意吉祥的文字,讓人們陳設、賞鑑的內容豐富了起來。濟南市博物館珍藏的這件元代釉裡紅折枝花紋玉壺春瓶,於1969年出土於濟南市大觀園附近。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73件拍品,主打一直以來頗受好評的大清瓷器,青花、彩瓷、單色釉各佔比例,各具看點。青花濃淡暈散,彩瓷熱烈生動,單色釉有素淨如玉之青釉,有熱烈絢爛之紅釉,更有造化萬千之仿鈞釉,將一色之美發揮至極致,繼而追求鬼斧神工之變化。本場拍賣會的封面作品是一件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曾於2009年出現於嘉德拍場。此瓶整體呈四方形,撇口,束頸,溜肩,器足外撇。
  • 【鑑別】釉上彩、釉下彩和鬥彩
    釉下彩包括青花、釉下五彩、釉裡紅等。清雍正五彩仕女紋罐-北京故宮釉裡紅是釉下彩繪的一種顏色,又名「釉下紅」。釉裡紅是隨釉下青花開始不久而出現的。元代釉裡紅玉壺春瓶釉裡紅本來是釉下的色彩,但至今仍不列入釉下五彩之中;這是因為釉裡紅顏色始於釉下五彩之前。
  • 清乾隆粉彩珊瑚紅釉描金四方洗
    據文獻記載康雍乾三朝帝王都特別喜歡永宣鮮紅釉瓷器,可惜宣德鮮紅釉配方早已失傳,都陶官朗廷極費盡心思仿宣德鮮紅釉燒出康熙朝著名的紅釉瓷,後人稱為「郎窯紅」。紅色瓷器分兩種:一種是以銅為著色劑的高溫釉,一種是以鐵為著色劑的低溫釉。珊瑚紅釉屬於低溫釉。這是件珊瑚紅描金配四季花卉四方洗,器型很小,邊大約8.2釐米,高約3釐米。
  • 釉下彩是什麼?
    釉下彩是什麼?(元 青花纏枝牡丹紋罐)(清雍正 青花龍穿花紋撇口尊)釉裡紅釉裡紅是元代景德鎮創燒的一大重要品種,高溫紅釉是瓷器中最難燒制的品種,而釉裡紅開創了一個新紀元,製作工序與當時的青花瓷大體相同。
  • 洪武 釉裡紅 | 隱藏在花間一壺酒中的帝王之色 | 丘樊山人 X 小飛俠
    當時,每個祭壇皆有其特定的顏色,而代表著日壇的正是赤色話雖如此,由於釉裡紅瓷器製作困難,再者成品率低,因此其生產製造在中國的陶瓷手工業歷史中曾數度終止,正是如此,傳世的釉裡紅或白地描紅瓷器則更顯珍貴之 洪武一朝作為大明帝國瓷器的開山之作,為後來的百花齊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論是青花器還是釉裡紅都極具特色
  • 電視美術館·名家匯|玄石錄——顧群業釉裡紅陶瓷作品欣賞
    釉裡紅陶瓷作品欣賞山東有線電視美術館正在播出,敬請前往收看!------END------電視美術館收看路徑山東有線電視用戶只要具備雙向點播功能都可以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