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還挺喜歡COSTA的可可,可是同時一起點單時總是會點星巴克,久而久之,我習慣了星巴克的可可,慢慢忘了COSTA的可可也很好喝這件事。
2013年的時候,我開始接觸到UA的籃球鞋。那個時候Anatomix SPAWN剛出,店裡貼的還是小喬丹和詹寧斯的廣告,伴隨的還有店員「我們UA不會打折」的神級臭臉。這之後,我們經歷了UA籃球線起飛再降落,最後回歸低空飛行的7年。我買回了我最喜歡的Anatomix Spawn(找機會寫個文章)和Curry 2.5,卻發現UA的鞋已經沒有那麼吸引我了。
不過,今年這雙HOVR HAVOC 2能算驚豔到我。
HOVR HOVAC 2能驚豔到我是因為三點:設計,配色,低價。
這雙鞋讓我看到了一雙內線鞋的基礎特徵。作為一個因為LeBron X而走入裝備黨世界的孩子,你很難對看起來很重,底也比較厚的球鞋不產生興趣,而HOVR HAVOC 2的外形基本上直接命中這些特點。除此之外,HOVR HAVOC 2的CNY配色相比同年CURRY 7的CNY更加「悶騷」,外部灰粉搭配得當,內襯圖案和外側的分割也更加鮮明,說實話真的是很戳中我的審美。
還有一點是,61的時候淘寶這個配色打完折375,價格直接畢竟羅斯10。
(今年我已經重複了太多遍「有這個錢為啥不買羅斯10」了,請大家在合適的時機自行下單)
不過我會寫這篇測評完全不是因為公眾號要更新或者這雙鞋真的很便宜,而是因為這雙鞋真的很像我曾經認識的UA,也很像我曾經認識的「團隊鞋」設定。中高幫鞋型,品牌中端緩震,加強穩定,同時適應跳投和突破舒適度的設計這雙鞋都有,如果你希望球鞋更輕更貼地,你還可以去選擇低幫的Spawn 2,這點讓我覺得UA今年的策略的確比去年理智(低幫的HOVR HAVOC真的不是什麼好主意,還好沒賣太多)。
回到正題,留給測評的字數不多了。
HOVR HAVOC 2給我最大的驚喜是它的鞋面。前掌貼膠面積和厚度是我這幾年看到最誇張的。之前我一直說「前掌覆層太薄會導致踩踏,腳尖著地等動作的不適和疼痛」,但是這雙鞋絕對不會有。這個涉及絕對值得一誇,而且設計還不突兀,太可怕了。
其次就是鞋面支撐。無論是Anatomix Spawn,Curry 2.5,我之前的Curry 6還是這雙HOVR HAVOC 2,最大的驚喜就是「用Nike的鞋面水準做出詭異的頂級鞋面支撐」。我在這裡放出之前戈登1的支撐,庫裡6的支撐以及HAVOC 2的支撐,側面支撐優劣就高下立判了。
(我在這裡沒有黑GH1的意思,這邊僅做對比突出。)
最後就是整體穩定,HOVR HAVOC2的Y型TPU板和整體中底密度很大程度上控制了鞋款的抗扭,這個看圖大家就知道我說的是廢話。而作為一雙水晶底實戰鞋,HAVOC 2的抓地在塑膠地上也算是不錯,再加上上面幾段的優點,基本上這雙鞋適配的球手範圍就夠大了。
除非你腳踝粗。
這雙鞋對我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它居然挑腳踝?!
HOVR HAVOC 2最大的問題是鞋幫不夠高以及鞋帶孔不夠高。但凡這兩點有一點完整,這雙鞋就能完整束緊我比較粗的踝關節,但是它沒有。所以這雙鞋對於一個踝關節比較粗和一個踝關節比較細的人而言,包裹感是完全不同的(當然是腳踝細的舒服了)。別問我咋知道的,我在打球的時候碰到了一個腳踝賊細的兄弟(否則這個對比視頻是怎麼拍出來的)。
除了這點比較挑人,球鞋的緩震也是一個適應點,這雙鞋的緩震還是有些硬,和跑鞋上的HOVR不太一樣。要我比喻的話,就是比adidas的Bounce硬,但比PHYLON要軟彈一點點。
最後就是這雙鞋的弧度。其實我們也看到HOVR HAVOC 2的設計語言是「圓」,因此球鞋上的圓形和弧度元素都很多,包括鞋底弧度。這樣的弧度對於起跳和啟動都是極度舒適的,但是在做一些前轉身和後轉身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嗷,出大問題」。
總而言之,這雙鞋十分適合能接受它的緩震腳感,並且腳踝較細(此處想寫髒話)的突破手和投手,但是對於轉身較多,腳踝關節較粗的朋友而言……為啥不買羅斯10呢?
UA現在在籃球線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足夠的中端鞋推廣方式」。要知道,現在對於品牌而言,籃球線的最大銷售點是中高端團隊鞋以及球星籤名鞋(這之後才是中端球星支線以及低端團隊鞋),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需要有籤約球星(庫裡,恩比德),中高端支線的代言球星(2016年代言Hyperdunk的泡椒)以及在賽場上穿著鞋款的其他球員。UA在現有的球手團隊雖然沒有Nike那麼變態,但是庫裡,恩比德和班巴等人也足以形成好的代言團隊,對於維持宣傳是個不錯的整容幅度。
但是在籤約了頂級鋒線,頂級控衛以及擁有小型代言團隊之後,UA好像除了「我們的鞋很好」,「我們的鞋很舒服」,「這是誰誰的籤名鞋,有啥啥科技」之外,就再無作為。無論你像PUMA一樣做出「文化化」轉變(比如讓音樂人和球星參與設計和聯名),或是提升推出專門的,頻繁籃球市場活動(一場中國行不夠的)都可以證明品牌的努力,但是UA沒有。
現在,UA失去了科技的虛假外衣(HOVR在我的體驗來說還不如Micro G),也沒有足夠好的營銷事件(當年假籤杜蘭特可以奠定為品牌歷史最佳操作),光是舒適度完全無法傳播給足夠多的消費者。宣傳舒服有啥用,我不會只因為「舒服」就去買鞋的呀。
當球星影響力不再能夠成為品牌的「救世主」,UA這個做橄欖球裝備起家的品牌也需要去探索在籃球線上有沒有什麼新的可能。無論是科技、球星,還是話題、創作,都要打出差異化才能贏得市場。或許籤約庫裡讓UA的籃球產品讓UA擁有了近十年的競爭力,但是當這十年紅利吃完,又能留下多少「口碑好鞋」?
起碼我希望HOVR HAVOC 2能像Anatomix Spawn一樣被看到,被了解,成為品牌籃球線的歷史一份子。但是當我們返回來看這幾年,你除了庫裡的幾代籤名鞋以及零星5-6雙團隊鞋,你又能記住多少UA的籃球鞋呢?
能做好產品,就也請做做好營銷吧,Under Arm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