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任「雲南王」盧漢,1949年通電起義,他最終的結局如何?

2020-12-12 悟空談歷史

民國時期各地軍閥割據,他們為了爭奪地盤而連年徵戰,給當時的國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難。這些軍閥地盤意識特別嚴重,他們甚至割據一方,稱王稱霸。尤其是邊遠地區,軍閥更容易割據。

比如說割據新疆的盛世才被稱為「新疆王」;割據東北三省的張作霖被稱為「東北王」;割據云南的龍雲被稱為「雲南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最後一任「雲南王」的故事,他也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閥,名字叫盧漢。

盧漢出生於1895年,他是彝族人,是前一任「雲南王」龍雲的表弟。年幼時盧漢與龍雲一起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之後盧漢一直跟隨龍雲,先後擔任排長、連長等職務。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滇軍決定出滇參加對日作戰,在出滇之前,滇軍被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60軍,盧漢則成為了第60軍軍長,並誓師抗日。

盧漢帶領滇軍出滇後雲南省內兵力空虛,此時日軍從越南登陸,繞道後方,趁機對雲南造成威脅。此時正是盧漢彰顯軍事指揮藝術的時候,他即刻回滇,指揮自己60軍的兩個師與雲南本地的學生軍對抗日本的侵略。在盧漢的指揮下,日軍雖然攻入雲南,但是並沒有拿下雲南。

對盧漢來說,在抗日戰場上還有另一件大事,那就是1945年日軍投降後盧漢作為越南戰區的受降官率領滇軍前往越南接受日本侵略者的投降。這對盧漢來說是一件大事,既樹立了自己的威望,又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隊。1945年9月8日,盧漢帶領20萬大軍正式進入越南,接受3萬餘日軍的投降,並且逮捕了187名戰犯。

盧漢這次進入越南也是他人生的轉機,因為帶領20萬大軍進入了越南,所以雲南的兵力空虛。此時的蔣介石趁著雲南兵力空虛,將前一任「雲南王」龍雲,也就是盧漢的表哥驅逐出雲南,並且解除了龍雲的各項職務,龍雲正式下野。龍雲下野後盧漢被蔣介石任命為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開始主政雲南,並在之後把持雲南軍政大權長達四年之久,被稱為最後一任「雲南王」。

1949年,隨著國民黨節節敗退,雲南的形勢也逐漸變得微妙起來。下野後的龍雲在香港發布通電,宣布雲南起義,但是龍雲卻不是名副其實的「雲南王」,所以他的通電起義更多是一種前奏,也可以說是對盧漢的一種暗示(不過據盧漢事後說,當時自己嚇出一身冷汗)。

1949年12月9日,盧漢正式宣布雲南起義,之後雲南解放。盧漢起義後把家裡所有的房子以及在上海的房子都羅列了一個清單,交給了組織,以示自己與過去徹底決裂的決心。作為最後一任「雲南王」,盧漢通電起義後被任命雲南軍政委員會主任,繼續執掌雲南的軍政大權。

1954年,盧漢從雲南調往北京,任職於國家體委,給賀龍元帥當副手。晚年的盧漢主要致力於促進兩岸和平統一。1974年,盧漢因肺癌去世,享年79歲。

參考資料:

《盧漢傳》謝本書 等、《我的父親:最後的「雲南王」盧漢》盧國梅

相關焦點

  • 「雲南王」龍雲,1949年通電起義,他的後代結局如何?
    比如「山西王」閻錫山統治山西長達38年。今天我們也來說一位統治地方的軍閥,他被稱為「雲南王」,曾經控制雲南長達18年,他就是龍雲。龍雲出生於1884年,他是雲南彝族人,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從小愛舞槍弄棒。龍雲沒有接觸什麼教育,但是龍雲卻抓住了辛亥革命的契機,之後逐漸在雲南軍界成長起來。護國戰爭是龍雲人生的一個轉機。
  • 朱德三次修改盧漢起義通電2020年01月19日 星期日08 文史哲_ 雲南...
    卓人政    1949年12月9日,國民黨雲南綏靖公署主任、雲南省政府主席盧漢在昆明率部起義,宣布脫離國民黨反動政府,接受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領導。昆明起義加速了西南解放戰爭之進展,昆明隨之宣告解放。
  • 說服盧漢將軍起義,楊維駿多年前就為雲南乃至中國做出過巨大貢獻
    楊維駿1922年出生於昆明,父親楊蓁是滇中名將,同盟會成員,曾擔任孫中山大本營高級參謀等職。楊維駿3歲時,父親被人殺害,他自稱在家仇國恨中長大,塑造成了耿直敢言的性格,並伴隨其一生。1945年,楊維駿畢業於雲南大學政治系,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任民盟雲南省臨時工委副主任委員。1949年,楊維駿協助軍閥盧漢起義,從此進入仕途,一度擔任雲南省政協副秘書長。
  • 他是國軍19兵團副司令,49年底蔣介石把他扶正時,卻通電起義了
    他是在1949年6月被蔣介石任命為國軍第19兵團副司令的,叫王伯勳。 知道這段歷史的人都會疑問,這國軍第19兵團不是在1949年3月已經起義了嗎?怎麼又冒出來個國軍的第19兵團? 是的,原來的國軍第19兵團是張軫將軍的19兵團,他們在1949年起義後被編入解放軍第51軍。在老的19兵團起義後不久5月份,老蔣又把在貴陽的第十三編練司令部整編為新的第19兵團,司令是何應欽的侄兒何紹周,副司令就是王伯勳。
  • 他是「雲南王」龍雲之子,49年隨盧漢起義,解放後為何被槍決?
    龍雲,字志舟,原名登雲,彝族,雲南恩安(今雲南昭通)人。1884年生人,民國時期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雲南省國民政府主席。自1927年發動政變,將雲南老牌軍閥唐繼堯趕下臺後,主政雲南長達18年之久;人稱「雲南王」。
  • 這個少數民族, 出了兩位雲南王, 還有一位兵團司令官
    彝族也是一個英雄的民族,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後兩位赫赫有名的雲南王,都出生於彝族。第一位當然就是龍雲了,龍雲是雲南昭通人,他出生於一個奴隸主家庭。長大後,龍雲闖蕩江湖,號稱是「昭通三劍客」之一。他練就一身武藝,曾打敗法國拳師。因此龍雲受到了當時的大軍閥雲南王唐繼堯的賞識,給唐繼堯當了副官,從此走上發跡之路。1927年,龍雲推翻唐繼堯的統治,取而代之,成為新一代雲南王。
  • 「四川王」劉湘,假如不在抗日前線身亡,會不會選擇通電起義?
    在蔣介石逃往臺灣後,大陸的很多將領選擇通電起義,比如說「雲南王」盧漢就在1949年通電起義;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嶽也在1949年9月通電起義。這些人深明民族大義,為了國家與民族忍辱負重,最終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讓祖國重新回歸和平。說到通電起義,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抗日戰爭中去世的將領,如果能活到解放戰爭,他們會選擇通電起義嗎?
  • 他是國軍19兵團副司令,49年底蔣介石剛把他扶正時,卻通電起義了
    他是在1949年6月被蔣介石任命為國軍第19兵團副司令的,叫王伯勳。咦!知道這段歷史的人都會疑問,這國軍第19兵團不是在1949年3月已經起義了嗎?怎麼又冒出來個國軍的第19兵團?是的,原來的國軍第19兵團是張軫將軍的19兵團,他們在1949年起義後被編入解放軍第51軍。在老的19兵團起義後不久5月份,老蔣又把在貴陽的第十三編練司令部整編為新的第19兵團,司令是何應欽的侄兒何紹周,副司令就是王伯勳。
  • 解放戰爭中,國軍起義的5位陸軍二級上將都是誰?建國後結局怎樣
    解放戰爭中後期,國民黨軍由於戰局越發嚴峻,起義部隊及高級將領開始增多,尤其是中央系之外的地方部隊將領,1949年後紛紛起義投誠。在國民黨起義將領中,軍銜為陸軍二級上將的多達5人(不包括湖南程潛,程潛為一級上將),他們都是誰呢?後來結局如何?
  • 深度長文:最後的「雲南王」
    不過盧漢的人生軌跡的確與龍雲密不可分。1914年,盧漢從講武堂畢業,分配到滇軍任少尉見習排長,開始了他的職業軍人經歷。龍雲上位盧漢早期見證了幾位地方實力派對雲南領導權的爭奪。那時,第一代雲南王蔡鍔已經去世,取而代之的是唐繼堯,不久唐繼堯被滇軍第1軍軍長顧品珍逐出昆明流落香港。在唐繼堯失去權力時,盧漢和龍雲也效忠於他。
  • 遠徵軍失敗後,此軍長被當成「替罪羊」,1949年起義,結局如何?
    1942年6月,宋希濂在第一次遠徵失敗的檢討會議上指出:「第一次遠徵軍全面潰敗,最主要的原因是66軍在緬甸戰場不戰而敗,導致整個作戰計劃失敗」。當然,這只是宋希濂的一家之言,遠徵軍失敗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過,當時那種情況下,66軍成了「替罪羊」。66軍軍長名叫張軫,他也因此被撤職查辦,並且66軍的番號也被取消。
  • 老蔣對盧漢說,像他那樣的壞人,你為什麼還不處理?那他是誰?
    1949年8月下旬,老蔣從臺灣飛臨重慶,召見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當滿腹狐疑的盧漢見到老蔣時,想不到老蔣問他的第一句話就是:「像他那樣的壞人,你為什麼還不處理?」 這莫名其妙的一句話,讓盧漢也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 1949年,臺灣永遠不是蔣介石的第一選擇,他更願意退守何處?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在北京宣布成立。許多人認為,新中國已經成立了,蔣介石或許早就離開大陸,全心全意經營臺灣了。但是事實上到了十二月底,他還在四川苦苦地尋找一個目的地!這時中國還有一大片土地還處於割據狀態,所以,解放軍在華南、大西南和西北三個方向進行了最後的解放戰爭。
  • 74軍3次重建,7任軍長,最後結局大反轉
    邱維達在淮海戰役中被俘,重建的74軍再次被全殲; 第二次重建,1949年2月,勞冠英接任74軍第六任軍長,在福州戰役中,74軍殘部被徹底消滅,勞冠英逃往臺灣。1949年8月底,74軍被撤銷番號。 然而,74軍番號並沒有壽終正寢,在1949年的10月,這個番號又一次出現了,這是怎麼回事?
  • 走進雲南起義紀念館 見證雲南和平起義全過程
    國慶中秋雙節齊至,8天長假,昆明文化旅遊目的地推薦雲南起義紀念館。雲南起義紀念館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翠湖南路4號,是利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昆明盧氏公館建成的紀念館,該館見證了雲南和平起義的全過程,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 「和平將軍」傅作義的女兒,曾協助父親通電起義,晚年結局如何?
    1949年1月,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通電起義,宣布北平(今北京)和平解放。北平和平解放是解放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不僅避免了生靈塗炭,而且有效地保護了北京城內的大量名勝古蹟。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居功至偉,他也因此被稱為「和平將軍」。
  • 國軍中將王慧生,1949年聯合龍雲宣布起義,但解放後為何被槍斃?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為打擊地方實力派,密令嫡系將領杜聿明在雲南發動政變,免去龍雲在雲南的一切職務,調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擔任閒職;雲南的軍政一把手,改由盧漢擔任。 但即便如此,蔣介石對雲南依然不放心,將滇軍的主力60和93兩個軍調到東北準備參加內戰。
  • 國軍起義名將有哪些?後來授予什麼軍銜?有一位足可授元帥!
    不過,在平津戰役中,傅將軍最終以民族大義為重,選擇了和平起義,並隨後促成了綏遠的和平解放。所以,無論是在抗戰中,還是為建立新中國的解放事業中,傅作義都是大功臣。不過,因為後來授銜時傅作義基本不在軍隊工作了,所以並未授銜。論資歷,傅作義至少是大將。
  • 最後結局如何
    湯堯的被俘,使他成為了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俘虜的職位最高的國民黨將領。名不見經傳的湯堯的職位為何會比杜聿明、王耀武、康澤這些知名將領要高?他最後的結局如何?湯堯,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早年畢業於陸軍大學特別班第5期,在黃埔軍校中擔任上校兵器教官。
  • 盧漢之女盧國梅,逝世
    紅船編輯部從盧國梅之子處獲悉,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滇軍高級將領,原雲南省軍政委員會主席盧漢之女盧國梅於2021年1月17號17:45因病不治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