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寶寶出現問題都是由於孕媽的無意中的一些的行為引起的。
執筆:張蒙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孕媽知道自己懷孕的消息之後都會變得小心翼翼,生怕稍不注意就給肚子裡的胎兒帶來傷害,
所以在日常飲食、睡眠和行為上保持高度警惕,但有時候還是很容易忽略一些小細節,進而影響到胎兒健康。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案例——
孕媽甜甜和老公備孕許久,才終於懷上第一胎寶寶,兩個人是都是新手,欠缺經驗,雖然通過上網查資料和向有經驗的過來人請教,了解了不少懷孕方面的知識,也走了不少彎路。
原本兩個人是想等著孩子瓜熟蒂落之後自然分娩,可上一次去做產檢的時候,醫生卻告訴他們寶寶目前在肚子裡有些缺氧,並不建議順產,可能需要提前剖腹產。甜甜覺得很不可思議。
她為了好好安胎,平時基本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甚至連工作都辭了,一心一意在家養胎,就是想寶寶能夠健康出生,可沒想到還是出了問題。
醫生解釋說,雖然甜甜在妊娠期做了很多防護措施,但一旦有細節不注意,胎兒生長免不了出現意外。
所幸,甜甜的寶寶剖腹產出來並沒有什麼大礙,只是皮膚和臉色由於宮內缺氧有些青紫,醫生說過段時間就能恢復正常。
據了解,孩子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寶媽孕期長期在封閉的室內待著,很少出去活動,胎兒缺乏氧氣供給所造成的。
所以說,甜甜的過度謹慎,每天封閉在家裡的行為也不一定正確,生活中類似的細枝末節還有很多,不少寶寶出現問題都是由於孕媽的無意中的一些的行為引起的。
這些錯誤舉動可能會造成胎兒缺氧
1、運動過量
孕期適當的運動是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到了孕中期和孕晚期,孕媽的肚子越來越大,行動也非常不便。
如果進行了激烈或者動作幅度較大的運動,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血液循環加速,心率升高,影響氧氣輸送,引發胎兒缺氧等問題。
你在運動的時候,或許寶寶正在宮內大喊「媽媽,我快憋死了」。
因此,孕媽到了孕中後期的運動儘量以散步、瑜伽、孕婦體操等舒緩輕柔的有氧運動為主,在家人和丈夫的陪同下進行,以免出現意外。
2、長期熬夜
有些孕媽在懷孕前就經常熬夜,到了懷孕後,這個習慣依然沒有改掉,但殊不知這樣對自己和胎寶都有傷害——
對孕媽自身的傷害:
易出現氣血兩虧(晚上11點到凌晨3點為肝臟造血的黃金期),免疫力下降;
內分泌紊亂,皮膚變得粗糙、暗黃;
易引發妊娠糖尿病,而且流產的機率也會提升。
對胎寶的影響:
Ⅰ、影響胎兒作息,使胎動異常,容易出現臍帶繞頸的現象,甚至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缺氧,呼吸不過來。
Ⅱ、影響胎寶性格的發育,將來出生後性格可能比較暴躁。
3、長時間處於封閉環境
有的孕媽整個孕期都在家裡待著,很少出門走動,遇到天氣較熱或較冷的季節,就把門窗關得緊緊的,生怕受到熱氣和寒風的侵襲,但這種做法是完全錯誤的。
孕婦長時間生活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很難充分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同樣容易導致胎兒慢性缺氧。
適當開窗通風,不僅可以增加房間裡的氧氣含量,還能帶走空氣中的細菌病毒,預防孕媽感染病毒性疾病,這個小細節千萬不要錯過。
如何改善胎兒缺氧的現象
1、注意睡姿
孕媽在孕中後期肚子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最好採取左側臥的睡姿,有助於增加子宮和胎盤的血液供應,改善胎兒缺氧情況的發生。
2、控制飲食
遠離菸酒、二手菸等一切對胎兒健康發育不利的物質,多補充營養,注意飲食均衡,有利於增加體內含氧量,保障胎兒供氧充足。
3、針對性治療
一旦發現胎兒缺氧,應及時就診,可以通過吸氧來增加孕媽體內氧氣含量,也可以注射葡萄糖溶液和胺基酸等藥物來促進胎兒正常發育,緩解胎兒宮內缺氧。
4、採取剖宮產
當胎兒已經臨近足月,宮內缺氧情況難以改善,醫生通常會建議孕媽提前採取剖宮產,保障胎兒平安降生。
【幸孕說】宮內缺氧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妊娠期胎兒發育異常的情況,一般都是由孕媽自身不注意引起的,為了保障胎兒生長發育健康,能安然無恙地自然娩出,孕媽還是應該提高警惕,生活中處處要小心,別因無知傷了胎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