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刨根歷史起源
全浸(魚式遊泳),起源於美國,創始者為特裡.拉夫林 (TerryLaughlin),逐漸傳到日本,新加坡和臺灣等地,最終在中國大陸迅猛發展。
為何沉浸能發展如此迅速呢?
我們來深挖所謂的全浸大師背景和「技術」起源
在實地走訪美國/日本和查閱這兩個地區的網上論壇,基本看不到全浸(魚式)在這些地區的發展壯大,也鮮有討論。而關於Laughlin哥是如何自創這些理論和方法,也很難找到資料。
終於,在朋友推送的一篇文章中,筆者終於找到提及到創始人特裡(後文用Laughlin哥)的技術起源,部分內容是他自述。
Student Swimmer 下為特裡的學生時代的背景His swimming abilities as a young student growing up on Long Island were not impressive. He was cut from his grammar school swim team, but still aspired to race competitively. After swimming two summers in pursuit of his Red Cross 50-Mile swim badge, he landed a spot his high school swim team.[2]
"At age 13, I discovered I really enjoyed the solitude of doing laps," Laughlin told author Tim Ferriss. "Just through doing the laps to earn my 50-Mile badge, I turned myself into an OK swimmer, certainly not one with any sort of efficient technique, but one who could swim a mile a day."[3]
"After a modest high school swimming career in which he never qualified for the New York City Catholic High School Athletics Association championships and swimming four years at St. John’s University without winning any major honors, Laughlin accepted a job coaching at USMMA in 1972," wrote Bob Herzog in Newsday.[4]
大意就是Laughlin哥,以前是玩競技比賽和競技訓練的,但發現自己水平確實只是OK Swimmer(一般般的意思),之後在紐約一家高中的比賽因多次不能達標(無法達標便不能留在校隊)轉投了一家美國成人遊泳教學中心USSMA當教練,估計也是在這個時期認識了Bill Boomer.
自述中的「certainly not one with any sort of efficient technique」簡言之,他知道自己遊泳的技巧是沒有效率。諷刺的是,在由他寫作的書中《輕鬆有效的魚式》,卻存在說他自己遊泳效率很高的描述,而其粉絲,如中國的全浸(魚式)傳播者也一直把Laughlin哥遊泳效率高作為賣點。
還有提到的擅長長距離遊泳,事實是他以前一直在競技訓練,對於有過競技訓練日常的泳者來說,這是再稀疏平常不過的事了。
Laughlin哥在當成人俱樂部教練的時候,結識並師從Bill Boomer(比爾布默,後文有介紹)。Bill Boomer是2000年美國奧運隊的主教練,主要利用人體生物學和海洋生物的遊進動作來應用在競賽選手改進技術中。
Bill Boomer 比爾布默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search
William "Bill"/"Buzz"/"Boomer" Boomer was the head coach of the men's swim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from 1962 to 1990. Since the early 1990s, Boomer has been a guest speaker for the Stanford University swim team and has worked one-on-one with many world-class swimmers. Boomer was a coach for the 2000 US Olympic team.[1]
Boomer had no experience coaching swimming when he started at Rochester. The graduate assistant to the track and field team had in fact never seen a swim meet prior to being offered the job.[2]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his swimmers, Boomer studied how the human body reacted to the water in a pool. From there,Boomer developed swimming techniques similar to those used by aquatic animals,and those techniques would then be adapted by some of the best swimmers in the world.Boomer's techniques emphasize keeping the core body aligned properly to minimize water resistance.
Boomer and his coaching staff were named the 1998 UAA Coaching Staff of the Year. Boomer also coached the men's soccer team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from 1965 to 1969, leading the team to a 24-26-3 record.[3] Early in Boomer's career as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Varsity Swim coach, he coached the 1966-1967 Men's Varsity Swim Team to an undefeated season, 11-0.[4] This was the first of many other successful swim seasons. Boomer was inducted into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Athletic Hall of Fame in 2007.
Terry laughlin顯然是精明的生意人,他「背叛"Bill Boomer,把對方部分競賽的訓練方法成果攫取到自己的成人教學中,差異化地美其名為舒服輕鬆的遊泳,「魚式」這種說法其實一直Bill Boomer的訓練和科學理論成果。後來Laughlin哥還利用Bill Boomer的理論,縮略成了(閹割部分技術細節)所謂自創的理論和技術書籍《輕鬆有效的魚式》。
在《輕鬆有效的魚式》的第一章,提到全心投入到遊泳中,這點筆者也認同。然後後續話鋒一轉,提出割裂捨棄100多年的科學傳統競技訓練體系,標新立異地鼓勵大家都不該學傳統科學的方法。
正當以為後續章節對於其「全新」技術要鋪開論述的時候,結果其中二,三,四章都是在泛泛而談,水下技術細節的描述非常薄弱。
到了第五章,又神差鬼使地回到傳統競技的知識,比如劃頻和速度訓練(第一章怎麼說傳統訓練方法來著?)。當然,這部分依然沒有技術細節的描寫。
以上是這個Laughlin哥的八卦。雖然這個創始人前後不一,水平似乎也不高。但如果他的粉絲將這個派系發揚光大,不還是有可取之處嗎?
於是乎我找到了把Laughlin哥理論發揚光大的這些人
首先是這位,新加坡籍貫的,國際友人,世界級華人遊泳大師-鄧某某(沒有找到正規網站介紹)
鄧大師開始在中國熬製全浸這煲魚湯,說它是高效優雅的遊泳方式。
看到這
健美的身形
優雅的姿勢
迅猛的速度
以上視頻為國內全浸(魚式)新加坡教主鄧某某的「範泳」。
看完視頻後我對於這個速度和時間,能否考取中國救生員資格證書表示深深地擔憂。
所謂的高效,20米自由式酒店池,竟然劃了18-19下手(25秒20米)。
這個劃次叫做高效?
用這種高效泳姿,適合用在公開水域遊泳比賽?
這種泳姿優雅在什麼地方?
神級教練也是這個水平,那麼對全浸(魚式)教練員是否達到國內社會指導員的基礎標準提出疑問(初級社會指導員25米要求男子18秒,大家研究一下代表我們華人的大師多少秒?)。是不是國外認證的TI教練可以低於國內社會指導員標準?(為中國國內的標準第一次高於國外標準而感到自豪Yeah)
然後我了解到演示者的課程價格,據說是2500元90分鐘。
2500元就能得到優雅、高效、迅猛的鄧大師真傳一個半小時,挺划算不是嗎?
為什麼稱鄧大師是愛國友人呢?
新加坡是全球收入和福利最高的國家之一,並且自從斯庫林奪得奧運金牌之後,新加坡國內異常重視遊泳教學。身為全浸的5星級教練,又有高效率絕世神學全浸(魚式)加持,為何不在新加坡遊泳熱情高漲和高薪的本土教學,遠赴中國教學呢?
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的動機,把他國的遊泳事業當作他自己的事業,這是什麼精神?
是因為鄧大師水平太」高「?還是根本在新加坡本土遊泳圈呆不下呢?
鄧大師很大可能被傳授過《輕鬆有效的魚式》這本秘笈,這本書也有些「全浸蝶」,為何新加坡籍(斯庫裡蝶泳國)鄧大師和其他大師來到中國,就閹割成「優雅的自泳?
這口全浸魚湯,新加坡人喝不下去了,只能跑來餵人傻錢多的國人喝?
然後第二位
竹內,優雅的泳者
當然這個時候大家一定要會把大日本的竹內搬出來,竹內的背景就是小時候在學校學遊泳,按科學傳統方法練習。竹內水平背景看一下(搜尋引擎找的)
2004年 美國Master 排名 進入全年齡組的100位,這個營銷非常有技巧。就是18歲到80歲年齡組的比賽中排名在100名內,這個很難麼?一般參加Master成人俱樂部比賽的人,提及到正經的排名,舉例一般都說自己是30-35歲年齡組排XX名,這種講法,而不是全年齡組100名,你把50到80歲的成績都考慮進去了,那麼全年齡組前50名也很容易啊。如果你是全年齡前3,那麼我可以肯定你這個水平至少到國際健將或國家健將級(中國標準)。
百科網站提到竹內的水平:
划水效率: 9次划水 18.6秒 (全浸速度 2.20m/s, 身高比163%)--超級水準。換算50米的成績是22秒(寧澤濤水平),你相信麼?(計算公實50m/2.2=22.7s)
身高比125%時的速度: 12次划水 16.0秒 (全浸速度1.91m/s,身高比123%)--精英水準。
換算50米的成績是26秒(國內二級運動員水平)
竹內又是一個傳統科學訓練的人,展示所謂自創的優雅遊法,他和沒經過傳統科學訓練的人,水平更高,但營銷過於誇張和神化。
筆者參考了2018年日本亞洲成人俱樂部比賽,同年齡組,根本看不到竹內的名字。
而日本在168-170cm這個水平的男子業餘選手,很多都達到中國國家一級運動員等級水平,某些高年齡組的甚至達到國家健將水平。日本業餘遊泳俱樂部之多,令筆者詫異。並且很多頂尖遊泳選手的職業是銷售或者文員等,都是普通人(朋友提醒說,日本與國內對於專業運動員的體制有一定差異)。
這就很容易理解,為何全浸(魚式)在日本流行不起來,因為日本人大多都追求實效,能走搭好的橋快速過河,為何還要摸石頭呢?
可能中國的」水「」魚「更多?
到底是 入水為(wéi)魚 還是入水為(wèi)魚?
第三位是
瑞典美女Anna(全浸因而為傲的視頻演示者)
很不幸,Anna其實在2016年就退出了全浸,棄暗投明地去到swim smooth。
參與製作視頻的瑞典美女 安娜 退出全浸
「1) Something BIG was missing in my swimming and coaching: FITNESS
身體素質的下降
2) People are different, and you can’t squeeze everyone into the same mold
用同一的教學方法,比如同一的手插水角度等,不同人的身體結構是不一樣,老師應該因材施教,而全浸(魚式)是一板一眼的。
3) It is still fun to race!」
比賽很有趣!
全浸式遊泳對於她自身帶來的不良影響(諸如身體素質的下降)、全浸的教學體系和她的教學願景及理念的衝突。我覺得安娜的離開更多是不想再用忽悠人,這明明是競技的底子和技術嘛,良心過意不去啊!
隨著瑞典美女的離開,留給全浸(魚式)的身材好和能展示好動作的教練越來越少了。
其實寫這些,無非讓許多對全浸一知半解的遊泳愛好者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
而個人的不滿主要在以下幾點
第一營銷上掛羊頭賣狗肉,用著傳統競技訓練的知識做宣傳和資料。
某公眾號日常分享專業遊泳訓練內容吸引學員來到線下,但線下教學卻兜售另外一套的產品,並且是錯誤不科學動作。
某遊泳動物公眾號的分享竟然說波波夫的技術(看視頻)是全浸的技術,如此誤導學員,作為波波夫粉,感覺恬不知恥!你可以差異化或者搬運工分享,但刻意評論誤導初學或需要進階泳者這種評論,騙了錢還好,關鍵騙了別人的時間。包括所謂創始人特裡,竹內,這些人本來就是傳統競技學習起家的,都是通過長期訓練獲取耐力和力量(看英文版本的自述),他們之所以能夠長遊不累,更多是傳統競技打下的耐力/力量/基礎,按現在全浸(魚式)錯誤的遊法,後來的信徒和所謂的教練,根本遊不出那種走水的感覺和長距離。全浸(魚式)放一套,說一套,做一套,簡單而言就希望你慢慢錯誤地學,學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能獲益更久。
(波波夫長這麼大,怕是最近才知道自己的遊法是「全浸」魚式遊泳法?)
第二、腦X金式廣告電視的背書
鄧大師近期的新背書。湖北頻道宣傳了這種新的教學方式。有讀者把這個秘密分享給筆者,湖北生活頻道那個欄目是外包的廣告公司,價錢大概是2萬元。你每投入的一元可能是交給了電視臺做廣告,而這種傳播就像腦X金式的營銷,忽悠下一個受害者。
第三、偽科學式的物理學技術
1.全浸(魚式)提倡減阻,一直說競技訓練忽略了這一方面的研究,這簡直大錯特錯。
亞當皮蒂的窄腳蛙泳不是減阻麼?
菲爾普斯的水下腿不是追求減阻麼?
日本人自由式直臂的革新不是為了減阻麼?
競技追求的是減阻和發力的平衡點,而提倡減阻的全浸(魚式)卻是「增加阻力」的遊法。
統一的教學方式,如瑞典美女教練所言,不可能不每個人都放在同一個瓶子裡。作為一個教練,根據學員不同身高,體重和臂長,設計不同的技術動作。舉一個全浸(魚式)最明顯的增加阻力錯誤,就是手入水角度,接近垂直的插入到耳朵附近,這個動作就跟開車突然拉手剎一樣,另一隻手和腿的剛產生推進力,就被這隻如同拉手剎的手帶來的阻力抵消掉,所以人就「懸浮」「沉浸」在水裡。
2.提倡放棄打腿
針對中國市場,國內全浸找了養生切入點,放棄打腿,不參與競技和比賽。中年人打腿累,就不打腿。打腿是阻礙「快樂」遊泳的一個屏障。
然而打腿累,有以下因素:
打腿很疲勞,有可能打腿缺乏相應的技巧,比如鋤頭腳或者小腿發力等。不能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打腿技巧的學習。
打腿累,可能肌肉起反應。這可是進步的徵兆,學過健身的人知道,肌肉是破壞收復的過程,酸和累,其實就是肌肉正常反應。
世界上頂尖選手使用了很多一次腿或者二次腿的技術表明腿沒有效果,其實這些選手每天訓練腿的量和強度佔了很大比例,一次腿和二次腿其實每一次都是「重腿」。這些頻率的腿一來用於維持核心的平衡和推進力,二來是減少消耗。
3.放棄了柔韌性和力量性的練習
雖然全浸(魚式)的先頭堡某公眾號平臺放著各種各樣的力量和柔韌性練習視頻,但私下卻讓學員養生(偷懶)放棄柔韌性練習和力量練習。真正的養生,是要改善柔韌性和力量,即使你不是為比賽,但你可以超越自己成績或者維持自己的柔韌性和力量。
第四、遊泳池的無素質的展示方法
兩個人同時往一個方向「同步遊」,4到5個就把道都佔了。這無疑違反「左下右上」(某些國家是右上左下)的「交通規則嘛。剝奪了其他人訓練的線路,也增加逆行撞人的機率。
另外,同步遊的另一個壞處就是破壞了個體的差異化,不同人的身高手臂就不一樣,同步遊不利於自身自我超越,遊得快的人刻意用錯誤或者低效的水底划水技巧遷就遊得慢的泳友。本身這種長期展示,就導致水底技巧越來越差,也不利於遊得慢的泳友為了追趕遊得好的泳友。喪失了自我超越,這也是全浸(魚式)教練或跟隨者越練越臃腫原因。
(霸道的展示方法,同步」花泳「遊,6秒中的藍色小哥,被迫撤離泳道。)
第五、扭曲的精神
全浸(魚式)為了差異化割裂傳統科學體育精神(經過100多年的驗證),跟奧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劃清界限。這等於捨棄了每一個人追求進步的心,也捨棄了改善自己身體的機會。
「全身心沉浸於水」,這個精神本身不應該與奧運精神相違背。
為了標新立異,為了所謂的「養生」,為了在遊泳池展示」花泳「,你還會喝這專為人傻錢多而設的毒魚湯麼,你願意全浸和變成這些油膩的中年泳友麼?
掃描二維碼關注
定期分享遊泳技巧及周邊趣事
有需要遊泳資料請留言本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