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北京市內的線下演出隨著春節的到來持續加溫,旅遊不再成為市民度過長假的唯一選擇。但看什麼?去哪看?怎麼看?這三大疑問仍舊圍繞著大量「選擇困難症候群」喋喋不休。既要滿足不同觀眾的出行需求,又要體會到走進線下場館的魅力,如果再能混搭上各大平臺以及場館所公布的優惠信息那就再好不過。但正處於「春節檔」這個花團錦簇時刻,觀眾又該如何在北京市內的百餘場演出中做出抉擇,挑選到最為適合的演出?
7天超百場
據北京商報記者粗略統計,長達7天的春節假期內,北京市內共有107場不同類型演出上演。無論是先鋒話劇還是懷舊老歌,都在不同時間點亮著演出市場。其中包括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出的話劇《全家福》、《我愛桃花》。
而為了滿足家庭需要,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內共有30場不同類型的親子演出輪番呈現,且大部分都是由深受小朋友喜愛的IP改編而來。其中包括改編自經典英國兒童電視《Thomas&Friends》的兒童舞臺劇《託馬斯朋友!嘉年華!來了!》,木偶劇院大型童話木偶劇《白雪公主》以及根據經典兒童故事改編的《三隻小豬》、《醜小鴨》、《小蝌蚪找媽媽》、《西遊記》等劇目。
與此同時,音樂會和舞蹈芭蕾也成為了春節演出市場的主力軍。不光有致敬國內經典的《甜蜜蜜——紀念鄧麗君經典金曲新春音樂會》,還有國外演出團隊帶來多場《天鵝湖》,例如,有被譽為「義大利芭蕾生命之旅」的義大利羅馬城市芭蕾舞團,還有俄羅斯莫斯科芭蕾舞團、俄羅斯芭蕾舞劇院等。
而作為其樂融融的新春氣氛中必不可少的合家歡類型演出,在高雅藝術之外,相聲作為傳統曲藝形式也活躍在演出市場之上。據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春節7天假期中,共有11場相聲演出在不同市場、不同場館持續出演,例如由李菁、何雲偉創立的星夜相聲會館就在老舍茶館進行常態化演出,而由曹雲金創辦、在去年開業的喜聚現場也進行不間斷演出。除此之外,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嘻哈包袱鋪也將在新春時刻爆笑發聲。
全市場館不打烊
在春節的演出市場中,不光「選劇」是觀眾要考慮的重中之重,演出的場地也是影響到觀演氣氛的一大要素。不同風格的演出場館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幫助觀眾更好地融入到演出的環境當中。另外,北京市內的很多場館本身也具有著參觀意義。
例如在春節假期內有著多場演出的國家大劇院,從第一次立項到正式運營,經歷了49年,設計方案經歷了三次競標兩次修改,總造價30.67億元。由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一池清澈見底的湖水讓獨特的水下廊道具有神奇的視覺效果。
另外,一些特色的專業演出場館因為具有較大的演出針對性,所以讓觀眾可以更加快速地融入演出。包括目前吸引了大量傳統曲藝愛好者前去的長安大戲院和梅蘭芳大劇院,還有首都劇場、歸屬人民藝術劇院的人藝實驗劇場等均在新春假期內有演出呈現。
不光是專業場館演出,還有一些功能性場所內部也推出了精彩演出,例如石景山遊樂園內,《石景山歡騰國際大馬戲》的上演為新春的遊樂園增添了一抹節慶氣氛。
最低票價9.9元
一級票務平臺大麥推出了大麥麥浪節紅包雨,1月23日-2月4日,每天10:00和16:00共兩場。用戶只需點進手機App首頁所對應的活動頁面,根據遊戲規則快速點擊界面中所落下的大量紅包,點擊紅包越多越有可能獲得價值更高的禮品。其中包括送你去2019林俊傑演唱會現場名額30個、張杰演唱會隨機城市隨機場次門票1張等。
另外紅包雨中也有大量定額的滿減優惠券,除指定項目外,全品類通用。除此之外,大麥麥浪節還推出了「新春特惠,全場演出9.9-49.9元」、「豬年演出不過百」、「買一張票看兩部劇」等活動專區,可供用戶購買春節內的精彩演出門票以及預訂春節過後的演出門票。
不光是票務平臺,春節期間,頭部團購平臺也以直接降價的形式為觀眾做出「讓利」行為。例如大眾點評中的演出優惠專區,深受觀眾喜愛的「德雲社相聲演出大會」、中國兒童中心劇院的演出等票價都有不同程度的優惠。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