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6個方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2020-12-23 騰訊網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意味著有近7億人被感染,這個數據會讓人覺得恐懼。

幽門螺桿菌是怎麼進入胃部的?

幽門螺桿菌是感染性較強的菌種,它的主要轉播方式是「糞口傳播」、「口口傳播」,如果人們就餐時不注意衛生,不用公筷,互相夾菜,都是非常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此外,如廁時不注意做好清潔工作,上完廁所後不洗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也會很大。

六類人最受幽門螺桿菌「青睞」

1、經常接吻的人

由上文可知,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是「口口傳播」,如果情侶之間經常深情接吻,幽門螺桿菌將會在兩人之間暢通無阻。因此,如果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最好在生活中減少接吻次數,以免感染他人。

2、10歲以下的兒童

據研究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兒童感染者中,低於10歲的兒童竟高達40%~60%,且每年都在急劇增長!數據之所以如此誇張,主要與兒童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有關。對此,家長應該鼓勵兒童多注意營養補充,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以免感染幽門螺桿菌。

3、無辣不歡的人

由於辛辣刺激食物下肚後很容易刺激到胃部黏膜,使腸胃的抵抗力下降,因此那些經常無辣不歡的人也很容易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機會。所以,生活中我們應注意清淡飲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量。

4、鍾愛「三分熟」的人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生吃食物,如日本魚生、刺身料理等,甚至吃牛排也強調「三分熟」。而實際上,經常「生吃」食物,也會給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條件。因此,吃東西最好吃熟的,這樣才能夠那把食物中的有害細菌「燙死」。

5、蝸居的人

據陝西一項調查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家庭住房面積大小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居住的房子面積越小,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就越大,特別是那些居住在擁擠家庭環境中的兒童,由於他們抵抗力較弱,因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也會比成年人大得多。

6、處於水汙染地區的人

幽門螺桿菌生存力極強,它能在河水中生存一周以上,甚至有的能生存一年!如果在生存的環境中,河水、井水、池塘水等已遭受汙染,那麼飲用汙水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也會提高。

幽門螺桿菌距離胃癌有多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紮根於人體胃黏膜表面的古老細菌,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1類致癌物。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不少公司體檢項目增加了幽門螺桿菌的檢測項目,讓越來多人認識了這個病菌。同時也讓不少人患上了「幽門螺桿菌恐慌症」——害怕導致胃癌,也害怕因為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被同事歧視。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除了能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嚴重會出現胃癌、胃MALT淋巴瘤,還可以引起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專家表示,幽門螺桿菌主要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幾乎所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都伴有慢性胃炎。約15%的人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為潰瘍性疾病,只有不到1%的胃潰瘍可能進展為胃癌。

目前認為,胃癌的發生有很多致病原因,主要與遺傳因素、飲食結構不當、環境汙染和病毒感染等相關,幽門螺桿菌感染只是其中一個致病因素。臨床發現,大多數人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一定有症狀,或者依靠自身免疫力能夠自行清除,因此不必太恐慌。

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根除?

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在家族成員之間傳染,當出現上腹疼痛、口臭、食慾明顯下降,可能提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蛛絲馬跡,要儘早上醫院,通過快速尿素酶試驗和呼氣試驗,即可確診。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要不要徹底的根除,其實在醫學界依然有一定的爭論。有的專家認為,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可以明顯降低胃癌的風險。

但由於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龐大,不同地區的醫療水平和藥物使用存在差異。所以,更多的專家是支持,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的相關病史和症狀進行區別對待。

如果患者沒有症狀,也沒有其他胃病,可不必治療。什麼情況下需要根除治療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慧婷表示,如果患者出現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且伴隨消化不良症狀,以及患有胃MALT淋巴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等情況,此時應當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

進行根除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堅持規範化的治療,不能見症狀消失就停止治療。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推薦採用四種藥物聯用,通過兩類種抗菌藥物用於殺滅Hp,同時配合抑制胃酸的藥物,抑制胃酸分泌,使幽門螺桿菌失去適宜的生活環境,還需要配合鉍劑的使用,避免抗生素耐藥。

這個治療過程一般需要10—14天,用藥期間必須戒菸,否則會影響根除效果。經過規範診治,90%以上可以根除。在療程結束4個星期後,再進行複查即可。符合下述三項之一者才可以判斷為根除:

第一個指標:13 C-或14 C-UBT結果陰性;

第二個指標:HpSA檢測陰性;

第三個指標:從胃竇、胃體兩個部位取材的RUT均陰性。

6個方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很活躍,不但在胃部存活,還存在於唾液中。其主要傳播途徑是口-口途徑傳播,不管吃了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食物,還是與感染者一起圍餐大火鍋,或與感染者接吻,都可以造成傳染。

以下6個方法,是世界公認可以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

第一,家庭用餐採用公筷制或分餐制。傳統的中國家庭都是在一個盤裡吃菜,不用公筷的共餐制,最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第二,大人給孩子餵食的時候,不要用嘴巴試吃甚至嚼爛,或者吹涼食物再餵孩子。

第三,家中餐具要經常消毒,餐具可以使用消毒碗櫃或放在鍋裡煮沸,均能很好殺滅幽門螺桿菌。

第四,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第五,勤洗手,尤其是提醒小朋友要愛洗手,認真洗手。

第六,不要與他人共用洗漱用具,牙刷至少3個月更換一次。

相關焦點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上熱搜!小心細菌「口口相傳」!臨近年底許多單位都組織了職工體檢不少人發現自己的幽門螺桿菌指標異常#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還上了熱搜!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分餐制應該普及嗎? [山東省立醫院李洪光] 中國人的親情與人情,好像只有在餐桌上才能最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人致全家感染,專家建議這樣做
    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種病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專家建議家庭成員也要分碗、分筷、分毛巾。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你以為吃的是「人情」,其實是病
    而在這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細菌當屬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雖小,卻能致絕症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生長於胃及十二指腸的細菌,在我國人群的感染率為40%~65%,平均為49%。它可能引發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等胃腸疾病,甚至導致胃癌。
  •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快看看你是否也感染了
    這個討論的「主角」正是幽門螺桿菌,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平均感染率已經達到了59%。這就意味著,每兩個人中可能就有一個攜帶者。什麼是幽門螺桿菌?為什麼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這麼高?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哪些症狀和危害?今天,長沙東大肛腸醫院胃腸科醫師餘仁貴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幽門螺桿菌是何方妖孽?
  • 約8億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你該如何自保?
    雖然目前臨床上針對胃癌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曾經有研究報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得胃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六倍。在我國的胃癌高發區,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超60%。所以幽門螺桿菌和胃癌,由這個數字連接起來,是不是感覺好像有那麼一絲聯繫?是不是感覺有些後背發涼?一般認為,如果一個人不發生慢性活動性胃炎,得胃癌的概率很低。
  • 一人感染,全家都被傳染?幽門螺桿菌的4個跡象,為何當初沒重視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男子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全家都被汙染近日,據媒體報導:南京一男子出現胃痛,通過檢測才發現自己家全家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而據數據顯示,我國超過一半人都感染幽門螺桿菌,平均感染率可達到59%,其中兒童感染率平均為40%。
  • 熱搜「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這個菌為啥對國人情有獨鍾...
    近日的熱搜「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沸了。說到這個「幽門螺桿菌」,江江和蘇蘇真的講過很多次了,今天就蹭個熱度,我們再翻出一篇舊文,來一起聊個「幽門螺旋桿菌」吧!
  • 我們如何感染幽門螺桿菌,兩個不在乎的細節,打敗了你的腸胃
    我們都知道幽門螺桿菌感染,尤其是在晚宴上,很多人都被他吸引,很多網民不喜歡廣東每次吃飯仍需要熱水刷盤子和筷子的人,他們認為他們太挑剔了,他們不像北方人那麼隨意和直接,但是,從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角度來看,在外出就餐時加強食品衛生的自我管理是非常有益的。
  • 20多歲小夥感染幽門螺桿菌 父母和叔叔均查出陽性 妻子為什麼卻是...
    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 我國超半數人都感染「早在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所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將幽門螺桿菌列為一類致癌物了,它被公認為預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險因素。」因為共餐制等飲食習慣,我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一直非常高。「它的主要傳播途徑就是口-口,糞-口。」
  • 超過一半的國人都中招!一旦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必要去治療嗎?
    幽門螺桿菌,幾乎有一半的中國人都被之感染。 據數據顯示,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就高達50%,這也意味著每兩人就有一個攜帶者。 而目前醫學界普遍認為,引發幽門螺桿菌感染最可能途徑是糞口傳播和口口傳播,而我國又恰好是共餐制,你給我夾菜,我給你盛湯,也難免會增加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 中國超半數人群感染幽門螺桿菌,不及時根治後果很嚴重
    作為胃癌的頭號致癌因素,幽門螺桿菌困擾著許多胃病患者。數據顯示,中國人感染率高達55%以上,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大國。到底怎樣治療、如何預防這一胃病的「罪魁禍首」?12月11日至13日,由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消化內科主辦的第五屆中大論壇消化分論壇上,來自國內知名的消化學科專家圍繞幽門螺桿菌防治的最新進展廣泛討論。
  • 幽門螺桿菌治好了,會再次感染?怎麼避免反覆感染?建議要聽一聽
    幽門螺桿菌已經根除了,為什麼還會再次感染?老王看到自己再次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時候,頭都大了。他本以為這是一勞永逸的,治好了就不會再復發了。其實,很多人都和老王一樣,認為可以一勞永逸地根除幽門螺桿菌,其實這是很難的。
  • 超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哪些人需要根除?你需要了解這8個知識點!
    幽門螺桿菌Tips 1.在胃酸裡也能活·全球超50%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寄生在人體胃黏膜的表面,由於自身可以分泌尿素菌,水解尿素放出氨,放出的氨多了,就會把幽門螺桿菌包裹起來,不受胃酸的侵蝕。
  •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真的麼?
    超過50%中國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是一個最常被營銷的「震驚」,讓人頭疼的是,如果你去問醫生、去查資料,似乎這句話是真的,那我們到底該不該震驚呢?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也令人吃驚,在全球,許多國家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竟然在50%以上,有些國家甚至超過了90%,其中中國的感染率在50%左右——約有7億人!
  • 幽門螺桿菌治好後,真的很容易再感染嗎?
    幽門螺桿菌是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數十種疾病的重要致病原,尤其胃癌,90%的非賁門部胃癌與它有關,因此,及時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預防胃癌的最重要的手段。
  •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經常喝水,或可清除?
    最近,小蔣胃部不舒服前往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考慮幽門螺桿菌存在傳染性,從而全家人也前往醫院檢查,顯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了解我國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50%-60%,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寄生在胃部、粘附在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的微需氧菌,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類致癌物,所以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很重要。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必須要治療嗎?醫生直言:還要看這幾種情況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它能夠在胃中存活,是目前所知能夠在人類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種類。也是被世衛組織明確指出的一類致癌物,因此不能忽視它的危害性。在我國,超過60%的人群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個基數是非常恐怖的。
  • 注意|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
    注意 | 一人感染全家被傳染,這種細菌我國超一半人感染!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
  • 一人中招,感染全家?我國超一半人感染這種細菌!這樣預防→
    ↓▲視頻:一人感染全家得病!小心幽門螺旋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傳播途徑主要為「口—口」傳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現耐藥。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細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過50%。在我國各個地區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概率有明顯差異,平均感染率為59%,其中兒童的感染率平均為40%。幽門螺桿菌,是定植於人類胃黏膜的一種螺旋樣桿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傳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