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之門 | 羅馬時間3月27日下午6時,新冠疫情下教宗特別降福全世界! @梵蒂岡新聞網

2021-02-07 深圳聖家堂


教宗方濟各3月22日主持三鍾經起到活動時,再次為疫情祈禱,他又宣布於3月27日下午6時(北京時間3月28日周六凌晨1時)在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臺祈禱片刻,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此降福在以往只有聖誕日和復活主日才頒賜的。


信眾可透過媒體直播在精神上參與,並在滿全若干條件下領受全大赦。





聖座頒賜特殊疫情時期全大赦

1. 感染者

2. 醫護人員

3. 全部信友


信友得全大赦的條件:

1. 朝拜聖體

2. 聖體降福

3. 讀經至少30分鐘

4. 念玫瑰經

5. 拜苦路

6. 念慈悲串經


這6種方式任選其一便可獲得大赦

同時按教宗的意向祈禱:

求主終結疫情,安慰受病苦的人,

為病亡的人祈求。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3月22日在宗座圖書館主持網絡直播的三鍾經祈禱活動。念經後,他邀請所有信徒,「在人類因流行病威脅而震驚之際,一起同聲向上天祈禱」。


教宗說:「我籲請教會的領袖和所有基督宗教團體領導人,隨同各宗派的基督信徒,在3月25日星期三正午時分向至高者、全能的天主同聲祈禱,一起誦念吾主耶穌教導我們的《天主經》」。教宗接著表示,當天也是教會慶祝聖母領報的節日,「願上主聆聽祂所有門徒同心合意的祈禱,他們在準備慶祝復活基督的勝利」。


本著同樣的意向,教宗也宣布將於3月27日羅馬時間晚上6點在聖伯多祿大殿前祈禱,同時邀請眾人透過傳播媒體在精神上參與這項祈福活動。


「我們將聆聽天主聖言,高聲向天主懇求,並朝拜聖體,我也將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在此機會上可獲得全大赦。我們要以普世的祈禱、慈悲和溫柔應對全球流行病。讓我們團結一心,讓那些最孤獨和經歷考驗的人感受到我們的關懷」。


此外,教宗也表示,「我們要關懷醫生、醫療人員、護士以及義工。我們關懷當局,他們為了我們的益處必須採取強硬措施。我們也要關懷那些一直在努力維持秩序的警員和軍人,為了我們每個人的福祉,他們在履行政府要求他們所做的事。我們關懷所有人」。


在全人類面臨考驗的時刻,教宗的這些牧靈建議,以及過去兩周每日直播聖瑪爾大之家清晨彌撒,都在在地體現出教宗對於困境中的子民的關懷。


Vatican News(梵蒂岡新聞網)是聖座官方媒體,其指導準則是「使徒的、傳教的,尤其關注窘困、貧窮、艱難的處境」。中文編輯部每天翻譯和編輯有關教宗、聖座、地方教會的新聞,同時從福音視角解讀全球大事。公眾號內容屬聖座傳播部所有,或受其支配,受版權保護。如需轉載請聯繫編輯部。







-END-


聲明:本微信公眾平臺(郵箱:hfc_sz@yeah.net)所發表的部分文章與圖片等內容整理於網絡,都是為了福傳所需,無意侵犯您的版權,如帶來不便,請及時通知我們!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的支持與諒解!




GOD BLESS!


相關焦點

  • 教宗發表2019年復活節文告,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
    教宗方濟各4月21日復活節當天正午時分在聖伯多祿大殿中央陽臺發表復活節文告並降福羅馬城和全世界。之後,他問候及降福了在場的信友和透過電視、收音機以及其它傳播媒體參加這項活動的人士,祝賀他們復活節快樂。教宗在問候信友時,提及70年前首次通過電視發表講話的教宗,他就是庇護十二世。
  • 梵蒂岡新聞12月10日
    在這宗座大殿內,教宗先是「在羅馬人民救援之母聖像前祈禱,然後在耶穌誕生馬槽小堂舉行彌撒」。之後,教宗方濟各返回梵蒂岡。此前,聖座新聞室曾於11月30日宣布,教宗方濟各決定了今年聖母始胎無染原罪瞻禮下午不會按照慣例前往羅馬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當時的公告解釋道,這項決定是出於有關當前衛生危機的考量,「以免群聚造成任何傳染疾病的風險」。
  • 梵蒂岡新聞12月16日
    教宗方濟各接見斯洛伐克總統教宗12月14日接見了斯洛伐克總統恰普託娃,隨後恰普託娃總統還拜會了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2月14日在梵蒂岡接見了前來拜訪的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統蘇珊娜·恰普託娃(Zuzana aputová)女士。
  • 梵蒂岡新聞11月27日
    擢升樞機的樞密會議在防控措施下舉行教宗方濟各將於11月28日下午主持樞密會議,擢升13位新樞機。由於衛生緊急情況,禮儀將重新調整。2位新樞機無法親臨現場,許多樞機團的成員將透過數字平臺參加禮儀。在聖伯多祿大殿參禮的人數也限定了名額。
  • 教宗與各宗教領袖籤署《2020年羅馬和平呼籲》
    10月20日,教宗方濟各參加由聖艾智德(Sant'Egidio)團體舉辦的第34屆「國際和平祈禱聚會」。
  • 概述:教宗專責法院
    「聖座」與「梵蒂岡」的不同    Teresa Tseng攝首先必須了解「聖座」與「梵蒂岡」的不同,這兩個名詞讓人直接聯想到天主教會,其不同之處在於「聖座」是一個以教宗為首,被國際承認的宗教組織,其言行代表整個天主教團體,是「教宗」對全世界傳教的組織,也就是說「聖座」是古今一轍,即便教宗更迭,「聖座」依然猶在,具國際法人資格(Persona giuridica internazionale
  • 聖座、羅馬教廷、梵蒂岡,都是什麼意思?
    聖座,是羅馬主教(即教宗)的教務職權,也是天主教會內超乎眾教座之上的主教座位。從外交上和其他方面而言,聖座之言行代表了整個天主教會。它也被國際法的其他主體視為主權實體,由教宗領導,可與其締結外交關係,因此它也是正式的聯合國觀察員國。羅馬教廷作為聖座的行政機關,為天主教會的運行和達到其目標而不斷進行協調並提供所需的組織保障。
  • 教宗親切接見瑞士衛隊新兵:宣誓效忠教宗是對基督的忠誠宣認
    在教宗瑞士衛隊於10月4日舉行宣誓就職儀式之前,教宗方濟各於10月2日親切接見了38名衛隊新成員。
  • 梵蒂岡新聞12月1日
    (梵蒂岡新聞網)為了建設「新的社會正義」,我們必須承認,「基督信仰傳統從未認同私有財產權是絕對不可觸碰的」,卻強調了私有財產權始終具備社會功能。我們訴諸於法律和權益,「把必需品給予窮人時,我們給的既不是我們自己的東西,也不是第三方的物品,而是把窮人應得的那一份還給他們」。這是教宗方濟各11月30日寄發的兩個視頻訊息的核心要點。
  • 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
    戰後,沃伊蒂瓦繼續在重新開放的克拉科夫大修院和格羅尼卡大學研讀,直到1946年11月1日在克拉科夫領受鐸品。隨後,薩皮阿樞機主教送他到羅馬求學。求學期間,他利用假期到法國、比利時及荷蘭在波蘭移民當中進行牧靈工作,以聖十字若望作品中的信仰為題獲得神學博士學位。
  • 要信仰不要皇位——死後葬在梵蒂岡的瑞典女王,驚天撼地一生傳奇
    二,電影很精彩,但卻不是真實的歷史影片杜撰了一段17世紀中葉,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的羅曼史,電影很精彩,但卻不是真實的歷史,瑞典女王克裡斯蒂娜不是因為愛情拋棄王位,而是因為信仰投奔羅馬梵蒂岡。隨後改變了信仰。身為秘密天主教徒卻管治新教國家,作為一個年輕的女王她感到巨大壓力。克裡斯提娜在她登基二十二年後的1654年宣布退位,以便能公開信仰天主教。同年年12月24日,她在布魯塞爾皈依天主教,但當時她不敢公開宣示,因為恐怕瑞典樞密院會停付她的生活費。由於她仍未公開宣告她的新信仰,教宗和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也不敢公開支持她。她自行以貸款籌集生活費。
  • 梵蒂岡博物館重新開館:羅馬家庭與當地團體歡喜踴躍的一天
    在新冠疫情緊急危難下閉館將近3個月後,梵蒂岡博物館於6月首日上午10點重啟大門,迎接首批戴口罩的預約訪客。當天,1600人從容又安全地享受了教宗博物館的美妙。(梵蒂岡新聞網)梵蒂岡博物館在關門長達80天後,6月1日重新開門迎接訪客。
  • 彈丸之地國中之國,羅馬為何允許梵蒂岡獨立?
    雖只是彈丸之地,但其仍舊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聖地,這就是梵蒂岡。世界上最小的國家——梵蒂岡羅馬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岡,佔地面積0.44平方公裡,基本等同於天安門廣場。這裡的人口,據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達到了800人,大多為神職人員。
  • 教宗三鍾經:教會的使命是「接近」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2月7日再次回到梵蒂岡宗座大樓書房窗口主持誦念三鍾經祈禱活動。因遵循預防新冠疫情措施,過去一個月,教宗是在宗座大樓圖書館主持誦念三鍾經祈禱活動。教宗在2月7日的誦念三鍾經活動中,特別省思了耶穌的治癒大能。當天福音記述耶穌治好伯多祿的嶽母(谷一29-39)。「耶穌上前去,握住她的手,扶起她來」(31節)。在這簡單舉動中充滿了和藹,似乎是很自然的,「熱症遂即離開了她,她就伺候他們」。耶穌治癒的能力沒有遇到阻力,得到治癒的人回復正常的生活,且即刻想到的是他人而非自己,這意義重大,是真正「健康」的標記。
  • 梵蒂岡新聞12月7日
    教宗三鍾經:悔改是向天主的溫柔敞開心扉走上一條擺脫俗世、罪惡和財富的旅途,皈依並找到天主。這是教宗方濟各在三鍾經祈禱活動中指示的道路。教宗談及洗者若翰的形象,以及將臨期該走的信仰旅程。(梵蒂岡新聞網)「勇敢」的信眾風雨無阻, 於12月6日將臨期第二主日中午聚集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教宗方濟各主持的三鍾經祈禱活動。教宗當天的講道以「悔改」這個關鍵詞為主軸,其意義在於抵拒罪惡和俗世,並樂於改變生命,向「天主的美善和溫柔」敞開心扉。根據該主日福音的記述,勸勉眾人悔改的洗者若翰,「生活刻苦、抵拒表面功夫,並且尋求本質」(參閱:谷一1-8)。
  • 【聖人故事】聖若望·保祿二世(St.John Paul II)教宗【視頻】
    戰後,沃伊蒂瓦繼續在重新開放的克拉科夫大修院和格羅尼卡大學研讀,直到1946年11月1日在克拉科夫領受鐸品。隨後,薩皮阿樞機主教送他到羅馬求學。求學期間,他利用假期到法國、比利時及荷蘭在波蘭移民當中進行牧靈工作,以聖十字若望作品中的信仰為題獲得神學博士學位。
  • 【聖座】新奉獻生活團體的成立將由聖座來批准;教宗惦記仇恨和恐怖主義的無助受害者
    教宗:遵守防疫法規,把這距離獻給上主教宗在周三公開接見活動的一開始,解釋為什麼再次回到宗座大樓圖書館舉行周三公開接見活動。歐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突破1100萬例,義大利新的防疫法令自11月5日起開始生效。(梵蒂岡新聞網)「很可惜,我們不得不回到圖書館舉行公開接見活動,這是為了保護我們免於感染新冠病毒。
  • 【磐石之聲】教宗:教會不是市場或政黨,而是聖神的工程;聖宗任命新一批中國主教;前教宗洩密管家去世
    (梵蒂岡新聞網)旅途中的教會勤奮工作、時常祈禱:這是《宗徒大事錄》所描述的「耶路撒冷首個基督徒團體的景象」,也是「其它任何基督信仰經驗的參照點」。教宗方濟各11月25日在周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從剛誕生的教會的祈禱談起:當時,伯多祿和若望一重獲自由,就立刻與信仰內的其他弟兄姊妹相聚;「他們祈禱後,他們聚集的地方震動起來,眾人都充滿了聖神」(參閱:宗四23-2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