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風流淚外洗內服驗方

2021-02-22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第2607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導讀:迎風流淚,俗稱「慢性風火眼」「風淚眼」。疾病雖小,然患此症者頗多,此方或可瘥。(編輯/唐義超)

迎風流淚外洗內服驗方

作者/周正禕

迎風流淚,俗稱「慢性風火眼」「風淚眼」。眼晴畏光,風吹流淚,久則乾澀、視物模糊,甚則輕微充血,眼不清爽,多由於肝經風火或心肺虛熱所致。組成:霜桑葉(即餵蠶之桑樹葉,霜降後採收,陰乾備用)30g,軟防風18g,甘菊花24g,鐵皮石斛18g,枸杞子24g,密蒙花18g。方解:桑葉甘寒,涼血潤燥;防風微溫,搜肝瀉肺;菊花性涼,清肝明目;石斛甘淡,滋陰清熱;枸杞子甘平,清肝滋腎;密蒙花甘寒,退翳止淚。6味和合,以成疏風清熱、明目止淚之功。用於肝經風熱或心肺虛火上行,以致迎風流淚、目澀幹痛、視物不清等症。口感適宜,燻洗不難,非但效果明顯,且無任何不良反應,實為清肝明目止淚之良方。內服當茶飲,外用燻洗雙目,久之自見功效。治驗1:吳某,女童,3歲。1971年3月21日診。患童母親代訴:女兒經常啼哭,即使不哭也容易流淚,西醫說是淚囊有問題,需要動小手術,我未允,聽人介紹來診。觀小者性急愛動,形體偏瘦,面淡暗微紅,舌質紅而乏澤,幾乎無苔,指淡紫面暗。辨證:肝氣偏旺,肺腎津液不足。治法:清肝火,滋肺腎。即用本方1/10量,內服外洗。內服可加入適量蜂蜜,一為口感較甜,小兒容易接受;二也增加清潤之功。蜂蜜為百花之精,清熱解毒,潤養五臟。連服10天左右,流淚當止。半月後小患者母親來告知:按醫囑如法外洗內服7天後已明顯好轉,又續用5天,流淚痊癒。治驗2:李某,女,47歲。2010年9月12日診。自述25歲生孩子,未休息好,又多次慪氣,還哭了幾次。加上素來愛吃辛辣之物,自此以後眼晴經常流淚,特別是陽光照射、風吹、失眠及心情不好時,流淚更加嚴重,甚至看電視時間稍長眼睛就乾澀酸痛,接著流淚。年齡不到50歲,視力明顯下降。觀患者面色暗紅,形體偏瘦,唇色暗紅,舌質淡暗,幾乎無苔,乏津,脈來細弦而數。辨證:肝腎陰虛,風火上亢。治法:清肝滋腎,疏風止淚。思患者病程較久,非短時能有明顯效果,便囑其用本方,既方便,又省錢,連續治療3個月,看效果再定下步治法。1個月後患者電話告知:病情已明顯好轉,仍按原方繼續治療。半年後偶遇患者,見面連聲道謝,多年迎風流淚已經痊癒。治驗3:張某,男,69歲。1993年5月30日診。自述年輕時喜飲酒、熬夜,但身體很好。小災小病不治自愈,60歲以後逐漸抵抗力下降,尤其是眼晴,風吹日曬流淚,看東西時間長也流淚。漸漸視力下降,視物模糊。詢問可有好辦法?此患者同時告知不願意服中藥,便用本方,囑其服用法,堅持治療半年,患者應允。1年後往訪,服用2個月即明顯好轉,流淚減輕,3個月後基本治癒,數月未明顯復發,視力亦有提升。囑其盡力戒酒,少吃辛辣之物,保障睡眠,心情平和,以防舊疾復作。按語:此方治療無數例迎風流淚患者,無論男女老幼,病程長短,八成痊癒,無效者尚無,亦為實效穩妥之良方。此方花錢不多,服用方便,更無任何不良反應,所以我稱之為良方。

 

推薦閱讀

僅僅一味番瀉葉,巧治眼疾

小驗方治療春季眼睛奇癢有特效(來自眼科名家)

本文摘自《傳世碎金方》,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作者/周正禕。編輯/唐義超,校對/鄭宇、曾慧。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繫。

百講長篇大課——《直擊臨床講金匱》更完啦!

這裡有最貼合臨床的條文解讀,有跌宕起伏的宋師驗案,還有乾貨滿滿的臨床心法、加餐答疑~

近2000名學員讚不絕口的實用好課,預計將在11月下旬,恢復至原價3980元!機不可失,現在加入,最低可¥2880(含優惠券)拿下~

👇長按識別,開始學習👇

相關焦點

  • 每天一味中草藥107:苦參,味道苦的參,內服消癰,外洗止癢
    苦參是豆科植物,多年生矮灌木,高約1米。苦參的莖木質不太發達。苦參的藥用價值清熱燥溼,殺蟲止癢;內服消癰,外洗止癢苦參帶個參字,也沒有補益之功苦參除溼熱,還常常用來治療溼疹、皮膚疥癬等,是皮膚科常用藥,成方可見「消風散」。
  • 迎風流淚,是嬌氣還是病?
    迎風流淚,是嬌氣還是病?最近我一吹風就流淚,我媽說我嬌氣,這是眼睛出什麼問題了嗎?讀者小雷迎風流淚,其實是眼睛的保護機制。其實,人的眼睛時刻都在「流淚」。我們之所以感覺不到,是因為平常分泌的淚液量很少,僅僅儲存在眼皮和眼珠子之間的縫隙裡,叫做「基礎淚液」。這些淚液會伴隨著眨眼均勻塗抹在眼睛表面,形成一層淚膜,用來滋潤眼睛。眼球是個嬌氣的器官,尤其是眼球表面的細胞,對於外界環境有很強的感知能力。
  • 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
    用於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雲翳。《中藥大辭典》味甘微苦,無毒。入肺、肝、膽經。疏風散熱,解肌,退翳。治目生雲翳,迎風流淚,腸風下血,血痢,脫肝,瘧疾,喉痛,癰腫。《中華本草》甘苦;平;無毒歸肺;肝;膽經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明目退翳。
  • 指尖醫生|冬季迎風流淚怎麼辦?
    指尖醫生|冬季迎風流淚怎麼辦?周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北院 眼科技術員冬季迎風流淚怎麼辦?各種炎症會增加眼睛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從而造成流淚。二,乾眼症。患乾眼症的人平時眼睛分泌淚液較少,蒸發速度過快,加上風吹,加速了淚液的揮發速度,引起眼睛刺激反應,就會形成明顯流淚。三,淚道狹窄或堵塞將使淚液無法流入鼻腔,再加上風吹,就會反射性引起淚液分泌增加,造成流淚。
  • 冬季迎風流淚?真相竟是這樣
    他表示,因為找不到真正的病因,流淚症狀一直得不到緩解。最近天冷風大,眼睛受到冷風刺激,流淚症狀越發嚴重,甚至開始流膿。為了找到病因,他前往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求診。經過詳細的檢查,昆明愛爾眼科醫院淚道病專科技術骨幹醫師徐彬告訴張爺爺,他的淚道發生了輕度的阻塞,因此患上了慢性淚囊炎。「我們的淚道系統就像一個下水道。
  • 一到冬季便「迎風流淚」,你的眼睛怎麼了
    迎風流淚要分清生理和病理迎面吹來一陣風,眼淚就掉個不停,這種現象在冬季很多人都經歷過。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眼科主任馬勝生表示,眼睛中有淚腺、淚道,正常情況下,當眼睛受到刺激時,就會反射性地分泌淚液,來保護眼睛。對寒冷刺激敏感的人,眼睛中的淚道會受寒冷刺激,分泌功能會增強,會分泌出較多眼淚,這是眼睛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 彭老先生提供的《彭氏土單驗方》
    在實際運用中,如老先生所言,要重在確診,對症用藥,我不懂醫,但還是提醒大家,諸如內服明礬之類的治療措施,建議還是慎重,或找醫生諮詢。      以下是按照《彭氏土單驗方》原內容整理。
  • 中醫治療【瘰癧】內服及外用驗方
    【內服處方】:橘皮12g、戈半夏9g、茯苓30g、川樸12g、甘草6g、蒲公英12g、麥芽12g、膽草9g、昆布15g、夏枯草12g、海藻15g、香附12g、遼沙參12g、白芥子9g、蘇子12g、廣木香6g。水煎服,每連服三劑,休息二天。
  • 外用內服 中藥制服皮膚瘙癢
    王大姐說,「于欣大夫看了後跟我說,這是糖尿病合併皮膚瘙癢和腎臟病變,給我開了中藥口服+外洗,配合降糖藥物,治療了1個多月後,身上就不癢了,皮膚皰疹和脫屑消失了,身上也有勁了,精神好多了。化驗結果顯示,除了尿糖有加號,其餘都正常了,中醫院的中藥效果就是好!」
  • 民間驗方妙方43劑,專門解決小毛病,果斷收藏!
    胡安仁 獻方 7、霜桑葉治迎風流淚 冬季老年人迎風流淚,中醫稱為「冷淚症」,可取霜桑葉(桑樹入冬後未落的葉子,藥店有售)不拘多少,水煎後,藥液溫洗雙眼,早晚各1次,堅持使用定有良效。
  • 冬季警惕淚道疾病作祟,頻繁「迎風流淚」要當心
    迎風流淚,這是人的正常生理本能反應,但如果在室內室外都會控制不住流淚,就要查查自己的眼睛了。冬季也是淚道疾病的高發期。記者探訪南京醫科大學眼科醫院門診發現,近日,淚道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當淚道發生異常時,便導致眼淚無法正常排出,最後造成眼淚奪眶而出,出現頻繁流淚的症狀。73歲的水先生最近就遇到這樣的問題,眼淚怎麼都擦不完。水先生自己在家裡也嘗試了各種辦法,但這流眼淚的症狀卻越來越嚴重,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淚囊炎,而且淚道粘連已經比較嚴重了,醫生只能進行淚道手術。
  • 視神經炎、青光眼、迎風流淚,按摩睛明穴、承泣穴、球後穴效果好
    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而眼睛一旦出現了問題,那麼就是大問題,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於迎風流淚視神經炎、青光眼、目赤腫痛等眼部疾病,可以通過按摩睛明穴、承泣穴、球後穴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和緩解。睛明穴睛明穴在人體的面部,目內眥內上方框內側壁的凹陷中。
  • 眼睛流淚是怎麼回事 3大原因導致的流淚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信有很多人都有過流眼淚的經歷吧,那你知道眼睛流淚是怎麼回事嗎?生活中有哪些護眼小知識呢,你知道眼睛迎風流淚的話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眼睛流淚是怎麼回事1、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由於淚腺受到外界刺激,如冷空氣、風的刺激,可反射性分泌,從而流淚增多。
  • 一到冬天就牙齒打顫、眼睛易流淚?是什麼造就了這「該死的敏感」
    冬天迎風流淚的症狀大多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這可能是因為他們眼瞼鬆弛。當人的年紀增長到一定程度或者身體狀態不佳時就會出現眼瞼鬆弛的情況。這類人的淚水與常人相比會多一些。而且只要眼睛受到了輕微的刺激,就特別容易流眼淚。原因二,淚道堵塞或狹窄。冬天迎風流淚也可能是淚道堵塞或者狹窄造成的。這種情況大家需要重視。
  • 《洪氏集驗方》研究
    該書卷五末有洪遵題識:「右《集驗方》五卷,皆予平生用之有著驗,或雖未及用而傳聞之審者,刻之姑孰,與眾共之。」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黃丕烈據乾道本抄錄付雕。黃氏《重刊宋本洪氏集驗方後序》說:「《洪氏集驗方》,惟延令季氏書目有之,知宋版外,絕無流傳之本。餘故從宋版錄副,今始付雕。」收於《士禮居叢書》。新中國建立後,此書收於《宋人醫方三種》內。
  • 驗方大全之胃腸病
    驗方治療:譚福堂經驗方—升降脾胃代赭石20克,厚樸10克,半夏10克,公丁香5克,黨參12克,柴胡10克,淮山15克,雲苓10克,當歸10克,佛手9克,香附6克驗方治療:周鳳梧經驗方—瓜蔞薤白半夏湯加減全瓜蔞15克,薤白9克,姜半夏9克,鬱金9克,炒白芍9克,佛手9克,丹參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