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需體認大陸釋出的誠意善意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文清(評論員)

      連日來,大陸「兩會」及隨後召開的《反分裂國家法》座談會受到兩岸高度關注。當前,兩岸關係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大陸釋出的對臺政策訊號對兩岸關係走向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論是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還是慄戰書委員長在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無不體現出大陸對臺方針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在關乎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民族發展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大陸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堅定決心與堅強意志,即堅定不移地堅持「九二共識」及一中原則,堅定不移地反對和遏制「臺獨」,堅定不移地反對外部勢力幹涉中國內政,這既是大陸始終堅持的對臺政策紅線,同時更是針對島內「臺獨」勢力及國際反華勢力發出的嚴正警告和威嚴震懾,可謂擲地有聲、鏗鏘有力,毫不含糊、毫不退讓。

      而在另一方面,大陸對臺灣也展示出一貫的政策柔性與暖性。李克強總理5月28日在全國人大閉幕會後舉行的中外記者會上回答了涉臺提問。他表示,「我們對臺的大政方針是一貫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都要堅持,同時要堅決反對『臺獨』。在這個政治基礎上,我們願意和臺灣各政黨、團體和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對話協商,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我們願意盡最大誠意和最大努力。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我們從來都反對外來幹涉。中華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事。我們視臺灣同胞為手足,血濃於水,始終高度重視臺灣同胞的福祉。」

      李總理的講話,在重申對臺政治原則和政策底線的基礎上,更多的體現出兩岸同胞骨肉相連,兩岸一家的對臺理念,其中透露出的訊息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在當前日益嚴峻複雜的兩岸形勢下,大陸仍然堅定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方向。雖然民進黨當局「臺獨」動作不斷,雖然臺海上空陰雲密布,但大陸方面仍然盡大努力去爭取兩岸和平發展的前景,希望兩岸關係能夠撥雲現日,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大陸方面願意為此而努力,可謂誠意、善意滿滿。

      二是大陸繼續推進兩岸交流與合作,廣泛爭取臺灣民心民意的對臺政策沒有改變。無論是十年前兩岸雙方籤署並實施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還是最近幾年大陸接連出臺的「31條」、「26條」、「11條」,大陸始終積極為兩岸交流合作創造條件,始終關心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體現出大陸對廣大臺灣同胞的關心與關愛,體現出對廣大臺商、臺資企業的扶持與關照。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大陸都將一如既往地堅持推進兩岸交流與合作,縮小兩岸分歧,拉近兩岸差距,不斷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認同感與心靈契合感。兩岸只有凝心聚力,才能匯聚成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國家統一的民意力量,這是解決臺灣問題,最終實現國家統一的根本力量所在。

      三是大陸始終視臺灣問題為中國內政,堅信兩岸同胞完全有理由、有條件、有智慧共同協商,妥善處理好兩岸中國人自己家的內部事務,體現出大陸對臺的戰略定力。眾所周知,臺灣問題是中國上世紀四十年代內戰遺留下的歷史問題,由於美國的外部插手,臺灣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以至遺留至今。但無論是歷史上還是法理上,海峽兩岸本就同屬於一個國家,只是由於歷史的原因造成兩岸分治,但國家主權並沒有分裂。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大陸始終堅持的對臺基本方針。在這一基本方針指引下,兩岸的隔絕狀態被打破,海峽兩岸開啟了協商談判,實現了兩岸「三通」,形成了兩岸同胞大交流大合作的局面,兩岸關係也由此開啟嶄新的篇章。

      兩岸制度不同,但不是國家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統一」最符合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一國兩制」最能照顧現實、尊重差異、保障臺灣同胞的利益福祉。「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的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的意見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的利益和感情。可以說,大陸解決臺灣問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在向廣大臺灣同胞不斷釋放誠意與善意。而主張「臺獨」的民進黨為了謀取一黨一己的政治利益,刻意抹黑「一國兩制」,同時在島內以各種政治手段大肆煽動「仇中反陸」的民粹政治,刻意製造兩岸民意對立,阻撓兩岸交流與合作,為兩岸關係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對臺灣的長遠發展和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這一點海峽兩岸是有目共睹的。

      大陸於2005年出臺並實施的《反分裂國家法》,並非針對廣大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島內「臺獨」勢力和外國幹預中國內政的圖謀與行徑,體現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決心和信心,同時也有利於遏制「臺獨」勢力,有利於穩定兩岸關係大局,密切兩岸經貿關係,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廣泛交流。從這個意義上講,《反分裂國家法》不僅不會傷害和威脅到臺灣,相反是對廣大臺灣同胞表達善意的一部重要法律。大陸方面以法律的利劍,有力地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維護兩岸同胞的切身福祉,促進兩岸關係行穩致遠,推進國家統一進程,這正是對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兩岸中國人釋出的最大誠意與善意。

      誠如李克強總理所言,「我們視臺灣同胞為手足,血濃於水,始終高度重視臺灣同胞的福祉。」大陸方面始終關心關愛臺灣同胞,仍然希望兩岸關係能夠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廣大臺灣同胞應當體認到大陸釋出的對臺誠意與善意,理性、正確地看待當前兩岸關係形勢。而民進黨當局更應當看到大陸方面釋出的政策善意,順應歷史發展大勢,呼應臺灣同胞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主流民意,及早在「臺獨」道路上止步、剎車,回到兩岸一中、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這是兩岸關係的正道,是兩岸之幸,更是臺灣之福!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反分裂國家法的「統一雙軌制」

  《反分裂國家法》作用有目共睹

 《反分裂國家法》需再恰當的定位

  《反分裂國家法》針對的是「臺獨」 

   大家來找茬!陸委會新聞稿漏洞百出

  《反分裂國家法》對於「法理臺獨」的嚇阻效應

   大陸舉辦《反分裂國家法》座談會震撼臺島

   《反分裂國家法》阻止「臺獨」的躁動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520前夕,民進黨當局向大陸釋出善意?專家稱相當有限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5月8日起,滯留湖北臺胞可自行搭機返回臺灣,也傳出民進黨當局將同意大約一萬六千名陸港澳生,搭所謂「類包機」返臺上課,外界分析這些似乎都顯示出蔡英文在520之前,對大陸釋出善意,陳鳳馨專家是怎麼看民進黨當局的這些操作的?
  • 臺陸委會負責人神邏輯:任用田弘茂是對大陸釋「善意」
    廣告 臺陸委會負責人神邏輯:任用田弘茂是對大陸釋「善意」 2016-09-02 13:51:58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
  • 邊釋善意邊對抗?蔡英文第二任期的兩岸策略,到底打什麼算盤
    臺灣島內有部分輿論解讀,蔡英文是藉此向大陸釋出善意,實踐她曾承諾過的「不挑釁、不冒進、不激化、維持現狀」。但與此同時,蔡英文放任網軍出徵、「獵巫」任職陸媒的臺灣人,這種兩手策略令人質疑她的誠意。海陸人事布局打穩定牌有關人士透露,蔡英文當局的海基會、陸委會人事安排是「穩」字訣為首要原則。
  • 拜登確認入主白宮,「藍委」預言:蔡英文元旦談話將對大陸釋善意
    @銳看臺灣報導 美國選舉人團14日投票,民主黨拜登最終拿下306票,川普232票,拜登確認將入主白宮。對此,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有學者指出拜登當選後,將採對大陸採"軟圍堵策略",他認為這種說法不準確,因為拜登外交策略對大陸是不冷戰不脫鉤,所以兩岸不可能再走對抗態勢,他觀察蔡英文在明年的元旦談話可能會對大陸釋出善意。陳以信今在網絡政論節目上表示,美國總統選舉大勢已定,也開始進行政權交接,他認為翻盤的可能性幾乎不可能存在。
  •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劉孟竹:大陸「26條措施」再釋利好 臺灣球員路更寬   大陸新出臺的"26條措施"惠臺利民,相關利好引發臺灣各界關注。有島內資深體育人士看好臺灣球員"登陸"發展的前景,另有學者專家認為,無論是擴大招生亦或是領事保護,足見大陸在落實落細對臺胞同等待遇上真心實意、細緻入微。
  • 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
    原標題:臺媒:臺北上海「雙城論壇」釋出兩岸溝通善意參考消息網7月23日報導以「城市防疫 智慧經濟」為主題的「2020上海臺北城市論壇」,22日通過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臺媒稱,在兩岸交流凍結與疫情衝擊下,雙城論壇持續召開,是彼此釋出善意。據臺灣《旺報》7月22日報導,上海市長龔正透過視頻模式進行開幕致詞,表示「疫情可以阻礙我們面對面,但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也強調應秉持兩岸一家親,以此次論壇為契機凝聚更多共識,加強後疫情的交流合作。
  • 賴清德突然對大陸釋放「善意」 聲稱「兩岸應促成有意義對話」
    賴清德突然對大陸釋出「善意」,聲稱「兩岸應促成有意義對話」】昨天,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以錄影方式參加「僑務委員會議」閉幕典禮,「臺獨」色彩鮮明的他在致辭時聲稱,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兩岸應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我們也願意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共同來維護區域的和平與穩定。
  • 蔡英文:大陸知道臺灣人民希望怎樣 期待能再給一點善意
    【環球網綜合報導】距離5月20日越來越近,海峽兩岸的民眾都在持續關注民進黨籍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在「520就職演說」上會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對此,臺灣「中國時報」對蔡英文進行了專訪。蔡英文在訪問中表示,520就職之前是雙方展示善意、累積互信難得的「緩衝期」,沒有這段過程,520說什麼都沒有幫助。
  • 臺企業家:臺灣也應釋善意,多爭取大陸民心
    剛接任臺灣中華海峽兩岸企業交流協會(簡稱「海企會」)理事長的連文濱23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及邊境管制影響,今年兩岸民間交流幾乎是完全停擺。但兩岸貿易依存度仍連年攀升,或許兩岸都應思考商務泡泡或旅遊泡泡之道,尤其農曆春節將至,島內執政者應多聆聽基層及臺商心聲。
  • 大陸「武統」言論持續發酵,新黨青年軍:蔡英文應主動釋善意
    對此,蘇恆表示,近幾個月來,常聽到不少人吹噓臺灣防疫工作做得很好,但實際並非如此。「雙標防疫」政策讓歐美旅客可以自由地出入臺灣,導致島內確診人數從十幾例增長到現在400多例,甚至到了有些城市需演練封城的地步。蔡英文在防疫上不斷討好歐美,受苦的卻是臺灣普通民眾。
  • 統派鬱慕明:國民黨和民進黨一起拒陸善意,自願降格比拼拒絕大陸
    針對中國國民黨14日宣布取消以政黨名義出席海峽論壇,新黨榮譽主席統派鬱慕明批評,國民黨已降格到和民進黨比拼拒絕大陸,一起拒絕大陸給出的善意和誠意,因此,現在已經到期的ECFA如果還不斷,臺灣人只會覺得是大陸單方面「求和」,愈拒絕大陸還愈能得到兩岸紅利。
  • 鄭昭明:揮霍大陸善意,武統不遠
    長期關注兩岸關係發展的工黨(臺灣)中央委員會主席鄭昭明,就此向「兩岸心觀察」公眾號(ID:lianganxgc)表示,臺灣藍綠陣營對大陸存在嚴重誤判,吃定大陸不敢對臺動武,對大陸什麼都要、就是不要統一,長期以來一再揮霍、透支大陸善意。卻不知,待揮霍盡大陸善意,武力統一就不遠了。 鄭昭明:首個到大陸參訪的臺灣政黨領袖
  • 新黨主席:大陸擔憂臺灣沒有回頭路
    從海峽論壇中可以看出,大陸方面並不想中斷雙方聯繫,兩岸關係再差還是要保持溝通。海峽論壇結束,新黨主席出席論壇19日在福建廈門開啟,為了擴大民間交流,兩岸增進融合,在線上和線下廣泛交流,新黨主席吳成典率領黨內一些人員參加。在會上大陸的政協主席汪洋通過視頻發表講話,並進行交談溝通,國臺辦主任和臺灣代表們見面。
  • 港媒:大陸釋出利多 島內為何既喜又憂
    港媒:大陸釋出利多 島內為何既喜又憂 2016-01-11 11:17:57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兩岸關係處於重要節點,將來大陸會否開放更多的試點城市仍是未知之數,臺灣未來能否享受這些利多,還要看新當選的領導人是否承認「九二共識」。
  • 蔡英文頻對大陸釋出負面訊號,臺媒:兩岸負能量越多,臺灣越危險
    《中國時報》:以「唱衰臺灣」為由發起口誅筆伐民進黨當局箝制輿論不遺餘力《中國時報》今天刊登題為《臺灣只會被做衰 非唱衰》的文章指出,民進黨以所謂「唱衰臺灣」的理論脈絡,不但直指馬英九不該在臺灣所謂然而,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回歸到一個單純的知識分子身份的馬英九,依然是可以對時局提出諍言的。而民進黨當局以所謂的「唱衰臺灣」為名發起口誅筆伐,無疑就是箝制輿論、壓制反對意見。
  • 大陸研究給予臺胞「國民待遇」 臺灣人怎麼看?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昨天(8日)指出,中共中央舉行的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政策措施涉及臺人在大陸的就業、社會保障、生活便利等,有關部門正按照會議精神研究,待成熟後將陸續公布實施。相信這些舉措,將為臺灣同胞在大陸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促進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 臺灣民眾為何老對大陸抱有偏見?
    作為駐臺記者,在臺灣經常聽到人說大陸吃不起茶葉蛋,上廁所不關門,偏見重重,氣的冒泡,但是這些誤會是怎麼來的?有辦法改正臺灣民眾對大陸的偏見嗎?還是必須得等統一後才可以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傲慢與偏見的話題。
  • 大陸惠臺措施含金量高 臺商加大對大陸投資
    由此可見,儘管兩岸關係因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而陷入僵局,但大陸為臺企臺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從未改變。大陸方面繼頒布「惠及臺企臺胞31條」和「26條措施」後,最近又頒布「11條措施」。大陸臺商紛紛稱讚大陸的惠臺措施是真金白銀,更堅定了在大陸發展的信心。
  • 這得看臺灣
    是啊,兩岸之間是否會發生衝突,這確實要看臺灣,臺當局的所作所為才是能否引發兩岸衝突的根源。大陸傳遞誠意,臺灣能否領會近年來,因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而導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臺海局勢緊張,但大陸方面為廣大臺胞謀福祉的決心絲毫沒有改變,不斷推出一些對臺有利的政策。
  • 大陸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發展空間
    在與臺灣業者座談交流時,張志軍表示,大陸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可以為臺灣青年創業提供無限的發展空間。  是啊!大陸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尤其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目前大陸服務業佔GDP比重為49%,格外引人注目,如果與臺灣的70%多相比較,可見發展的空間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