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古鎮位於蕪湖市灣沚區南,坐落在青弋江畔,江水源遠流長,上溯皖南山區涇、旌縣,下汛匯入長江。曾幾何時,擺渡人搖著槳在江面上穿行,是青山綠水間一道別樣的風景。在西河古鎮,一個渡口、一艘渡船,承載著江畔兩岸人民的情與義。在這裡,乘船渡江,是西河兩岸的居民們互相來往最便捷的方式。牛小春,是載著江畔兩岸人民往返的擺渡人,也是西河兩岸人民的樞紐。
圖為牛小春。張若楠 攝
凌晨五點多,天還沒亮透,牛小春已經騎上電瓶車沿著河堤開到了渡口前。船上亮起了燈,這也是渡口邊上的唯一光源。他每天上船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衛生。在做完清潔工作之後,牛小春迎來了陪他渡江的第一批人。他啟動發動機,迎著日出,朝河對岸開去。河對岸,一群學生早已排著長隊等著牛小春的到來。由於西河對岸的鎮上沒有學校,那裡的孩子們每天都是渡船到西河鎮上學。
早上八點之後,送完學生和趕集的當地人,坐船的人漸漸變少,牛小春便趁著這個時候回家煮上一碗麵條。早餐之後,牛小春又匆忙趕回渡口,看看是否有乘客在船上等候。對牛小春來說,一天最忙碌的時刻是學生們上下學的時候,其他時間會有些許散客乘船。
下午五點,牛小春站在船頭,等待著他的「小夥計」們。第一批放學的低年級孩子們嘻嘻鬧鬧地奔向渡口,寂靜了一下午的渡船上傳來了陣陣歡聲笑。送走第一批學生,牛小春又急忙將船開回了渡口,盼著那群喜歡跟他聊天的高年級的「老朋友」們。送完最後一批學生們,牛小春一天的工作也就結束了。
牛小春已經年過半百,重新回到江上開船也有十餘年了。早年的時候,他曾在青弋江上開客船。在東莞工作幾年之後,牛小春因為家庭原因回到了家鄉,為了維持生計,牛小春重新回到了江上,幹起了他最初的工作。
牛小春現在所開的這艘船是私人企業承包的,在三年之前,每人乘船的收費標準是兩元,如今已經免費向當地居民與遊客開放。西河近幾年來致力於發展當地旅遊產業,每當節假日來臨之際,也是牛小春最忙碌之時。除了古韻十足的小鎮建築之外,古渡口也是遊客們打卡之地,渡船也迎來了陌生的面孔。
目前,牛小春的妻子和兒子都在蕪湖工作,平日裡只有他一人獨居。除了開船之外,在閒暇之餘,牛小春養了一群雞鴨,當作副業。在江上奔波一天,回家後陪伴他的也只是一群等待著他餵食的雞鴨。但牛小春他自己並不覺得孤單,因為在船上,陪伴他的人太多了。(蔣新玥 朱世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