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和御醫的區別,放到如今什麼職位?「懸絲診脈」純屬無稽之談

2020-12-18 千年史話

古裝劇裡頭我們經常看到皇帝皇后嬪妃們阿哥公主們,如果發生意外,總會有人大喊一聲,快去找御醫,或者是快去宣太醫。然後,很快大夫們就踢裡哐啷的拎著藥箱,忙不迭地進宮緊急施救,不論救死救活,都推動著劇情向前發展。可見大夫在劇情裡邊兒那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綠葉。可是各位看官您不覺得奇怪嘛,為什麼有的劇裡邊兒管給皇帝看病的叫御醫,而有的劇裡邊兒又叫太醫,那這兩者是一回事嗎?答案是都是被這些劇的編劇們給搞混了。御醫太醫還是有所區別的,咱們本期小編就是要給各位看官講講清楚。

咱們試著從三個方面可以加以區分:一個就是太醫和御醫的性質不同,一方面太醫指的是一個「職官系統」,職務的職,當官的官,這個好理解,醫院裡邊穿白大褂的不一定都是看病的大夫,也有搞政工搞行政的,他們都可以被泛稱為太醫。而另一方面,太醫也是官職的泛稱,就相當於一個醫院的主管,主任、院長、副院長可以統稱為太醫。而御醫是醫官系統中一個品級,是真正意義上為皇族診治疾病的大夫。可以這麼說,他們就是能夠治病救人,醫術高超,服務對象一定是皇親國戚的太醫中的精華。因為是給大人物看病,所以一定要有一定的頭銜,榮譽地位和物質保障。故而說,御醫有點像我們現在的中科院院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這麼一部分優秀人才。

而據清史稿《職官志銘文》所記載,當時皇宮當中的太醫院的第一等級就是御醫,而雍正乾隆時期為正七品,就和知縣是一個等級。這聽起來好像品級不高,但是可以對標現今的縣處級正職級別。而古時候的知縣,基本上就相當於今天的縣級地方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縣委書記啊。小編覺得也算是挺厲害的了,你看現在很多公務員一輩子也就是科級撐死了,那麼在從主要服務對象來看也不同。

據考證太醫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不僅要為周王齊國魯國鄭國楚國等等這些個大王國君服務,還要為王室的附屬機構的工作人員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在太醫職官系統內有分管抓藥的,管藥的分管處方的等等。而另根據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西漢時已有太醫這一官職的設置,在唐代有篇文章我們都很熟,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其中有一句「太醫以王命聚之」,可以從中看出在唐代當時為皇帝和皇族服務的醫療人員,就可以泛稱為太醫。而與之相比較的御醫,第一個前綴字「御」代表著至高無上,你像是皇帝跟前的大臣,稱之為御前大臣,皇帝身邊的軍隊稱之為御林軍,皇帝徵伐外地稱之為御駕親徵,而直接聽命並服務於皇帝后妃等的大夫當然就得叫御醫了。

不過,從很多歷史文獻看,御醫有時候也不是常設的,而是奉旨給皇親國戚們診病,瞧病看病時才被稱為御醫,平時則被稱呼為太醫就可以了。那我們從歷史上看,因為要求條件比較高,要成為太醫,但是擠破頭已經是少之又少了,而成為御醫,那更是鳳毛麟角。距離我們最近的清代遺存的資料上看,一般情況之下,一朝的御醫的人數也就維持在最多20人以下,那堪稱是皇帝御前豪華保健醫療小組,那麼這裡邊也有個特殊情況,比方說如果說遇到了皇親國戚們,得了宮中御醫們也束手無策的急難重症,所謂是高手在民間,太醫院也會從民間去尋找最好的郎中進宮看病。那這些大夫,被稱作欽點御醫。

講到這兒小編要帶看官們一探宮中秘事,那請問御醫們當時是怎麼給主子們看病的呢?這些情節影視劇可是演不了的,咱們就以清宮為例,主子們如果身體抱恙,宮中會傳喚太醫院值班的醫官入宮內,由於清朝是自打道光皇帝起因擔心龍體曝光有失威嚴,給皇帝看病,絕對不能針灸。而皇帝又貴為天子,御醫們都得跪著給皇帝診脈,不敢抬頭仰視觸怒龍顏。當時緊張的情況下,誰敢讓皇帝伸出舌頭,讓龍頭給你摸摸,然後回答你的問題,告訴你一國之君的隱私,這不是找死嘛。

故而中醫當中所講的望、聞、問、都是使不上力的,這就導致御醫們給皇帝看病,只能用「切脈」這一辦法。切好脈你也得跪著出來,再由御藥房太監帶領出來開處方,處方開好必須與太監一起在御藥房和藥,將藥方聯名封存,然後據本報告處方中所列藥物的藥性和治療大法。醫官和太監在日月日期下署名,再敬呈皇帝親自閱覽。報告後,再將本帳登記入冊有太監收帳。要知道古代的皇帝都有起居錄,別說煎藥看病了,拉屎、放屁、同房都得如實記錄。雖然說聽起來好像挺麻煩的,但皇帝其實還好說點,畢竟大部分皇上都是男的。

那要是太后皇后嬪妃們生了病該怎麼辦呢?古時候不是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嘛,於是小說影視劇裡頭最為神奇的「懸絲診脈」登場了,何為懸絲診脈呢?就是把絲線的一頭搭在女病人的手腕上,另一頭則由醫生掌握,御醫憑藉著從懸絲傳來的手感猜測,感覺脈象來診斷疾病。那麼這種聽起來就神乎其神的診療方法,歷史上真有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其實早在1959年的時候,曾有人專門請教過北京四大名醫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如實相告,說為了獲得真實而詳盡的情況,當時的太醫,還要給太監送些禮物,詳細問清楚妃子們的症狀後,再胸有成竹的懸隔絲診個脈,也就是說「懸絲診脈」實際上水分非常大,故弄玄虛而已。可是,雖說這個不靠譜,但是古代用「隔紗診脈」看病,這倒是真有,很可能古代御醫們在很多朝代就是用這種特殊的方法,直接給皇帝的女人們把脈的。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現代科技 實現「懸絲診脈」的千年夢想
    「懸絲診脈」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或在文學、影視等藝術作品中看到過。據說懸絲診脈的典故發生在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病重,宮中御醫皆束手無策,於是有人向太宗舉薦民間名醫孫思邈為皇后看診。由於身份等級不同和男女授受不親的思想,孫思邈不能直接為皇后把脈,只得在皇后手腕綁一根絲線,通過感受絲線的顫動來判斷皇后的脈象。在後來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中也有孫悟空為朱紫國國主懸絲診脈的橋段。但這些畢竟都是傳說。現實中從未有人真正見過懸絲診脈。
  • 成為清朝太醫並得以善終,到底有多難?這大概是清朝風險最大的官
    歷史上的清宮太醫,根本不可能參與到「宮鬥」中去,更不可能和後宮妃嬪之間暗生情愫,像溫實初和沈眉莊之間的荒唐事更是無稽之談。其實,拋開影視作品不言,歷史上真實的清宮太醫有著門檻高、工作忙、風險大等明確特徵,而且還有一個令人疑惑的特點,那就是這個直接關係皇帝和後宮妃嬪、皇室宗親、勳貴大臣性命的官職卻幾乎全部由漢人擔任。
  • 五畫面三細節印證,純屬無稽之談
    文/水清清北京時間10月9日,美國名嘴A史密斯對微笑刺客託馬斯「詹姆斯歷史最佳」評論反駁時稱,詹姆斯正處於歷史以來最軟的時代,所以無法稱其為歷史最佳,而以下五畫面三細節印證,純屬無稽之談!,如史密斯所言,過去的時代充滿身體碰撞、喬丹法則、球員被毆打只會吹一個犯規的時代,而不是如今噴個垃圾話就會被驅逐的時代,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現實是,詹姆斯在史密斯所言的「最軟時代」裡仍是一個特殊存在,直接上畫面。
  • 太醫說,皇上您的龍袍掉地上了,如果他用另一個詞,腦袋可能就沒了
    實際上,也許是有些太醫的不靠譜,有些太醫的靠譜吧。真要完全無用,早就把太醫院給掀了。 所以,不管如何,皇帝生了病,還是得找太醫——不然能找誰呢?經過數次選拔的太醫都不可信,難道真的請個跳大神的到宮裡去嗎?
  • 紫禁城裡的白色巨塔:錢少事多、難升遷,動不動背黑鍋的清朝太醫
    在古代,專為帝王及其家族成員、重要官員看病的醫生稱為太醫。 《後漢書》記載宮廷有醫官、醫吏、主管藥物的藥丞、主管藥方的方丞。唐朝太醫供職的地方稱為太醫署,宋朝設立了太醫局,它和太醫署不僅是宮廷的醫療保健機構,還負責傳授醫療知識、發展醫學教育。清朝繼承了明朝的制度,「太醫院」為官方醫療機構,職能、官員品秩和執掌項目都有嚴格規定。
  • 看了這麼多小說和電視劇,你知道古人對醫生的稱呼有哪些嗎?
    在歷史小說或古裝電視劇中對醫生的稱呼甚多像「太醫」、「御醫」、「巫醫」等這種從字眼上還比較容易理解而最常見的兩種稱呼「大夫」和「郎中」到底怎麼理解呢?就民間流傳來看,在宋代以前,人們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
  • 中國歷史上第一有名的女御醫是誰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是一個奇女子,她不僅醫術很高,還贏得了漢武帝的賞識,還當了漢武帝的專門御醫。這位神秘女太醫底是誰呢?她名叫義妁,她是漢代非常有名的女醫,河東人。據說,她從小就聰明伶俐,學什麼一學就會,她對草藥有很強烈的興趣,從小喜歡上山採集藥草,深入研究藥材,認真自學鑽研醫術。她並不滿足於此,拜那個時代的名醫為師學習,提高了自己的醫術。
  • 他是大清最後一位御醫,坐牢28年無償獻出秘方,如今104歲仍健在
    看了宮鬥劇的人都了解,御醫是皇宮中不能缺少的重要人物,古時候,御醫是對醫生的技術職稱,是專業為皇上及其皇家皇室家屬治病的皇宮醫生。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御醫,那麼大伙兒了解中國歷史上最終一位御醫到底是誰嗎?愛新覺羅鸚烈鵬是溥儀的專用型御醫,大家都了解溥儀是中國歷史上最終一任皇上,愛新覺羅鸚烈鵬也沒追上好情況下,偏要追隨了一位傀儡皇帝。愛新覺羅·鸚烈·鵬出生於1916,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南八家鄉北大林子村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後代。其祖先世襲清朝御醫。如今104歲仍健在。
  • 太醫許紳救了嘉靖帝,自己卻被活活嚇死
    太醫許紳奉命救治皇帝,他以一劑猛藥,救活了嘉靖帝。《明史》記載:許紳,北京人,嘉靖初年在御藥房供職,曾得到嘉靖帝的器重,後升任太醫院使、兼工部尚書、領院事。嘉靖帝氣絕之後,許紳「急調峻藥下之,辰時下藥,未時忽作聲。」
  • 耿爽:純屬無稽之談
    中新網北京3月18日電 (記者 張素)就中方宣布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採取反制措施是否影響外界獲取中方的防疫信息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 清朝御醫手稿值兩個億?別胡扯了
    其實,御醫的醫術,通常都不高明;他們的藥方,也值不了這麼多錢。對御醫而言,活下來,比治好病更重要自有皇(王)權,即有「御醫」。如金代之太醫院,被元、明、清沿用,名義上雖是全國最高醫療行政機構,實際上主要還是為皇室服務。
  • 這位御醫很走心,記錄下如此之多古代秘方
    圖12017年初,因受委託徵集明清御醫手稿,筆者第一次見到此冊古籍時,見其外封皮系重裝,便細看其內文紙張、字跡和所載內容鑑定 。紙張為朱絲欄手工紙,簾紋約一指寬,內文為毛筆書寫,字跡墨色陳舊,所載為扁鵲時期(春秋戰國)到清代嘉慶十四年(1809年),歷朝歷代治療疑難病症的方法(秘方偏方等)。
  • 海賊王:女帝性格大分析,她的三個黑料純屬無稽之談!
    後來女帝在相處中愛上路飛,還傾盡全力幫助他拯救艾斯,兩人的互動更是無時無刻都在冒著粉紅泡泡,自那以後路飛與女帝的cp粉就像雨後春筍一般快速增長起來,多年過後已經發展成了如今這般不可撼動的地位。三姐妹從少女時期就跟咋婆婆待在一起,對她的性格和實力簡直不要太了解,而女兒國居民的設定是每人都會武裝色霸氣,都是獨當一面的女戰士,那身為前國王的咋婆婆能是弱雞嗎?光從播出的劇情中就能看出咋婆婆身手矯健,中氣十足,實力必然不俗。女帝當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她早知道把咋婆婆扔出去,她也能安穩落地,這並不算是虐待老人。
  • 義大利威尼託大區主席:向中國索賠純屬無稽之談
    歐聯網5月21日電,據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針對義大利右翼人士就新冠肺炎疫情向中國索賠的說法,義大利威尼託大區主席盧卡·扎亞在接受媒體訪談時表示,無證據顯示中國應該為新冠肺炎疾病大流行負責,任何針對中國的指控都需要真憑實據,否則將是無稽之談。
  • 清朝太醫手稿曝光,這字體令現代醫生汗顏,遠勝許多書法家
    是不是和現在一樣非常潦草呢?我國就保存了清朝嘉慶皇帝時期御醫汪必昌五十本秘方手稿。2017年我國嘉德拍賣公司曾經對這些手稿進行過估價,因為2007年晚清一名御醫的手稿曾經拍出過200萬元,平均一種秘方4萬元。 汪必昌的醫術比那名御醫任錫庚還要高明許多,所以嘉德公司認為汪必昌的手稿應該是任錫庚手稿的十倍,也就是說汪必昌留下來的所有手稿加在一起應該在2.16億左右。
  • 託託·沃爾夫:與漢密爾頓「決裂」的傳言是無稽之談
    梅賽德斯車隊領隊託託·沃爾夫(Toto Wolff)表示,關於在澳大利亞大獎賽期間與旗下車手劉易斯·漢密爾頓(Lewis Hamilton)決裂的傳言完全是無稽之談
  • 孫千、黃俊捷:「鬼馬俏太醫」和「鐵高嶺之花」的搞笑日常
    這部劇是根據晉江大神酒小七的小說《陛下請自重》改編而來,講述的是女主田七因為父報仇,期間意外成為御前太醫,並邂逅了霸氣的「高嶺之花」節度使紀衡及其親弟弟溫柔公子紀徵,從而引發了一系列愛恨情仇的故事。在看過已播出的劇集後,筆者認為不談演技,除了高顏值、甜虐互摻的故事、少女心爆炸的CP博弈外,中二幽默卻又不顯尬的搞笑片段也是深得人心,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又搞笑又甜,一點也看不膩啊」、「笑點十足,田七也太古靈精怪了吧」……下面筆者就為大家簡單盤點一下前期這部劇中拍攝和表演都比較好的搞笑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