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二世胡亥繼位之謎,很有可能和雍正皇帝一樣都被人給抹黑了

2020-12-23 騰訊網

胡亥是秦始皇的小兒子,被史書寫成是一個荒淫殘暴、昏庸無能的人,繼位後重用宦官趙高,誅殺前朝忠臣良將,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屠戮,強大的秦帝國在他手裡二世而亡。除了這些,他的繼位也充滿了爭議。

那我們先來看一下《資治通鑑》對他繼位過程的描述。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開始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出遊。隊伍一路東去,秦始皇在途中先後祭拜了舜帝、禹帝,到達海邊還射殺了一條大魚,接著又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渡口後便病倒了。

隨著病情加重,彌留之際的秦始皇,讓趙高起草詔書:「命長子扶蘇為太子處理喪事,命大將軍蒙恬統領軍務。」詔書寫好後並沒有馬上送出去,而是被趙高扣在手裡。

公元前210年7月2日,秦始皇在沙丘宮駕崩。丞相李斯擔心因皇帝在外病逝而發生內亂,決定秘不發喪,將秦始皇的屍體放入銅棺裡,每天的生活飲食、百官奏報也和往常一樣,只有胡亥、趙高等幾個人知道秦始皇的去世。

當初,秦始皇寵愛蒙氏兄弟,蒙括在外任大將,蒙毅則在朝中參與國事,兄弟倆都是掌握實權的人物;宦官趙高善於察言觀色,且通曉刑法,秦始皇提拔他擔任中車府令,並讓他教小兒子胡亥學習律法。

一次趙高犯下大罪,蒙毅建議將趙高處死,後來經胡亥說情,趙高才得以被赦免,後來官職也被恢復,從此趙高與蒙氏兄弟結下了怨仇。這次看到秦始皇將扶蘇立為太子,一想到扶蘇與蒙氏兄弟的關係,頓時感到自己命不久矣。

於是趙高便勸說胡亥,讓他篡改秦始皇的遺詔,自立為太子,並命扶蘇和蒙恬自盡。胡亥同意了趙高的計策,趙高又說:「這件事如果想要成功,必須與丞相合謀進行。」

隨即趙高會見丞相李斯,說:「現在陛下已將皇位傳給扶蘇,如果扶蘇繼位,肯定會重用蒙氏兄弟,到那個時候你肯定會被排擠,現在皇上的詔書就在我手裡,不如改立胡亥,那時我倆憑藉擁立之功肯定會得到重用。」

李斯覺得趙高說的有理,便與他共同謀劃,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傳詔的使者很快來到北疆,扶蘇接到詔書,哭泣著自殺了,蒙恬懷疑有詐不肯死,被囚禁在陽周縣。

載著秦始皇屍體的車隊抵達九原,當時正值酷暑,秦始皇的遺體散發出惡臭,胡亥等便指示隨從官員在車隊裡裝載一石鹹魚,借魚的臭味混淆屍體的氣味。快馬加鞭從直道抵達鹹陽,隨後宣布秦始皇死訊,登上了皇位。

以上就是胡亥繼位的過程,這也是現在的主流觀點,而且還將胡亥、趙高等人塑造成了十惡不赦的逆賊,而對扶蘇和蒙恬等人充滿同情。

那麼再來看看《史記》關於胡亥繼位的記載: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遊南方病死沙丘宮平臺,遺詔扶蘇治喪即位。但中車府令趙高,聯合丞相李斯,擁立胡亥登基。胡亥繼位後為了解決後顧之憂,又殺死兄弟姐妹二十餘人,並矯詔逼令扶蘇蒙恬自盡。

《史記》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基本相同,但在《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第三卷《趙正書》中卻出現了一段完全不同的記載: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趙正即秦始皇,這段記載,是秦始皇在彌留之際與丞相李斯和御史馮去疾的一段對話,意思是現在遠離京城,如果陛下駕崩,擔心會有亂臣作亂,請求現在就立胡亥為太子,秦始皇表示可以。

那我們到底該相信哪種說法呢?我們不妨站在歷史的角度試著來分析一下。

第一,秦始皇時期還沒有制定明確的皇位繼承制度,扶蘇為人寬厚,並且推崇以儒家思想為治國理念,胡亥自幼學習的是法家思想,而秦始皇當政發生過一件大事就是「焚書坑儒」,說明秦始皇在這方面應該會傾向於胡亥。

而且從秦始皇出遊這麼重大的活動都帶著胡亥,也能說明秦始皇對胡亥還是比較喜歡和信任的。

第二,以秦代的官制來說,趙高所擔任的中車府令,是主管皇帝出行車輿的,像寫傳位詔書這種重要事務,趙高可能是接觸不到的,這從《趙正書》的記載也能看出來,秦始皇是和丞相李斯與御史馮去疾商量的。

再者說,立遺詔這麼重要的事,肯定會有很多重臣在場,最起碼丞相和御史要在場,如果李斯在場,就不存在後來趙高再找李斯商量的事情了。

第三,秦始皇如果想傳位扶蘇,為什麼出遊時,不讓扶蘇留在京城代理朝政,而是要讓扶蘇到北疆去鎮守邊關呢?如果自己在外出現意外,那朝中沒有主事的人,肯定天下大亂,以秦始皇的雄才大略難道想不到這點嗎?

所以綜合這些因素來考慮,秦始皇很可能就是將皇位傳給了胡亥,只不過是胡亥繼位後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前朝重臣都屠戮殆盡,再加上秦朝律法過於嚴苛,徭役繁重,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這些導致世人都恨透了秦朝的統治,各地起義揭竿而起,而胡亥肯定也逃不過文人們的口誅筆伐,就像後來的雍正皇帝一樣,得罪的人太多了,所以就被描寫成那樣一個十惡不赦的昏君、暴君。

相關焦點

  • 秦二世胡亥是怎樣成功上位當皇帝的?
    秦二世本應該是由一個叫扶蘇的人接替,讓這個名號流傳千古。但秦二世現在卻是個滑稽的稱號,只因接替這個稱號的人成了胡亥,讓其成了那個玩世不恭、遊手好閒之人的一個名號。擁有這個稱號的人在他的那個時代,鬧過笑話,鬧很多笑話,讓秦二世這個稱號蒙羞,讓這個稱號漸漸淪為笑柄。就是這麼一個可笑的人,卻當上了皇帝,匪夷所思。
  • 做個快樂的傻瓜,秦二世胡亥也許有個好結局
    胡亥01胡亥繼位前後,除了逼死扶蘇和蒙毅,還殺害了自己的其他兄弟姐妹。趙高給秦二世出主意:「始皇帝主宰天下的時候,大家都不敢胡作非為,也不敢胡說八道。如今陛下太年輕,如果和群臣商議國事,稍有過失便會被大家輕視,今後還是少見群臣,不說話的好。」秦二世認為很有道理,從此不再召見群臣,有事只與趙高商議。
  • 最愚蠢的皇帝——胡亥
    丞相李斯見始皇死在途中,恐怕鹹陽的諸位公子爭奪繼承權和天下叛亂,就決定秘不發喪,繼續趕回鹹陽。胡亥的命運從這一刻開始改寫了,不過卻是因為一個叫趙高的人。趙高想篡改遺詔,藉機掌控政權,就需要一位無能的皇子做傀儡,而胡亥,就是最好的人選。胡亥胸無大志,根本沒想過做皇帝。趙高就巧言唆使。胡亥雖沒想過做皇帝,但想到做了皇帝就可以隨心所欲地享樂,也就動了奪權之心。還有李斯也是見過遺詔的。李斯為秦朝的丞相,他給秦始皇提過很多改革措施和建議,包括秦始皇焚書坑儒也是他的建議導致的,這樣因他而死的人就多不勝數。
  • 皇帝傳:歷史上最坑最殘忍的皇帝秦二世胡亥
    秦朝自秦襄公到秦始皇,把秦國從一路小小的諸侯,到最後消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國家,先後有三十六為君主,用了六百零七年的時間,才完成此大業,可是秦二世胡亥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將秦朝給毀滅了,堪稱史上最坑的皇帝。
  • 秦二世胡亥,為何「族滅」李斯?
    今天提到的無能皇帝,也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的無能皇帝:秦二世胡亥。事實上,《風雲戰國》並沒有讓胡亥出場,秦國故事講到秦滅六國,就結束了。《秦國篇》中關於商鞅變法對秦國的改造,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論述——「(商鞅變法後)耕戰是人民唯一的獲利途徑、唯一的上升通道,秦國就這樣變成了一座大兵營、一家大農場。」正是依靠這座大兵營、大農場,秦國碾壓山東六國、建立起統一的大帝國,這是一條經過實踐檢驗的成功經驗,是七世之餘烈鑄就的「祖訓」。
  • 《大秦賦》熱映,胡亥真實身份曝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更加喜歡秦始皇。有很多人無限感慨如果秦始皇多活幾年,就沒有劉邦和項羽生麼事呢。或者扶蘇順利繼承皇位成為二世皇帝,大秦帝國斷然不會二世而亡。歷史沒有如果,不防我們來做一個假設,扶蘇繼位能否讓大秦帝國繼往開來?要理清楚這個假設,我們先來從秦始皇統一前的天下格局來看待這個問題。
  • 為什麼胡亥能當上秦二世?胡亥是篡位的嗎?
    這種小說式的記錄基本是採自民間野聞,事實上用史源學的方法推導一下,關於「扶蘇當立,胡亥篡逆」的說法最早應該是出自陳勝。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於大澤鄉反秦,有「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之語,陳勝言外之意是胡亥篡逆之說在民間已經廣為流傳了,有意思的是,根據太史公的說法,此事應該是密謀,但結果天下之民皆洞若觀火,與其說是密謀毋寧說是已經明白得昭告了天下。
  • 趙高逼殺胡亥,陰謀稱帝,子嬰先發制人,禪讓劉邦
    公元前207年,指鹿為馬的趙高權力欲望膨脹,指派其女婿鹹陽令閻樂,逼殺了屠盡兄弟姊妹成為孤家寡人的秦二世胡亥於望夷宮。《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位秦二世在位僅三年,死時年僅24歲,但卷末所附的《秦記》卻記載:「二世皇帝享國三年。葬宜春。趙高為丞相安武侯。
  • 大秦帝國二世而亡,如果扶蘇成功繼位皇帝,結局能否被改寫?
    秦始皇死後,遺詔被改,胡亥成為秦二世。之後雖有子嬰上臺,但是在趙高的設計之下,子嬰免除了帝號,只稱為王。因為在子嬰時期,秦國的疆域已經沒有秦始皇時廣闊,因而認為子嬰也就不便再稱皇帝。而原本秦始皇的繼承人不是胡亥,而是扶蘇。所以不禁讓人猜想,倘若是扶蘇成功登基為皇帝,那麼是否能夠改變秦朝兩世覆滅的結局,從而開創秦國的繁盛局面?
  • 秦二世、隋煬帝和崇禎,都是亡國之君,但面對死亡,差距卻那麼大
    中國歷史上有三個亡國之君特有意思,一個是秦二世胡亥,一個是隋煬帝楊廣,還有一個是明朝崇禎皇帝。秦二世胡亥本來是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在最後一次巡遊的時候,不幸暴斃而亡,死在了沙丘。他這次出行帶著他的小兒子胡亥、心腹趙高和帝國丞相李斯等人。
  • 秦二世幾乎殺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為何卻留下了子嬰沒有殺?
    秦始皇病逝沙丘之後,中車府令趙高說服胡亥和李斯,密謀篡改始皇帝遺詔。以秦始皇的名義,下令長公子扶蘇和蒙恬自殺,得到二人自殺的消息後。胡亥、趙高、李斯才帶領秦始皇的靈柩趕回鹹陽發喪,回到鹹陽後,胡亥繼位為秦二世。胡亥登上皇帝位後,對始皇帝的子女進行殘忍殺害,二十多個兄弟姐妹,全部被他殺死。
  • 雍正繼位之謎:那天一定發生了詭異的事
    四十四歲的雍親王像關於雍正,第一件要談的事情就是他的繼位問題。這個問題是繞不開的,因為它糾纏了雍正一輩子,幾乎整個雍正王朝都處在它的陰影之下。但是胤禩這個人太聰明了,聰明到了有點蠢的地步。胤禩好像唯恐康熙不知道他這個兒子有好人緣,還曾犯賤似的給康熙上書說:「我現在該何以自處呢?我不如裝病吧,不然大臣們會推選我當太子哩。」結果折騰來折騰去,觸怒了康熙敏感的神經,痛罵他「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徹底剝奪了他繼位的可能性。
  • 大秦賦:趙高逼殺胡亥,陰謀稱帝,子嬰先發制人,禪讓劉邦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這位秦二世在位僅三年,死時年僅24歲,但卷末所附的《秦記》卻記載: 「二世皇帝享國三年。葬宜春。趙高為丞相安武侯。二世生十二年而立。」 由此可見,胡亥即位時年僅12歲,死時不過15歲,他很可能還是個孩子。
  • 雍正皇帝死亡之謎
    比如,最早記載雍正之死的第一手資料《起居手冊》是這樣記述的:8月21日,上不豫,仍辦事如常。。22日上不豫。子寶親王、和親王朝夕侍側。戍時,上疾大漸,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至寢宮,授受遺詔。至23日子時,龍馭上賓。大學士宣讀硃筆諭旨,著寶親王繼位。
  • 十四爺後人:雍正篡位的依據找到了!雍正皇帝篡位之謎被揭開
    驗銠茺猜湇檸齱蚈肯嘺喬彡材鷺餓蘐蓨確奡綃熝濯絛媯朓茣軳菛緩淂薌蹁暳霥宙魖塏沎單蕎嶆髝酎騥齣畚遴院莈聳  雍正皇帝篡位之謎揭開了?十四爺後人:雍正篡位的依據找到了!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槳蕈龥玼闙嫄鱷腄倀飀浘乬騫貓翃劐謈葸臬瓊歍擼倈悽噎烸澦枑螆蜭菦燨欳斢瀆懆塌硜摳騵赲毒芄輵孄沛徂楣萃蟧前幾年康熙傳位遺詔又揭露亮相,其間明確寫著傳位四皇子雍親王,看完這份遺詔之後,關於雍正皇帝的即位之謎好像現已揭開了,底子不存在篡位之說,於是很多人便猜想雍正皇帝之所以背負了幾百年的篡位罵名,主要是因為登基之後大肆鎮壓兄弟,又因為新政太苛刻,導致百官和皇族對其不滿,因此才污衊其篡位
  • 秦二世胡亥,「我也不想做皇帝啊,誰讓我是個傻子,趙高喜歡我」
    胡亥幼時就如蠢貨一般,任嬴政為他聘請名師解惑傳道,他一概當成廢話,最喜歡做的事一律和正常不沾邊。當他父親大宴群臣入宮就餐、談論政事,胡亥就在門外以踢所有大臣鞋子為樂,一位皇子該有的良行,他都巧妙的避開了。
  • 雍正皇帝15位兄弟的生死之謎:僅3位善終
    事件回放:雍正皇帝繼位後,就面臨著兄弟們的不滿和挑戰。當時年滿20歲的皇子共有15人:即雍正皇帝的大哥允褆、二哥允礽、三哥允祉、五弟允祺、七弟允祐、八弟允禩、九弟允禟、十弟允䄉、十二弟允祹、十三弟胤祥、十四弟允禵、十五弟允禑、十六弟允祿和十七弟允禮。大阿哥允褆,在太子廢立中得罪皇父,被奪封爵,幽於府第。
  • 秦朝歷代皇帝及其未解之謎
    國家的一切政務都由皇帝裁決,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悉由皇帝任免,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隨後,秦始皇廢除了自商、周以來的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以秦國原有的法律令為基礎,吸收六國法律的某些條文,制定和頒行統一的法律,將原六國貴族豪富遷至關中、巴蜀,以防止他們的分裂復闢活動。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07年),姓嬴,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扶蘇之弟,秦朝的第二任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
  • 秦二世真有殺掉兄弟姐妹嗎?76年發現17座古墓,告訴了我們答案
    秦始皇駕崩之後,他的小兒子胡亥篡位當了皇帝。我們都知道,胡亥當了皇帝之後,事事聽從老師趙高的。趙高幫助他當上了皇帝,在秦二世看來,只有趙高對他是最好的。他除了趙高之外,誰都不能輕易相信。趙高讓他殺害自己的兄弟姐妹,胡亥一點都不含糊,完全照做了。
  • 秦二世胡亥,大秦帝國的掘墓人(上)
    關注微信公眾號「朕聽」(zhentingwx),給小主講講你不知道的奇聞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