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下,J. Crew 集團成為了第一個走向破產邊緣的大型服飾零售集團。該公司於 5 月 4 日正式提出了破產保護申請,並計劃通過債轉股重組約 16.5 億美元的債務。
在 5 月 5 日舉行的聽證會上,破產法官 Keith Phillips 表示暫時批准了 J. Crew 提出的 4 億美元的債務人融資方案,這一結果將在破產期間為該公司提供約 1.1 億美元的融資,並在最終批准之後再提供另外 1.45 億美元的資金,之後再進一步增量融資。該公司也同時說明,鑑於需要維持與關鍵供應商的關係,目前需向關鍵供應商支付破產索賠,最高可達 2000 萬美元。這一動議也得到了破產法官的批准。
至此,這家著名美式休閒時尚服裝集團的破產重組之路正式開始。
而在此消息公布不到 72 小時,又爆出了同樣得到私人股本支持的百年奢侈品百貨 Neiman Marcus 集團正式遞交破產申請的消息。還有消息稱,另一家著名零售商 J.C. Penney Co. Inc. 也很可能申請破產。此外還有其他許多公司也已經徘徊在破產邊緣。
債務監管機構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 副總裁 Raya Sokolyanska 預測,「J. Crew 的破產開啟了資產狀況不佳的零售商的第一波破產浪潮,冠狀病毒迫使供應鏈中斷,對服裝零售業的影響尤為顯著,該行業在過去幾年當中已經顯現出危機的跡象,現在是時候清空庫存,籌集足夠的現金度過危機。」
Madewell 在第五大道 115 號門店
圖片來源:George Chinsee/Penske Media/REX/Shutterstock
擁有 J. Crew 和 Madewell 的這家集團在此前預計,COVID-19 的禁閉計劃使其關閉近 500 家 J. Crew、J. Crew factory 和 Madewell 零售店,銷售額減少了 9 億美元,相當於其 2019 年 25 億美元收入的 35%。
J. Crew 集團在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也並沒有取得過像樣的成績。集團在 2014 年才開始全面擴張 J. Crew 和 Madewell 品牌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同年店鋪在香港中環開業,今年 2 月就已撤出香港。Madewell 也如其他歐美服裝品牌一樣面臨「水土不服」、運營成本高等痛點,一直以來通過歐美博主渠道曝光,消費者購買只能寄託於跨境海外購及代購等形式,便捷度低造成粉絲渠道面狹窄,市場拓展前路漫漫。
J. Crew 的破產儘管對零售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但同時這也是危機中釋放的警示信號,表明即使有著鮮明的學院風的明確定位以及擁有像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和米歇爾·歐巴馬(Michelle Obama)如此高端消費者自發幫忙「帶貨」,市場對營銷或融資方面的失誤也仍舊是零容忍度。
J.Crew 於 1983 年創立,以經典的美式風格作為主打,結合高貴、優雅、氣質等設計風格,並以大自然的色調作為呈現,隨著聲勢提高,2006 年 J.Crew 原執行長 Millard Drexler 創立 Madewell,主打面向年輕消費者,2018 年 Madewell 銷售額大漲 23.5% 至 4.21 億美元,一時間聲名大躁。
有分析指出,J. Crew 敗局源自資本行業高槓桿後果,資料顯示,2003 年,J. Crew 尋求市場擴張,引入 Mickey Drexler 1000 萬美金投資。在資本加持之下,J. Crew 於 2006 年成功上市,而從 2011 年就開始了下滑之路,並擁有了超過 30 億美金的負債,當優衣庫放棄併購計劃之後,品牌失去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此後開始極速下滑,無力回天。
分析師 Joe Nocera 曾公開指出,「如果有一天 J. Crew 真的倒閉了,一定不是因為 Mickey Drexler,而是因為品牌背後貪得無厭的投資者。」
米歇爾·歐巴馬穿著 J. Crew 開衫參加節目
圖片來源:網絡
J. Crew 所代表的是簡潔、低調、平易近人的美式時尚,米歇爾·歐巴馬(Michelle Obama)曾在 JayLeno 的脫口秀節目上選擇了 J. Crew 開衫。得體簡約的搭配效果和相比奢侈品牌更「親民」的價格(價值約 336 美元)令 J. Crew 品牌在一夜之間成為美國民眾搶到斷貨的熱門單品。
歐巴馬就職典禮現場
圖片來源:網絡
就在歐巴馬宣誓就職當天,米歇爾戴了一雙綠色的 J. Crew 手套,兩個女兒一藍一粉紅大衣,全部來自 J. Crew,該品牌一度被奉為「美國國服」。米歇爾穿過的開衫或套頭衫,銷量狂漲 5 倍;J. Crew 的官方網站流量同比上漲 30 倍,這讓 J. Crew 的股價在未來的一年中大幅飆升。
米歇爾·歐巴馬帶著一雙綠色的 J. Crew 手套參加歐巴馬的就職典禮
圖片來源:REX/SHUTTERSTOCK
米歇爾價值 265 美元的萊茵石腰帶,實際上是 J. Crew 的新娘系列,在當時幾近脫銷
圖片來源:Chip Somodevilla/Getty
J. Crew 雖然一直以來以服裝聞名,但是其鞋履深受英國王室凱特王妃喜愛,曾多次穿著格紋跟鞋參加活動,另外條紋上衣、西裝長褲等,都是凱特王妃一再穿著的單品。
凱特王妃穿著 J. Crew 格紋跟鞋
圖片來源:網絡
梅根身穿 J. Crew 大衣
圖片來源:Us Weekly
梅根在嫁給哈裡王子之前訪問伯明罕時的一件 J. Crew 白邊裝飾藏藍色簡約大衣一經亮相,在英國官網上就被搶購一空。
分析師 Lisa Schemiser 在《New York Times》的一篇分析評論中寫道,「J. Crew 的女裝如今已變得毫無驚喜可言,變得空白平淡、無方向性,既沒有設計也不吸引人,或者這是 J. Crew 想要強調的休閒極簡主義,但其衣服的定價對於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來說真的是太貴了。」
過去六周,由於收入枯竭,這家零售商與業內其它公司一道努力削減成本,全職員工被減少到僅剩 2000 名,不僅如此,還有 20 億美元的債務負擔,以及原本計劃在首次公開募股中分拆 Madewell 的項目也被不斷推遲擱置。
Anchorage Capital Group、黑石集團旗下 GSO Capital Partners 和 Davidson Kempner Capital Management 持有 J. Crew 龐大的優先債,他們在 J. Crew 根據破產法第 11 章進行重整之際,提供約 4 億美元的新融資資金。
該公司此前經營著 181 家同名商店,170 家 J. Crew Factory 和 140 家 Madewell 門店,破產後,規模將進一步縮小,該公司總計與 140 名房東訂立租約,每月租金約為 2300 萬美元,還有大約 500 份租約暫未到期。近期在 Hilco Real Estate 的協助下,該公司開始「與房東溝通,嘗試在疫情後支付租金」。在法庭文件中顯示:「如果不能與房東達成和解,債務人可能會拒絕某些過於昂貴的租約,並關閉相關商店。」破產可能會波及上遊的房東,同時也會波及下遊的合作夥伴,例如其 200 多家供應商。
儘管全球市場剛剛開始試探性地重新開放,全球經濟也充滿了不確定性,但 J. Crew 在破產後似乎還有未來可期。業內專家表示,J. Crew 擁有足夠的品牌價值和足夠的追隨者,或許可以在艱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過去幾年,業績持續增長的 Madewell 成為該集團強有力的支持,但現在也有部分人士擔心,Madewell 也已經失去了過去幾季的勢頭,亟待修復,包括加入更多新穎的時尚創意。消息人士表示,創立 Madewell 的傳奇人物 Drexler 在 2017 年辭去執行長之時就已讓該品牌失去了增長動力,儘管在 2019 年財報中該品牌呈現出正增長,但顯然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去兩位數增長的輝煌業績,與此同時,該品牌的極簡牛仔風格已經被多數競爭對手品牌超越,Madewell 不再是人們唯一的選擇。
Customer Growth Partners 總裁 Craig Johnson 表示,「縱觀市場,我們發現 Madewell 的需求有所減弱,它輝煌的 22% 左右的增長率沒有再出現過,雖然試圖通過毛衣和非牛仔褲裝來豐富產品種類,這些努力並未奏效,他們急需一點額外的時尚感。」
另一位熟悉 Madewell 品牌的消息人士說:「Madewell 時尚的精髓已經消失了,而是 Drexler 離開沒過多久就發生的。這些衣服看起來更便宜、更年輕,非常明顯在由另一個團隊運作,他們持有與先前截然不同的時尚願景和觀點。」
Jane Hali & Associates 投資研究公司的執行長 Jane Hali 指出,「J. Crew 的問題是自己造成的,它沒有傾聽消費者的需求,在運動休閒風格風起雲湧之時,該公司卻拒絕涉足那項業務。零售是取悅顧客,給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去尋找公司自己想要的東西。」
Hali 補充說,「J. Crew 的前創意總監 Jenna Lyons 把古怪的風格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價格飛漲,風格看起來更像是』戲服』,公司似乎從未注意到逐漸崛起的網際網路服裝品牌 Everlane 物美價廉且適穿度極高的特性是其獲利的關鍵。」
但 Johnson 不認為商品是 J. Crew 品牌的「障礙」,「它擁有大量剩餘的品牌資產,以及不斷萎縮但仍然忠誠的客戶群,與一些價格更高的品牌相比,人們喜歡它的名字,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他們信賴的品牌。」
為了生存和發展,J. Crew 必須為產品種類帶來更多新意,並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畢竟它還是一個小眾品牌。
密西根大學羅斯商學院教授 Erik Gordon 則認為,「最大的問題事實上不是債務,也不是他們錯過了一兩個時裝季。實際上,這個品牌過去代表的是人們想要穿的東西,但現在年輕人想把錢花在正確的品牌之上。如果 J. Crew 明天宣布他們只使用可持續的棉花以及縫製的每件衣服都有來源明確的成本明細,可能不會遭遇像今天這樣嚴峻的危機時刻。因此該品牌需要重新定位自身,具有包容性、關心社會問題,但是這一切做起來沒有那麼容易,因為人們往往覺得你越努力就越虛假。」
梅根穿著經典的 Madewell 牛仔外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當被問及 J. Crew 品牌是否還有未來時, Gordon 回答說:「該品牌需要不斷重組債務,關閉更多的商店,解僱高管,看起來有更多時間可以用來揮霍。但 J. Crew 確實在一個小群體中具備聲量,如果有人願意收購該品牌,它最終可能會化身為一個觸及大眾的在線零售商生存下來。」
加州大學哈斯廷斯法學院教授 Jared Ellias 說:「這就是為什麼你需要申請破產,當你進入破產程序,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將你的債務降低到可控的水平。當你帶著更少的債務離開時,突然之間就會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但問題是,債權人希望在破產結束時擁有什麼?是出售庫存的收益嗎?這裡的跡象表明,債權人之所以對擁有這家企業感到興奮——是對 J. Crew 及其未來投下的信任票。」
另外,這家零售商對 Madewell 的上市計劃可能也會成為關注的焦點。加州大學哈斯廷斯法學院教授 Robert Rasmussen 稱:「從目前的破產狀況來看,我認為(Madewell)估值看起來不那麼有吸引力,但這也是該集團最有價值的資產,誰都不希望在經濟最低迷的時期做出這種決定。」WWD
採寫David Moin、Evan Clark
編譯Lucy Geng
封面圖片來源Mark Lennihan/AP/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