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可以說是秦國的掘墓人,若是沒有趙高,扶蘇可能就不會死,胡亥也不會當皇帝。大秦帝國更不會僅僅延續了15年,就了結了。
那麼,趙高為何要害扶蘇,立胡亥為太子呢?
胡亥是趙高的學生,對於這個學生,趙高比誰都了解,說白了在趙高眼裡,胡亥這就是一個白痴,若是讓他當皇帝,趙高這個老師就會被重用,位極人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胡亥也是比較信任和依賴趙高的,趙高還可以利用胡亥達到一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就好比在後來胡亥掌權之後,他讓胡亥殺了自己所有的兄弟姐妹。
這是趙高奪權的開始,胡亥全然不知。
等胡亥殺了所有的親人之後,趙高就開始把持朝政了,這是趙高在試探胡亥,看看胡亥能不能任由自己擺布。
經過指鹿為馬事件後,趙高已經十分的明確,胡亥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他對胡亥這個皇帝下手了。
所以說讓胡亥當皇帝,就是為了實現趙高的皇帝夢。在胡亥被殺之後,趙高也有舉辦登極大典,只不過在登基的時候,發生了地震。趙高以為老天震怒了,他才選了子嬰來當秦王的。
所以說趙高讓這樣的胡亥當皇帝,最終的目的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在趙高面臨可能改變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的時候,他當然是要把握住這個機會,然後,幫助自己的徒弟爭奪權力的了。
更何況當時的情況下,幫助胡亥奪權,還是很容易的一件事的。畢竟秦始皇駕崩了,這件事只有趙高、李斯和胡亥知道。
我們再看看扶蘇!
為何趙高會害扶蘇?
扶蘇是一個很明智的人,這個人結交的人都是像蒙恬、蒙毅兄弟這樣的棟梁之才,像趙高這樣的人,根本入不了扶蘇的法眼。
若是扶蘇當了皇帝,趙高這樣的人肯定不會得到重用的,若是得不到重用,他也就是做做打打醬油的小事情。
趙高為官多年,他也想要風光一把,很顯然相對比扶蘇,讓胡亥當皇帝更好。若是想要扶胡亥上位,就必須要殺了扶蘇。
還是那一句話,扶蘇太厲害了,他身邊有很多能臣武將,不說別人,僅僅一個蒙恬手握三十萬大軍,光仰仗一個扶蘇就可以把天下攪個天翻地覆。
這樣的人必須要殺了。
扶蘇的弱點就是愚忠,正如他臨死前,要抹脖子的時候,蒙恬告訴他,你先把事情搞清楚再死也不遲呀。現在只是一個人,騎著一匹馬,傳了一封詔書,就要了你的命。若是詔書是假的你豈不是就白死了。
扶蘇說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讓子死,子不得不死。這個還能有假,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殺。
他一死趙高的奸計就得逞了,他一死也就害了蒙恬、蒙毅等一大批忠勇之士。秦帝國也隨之崩塌了!
所以說趙高害扶蘇,幫胡亥事實上最終都是幫助他自己,恰恰也是他的胡亂攪和,讓大秦帝國僅僅存活了15年的時間,就崩塌了的。
若是沒有趙高,恐怕劉邦和項羽,也不會這麼容易把秦朝給推翻。甚至根本推翻不了秦朝,因為秦末名將章邯就是他們無法逾越的鴻溝。
後來章邯之所以敗了,是投降了項羽,他投降就是懼怕趙高會殘害自己,所以不得不投降。章邯的投降,也就標誌著大秦帝國的滅亡了。
因此,一定程度上來說,秦朝的滅亡是趙高、劉邦和項羽,三個人共同完成的。趙高沒有皇帝命,得了皇帝病。
最終,他也是被自己膨脹的野心給玩死了。所以說古代的時候,想要長命,就要遠離皇權呀。
大部分人接近皇權,也就接近黃泉了,是不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