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市值破600億,Doordash能否複製美團「神話」?

2020-12-22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美股研究社

北京時間12月9日晚,美國外賣服務提供商DoorDash 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為DASH。上市首日開盤價為186美元,遠高於102美元的發行價,並以189.51美元的價格收盤。

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DoorDash每股報183.84美元,盤後跌去2.99%,總市值為601.99億美元。

與上市首日的表現相比,Doordash在於2013年成立後的六年時間裡,發展速度一直不容樂觀。然而就在今年年初,新冠病毒席捲全美的時刻,也是Doordash迎來爆發式增長的時機,逐漸甩開曾經的外賣頭部Grubhub,也與從網約車切入外賣配送的Uber拉開差距。

曾有人斷言,北美地區由於較為分散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難以誕生如美團這樣的外賣巨頭。但Doordash在不到一年時間就佔據了全美約一半的市場份額,雖衛生事件帶來的利好因素功不可沒,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證明北美並非外賣「荒漠」。

美國外賣巨頭三足鼎立,Doordash為何拔得頭籌能夠上市?在成功掛牌上市後,北美地區的外賣賽道又會發生哪些變化?Doordash又能否成長為北美地區的美團呢?

市場滲透率「疫」外增長,淨收入仍顯著低於Uber

撐起Doordash600億美元估值的因素之一,是其今年三個季度的收入漲幅。根據Doordash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和2019年,DoorDash的淨收入分別為2.91億美元和8.85億美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的淨收入則為19.1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的5.87億美元增長223.7%。

和收入大幅增長與之相對的是,Doordash在北美外賣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在2018年1月,Doordash的市場份額為17%,19年Doordash收購Caviar,因而這個數值是將Doordash和彼時的Caviar的市場佔有率結合在一起後的數據。按此推算,彼時Doordash的市佔率顯著低於17%。

(圖源:招股書)

而到了2020年10月,Doordash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躍升至50%,而Uber Eats的市場份額基本持平,Grubhub的市佔率下滑了23個百分點。從上兩張圖片的對比中或許能夠理解半年時間內Doordash估值上漲一倍的原因了。

與第二大外賣平臺Uber Eats相比,Doordash的收入還是相對較低。據Uber11月份發布的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Uber送餐業務的三季度的收入為14.5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6.45億美元相比,同比上漲124.9%。

無論是Uber Eats還是Doordash,都受益於年初至今仍在持續的疫情,收入都實現了不錯的增速,而顯然Doordash的收入增速更勝一籌。美股研究社認為,相比於Uber Eats,Doordash能夠搶佔更大市場份額的最重要原因在於更為低價的服務費和配送費。

按照以往的邏輯,購買較多數量的食物將能夠減免部分服務費,而Doordash反其道而行,在疫情期間經常會免除一人訂單的小額訂單費,因此,對於小額訂單來說,DoorDash往往是更好的選擇。

這個策略受到居家辦公者的歡迎,DoorDash的服務費通常相當於訂單總額的10%-11%,而Uber Eats的服務費比例則為15%。美股研究社認為,Uber Eats收取較高服務費的原因或許在於試圖通過外賣業務挽救網約車的部分損失,這也成為Uber外賣業務發展的桎梏。

外賣小哥靠自建團隊配送,但高昂人力成本高於美團跟餓了麼

雖在業務增長上取得不俗的成績,但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據DoorDash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20年前九個月的淨虧損為1.49億美元,2019年同期的淨虧損為6.67億美元。

不過,雖虧損仍在持續,但從數據上來看,DoorDash的虧損情況也是在好轉的。2019年和2020年前9個月,DoorDash實現收入分別為8.85億美元和19億美元,貢獻利潤分別為-2億美元和4.33億美元。

儘管2019年和2020年前9個月DoorDash出現6.67億美元和1.49億美元的虧損,但結合收入規模擴大、貢獻利潤轉正等指標來看,DoorDash的盈利狀況已經出現明顯改善。

(圖源:招股書)

從數據上看,DoorDash的盈利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而相應的成本也會相應增加,DoorDash也不能例外。美股研究社認為,DoorDash未來面臨的最大問題或為成本問題。

一般而言,外賣平臺為了獲得更多的訂單,往往會在人口聚集較多的地區投入更多的資源。但DoorDash又再次另闢蹊徑,走上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即將重點放在城市以外的人口更為稀疏的周邊地區,目前DoorDash在城市周邊地區的業務市場份額較總體的市場份額更高,達到了58%。

對於這條策略的選擇,DoorDash的管理層在招股書中表示,郊區和小型城市一直以來存在服務不足的情況,這些地區的居民缺乏足夠的選擇,不得不駕駛很遠的距離。此外,居住在郊區的住戶通常以家庭為單位,因此他們更傾向於每一單訂購更多的食物,郊區更好的交通狀況、更容易停車也使得送餐員能夠更有效率地送餐。

擁有自身的配送網絡也是DoorDash能給快速擠佔Grubhub市場空間的原因。Grubhub僅作為連接商家和消費者的平臺,而並不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配送和送達服務,食物需由商家配送。而DoorDash擁有自建的配送網絡,DoorDash現在的外賣配送員大約為100萬人。這一點上,與美團存在相似之處。

不過,這也同時帶來了成本問題,對仍處於虧損狀態的DoorDash而言也增加了挑戰。美團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美團餐飲外賣業務銷售成本約446.1億元,同比增加35.7%。主要由配送訂單量增加而令餐飲外賣騎手成本增加。

由於成本尤其是騎手人力成本的高企,為提高毛利水平,美團、餓了麼將平臺上部分外賣配送業務外包給趣活等公司。未來DoorDash是否會像美團、餓了麼一樣將外賣配送業務外包,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對於成本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層面。

上市首日「披荊斬棘」的Doordash,距成為下一個美團還有多遠?

從目前的市值上來說,Doordash約為600億美元。截止美股研究社發稿,美團的總市值為1.69萬億港元(按10日匯率約為2180萬美元),二者的差值近4倍。

美團相較於Doordash,成立的時間早兩年。Doordash目前在美國外賣市場的佔有率已經突破50%,而王興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透露,美團在國內外賣市場的份額約為55%。將兩家市佔率均過半的外賣巨頭拿來比較,美股研究社認為也頗具討論價值。

據摩根史坦利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規模3500億美元的快餐餐廳市場中,送餐服務僅佔6%,約合210億美元的規模。由此可見,美國的外賣送餐市場的滲透率還不高,這也表明Doordash在未來依舊較大的增長潛力。

此前一份報告稱,美國的外賣配送主要集中於熟食領域,而美團的外賣配送業務除去熟食外,生鮮果蔬、堅果、蛋糕等零副食物也佔據不小的比重。而美國市場外賣平臺細分化程度更高的特徵,也導致Doordash未來成為美團這類綜合食品類平臺的可能性較小。

除去繼續夯實現有外賣業務外,Doordash未來提升身價的另一個方式是開拓業務線。美團2019財年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交易金額增長25.6%至2221億元,收入同比增加40.6%達223億元,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佔總收入的比重為22.9%。到店及酒旅業務板塊的毛利率為88.6%,遠高於餐飲外賣業務版塊18.7%的毛利率。

(圖源:美團財報)

Doordash能否和美團一樣開拓酒店預訂和旅遊業務呢?在美股研究社看來至少目前仍是較難的。美國的疫情使得酒店業務損失慘重,在行業不好的情況下,Doordash在近一兩年布局酒店業務的可能性較小。

此外,在Booking等專注於酒店訂閱的平臺已經佔據相當市場分額,築構起行業壁壘的當下,Doordash並無明顯的優勢。美團的到店及酒旅業務雖處於較好的增長態勢,但在高端酒店業務上仍不敵攜程。

佔據全美50%市場分額的Doordash也並非沒有憂患。隨著谷歌和FoodBoss網站上價格比較工具的普及,整個送餐業務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利潤率壓力。

由於毛利率較低,這意味著外賣配送是一個對價格比較極其敏感的服務行業,不同公司之間也會相互分享客戶。據統計,大約40%來自於其它公司的客戶也會偶爾從DoorDash中點餐,隨著越來越多的餐廳建立獨家外賣合作夥伴關係,顧客將不得不在應用程式之間切換,以涵蓋所有他們喜歡的外賣。行業環境所導致的客戶留存風險或許也是DoorDash在IPO後需要面對的危機。

美團於2018年9月登陸港交所,而Doordash的騰飛是在疫情期間。待疫情的利好因素逐漸褪色後,Doordash的市場份額是否會經歷下滑,Grubhub就是最好的前車之鑑。因而美股研究社認為,目前談論Doordash是否會成為下一個美團,恐怕還為時尚早,只有在經歷過市場殘酷檢驗後才知真章。

相關焦點

  • 上市首日一度暴漲近100%!美版「餓了麼」Doordash被熱捧
    來源:財聯社APP美東時間周三美版「餓了麼」Doordash登錄紐交所,開盤報182美元,較102美元的發行價暴漲逾78%。(來源:CNBC)截至發稿,Doordash暴漲逾80%,報186.965美元,市值逼近600億美元。由於投資者需求旺盛,周二晚間DoorDash將IPO定價從90美元-95美元上調至每股102美元,更早前區間價僅為75-85美元。
  • 華人三劍客創立的Doordash今天上市了 市值接近Airbnb
    他們三個人目前都還只有三十多歲,身家都已經高達數十億美元。他們所創立的Doordash今天終於上市,明天將在納斯達克正式開始對外交易。 根據本周二CNBC的報導,Doordash上市開盤單股股價約為102美元。如果按照102美元單股股價計算,這家公司市值將達到390億美元,其中此次股票發行收益將高達33.6億美元。
  • 「美版美團」DoorDash市值達602億美元,軟銀怒賺112億美元股價創20...
    DoorDash最新市值約602億美元,這家送餐公司估值超過多家快餐連鎖店,而且和另一個競爭對手,共享打車的開創者UBER市值相比,也非常有競爭力,前者是後者的三分之二。估值在今年6月份的一輪融資中,DoorDash的估值尚且只有160億美元。
  • 美團點評成為國內第三家市值破1000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公司
    中關村在線消息:又一家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市值突破了1000億美元,這就是在港股上市的美團點評,這也是繼阿里和騰訊之後的國內第三家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公司。在本周一,美團點評盤中交易股價大漲6.16%,報125.8港元,總市值達到7330億港元,經過一天到今天,美團點評的股價持續上漲,可見資本市場對於該公司的Q1表現相當看好。就在昨天,美團點評發布了公司2020年Q1財報,財報顯示,美團點評第一季度總收入167.54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2.6%;淨虧損15.8億元,同比擴大10.2%;營業損失17.2億元人民幣。
  • DoorDash上市:3個華人美國送外賣 公司市值390億美元
    DoorDash上市:3個華人美國送外賣 公司市值390億美元 2020-12-10 12:04
  • 美團市值破千億美金,本地生活的「新混戰」
    文|金衛   編輯 | 德小強   疫情重創了美團,美團卻「因禍得福」,市值首次突破了千億美元大關。   5月26日,港股美團點評(股票代碼:3690.HK)股價高開高走,盤中不斷刷新歷史新高,截止收盤漲幅達到10.41%,報138.9港元,總市值超8093億港元,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
  • 美版「58同城」Nextdoor計劃上市,「社區」概念怎麼做?
    一款跟58同城功能類似,但加上鄰裡社區社交功能的矽谷科技公司Nextdoor正在計劃上市。將社區產品推向上市有這麼一個問題:您能叫出幾個鄰居的名字?或許,多數人都很難回答出全部鄰居的名字。所以,一個做鄰裡社交App的企業做到了上市的規模,這如果放到國內還是挺不可思議的。2010年成立的Nextdoor,成功在Facebook的社交網絡圈子中找到出路,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經營模式。雖然Nextdoor所處的賽道被普遍稱為「鄰裡社交」,但其實從Nextdoor最基本的功能來看本質上是一個社區產品。
  • 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 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原標題:復宏漢霖港交所上市首日破發,未來能否「拯救」復星醫藥市值?   千呼萬喚始出來,9月25日,背靠復星醫藥、手握漢利康的復宏漢霖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 ​美版「58同城」Nextdoor計劃上市,「社區」概念怎麼做?
    所以,一個做鄰裡社交App的企業做到了上市的規模,這如果放到國內還是挺不可思議的。2010年成立的Nextdoor,成功在Facebook的社交網絡圈子中找到出路,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經營模式。雖然Nextdoor所處的賽道被普遍稱為「鄰裡社交」,但其實從Nextdoor最基本的功能來看本質上是一個社區產品。
  • 愛彼迎Airbnb上市首日市值破1000億美元 接近臉書在2012年IPO時水平
    12 月 11 日,美國當地時間周四,民宿巨頭 Airbnb 股價在上市首日交易中飆升,收於 144.71 美元,較 68 美元的首次公開募股 (IPO)發行價上漲 113%,這使得其市值達到 1007 億美元。Airbnb 的 IPO 募集了 35 億美元資金,成為今年規模最大的 IPO。
  • 美國沒有美團
    移動網際網路誕生之初,中國網際網路公司複製美國商業模式還很常見,滴滴和Uber就是典型。「後來者」滴滴在中國成功逆襲,一些中國模式轉而開始被美國效仿。甚至有創業者通過對中國模式進行本土化改造,試圖把copy to China改成copy from China的故事。美國外賣老大Doordash上市後,也被很多人認為是抄襲的美團。
  • 網傳百勝中國赴港二次上市;美團市值突破10000億
    百勝中國赴港二次上市? 回覆:對傳言不予評論;美團市值突破10000億,再創歷史新高;廣州發布暖企政策2.0版,再次明確允許餐廳外擺;香港飲食業刺激消費,數千餐廳擬晚市推大優惠;哈爾濱一餐館爆炸,灶臺被炸飛到馬路對面……
  • 美國最大外賣公司DoorDash上市背後:中國智慧、中國創新輸往全球
    新聞一:12月8日,華為在北京舉行活動,聯合各方夥伴公布了近期的一些熱點數據。截止今年9月份,華為移動生態覆蓋到170個以上國家和地區,全球月活用戶超過5億,註冊開發者超過200萬。另外,全球收入前100的應用,31%由中國開發者開發,佔據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比重。新聞二:12月9日,被譽為美國版美團外賣的DoorDash登陸紐交所上市交易。
  • 茅臺小弟「國臺」要上市了!銷售衝擊30億,能否複製茅臺神話?
    目前,醬香白酒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為貴州茅臺。2019年習酒宣布退出上市競爭後,15億元規模的金沙酒的上市日程也排在了4年後。值得注意的是,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大名鼎鼎的貴州茅臺同處茅臺鎮。據官網介紹,貴州國臺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現代中藥領軍企業——天士力累計斥資50億元、歷經20年精心打造的茅臺鎮第二大釀酒企業。
  • 上市20個月,小米換掉CFO:市值比美團少3000億
    事實上,周受資只是小米上市後大換血的「冰山一角」。在此之前,黎萬強離職,盧偉冰、苗雷、常程、王曉雁等人紛紛加盟,小米的第二代權力核心漸漸形成。只是這般大刀闊斧地換人,難以難掩雷軍的焦慮。雷軍始終認為小米是前所未有的「新物種」,但至今仍不被資本市場認可。上市 20 個月,小米一年營收超 2000 億,利潤也有上百億,但市值卻遠遠遜色利潤還不到 50 億的美團點評。
  • 復盤2020美股IPO:累計融資額破紀錄,上市後估值上演「冰與火之歌」
    上市首日高於發行價交易,市值突破600億美元,而截至美股研究社發稿,總市值回落至508億美元。資本市場對於Doordash估值過高的懷疑不絕於耳,美股研究社歸納起來或許源於以下兩點因素。首先,Doordash在北美地區的外賣市場滲透雖然超過50%,這與美團在國內外賣市場的份額大致相當,但是這種市場滲透率並不穩定,疫情緩和後能否繼續保持這一市佔率,目前來看還是未知數。
  • ...上市首日市值超千億 泡泡瑪特董事長:很多人覺得上市是「一夜...
    12月11日上午,「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代碼「9992」。上市首日高開超100%,報77.1港元/股,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市值超過千億港元。截至收盤,報69港元/股,市值953億港元。上市的來臨,讓「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成為話題中心。
  • 貝殼上市首日市值看齊百度,422億美金憑什麼?
    礪石導言:從廣遭詬病的傳統房產經紀行業起家,到成為炙手可熱的,市值高達422億美金的新經濟企業代表,貝殼找房是如何做到的?華生 | 文12020年,國內最引人矚目的兩起大型IPO應該就是螞蟻集團與貝殼找房了。
  • 民宿巨頭上市首日飆漲112%,市值超5600億,頂兩個萬豪
    北京時間昨夜,美國民宿巨頭Airbnb(中文名稱:愛彼迎)首日上市,暴漲超112%,市值超864億美元(5653億人民幣)。此前一天,「美版美團」DoorDash上市,大漲85.53%。在Airbnb此次IPO中,風投機構紅杉資本成為最大贏家。
  • 民宿巨頭上市首日飆漲112%,市值超5600億,頂兩個萬豪...
    北京時間昨夜,美國民宿巨頭Airbnb(中文名稱:愛彼迎)首日上市,暴漲超112%,市值超864億美元(5653億人民幣)。此前一天,「美版美團」DoorDash上市,大漲85.53%。在Airbnb此次IPO中,風投機構紅杉資本成為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