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開幕 翻開「大美健康...

2020-12-23 金融投資報

永安供圖

8月8日,雙流永安鎮域天府國際生物城。

一聲槍響,一場Mini馬拉松歡樂開跑,拉開了「2020年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的帷幕。

與以往不同,今年被冠以「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永安葡萄文化節,表明永安葡萄正從傳統規模種植轉身高質量發展,也見證著劍指「中國生命健康第一鎮」的永安鎮,正翻開產城融合發展新篇章。

本報記者 彭江

刷爆了朋友圈

8月25日,說到葡萄文化節開幕式當天場景,永安鎮付家壩社區鍾敏,還有些興奮:「今年的葡萄節,引進了迷你馬拉松,非常符合年輕人,比較新鮮,有活力。」

鍾敏是典型的90後,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成為了一名社區幹部。她說,永安葡萄主要集中在白果村和付家壩社區。在她眼裡,自從生物城進來(核心區落地永安) 後,永安「一年一個樣」,變化很大。她所在的付家壩社區,今年也由涉農社區改為城市社區。

鍾敏認為,今年的葡萄節,從以往的白果村,轉到漂亮的生物城舉辦,並冠以首屆中國地理標誌等內容,感覺更有檔次。

「活動當天幾乎刷爆朋友圈」,鍾敏這樣評價葡萄節開幕式的感受。記者注意到,活動當天鍾敏發的開幕式文藝匯演、迷你馬拉松熱身、開跑等三條微信,收穫的點讚超百個。

產業提檔升級

8月25日上午11時,記者在永安葡萄園,見到葡萄種植專家付加林時,他正忙著將政府統一印製的,有「雙流永安葡萄、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字樣的葡萄包裝盒,分給當地葡萄種植戶。

「得益於設施種植和成熟的技術,今年永安葡萄,幾乎沒有受到疫情的影響。品質非常好,價格也與往年持平。」付加林介紹, 2018年1月,永安葡萄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這是自黃甲麻羊、雙流冬草莓、牧馬山二荊條之後,雙流區又一地理標誌產品。

在付加林眼中,在永安鎮土地上「長出來的」千億級產業新城——天府國際生物城,很漂亮,有檔次。他認為,今年的葡萄節,永安鎮攜手天府國際生物城聯合舉辦,並被冠以「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傳遞出的是永安葡萄靚麗的新名片——地理標誌產品,同時也表明永安的生態農業,正與產業新城融為一體。

付加林透露,隨著生物城的建設,永安葡萄園正在東移到錦江以東地帶,在那裡規劃建設高標準、高檔次、更適合觀光的葡萄園,當地億元級的葡萄產業,也將提檔升級,邁步高質量發展。

產城融合發展

永安葡萄園東移,已在永安鎮今明年工作計劃之內。

永安鎮將在錦江以東,啟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區規劃建設,2020年建成葡萄標準化基地500畝,2021年建成1000畝,推動地標產品由傳統規模種植向品牌保護、標誌種植和技術輸出的新發展路徑轉變。

這,是永安葡萄產業的提檔升級,也是永安找準方位、搶抓機遇、服務服從於生物城建設大局,產城融合發展的見證。

永安鎮相關負責人士介紹,今年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開局之年,也是雙流新十年實現高質量大發展的起步之年,根據最新的雙流區委十三屆十四次全會精神,雙流將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地處南拓核心區域,緊鄰科學城,有著區位、生態、文化等優勢加持的永安,準確對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和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發展,將認真做好「借勢生物城、保障生物城、融入生物城」三篇文章,以「天府國際生物城、大美健康新永安」為工作主線,精心營城優城,推動永安鎮同生物城在城規劃、功能布局、基礎設施、交通路網全面同步,全面加快產城融合。

可喜的是,目前永安鎮正採取加快打造永安湖200萬平米的城市森林公園等舉措,塑造公園城市形態;也在深入挖掘打造地域文化新名片;更在多舉措全力展示新市民形象。系列行動,目標一個,就是展示永安風採,全面展示產城融合新形象。

永安鎮相關負責人士表示,永安將努力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中國生命健康第一鎮,為雙流高質量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中國航空經濟之都貢獻永安力量。

相關焦點

  • 「2020年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開幕
    金融投資網訊(記者彭江)8月8日上午,一聲槍響,一場Mini馬拉鬆開跑,正式拉開了「2020年首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的序幕。在跑步的時候還可以吃生態的葡萄,就更健康了。」前來參加Mini馬拉松的選手郭強為活動點讚。雖然沒有獲得前三名,但他覺得這一趟來得很值。「美景、美味,揮灑汗水,拿不拿獎的不重要。重在參與。」在葡萄文化節主會場,擺放有葡萄供大家免費品嘗。當日下午,還舉辦了葡萄品鑑會、產業融合座談交流會、百姓大舞臺文藝匯演等多種活動。
  • 多元需求下的社治新路徑 永安實現「在地新生」的更多可能
    各方代表聽取了具有雙流特色的「一核三共 區鎮融合——加速國際化產業社區營造」永安經驗,對這隻浴火重生的「五彩鳳凰」充滿了無限期待。確實,對永安鎮來說,2020年是一個「磨礪始得玉成」的年份。勇於在「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上「下深水」的永安,在雙流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保障生物城、融入生物城、借勢生物城」中創新社區治理路徑,收穫了一系列喜人成績:產業社區、城鎮社區、鄉村社區創建工作分別榮獲區級一、二、三等獎;一舉破解建制村調整面臨的幹部融合、群眾融合和工作融合「三道難題」,被省市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創新社區防疫措施,在全區率先開展「三色卡」和「五步工作法」,實現生物城第一時間復工復產
  • 第二屆世界茉莉花大會、2020年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節開幕
    11月29日,第二屆世界茉莉花大會、2020年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節開幕大會在廣西南寧隆重舉行。第二屆世界茉莉花大會、2020年中國(橫縣)茉莉花文化節開幕來自各級的有關領導、嘉賓、外國領館官員、茉莉花產業專家以及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享無限商機,共商發展大計,共創世界茉莉花產業的美好未來。
  • 這些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都將亮相陝西風味地理...
    2013年09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涇陽茯磚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2008年12月0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靖邊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並於2016年07月0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靖邊蕎麥」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據《靖邊縣誌》記載,明朝萬曆年間(1563-1620年),靖邊縣開始種植馬鈴薯。
  • 東寧冰酒成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冰酒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關於批准東寧冰酒、宜春夏布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批准東寧冰酒、宜春夏布2個產品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於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准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獲得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能夠有效提升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它與農村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息息相關。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絕大多數就是極具地方特色的農產品,是不可複製的地方優勢產品,具有唯一性和代表性。
  • 中國城商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管理工作委員會在杭成立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小明)12月29日,中國城商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管理工作委員會(簡稱「地標委」)在杭州舉行正式成立。據了解,「地標委」是中國城商聯直屬機構,在國務院國資委和國家民政部備案的全國性、專業類行業服務機構。在上級協會和有關政府部門的指導下相對獨立開展工作。
  • 河源又一農產品獲評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實施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成為繼「河源米粉」「連平鷹嘴桃」 「和平獼猴桃」之後 河源又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 地理標誌文化:桃中之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之上海金山蟠桃
    關於金山蟠桃金山蟠桃為上海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附:地理標誌金山蟠桃的小知識金山蟠桃為上海市的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金山蟠桃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上海市金山區呂巷鎮、廊下鎮光明村、南塘村,金山衛鎮塔港村、星火村、橫召村,張堰鎮秦望村,朱涇鎮五龍村、慧農村,亭林鎮周柵村、後崗村、駁岸村現轄行政區域。本文作者: 王浩 為跨界創客、資深策劃人、中國地理標誌文化產業的發起人與倡導者、萬慧智庫研究院地理標誌委員會副主任、致邦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 安慶長山長首屆葡萄採摘文化節暨燒烤狂歡節,盛大來襲!
    2017年安慶長山長首屆葡萄採摘文化節暨燒烤狂歡節將會於7月8日盛大開幕,全場免門票,請相互轉告哦!
  • 新莊黃瓜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效益頂呱呱
    前不久,農業部發布第2231號公告,73個產品申請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準予登記,依法實施保護。我省「同仁黃果梨」「大通新莊黃瓜」榜上有名,並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新莊鎮黃瓜自在泰國曼谷榮獲「一村一品基地獎」以來,獲得的第二項殊榮。小小的黃瓜不僅讓新莊鎮聲名遠揚,還盤活了當地經濟發展。
  • 劉兆彬: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如何引領中國農業高質量發展?
    20年前我有幸參與了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的創建,當時原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6號令,叫中國原產地產品保護,2005年改成了地理標誌。我也有幸是一個實踐者,這個產品的審核、考核我是從1做到100以後。現代意義的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已經有了260年的歷史,它成長於歐洲,發展壯大於法國,普及於歐盟,由三個國際協議做基礎,從巴黎公約到裡斯本協定到馬德裡協定,一直到1994年的TRIPS協議,就是與智慧財產權有關的協議。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制度到中國來落戶也就20多年的歷史,但是我們發展很快。
  • 營口大石橋「大紅袍」李子成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日前,農業農村部根據《農產品地理標誌管理辦法》規定,對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程序和條件的178個產品實施登記保護,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其中,營口市大石橋「大紅袍」李子成為全省唯一上榜農產品。「大紅袍」李子豐彩外盈,飽滿圓潤,口味甘甜。
  • 三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創新方式 「在線」更精彩
    根據《關於舉辦「做實四篇文章·點讚三明風採」三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的通知》(明委網信辦聯[2020]16號)要求,三明市網絡文化節於今年5月開幕。徵集作品《靜心之地——泰寧》創新線上啟動「首屆網絡文化節」三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開幕式採取網際網路「線上」啟動的創新方式舉辦,通過「三明市首屆網絡文化節」官方網站、東南網以及縣(
  • 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來了「地標產品」有了新保護
    日前,歐洲理事會作出決定,授權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該協定將保護中歐雙方各100項地標產品,有效阻止假冒地理標誌產品,使雙方消費者都能使用貨真價實的高品質商品。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是中國對外商籤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誌雙邊協定,也是近年來中歐之間首個重大貿易協定,對深化中歐經貿合作具有裡程碑意義。
  • 喀什名優產品專欄丨喀什地區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和新疆名牌產品
    2002年底色買提杏通過自治區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產品;2006年8月被奧運會推薦果品評選委員會評為2008年奧運會推薦果品一等獎;2007年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0年榮獲新疆名牌產品稱號。2009年英吉沙色買提杏幹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煙臺海腸桑島刺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
    煙臺海腸桑島刺參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2013-05-23 09:1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母網        瀏覽量: 3674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記者 姜曉  近日,國家農業部發布了2013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公告名單,對147個產品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青海省78個農產品獲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央廣網西寧12月11日消息(記者劉澤耕)記者日前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近日,河南縣雪多犛牛、同仁青稞、尖扎山羊、尖扎蕎麥、湟源犛牛肉等10個農產品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專家委員會評審。截止目前,青海省78個農畜產品通過國家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佔普查資源數的87.6%。
  • 常德桃花源擂茶順利通過地理標誌產品形式審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第382號公告,即關於受理4個產品申請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常德擂茶榜上有名。這標誌著由常德市桃花源風景名勝管理局申報的常德擂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形式審查。不日,常德桃花源擂茶將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 冶溪鎮聯慶堂首屆荷花文化節開幕
    嶽西網訊(特約記者 胡興南)「我們是專門來賞荷花的、看文藝演出的,早聽說聯慶堂很漂亮,來了一看,確實風景很美,節目也很精彩,儘管天氣熱,但值得一看。」來自太湖縣的趙女士說。8月8日,嶽西縣冶溪鎮聯慶堂首屆荷花文化節正式開幕,來自本地以及周邊鄉鎮的近2000名遊客前往賞荷花、品蓮子、看演出、遊古樹長廊、觀古代建築。冶溪鎮是嶽西縣傳統的農業大鎮,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冶溪鎮以打造旅遊休閒、宜居文明的生態鎮為目標,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大力培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特色產業。
  • ...公司等企業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公告》(2015年第88號)
    2015年第88號質檢總局關於核准北京瑞正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使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用標誌的公告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北京瑞正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名單見附件)分別就張家灣葡萄(張灣葡萄)、盧龍粉絲、大廠肥牛、敖漢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