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一輝近照
石一輝,2011年博士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畢業後進入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擔任監控員;2012年從事調度工作;2016年任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2019年兼任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副主任,主要負責電網監控、調度自動化、配網調度運行以及供電服務的調度指揮工作。
2月15日凌晨2點50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依舊燈火通明,石一輝處理完因寒潮引發的停電事件,審查完當日電力運行數據和資料,又在總結一天的工作。20多天,每天十幾個小時超負荷工作,已成為他的工作常態。
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全國各地紛紛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疫情,石一輝在家人的支持下,大年三十就投入了戰鬥。從組織動員員工到崗、制定防護防疫方案,布置保供電措施,他親歷親為、率先示範,發揚清華電機人「為學與為人」的精神,在調度、服務指揮一線,確保供電服務指揮體系正常運轉,保障武漢電網的安全運行和武漢市民的可靠用電。
不遺餘力做好人員防護防疫工作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網武漢供電公司調控中心的全體值班人員就處於緊張的工作狀態。電力調度員的專業性決定了他的不可替代性,一旦被感染,地區電力供應就難以保障。值班調度人員的防護防疫成為了首要難題。石一輝和他的同事們採用封閉值班模式,調度員吃、住、工作都在大樓裡,不與家人和外界接觸;除了常規的測溫、戴口罩、消毒之外,還為每人配備了專用話機,防止交叉感染,最大限度減少了工作人員被傳染的可能性。在加強調度員個人防護的同時,工作節奏由原來每天三班倒、每班8小時的運行模式改為兩班倒、每班12小時。這樣的工作強度,不僅是對調度員專業能力的考驗,更是對他們思想、體力、耐力、意志的全方位考驗。
多措並舉確保武漢地區電力供應
在抗「疫」的關鍵時刻,醫療救治單位、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防疫指揮部等單位的可靠供電是打贏抗「疫」攻堅戰的重中之重。石一輝帶領團隊組織繪製保電用戶全路徑供電圖,制定電網集中監視方案,提高電網監控巡視力度,保障第一時間發現電網異常,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同時,他組織開發的電網「一鍵巡視」工具派上了用場,用機器快速檢索全網運行信息,開展全天候、無死角監控,挖掘潛在運行風險並進行預控,做到供電保障萬無一失。
疫情期間,他還同步啟用電網調度的備用值班場所,提高突發事件應急響應速度,即使主要值班場所發生異常,也能依靠備調無縫接管武漢電網的調度運行工作,多措並舉保障電網安全。
不分晝夜快速解決突發事件
1月23日,武漢封城。900萬武漢市民被困家中,情緒比較敏感。即使是小範圍的停電、停水,也容易發生輿情事件。而此時武漢正值冬季,天氣情況多變極易造成電力事故。
2月14日武漢開啟「地獄模式」,狂風暴雨、雷電冰雹和大雪天氣相繼來襲。一天半的時間,武漢地區各種與停電相關的電話不斷。石一輝在供電服務指揮中心指揮一線協調、指揮,各路人馬紛紛開啟增援模式,直至15日深夜,累計完成搶修工單量激增近1200筆,較平時翻了近十倍。
石一輝說:「今天是我到供服後最受考驗的一天,但大家精誠團結共同戰鬥的精神也鼓舞和感動了我,更證明了我們這個隊伍是能打硬仗和打勝仗的隊伍!」
隨著抗「疫」工作的不斷深入,需要保障的地點越來越多,工作強度也越來越大。到目前為止,國網武漢供電公司共承擔598家單位的電力保障工作,涉及保電線路1071條,全武漢三分之一的電網進入保電模式。此時,對於武漢電力調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說,挑燈夜戰已是常態,徹夜不眠已是便飯,而石一輝又在和同事們研究怎樣將搶修時間控制在4小時以內,保障武漢人民的光明和希望。
石一輝曾對電機系的在校生說過,希望大家不斷自我總結,提高個人綜合分析能力,在未來工作中保持真誠的心,不要太計較、不要算得失,要志存高遠。而在抗「疫」攻堅戰中,他用實際行動向在校學子充分詮釋和展現了清華人的精神。
疫情初期,石一輝舍小家為大家,毅然站在抗「疫」指揮工作一線,為戰「疫」前線點亮了一束微光。道阻且長,行者將至。疫情尚未結束,他將繼續在崗位上堅守、疫情裡擔當,為國家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清華新聞網3月20日電)
供稿:電機系
編輯:呂婷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