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卿西語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估計很多遊子都知道這首詩,這是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小時候背這首詩就覺得好玩兒,加上配圖的生動,更加喜歡這個老頭姿態的人,回到家鄉被當成客人的滑稽。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小時候我只是背過第一首,這是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二》。估計很少有人知道。可是我覺得這首詩顯得更加悽涼,更加直白。
有時候我會想,「少小離家老大回」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們不是賀知章,更不是什麼人物。我們只是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我們背井離鄉為了什麼。
既然是做個普通人,為什麼要在一線城市打拼。為了房子,為了生計,不能和父母團聚,不能和親戚相遇。生活在一個只有朋友的城市。回到家鄉不是挺好嗎,守在父母身邊,陪著他們。他們累了可以給一句安慰;他們不舒服了,可以第一時間帶他們看醫生;他們想我了,隨時都可以看到我。可是,我卻選擇了遠離他們的天津。報喜不報憂的爸媽,如何能讓做兒女的放心
讓他們過來住,他們也住不慣,說什麼也不來。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話,也許我會不加猶豫地選擇回邢臺,甚至回廣宗。什麼事業,什麼夢想。不過是一個普通人的生活而已。
昨晚一夜急雨,颳起了北風。五一第四天,終於送走了炎熱,迎來了久違的清涼。下午,媳婦要去看她姥姥,我們只好提前離開老家,踏上返津的行程。
上午帶著奶奶和母親去醫院體檢。母親長了一個脂肪瘤,不過比較小,可以忽略不用管。奶奶的身體狀況大概還是老樣子,唯獨是心臟不如從前了。醫生說她的心臟供血能力不足。我的內心一下子沉重了許多。
爺爺去世之前囑託我,落葉歸根,以後無論有多大能耐,多大的成就,都必須回家。可是,如果爺爺奶奶沒了,甚至父母也沒了,那我回來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家人口少,所以我在外面,就剩下父母和奶奶。今年因為母親要幫我們帶孩子,所以家裡就剩下父親和奶奶。我看不到他們,所以更加牽掛他們。
之前,看到過一句話:「長大的過程,是個不斷告別的過程。」我們要不斷地和親人告別,最後再告別所有活著的人。這個說法其實挺悲觀的,但是這是一個事實。我們誰都無法改變。
高速上,車來車往,我開得很慢,心情很沉重。也許還是我不夠努力,沒有讓他們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如果,我現在有更多的錢,也許父親就不會那麼累,也許我不會因為工作的原因和父母分居兩地。
未來的十年,我多麼希望自己可以幹出一番天地。至少可以讓爸媽幸福。我爸媽是付出代價最大的一代。他們不能享受太多的天倫之樂,所擁有的只有離別之苦。想到此。我的眼淚又來了。控制不住自己,情到深處,難以自已。
二〇二〇年五月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