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走訪:成都市雙流區永安鎮
2020年8月27日,成都市產業社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雙流區永安鎮生物城文化中心召開。各方代表聽取了具有雙流特色的「一核三共 區鎮融合——加速國際化產業社區營造」永安經驗,對這隻浴火重生的「五彩鳳凰」充滿了無限期待。
確實,對永安鎮來說,2020年是一個「磨礪始得玉成」的年份。勇於在「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上「下深水」的永安,在雙流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保障生物城、融入生物城、借勢生物城」中創新社區治理路徑,收穫了一系列喜人成績:產業社區、城鎮社區、鄉村社區創建工作分別榮獲區級一、二、三等獎;一舉破解建制村調整面臨的幹部融合、群眾融合和工作融合「三道難題」,被省市主流媒體爭相報導;創新社區防疫措施,在全區率先開展「三色卡」和「五步工作法」,實現生物城第一時間復工復產,並得到世衛組織專家的現場點讚……堅持以人為本,滿足多元需求的新永安,正迸發出勃勃生機。
鳳凰涅槃
產業社區活力彰顯
「有女不嫁筲箕凼,紅苕芋頭隨你脹。」這是以前流傳在永安鎮鳳凰裡社區的一句老話。但如今,基礎設施落後的傳統農業村早已「浴火重生」,作為國際生物城的「南天門」,搶抓生物城建設重大機遇,創新探索「五彩鳳凰」社區治理新路的鳳凰裡社區已經是一派「人城境業大合唱,鳳凰涅槃新景象」。
在實地探訪中,「五彩鳳凰」社治理念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紅鳳凰強黨建,黃鳳凰促和諧,綠鳳凰護生態,藍鳳凰重健康,紫鳳凰享時尚,五彩鳳凰共同發力,滿足居民的多元需求。」鳳凰裡社區黨委書記鄧小英介紹,依託生物城及永安鎮黨委黨建聯席制度,社區黨委已和轄區16家大中型單位黨組織結對共建,並成立了社企黨建聯盟,「紅鳳凰」充分發揮以黨建為龍頭的引領作用。而由社區兩委擔任「社企管家」,為轄區企業提供「管家式」綜合服務的「黃鳳凰」,則實現了社企有機和諧共融。
「以綠水青山作為生態本底的永安湖森林公園,一直被『綠鳳凰』貼心守護。」鄧小英介紹說,由區域黨建成員單位共同制定的公園管理辦法,更加明確了各方的管護責任。「藍鳳凰」則充分整合轄區優質醫療教育資源,為居民健康保駕護航。而代表著時尚的「紫鳳凰」,則以社區企業服務園區為載體,建設產業社區智慧管理中心,發展共享超市等實體經濟,在壯大集體經濟的同時,增加居民收入,「村美民富」正被鳳凰裡一筆一划認真書寫。
文脈傳承
場鎮社區特色鮮明
付家壩社區是永安鎮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在社區創新治理中,通過文化賦能,推動社區發展治理,喜獲2020年度四川省首批鄉村治理示範社區。
果肉鮮甜的永安葡萄作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早已家喻戶曉,付家壩社區以此為契機,成立了紅提葡萄協會,採用「大園區+小業主」發展模式,推動產業升級,變「園區為景區、產品為禮品、農場為超市、果園為公園、品種為品牌」,通過種植技術輸出,全年增收500餘萬元。2020年8月,聯合生物城成功舉辦的首屆國家地理標誌雙流永安葡萄文化節,更是吸引遊客12萬餘人次,實現營收1.5億元。
當葡萄產業日益興旺,便開始反哺社區文化教育。「這不僅是一幅藝術牆繪,也是我們付家壩的根!」2019年1月,永安鎮首個大型「翰林文化」繪畫藝術牆在社區亮相。同年,成都首個鄉村書畫院——葆琛鄉村書畫院在這裡開館,高雅的「生活美學」書畫藝術走進了鄉村農家,滿足著新時代市民和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社區堅持文化育人,營造全民共學、文明和諧的氛圍,也為基層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礎。
機制創新
鄉村社區提質增效
從付家壩社區出發,一路向南,便來到了大力發展文創產業、旅遊產業的永安鎮雙壩村。近年來,雙壩村穩抓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契機,一個場景融匯的現代新村正在逐步成型。天府非遺竹編研學基地在社區落成後,不僅讓竹編技藝得以傳承,還豐富了居民的業餘生活。「我們還利用流轉的1700畝集體土地,大力發展中草藥、紅提和藍莓等精品種植園和康養、民宿農商文旅項目,用鄉村旅遊帶動居民增收,讓大家的腰包都鼓起來。」雙壩村黨委書記丁建平介紹。
「我們新村真的巴適!白牆青瓦、乾淨敞亮,品質一點都不輸商品房小區。」這是雙壩人對自己家園的由衷讚嘆。雙壩能有今天的新風貌,與新村建設中「一竿子插到底」的新村黨支部、通過「抱團」發展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的產業黨支部、一支取名為「叫雞公」的自治隊伍密不可分,他們以人民的需求為導向,以共建共治共享為目標,用自己的力量譜寫著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社區發展治理要迸發可持續的活力,始終潛藏在「在地力量」的挖掘與激發中。未來,雙流區永安鎮還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市區全會部署,鮮明「永爭一流、幸福平安」精神區位,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推動社區環境高質量建設、社區活動高水平開展、社區服務高水平供給,讓永安成為新時代「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長最快的地方」。
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李思佳 永安鎮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