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一男子胃痛不舒服,進而檢測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意味著有近7億人被感染,這個數據會讓人覺得恐懼。
幽門螺桿菌是怎麼進入胃部的?
幽門螺桿菌是感染性較強的菌種,它的主要轉播方式是「糞口傳播」、「口口傳播」,如果人們就餐時不注意衛生,不用公筷,互相夾菜,都是非常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此外,如廁時不注意做好清潔工作,上完廁所後不洗手,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概率也會很大。
六類人最受幽門螺桿菌「青睞」
1、經常接吻的人
由上文可知,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傳播方式之一是「口口傳播」,如果情侶之間經常深情接吻,幽門螺桿菌將會在兩人之間暢通無阻。因此,如果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最好在生活中減少接吻次數,以免感染他人。
2、10歲以下的兒童
據研究顯示,我國幽門螺桿菌兒童感染者中,低於10歲的兒童竟高達40%~60%,且每年都在急劇增長!數據之所以如此誇張,主要與兒童營養不良、免疫力低下有關。對此,家長應該鼓勵兒童多注意營養補充,多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以免感染幽門螺桿菌。
3、無辣不歡的人
由於辛辣刺激食物下肚後很容易刺激到胃部黏膜,使腸胃的抵抗力下降,因此那些經常無辣不歡的人也很容易為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機會。所以,生活中我們應注意清淡飲食,減少辛辣刺激食物的攝入量。
4、鍾愛「三分熟」的人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生吃食物,如日本魚生、刺身料理等,甚至吃牛排也強調「三分熟」。而實際上,經常「生吃」食物,也會給幽門螺桿菌的入侵創造條件。因此,吃東西最好吃熟的,這樣才能夠那把食物中的有害細菌「燙死」。
5、蝸居的人
據陝西一項調查顯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與家庭住房面積大小呈負相關,也就是說,居住的房子面積越小,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就越大,特別是那些居住在擁擠家庭環境中的兒童,由於他們抵抗力較弱,因此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率也會比成年人大得多。
6、處於水汙染地區的人
幽門螺桿菌生存力極強,它能在河水中生存一周以上,甚至有的能生存一年!如果在生存的環境中,河水、井水、池塘水等已遭受汙染,那麼飲用汙水的人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機會也會提高。
幽門螺桿菌距離胃癌有多遠?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紮根於人體胃黏膜表面的古老細菌,也是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1類致癌物。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不少公司體檢項目增加了幽門螺桿菌的檢測項目,讓越來多人認識了這個病菌。同時也讓不少人患上了「幽門螺桿菌恐慌症」——害怕導致胃癌,也害怕因為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被同事歧視。
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除了能誘發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嚴重會出現胃癌、胃MALT淋巴瘤,還可以引起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專家表示,幽門螺桿菌主要容易引起慢性胃炎,幾乎所有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都伴有慢性胃炎。約15%的人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為潰瘍性疾病,只有不到1%的胃潰瘍可能進展為胃癌。
目前認為,胃癌的發生有很多致病原因,主要與遺傳因素、飲食結構不當、環境汙染和病毒感染等相關,幽門螺桿菌感染只是其中一個致病因素。臨床發現,大多數人幽門螺桿菌感染不一定有症狀,或者依靠自身免疫力能夠自行清除,因此不必太恐慌。
幽門螺桿菌要不要根除?
幽門螺桿菌很容易在家族成員之間傳染,當出現上腹疼痛、口臭、食慾明顯下降,可能提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蛛絲馬跡,要儘早上醫院,通過快速尿素酶試驗和呼氣試驗,即可確診。
據了解,幽門螺桿菌要不要徹底的根除,其實在醫學界依然有一定的爭論。有的專家認為,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可以明顯降低胃癌的風險。
但由於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人群龐大,不同地區的醫療水平和藥物使用存在差異。所以,更多的專家是支持,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應該根據患者的相關病史和症狀進行區別對待。
如果患者沒有症狀,也沒有其他胃病,可不必治療。什麼情況下需要根除治療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慧婷表示,如果患者出現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且伴隨消化不良症狀,以及患有胃MALT淋巴瘤、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等情況,此時應當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治療。
進行根除治療的患者一定要堅持規範化的治療,不能見症狀消失就停止治療。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推薦採用四種藥物聯用,通過兩類種抗菌藥物用於殺滅Hp,同時配合抑制胃酸的藥物,抑制胃酸分泌,使幽門螺桿菌失去適宜的生活環境,還需要配合鉍劑的使用,避免抗生素耐藥。
這個治療過程一般需要10—14天,用藥期間必須戒菸,否則會影響根除效果。經過規範診治,90%以上可以根除。在療程結束4個星期後,再進行複查即可。符合下述三項之一者才可以判斷為根除:
第一個指標:13 C-或14 C-UBT結果陰性;
第二個指標:HpSA檢測陰性;
第三個指標:從胃竇、胃體兩個部位取材的RUT均陰性。
6個方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幽門螺桿菌很活躍,不但在胃部存活,還存在於唾液中。其主要傳播途徑是口-口途徑傳播,不管吃了被幽門螺桿菌汙染的食物,還是與感染者一起圍餐大火鍋,或與感染者接吻,都可以造成傳染。
以下6個方法,是世界公認可以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方法:
第一,家庭用餐採用公筷制或分餐制。傳統的中國家庭都是在一個盤裡吃菜,不用公筷的共餐制,最容易造成幽門螺桿菌的傳播。
第二,大人給孩子餵食的時候,不要用嘴巴試吃甚至嚼爛,或者吹涼食物再餵孩子。
第三,家中餐具要經常消毒,餐具可以使用消毒碗櫃或放在鍋裡煮沸,均能很好殺滅幽門螺桿菌。
第四,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第五,勤洗手,尤其是提醒小朋友要愛洗手,認真洗手。
第六,不要與他人共用洗漱用具,牙刷至少3個月更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