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辛·納甘步槍是一種老式步槍,1891年俄國開始部隊在全面採用,就是這樣的一把槍。在62年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戰,志願軍張桃芳,就是使用這樣一把老式步槍,打一發換一發子彈。硬生生打在上甘嶺537陣地上,狙殺美軍214人。打的美軍都不敢抬頭看。
張桃芳,出生於1931年,江蘇省興化市。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他所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4軍入朝參戰,路上馬不停蹄渡過鴨綠江,來到了地元山駐防。在這裡,張桃芳迎來了入朝的第一次打靶。
連長叫到了張桃芳,給了3發子彈3次機會。但三次機會都是大零蛋,不甘心是大零蛋的他回到3營8連9班,端著自己的槍,日夜專研怎麼端得更穩,打的準。同伴都說張桃芳像入了魔,平常除了訓練還是訓練,飯都不吃了。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雙方開始大換防。皮定均帶領24軍駐守上甘嶺,日夜苦練的張桃芳成為了24軍214團8連的一名狙擊手。1月29日,是他到達上甘嶺戰場上的第18天,也是他第一次上陣地阻擊敵人。在看到敵人後,當即拿起手中的槍一頓亂射。子彈打光了,對面的敵人一個也沒有倒下,這讓他十分難受。認識到自己不足的張桃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刻苦訓練。在第二次上陣地時,他的戰績終於不是零蛋了,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裡,熟悉地形和槍械的張桃芳,在部隊裡也是打出了名氣。並打出了9槍,擊斃敵軍7名,這樣的成績連一些老兵都沒辦法比。直到2月底,他在22天的時間裡共開247槍,擊斃敵軍71名。成了全連2月份殺敵最多的狙擊手,並在24軍《火線報》上來回宣傳,鼓勵士兵氣勢。張桃芳也成一名普通士兵成長為一個優秀的狙擊手。
看到報導的皮定均不太相信這個數字,叫來作戰參謀。在看到窗外白茫茫的一片,從床下拿從了一雙新靴子給了作戰參謀並說:你替我看看這小子是不是有真材實料,要是張桃芳擊斃3個敵人,你就把這個給他,說是我獎勵給他的。作戰參謀來到8連陣地後,親眼看到他三槍擊斃三人後,讚美到:好一個神槍手。作戰參謀在離開8連前,還搞了一個授靴儀式,並親手掛在了張桃芳都脖子上,也搞的他紅了臉。在此後的時間裡,張桃芳等狙擊手打的美軍縮在戰壕裡抬不起頭來。
得知此事的,美軍軍人馬上召開會議,商討除掉對面的狙擊手,並調來了美軍「王牌狙擊手」艾克上校。1953年6月的一天,天氣晴朗、萬裡無雲,偶爾還有一陣風。張桃芳和往常一樣來到陣地,突然一排子彈向他發射過來,與他擦肩而過。張桃芳趕緊趴下,並隨手撿起一個頭盔,用步槍頂起來試探起對面。對面一槍不發,就在暗處盯著他。張桃芳知道這是遇到硬茬子了,一邊在戰壕裡不斷俯臥前進,一邊誘惑敵方開槍,並觀察敵方位置。另一邊,艾克上校成功把他逼到死角,無路可退的張桃芳只能選擇與其對狙,雙方沉寂了10多分鐘之後,雙方感到時機合適,同時開槍。幸運的是,張桃芳活了下來。在幾天後,他通過報導才知道自己擊殺的是,大名鼎鼎的「美軍王牌狙擊手」艾克。這件事說明高手過招運氣也是很重要的。
有一次,張桃芳帶人潛伏到韓軍首都師駐地附近,對他們實行冷槍戰術。他們趴在雪地裡,對出來活動的敵人射擊,並一一擊斃。躲在碉堡裡的敵人伸出白旗叫喊:有本事真刀真槍的打一架,在背後放冷槍算什麼本事!回應他的只有一發子彈,和一名敵人倒下,戰場再次寂靜無比。
1953年春,共青團中央在北京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四軍剛好有一個名額,皮定均說這個名額就給咱們的狙擊手吧。在其回國前,皮定均把他叫過來談談話。張桃芳得知後,帶著自己的裝著子彈殼的皮靴就去團部了,……看到問裡面裝的什麼,張桃芳說:這是我打死敵人的彈殼,一共211個。皮定均說:不行啊,你著根本沒打出名堂啊!你們的團番號是多少?他說:214團。皮定均說:對了,你這還差3個呢,一個不能多,一個不能少。隨後,他回到狙擊陣地,3聲槍響後,對面倒下三名敵人。一小時後,張桃芳把三枚彈殼放到桌子上。皮定均留他在軍部吃了飯。
直到,朝鮮戰役結束。張桃芳回國後被國家授予特等功、二級英雄和朝鮮一級國旗勳章。1954年調入空軍學習,後擔任蓬萊空軍某防空部隊參謀長。直到1980年退休。2007年10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狙擊手——張桃芳因病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