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戰爭中的父子大戰,芬蘭維克斯6噸坦克大戰蘇聯T—26坦克

2020-12-16 騰訊網

冬季戰爭中的父子大戰,芬蘭維克斯6噸坦克大戰蘇聯T—26坦克

蘇聯的t-26坦克是從英國的維克斯坦克延伸而來的山寨貨,而芬蘭的6噸坦克也是購買自英國的維克斯坦克。可以說,它們幾乎是父子關係。但是在1939年末爆發的冬季戰爭後果,覆蓋芬蘭和蘇聯最北部的大雪地上,上演了一場父子大戰,芬蘭的維克斯6噸坦克VS蘇聯的t-26坦克。

一、維克斯6噸坦克

英國海牛的維克斯6噸坦克,是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末設計出來的。它的設計簡單,粗暴,可靠,耐用,無限的充滿了斯拉夫範。實際上這種坦克原本也不是用來給,英國陸軍的小牛們使用的。它們是被設計出來,用於出口的。

當然了,這種坦克是正經八本的英格蘭血統,可不是什麼俄國人血統。

它的設計師是英國的「倒黴蛋」約翰·瓦倫丁·卡登六世男爵和維維安·羅伊德設計的,

至於為什麼說卡登男爵是倒黴蛋,因為他在35年莫名其妙的死於墜機事故,

英國自此失去了一個坦克設計天才。

這種坦克的設計非常緊湊,成員只有3人。而坦克的前裝甲有25.4毫米厚,

可以抵禦大口徑機槍的攻擊,假如距離夠遠,那麼也可以抵禦20毫米機炮的攻擊。

而它的側面也有19毫米厚,

同樣可以滿足抵禦重機槍攻擊的需求。

由於採用了平衡彈簧懸掛設計,所以維克斯6噸坦克在越野行駛中非常的平穩。

因此它的履帶傳動結構壽命也很高,最大壽命可以達到4800公裡,當然這只是理論最大壽命。

實際上英國陸軍,正是認為它的懸掛可靠性問題,才拒絕採購這種東西。

由於當時英國正在嘗試設計多炮塔坦克,因此這種6噸坦克有三種武裝設計。

第一種是裝備兩座機槍炮塔的設計,武器為兩挺7.7毫米維克斯機槍。另一種安裝了一座能夠容納下兩人的炮塔,裝備了一門37毫米坦克炮。最後一種裝備了47毫米炮,炮塔也相比前者做了一些改進。

總的來說,這種維克斯坦克是非常便宜可靠的。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廣大國際用戶的熱烈好評。

而第一個購買這種坦克的買家,就是蘇聯!

蘇聯在購買了這種坦克以後,根據這種坦克製造出了T-26坦克,因此說T-26坦克是維克斯6噸坦克的孩子也不為過。

二、芬蘭購買的維克斯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初的時候,芬蘭人也在忙著擴建自己的坦克部隊。

但是芬蘭自身的工業能力有限,因此他們打算購買一批外國坦克,

來補充自己的力量,替換掉那些已經老掉牙的雷諾FT-17坦克。

芬蘭軍隊第一時間就相中了,英國海牛生產的維克斯6噸坦克。

不過在和英國人的貿易協商中,芬蘭軍方看花了眼,維克斯的變體坦克實在是太多了,一時間也不知道挑選哪一款好。

於是看花了眼的芬蘭軍方代表,乾脆一口氣買了三種維克斯坦克。

它們分別是沒有炮塔,只有一個開放式固定戰鬥室的維克斯115型迷你坦克,這種坦克的20毫米機炮被安置在車身上,

由於戰鬥室是敞開的,因此防禦性並不算好,唯一的優點也就是便宜。

另外兩種分別是裝備37毫米炮的503型和裝備47毫米炮的546型,

不過芬蘭軍方也算是留了個心眼,他們在最初只是一樣訂購了一輛。等將來測試完,再決定批量購買哪一種更適合自己的。僅僅三輛輕型小坦克,

芬蘭軍方為每輛坦克花費了8410英鎊,折算今天足足55.7萬英鎊。

看到芬蘭人一臉割肉的表情,維克斯公司也有些過意不去,

於是他們贈送給了芬蘭軍方,兩輛最新研製的維克斯6噸兩棲坦克。

不過在經歷了17天的測試以後,芬蘭軍方將這兩輛坦克退還了回來,

這種坦克實在是不適合在芬蘭地區作戰,它無法在卡累利阿地區的爛泥地順利的行駛,更無法在芬蘭的冬季行駛,

簡直就像個笨拙的傢伙。

最終經歷了一系列的測試之後,芬蘭軍方決定購買32輛,裝備47毫米炮的維克斯6噸小坦克。

這種47毫米坦克炮在測試中表現良好,甚至可以用於破壞敵人的永備工事,擊毀敵人的坦克更是不在話下。

由於這一次芬蘭軍方決定節省資金,因此沒有訂購坦克附加的大多數設備。

甚至為了更加省錢,乾脆連其中11輛坦克的火炮都不要了!

這樣一來坦克的售價也就降低了1/3到1/2。芬蘭軍方的另外購買一批博福斯37毫米炮,裝備到沒有購買武器的維克斯坦克上。

三、冬季戰爭中的維克斯與T—26

1939年,芬蘭人聘請了一批德國人,訓練自己的坦克兵。

可是沒幾個月,芬蘭坦克兵就接到了動員命令,可是他們還沒有準備好面對戰爭,坦克的戰備也不能滿足戰爭需求,但是冬季戰爭已經開始了,他們也不得不上前線了。

芬蘭僅有的2個坦克營被拆分成了5個連,他們被芬蘭使用在曼納海姆防線上。

由於蘇軍坦克在野戰條件下,具備絕對的數量優勢和火力優勢。

因此芬蘭坦克兵決定採用猥瑣戰術,他們在防線上挖掘了大量的坦克交通壕和掩體。

這樣坦克只要躲藏在壕溝裡,露出腦袋和炮管就可以了,大幅度降低了坦克的備彈面積。同時也降低了坦克的投影面積,

使得坦克不是那麼容易被第一時間發現。

這種戰術後來被蘇聯的坦克兵名將,蘇軍坦克猥瑣戰術創始者—卡圖科夫注意到,

並應用在了衛國戰爭中,成功的噁心到了德國人。

1940年2月下旬,蘇軍第84步兵師突入了曼納海姆防線,如果不驅趕他們,防線很可能遭到蘇軍後續部隊的突破,從而使得防禦徹底的崩潰。

為此芬蘭第二軍團司令哈拉爾德·奧奎斯特中將命令,自己手中僅有的第四坦克連輔助第14步兵團和第67步兵團出擊。

芬蘭部隊將從蘇軍第84步兵師的側翼實施一次迂迴,然後切斷蘇軍進攻部隊與後方的聯繫,續而一舉殲滅蘇軍突入曼納海姆防線的部隊。

第四坦克連的7輛坦克在進攻初期遭遇了一些小小的麻煩,

由於之前的炮戰,導致一些樹木被遮斷。而一輛倒黴的坦克,正好被一顆遮斷的樹卡住了。這樣一來,芬蘭人耗費了很多時間去把這輛倒黴的坦克拖出來。

由於芬蘭炮兵在之前的作戰中,幾乎消耗光了炮彈,所以他們沒有實施對蘇軍的後方實施火力遮斷。

而蘇軍也發現了芬蘭人的意圖,他們立刻開始後退,芬蘭人坦克兵只能立刻實施進攻,這一下,芬蘭軍隊的步坦協作被打亂了。

蘇軍在幾輛T—26坦克的掩護下,成功的完成了撤退。

這一次戰鬥芬蘭軍隊繳獲了7輛T—26坦克,其中有4輛完好無損,另外3輛受損,

但是可以修復。而芬蘭坦克兵損失了5輛維克斯坦克,其中1輛徹底報廢。

結語

芬蘭的維克斯6噸坦克和蘇聯在冬季戰爭中投入的T-26坦克,基本上來說是半斤對八兩。這兩種坦克的設計也比較古怪,芬蘭坦克的炮塔向車身的右側偏,而蘇聯坦克的炮塔則向左側偏,總體上來說,這對父子在戰鬥中的表現,基本上是半斤對八兩。

參考文獻:

《1918—1944年芬蘭裝甲兵史》

相關焦點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中型坦克。不過,這些坦克或是在蘇德戰爭前夕誕生,或是在蘇德戰爭中誕生。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
  • 美國與蘇聯坦克的對峙差點引發大戰,還好有驚無險!
    事發沒多久,當時駐德的美國軍隊直接派出10輛坦克和許多輛裝甲車來過來壓陣,查理檢查站的戍邊警官在美軍的這種威脅震懾下,最終只好對其放行。放行的這件事可以說打了蘇聯一巴掌,美國自己不遵守檢察制度規定,竟然還敢理直氣壯的撒氣?於是蘇聯方面也同樣迅速開過來10輛坦克和許多兵力和隱秘武器到查理檢查站的附近。
  • 抗戰時蘇聯援華的T26輕型坦克
    據有關資料顯示,抗戰前我國先後從英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德國等多個國家進口過坦克:30年代初,從英國購進24輛戈登式1.5噸坦克;1934年從德國購進22輛中型坦克、22輛2噸輕型坦克;1935年從德國購進16輛Vicker型坦克,從英國購進24輛6噸坦克、16輛3噸水陸兩用坦克;1936年從德國購進14輛6噸坦克、15輛8噸坦克、15輛4噸坦克、18輛2.5噸坦克;1937年從英國購入3輛6噸坦克
  • 《獵殺T34》被徐克點讚 中國巨幕現「坦克大戰」
    《獵殺T34》被徐克點讚 中國巨幕現「坦克大戰」 華西都市報2020-12-12 17:45:22.0劇透 影片中的T-34坦克。軍迷會告訴你,T-34是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設計的著名中型坦克,戰鬥全重32噸,發動機功率500馬力,最大公路速度7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00千米,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是一型火力、防護力和機動性都很突出的坦克。從上世紀40年代到50年代,蘇聯一共生產了84070輛T-34系列坦克,其帶有傾斜裝甲的設計思路對後世的坦克發展有著深遠影響。
  • 西班牙內戰中的坦克大戰,對於各國裝甲部隊發展有何影響?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是在這場西班牙戰爭中,德國、蘇聯、義大利的裝甲部隊都先後參加了戰鬥。英法雖然沒有參加西班牙戰爭,但也從中吸取了頗多的'經驗'。可以說,正是這場西班牙戰爭,讓當時的歐洲各國對裝甲部隊的認識多了一些。但這種影響和認識對各國到底如何,就需要分析一二了。
  • 俄羅斯戰爭片《獵殺T34》,硬核坦克大戰,硝煙下的熱血與英勇!
    二戰坦克實拍,硬核坦克大戰,《獵殺T34》"炮彈時間"曝光,"轟"然來襲!近日根據二戰真實事件改編的俄羅斯戰爭片《很多人想到的是二戰時期蘇聯著名的中型坦克。其實T34坦克和蘇聯沒有一點聯繫。首先先來科普下T34重型坦克與T-34中型坦克的區別。
  • 庫爾斯克戰役: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坦克大戰
    發生於1943年7月5日的庫爾斯克坦克大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東戰線上德國和蘇聯的一次坦克大戰,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坦克大戰
  • 法國首創多炮塔坦克,配備90mm主炮達139噸,5炮塔T35被蘇軍棄用
    但當時主流意見認為塹壕戰在下一次戰爭中仍然是戰爭的主要模式,而作為突破壕溝的主力,坦克需要配備更多的炮塔,在突破壕溝之後可以進行周邊掃蕩的破壞力。此種構想在一戰末期其實已經出現,其代表便是法制Char FCM2C重型坦克,1916年10月,法地中海冶金造船廠開始了超重型坦克的研製。並於1917年1月提交了第一種原型車1A。該種原型車製造了3輛。它裝備了105mm火炮,重40噸。
  • 坦克之爭:德國虎式VS蘇聯T-34,作為經典之作,戰場效果究竟如何
    1935年,德國陸軍武器局向亨舍爾父子公司提出了研製新型坦克的訂單,要求必須要有厚重的裝甲防護,因為當時德軍中服役的坦克裝甲厚度只有30毫米,而英國坦克的裝甲厚度居然達到了驚人的60毫米,這是不小的差距,要想在戰爭中取得陸地優勢,就必須研製新型的重型坦克。 這家公司沒有辜負軍方的期望,用了三年的時間就研製出了他們想要的坦克。
  • 星球大戰不是夢,蘇聯1K17雷射坦克,用13盞雷射烤焦對手
    蘇聯是較早展開相關研究的國家之一,並且從大型的雷射車到小型的雷射手槍均有涉獵,在這一系列裝備中,比較成熟的有1K17型雷射坦克。蘇聯雷射坦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後期,比所謂的星球大戰計劃正式提出的時間還要稍微早一點點,在80年代初就正式建造一款簡易的車載雷射武器,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則是用ZSU-23-4底盤改裝的雷射坦克,據說這款坦克曾對將近10千米的直升機光電系統造成損傷,甚至在更近的距離上完全癱瘓直升機,不過這種結果可能是在非常完美的實驗條件下完成的,並且雷射照射肯定也是長時間進行。
  • 擁有5個炮塔、堪稱陸地巡洋艦的蘇聯坦克——T-35重型坦克
    35噸的5炮塔重型坦克,新工程被定名為T-35。;加上蘇聯的重工業先天不足,使得T-35A坦克故障不斷可靠性很差,發動機壽命在極端情況下甚至只有46個摩託小時;最致命的弱點還在後頭,就是T-35的造價達到了52.5萬盧布,在當時真的太貴了,這個價格足以製造6輛BT-5快速坦克。
  • 《命令與徵服重製版》紅警1蘇聯坦克介紹 紅警1蘇聯有什麼坦克
    :加載中... 命令與徵服重製版紅警1蘇聯有什麼坦克?坦克在戰場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左右,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命令與徵服重製版紅警1蘇聯坦克介紹,快來看一下吧。
  • 珍寶島之戰被繳獲,蘇聯T-62主戰坦克性能如何?
    M60A1越境向蘇聯投降,經過對這輛美制坦克拆解分析,蘇聯專家認為西方坦克在很多性能上已經超越了T55,尤其是火炮威力方面。而此時蘇聯寄予厚望的三代坦克432工程(後來的T64)卻遭遇瓶頸,離裝備還很遙遠。於是蘇聯重啟166工程(T62坦克,T55坦克基礎上的深化改型),能夠快速投產,性能上又比T55提升很多,最終定型為T62坦克
  • 第二次世界大戰12輛坦克-戰爭機器回顧
    1939年,重達23噸的三號裝甲車是德國最強大的坦克,它的37毫米反坦克炮是當時最先進的致命反裝甲武器。到了1942年,裝甲車III和它的37毫米炮都已經過時了,到戰爭結束時,戰場上的巨人像德國的老虎二號,重達77噸,蘇聯與史達林2號戰機對峙,當時的史達林2號擁有122毫米的大炮。
  • 蘇聯戰前研發的重型坦克,在戰爭中立下大功的KV-1重型坦克
    如果真的要說起第一款堪用的重型坦克,還得是看向蘇聯的KV-1重型坦克,一款在蘇德戰爭初期打的德軍懷疑人生的重型坦克。一、被帶歪的蘇聯重坦如果說起蘇聯的重型坦克,其實早期蘇聯也沒比英法好到哪去,畢竟坦克的最初發展就是在英法,蘇聯發展坦克也是先以英法兩國的坦克為參考模板。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中堅,T26輕型坦克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重型坦克。不過,這些坦克或是在蘇德戰爭前夕誕生,或是在蘇德戰爭中誕生。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
  • 蘇聯重型坦克巔峰之作,震驚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伴隨著蘇德戰爭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坦克對決進入到了一個新高潮。為了奪取坦克優勢,德國和蘇聯都針鋒相對的推出新式坦克,力求在坦克質量上壓垮對方。這種坦克質量上的螺旋上升趨勢,造成了蘇德戰場上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坦克大戰。
  • 《獵殺T34》二戰傳奇坦克T-34,上演鋼鐵之戰
    最近被重新引進國內的俄羅斯軍事戰爭影片《獵殺T34》於2020年12月11日在各大院線上映。這是一部戰鬥民族的抗戰神劇,雖然沒有手撕坦克那麼誇張的場景,但是也被廣大觀眾稱為抗戰神劇。講述了一群鋼鐵直男駕駛坦克炮轟德國侵略者的故事。
  • 「披靡巴巴羅薩」——蘇聯紅軍KV重型坦克
    科京-伏羅希洛夫坦克是蘇聯紅軍在衛國戰爭初期裝備部隊的一型重型坦克,該坦克是1938年在設計師科京的建議下在SMK重型坦克為基礎的新型單炮塔重型坦克,該坦克初期型號裝備1門L-11型76.2毫米坦克炮和1挺並列機槍,另有1挺機槍裝在炮塔後部,在蘇芬戰爭與衛國戰爭初期表現十分優秀,成為阻擋納粹德國
  • 鑽進BA-6重型輪式裝甲車 配備T-26坦克炮塔 已恢復到服役狀態
    1936年,蘇聯開始批量生產BA-6裝甲車,與1933年投產、1935年停產的BA-3都是以BA-I裝甲車為基礎改進而來,只不過它們都採用了與1933年投產的T-26M和BT-5坦克相同的炮塔,這種炮塔的主要武器是一門45mm火炮,以及一挺DT型7.62×54mmR坦克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