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020-12-14 鄉土鄉人

很多農村俗語都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有些俗語雖然久遠,但放到現在依然很很有道理,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卻早已過時了,比如這句「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話放到現在似乎已經不太準確了。

有兒貧不久

這句話如果放到80年代以前的農村,還是很有道理的,遠的不說,就說80年代以前,當時的農村還是生產隊,那時候講究人多力量大,而家裡的人多也可以多掙工分,那時候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加一隻公雞,多二兩氣力」,這句話就是描述在乾重活的時候,哪怕是多一個小男孩,也會增加不少力氣。就好比拔河,加一個人就能更加有力量。

那時候養一個孩子也花不了多少錢,生孩子的時候也不去醫院,順便在家裡燒一鍋熱水,然後在村裡找一個接生婆,甚至一分錢不花就能把孩子生下來,而且在孩子斷奶後也不用買奶粉,幾個月的孩子就開始喝麵湯長大。

由於養孩子成本比較低,因此在那時候,很多農村家庭都有幾個孩子,甚至一家有五六個男孩也是很常見的,也有人為了生男孩,就算已經有了好幾個女孩都不死心,哪怕東躲西藏也要生男孩,也足見那時候人們對男孩的渴望。

首先養兒子和養女兒的花費幾乎沒什麼區別,那時候無論男孩和女孩上學花錢都一樣,娶媳婦也不花什麼錢,而且男孩長大後,在農村還能分到土地和基地,自己勤快點蓋個房子就能結婚,而且那時候蓋房子也不花多少錢。

在這種成本平等的情況下,當然會選擇生男孩了。因為女孩終究是要嫁出去的,因此為了節約成本,很多農村人就不讓女孩去上學,總覺得學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反正是要嫁人的,有那錢還不如給兒子買點好吃的划算。

因此男孩長大後不僅能幹活賺錢,還能把女孩娶回家,也就是說生了男孩就相等於有了女孩,如果生了女孩那就相等於什麼都沒有,因此農村人才說「有兒貧不久」,在兒子長大後什麼都會有的。

無子富不長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家裡如果沒有兒子的話,就算家裡很富有,也不會長久。以前人認為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如果家裡只有女孩,將來嫁給別人之後,自己的家產連繼承的人都沒有了,就算有錢也富不了多久。

那麼「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話放到現在還有道理嗎?

自從男女比例失衡之後,農村的彩禮是一年比一年高,這樣男孩和女孩的養育成本就發生了根本變化,上學時期花費都一樣,但是到了結婚時就不一樣了,就算男方家在村裡算有錢的,給兒子結一次婚就會瞬間致貧,一朝回到解放前。

曾有人開玩笑說:「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建設銀行壓斷腰,招商銀行沒煩惱。」這也想像地描述了兒子和女兒的區別,因此「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話,放到現在早已不準確了,甚至可以說成是「有兒遲早貧,無兒富長久」了。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到底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是什麼意思?說得有道理嗎?老祖宗的智慧不可不知。有些俗語在農村很流行,特別是有關娶妻生子、房屋風水方面的俗語,更是廣為流傳。另外在農村還有一句俗語:「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這句話以前在農村很被認可。意思是說,家裡貧窮只是暫時的,只要有兒子,生活就有希望,有奔頭,早晚會富裕起來的;要是家中沒有兒子,即使家中再富有,也不會長遠,慢慢會變得貧窮。這句俗語說的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常說,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時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農村了許多老人農民沒有上過幾年學,但在日常勞動中卻總結了許多書上沒有的學問,像是我們在在對話中經常聽見的一些俗語,就是他們在田地裡,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典,希望子孫後代們能夠少走彎路。下面我就簡單的介紹幾句,來體會一下鄉下農村人的智慧吧。
  • 老祖宗的告誡: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是否有道理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歲月中,留存著許多含有哲理的俗語。這些俗語大都是以膾炙人口的通俗語言,進行口口相傳。但是有些俗語,雖然隨著歷史的變遷,時代的發展,可是不管時代怎麼前進,這些老話,依舊在現實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定的現實意義。就好比我們接下來要講的,老祖宗曾告誡:"有兒貧不久,無子富不長",真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窮和柴火有關係嗎?
    在農村有好多比較經典的俗語,這是我們老祖宗長期積累的寶貴經驗,也反映了勞動人民一代又一代的智慧。在這些俗語中包含著生活常識、為人處世以及傳統觀念,它們是鄉村文化的瑰寶,是思想的凝練和結晶。通過這些俗語,我們可以了解農村生活、當地習俗和正確的價值觀。所以要深入了解農村,就必須先從農村俗語入手。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貧富和水缸有啥關係?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農村這裡有著非常多的俗語吧,這些俗語在以前的時候對農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現在有很多農村人每天忙著賺錢養家,所以農村有大部分的俗語都被人遺忘了,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個俗語就是窮柴火,富水缸。對於這個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這跟另外一句俗語:窮養兒子,富養女的俗語差不多,意思是蜜蜂養要留足蜜,不可貪心,這樣才能把蜜蜂養好,所以叫富養蜜蜂。兔子又是太能吃了,給再多都吃完,吃不完也糟蹋完,吃多了不消化,所以兔子要窮養!很多人聽到這句俗語,就以為是窮人養兔子,富人養蜂的意思,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片面的看法,窮養兔子和富養蜂,這中間沒有一個人字在裡面,所以說這是根據兔子和蜂的生活習性來總結出來的經驗。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 農村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富不養老相好,家貧不挨青笛嫂」,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是什麼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是什麼意思?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文/江南煙雨夜行人一個人的生命短暫,最長的也不超過一二百年,但是他對現實生活的體會和總結卻可以通過語言文字流傳千年。中國悠悠歷史長河中,許多人的許多智慧,化為文字和語言,流傳下來,最終匯集成一個成語、俗語、歇後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會聽到一些俗語,比如「百聞不如一見」,直截了當地說明了實踐的重要性。不過很多俗語因為時代的變遷、社會環境的變化,變得不再適用於有很多針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所作的俗語已經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了,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哲理,卻依然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 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文化,淵源流長,其中在我國農村有很多的俗語,一直以來都廣泛流傳。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農村俗語:「再窮不賣看家狗,再富不宰耕地牛」。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又有一些什麼暗示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啥意思?你知道嗎?
    大家好,歡迎閱讀(老農村夫)欄目,每天為大家分享更多關於農村的信息和內容,更有趣味的俗語知識,如果你喜歡的話不妨點個關注吧,請點擊右上方藍色按鈕「關注」,持續收看本欄目內容。謝謝!不過唯一沒變的依然能見路邊兩旁,總會有三五成群的人圍在一起,嘮嘮嗑,說說笑。確實,這是農村千百年來的習俗,忙碌了一年那短暫的休閒日子。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也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故事。比如在老人口中就有一句特別耐人尋味的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了賺金庫」,此話有沒有道理?今天咱們就來粗略的探討一番。
  • 農村老人常說的十大經典俗語,你真的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家居住的位置是城鄉結合部,因為小的時候在城裡面上學,每次放假去我姥姥家都會聽到一些我不懂什麼意思的農村俗語,所以今天我收集了一下俗語解釋發出來讓大家看一下是否正確!農村俗語,俺老家的說法是老俗話,並不是哪一個人的原創,也尋不到是哪個年代創作的,但是代表的是謙和為上,勤勞智慧,和吃虧是福等等傳統文化,由於現在受的教育等問題農村俗話也正在慢慢消失,所以今天整理讓大家了解一下。(由於河南方言,有些文字打不出來,就簡單地表達一下)01一身老白毛笑話別人漢武裝。
  • 農村俗語:「野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野貓子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寒之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嗎?在農村裡,人們對一些動物的到家也是非常忌諱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俗語吧。比如有俗語說「狗來富,貓來窮」,「喜鵲報喜,烏鴉報喪」等俗語。
  • 農村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啥意思?有道理嗎?
    窮不丟志;富不忘本;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農村的俗語中總是有一些讓人如醍醐灌頂的句子,現今,很多人都在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還有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然而農村的俗語富不忘結髮妻,窮不賣家中狗早告訴了我們一切。富不忘結髮妻,何謂結髮?以君之發,結我之心。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農村地區很多夫妻都是相濡以沫的,很多剛剛結婚的時候都比較困難,但是後面日子都過得越來越好了。
  • 農村俗語「窮不丟書,富不丟豬」是什麼意思?又有何道理呢?
    #爆款創造營#農村俗語是咱們的老祖宗們,祖祖輩輩世代流傳下來的歷史民間文化,是祖先們生活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聰明智慧的結晶,有許許多多都是啟發人生的寶貴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說得很通俗簡單,但是有時還是值得我們細心揣摩,用心品味,才能弄明白其中較深刻的道理的。
  • 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
    熱衷於農村俗語的我,農村俗語:「窮養兔子,富養蜂」,有什麼道理嗎?整句話是什麼意思?農村老話說,窮的人就去養兔子,富裕點的人,才去養蜜蜂;或是指窮人養兔子,會越養越窮;富人養蜂蜜,會越來越富有。農村人養兔子,兔子吃的食物,可以去山上採摘兔子菜給兔子吃,甚至平時有種植花生,用花生葉曬乾也可以餵養兔子;兔子居住的地方,只需要一個大籠子或是家裡廢舊不用的儲物室。總體上,養兔子的成本不高。窮人養了兔子,不僅自己可以有兔子肉吃,也可以賣兔子。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窮人本來就窮了,又養兔子會更窮。
  • 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隨風飄散農村俗語人勤出寶地,人懶地長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不少人的生活都變好了,而且有些人還買起了房子或者是開起了小轎車,而且現在很多人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不像以前那些人那麼封建迷信,以前因為國家落後,讓不少人都非常迷信,相信很多沒有科學依據的東西,比如說農村有些俗語就是比較封建。
  • 農村俗語「男好一身毛,女好膘纏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些俗語「一目了然」人們不假思索就能知道它要講的含義,而有些俗語卻「諱莫如深」,如果沒有老農的講究,很難知道其中的含義。在農村,俗語包羅萬象,很多在生活中都有「原型」可尋,而有些則是大夥茶餘飯後的談資,對於以下的三則俗語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不富也旺,是哪三樣,你知道嗎?
    在鄉村生活中,我們從小就可以聽到各種意義深遠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了我們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經驗和處世道理。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但是有一些俗語,如果就聽幾個詞,並不很清楚它到底含義是什麼,比如這句「家有三寶,不富也旺」。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老輩人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農村人採收養「寵物」的始祖,從古至今農民都有在家裡養家禽的愛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小動物,像在過去比較受歡迎的就有土狗、土雞、鴨子、豬、貓等等。而在飼養的過程中,老一輩農民也總結了很多和這些小動物相關的俗語,您都聽說過哪些呢?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這句老話,村裡的老人常常說起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啥意思?生孩子和貧富有啥關係?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家中的孩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富不添丁,窮不添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生孩子和家庭貧富又有什麼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