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 題:「抓」住年輕人——MLB助力中國棒球發展
新華社記者公兵
「希望棒球能成為中國年輕人最喜歡的運動(之一)。」這是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中國區市場與媒體總監邵穎新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達的雄心。
「抓」住年輕人
5月底,MLB PlayBall!青少年棒球聯賽「鑽石杯」總決賽舉行。自2007年以來,MLB PlayBall!青少年棒球推廣計劃已觸達全國10個城市的近200所小學,累計超過120萬名在校學生通過此項目接觸棒球。首屆MLB PlayBall!青少年棒球聯賽於2008年舉辦,2019賽季已是該聯賽連續舉辦的第12個賽季。已籤約MLB美職棒球隊的7名中國球員中,6名曾參與過這一聯賽。在MLB的推動下,棒球運動在中國大學校園中發展迅速,清華、北大等國內知名的80餘所高等學府加入了MLB高校棒球俱樂部。MLB中國將繼續以興趣培養為主,推動校園棒球文化發展,讓更多的青少年體驗棒球運動的魅力。
從今年開始,MLB中國的發展戰略「升級」——推出娛樂體驗計劃、青少年棒球發展計劃、高校College Club計劃、潮文化計劃、公益計劃以及「大」IP計劃等六大計劃,深度開發MLB和棒球運動的商業價值,進一步推動中國棒球事業的發展,尤其在「抓」住年輕人方面下足了功夫。
拿邵穎新的話說,今後要打造年輕化、時尚化、娛樂化、跨界創新的MLB品牌文化。
而要想「抓」住年輕人,就需要激發出他們的興趣,娛樂體驗計劃就是舉措之一。「我們在聯盟品牌推廣和落地活動中,會更多地讓棒球運動娛樂起來,讓參與門檻降低,讓大家認為棒球是一項娛樂性、時尚性兼具的運動。所以在過去十年,我們一直做路演,在很多城市做棒球樂園活動,今年該活動升級為棒球嘉年華。我們向參與者提供了全套棒球體驗,這個體驗結合大家非常喜歡的小程序玩法、線上球探報告生成,讓大家對棒球有一個簡單的認知。」
電競在年輕人中的號召力已不言而喻,它也被用作吸引年輕人從事棒球的手段之一。
「我們下半年會發布一個電競聯賽。我們會和中國頂級的電競俱樂部、大學和業餘球隊一起做一個聯盟。這個聯盟會打MLB官方授權遊戲,今年預計會有八支隊伍參賽。通過這種年輕人感興趣的方式,把棒球元素滲透到他們的生活裡。」
無論是小程序還是電競,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將年輕人吸引到球場,真正投入棒球運動中。
「很多人覺得棒球比賽很難看懂,但當你真正踏上場地,自己去跑壘,就會覺得這個活動非常有意思。為什麼?因為首先棒球更多是靠團隊協作和頭腦,你要分析場上局面,你要考慮大局,甚至做出犧牲。棒球是一個智力與體力並存的運動。」邵穎新說,TFBOYS拍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時,就扎紮實實在南京訓練了一個月,他們真的會打棒球。這既將他們的粉絲「導流」到棒球,又為王源在MLB紐約大都會主場開球奠定了基礎。
「棒球又是一項蘊含逆商教育的運動,你要學會接受這個球打不中、被人三振,要學會接受失敗。」邵穎新說。
奧運影響不再凸顯
明年東京奧運會,棒球重回奧運大家庭,但四年後的巴黎奧運會又將再度離開,這種「大喜大悲」會不會影響棒球發展?
邵穎新說:「從08年之後棒球就已經淡出奧運十年了,但在這十年,棒球同樣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們的金牌觀已改變,不唯金牌,而更重視身心健康。一項運動是否在奧運體系內,對於這項運動的發展本身並不是核心要素。我們希望棒球在中國能真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融入年輕人以及中國家庭的日常,而不僅僅是四年一次的狂歡。」
場地往往被認為是棒球發展的瓶頸,邵穎新並不否認正規棒球場地的缺乏,但就推廣棒球而言,其實可將足球場改造後使用,或者在公園、社區裡,父子倆戴上手套練練投擲同樣可以玩很久。而像打擊籠這樣簡單的棒球娛樂設施則大大拉近了人們與棒球的距離,「任何一個棒球培訓機構、棒球酒吧都會有這樣的設施,十分親民,方便群眾參與棒球運動」。
中國市場潛力巨大
一項運動的發展自然有它的市場邏輯。與其他運動一樣,MLB的收入來源包括票務、版權、贊助以及授權。MLB已在中國開設約400家品牌授權商店,MLB全球特許品牌New Era進入中國不到2年已開設約100家門店。
那麼MLB在中國是否實現了收支平衡?邵穎新說,從2016年開始,MLB在中國實現了版權收入,這是令人欣喜的進步,但中國市場尚處於培育階段,所以還沒有設定具體的盈利目標。但她認為中國的市場潛力巨大,也是MLB重點關注的區域。
「這項運動被證明亞洲人可以玩得好,那麼中國人也一定可以玩得好。中國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有強大的消費能力,近兩年中國體育迸發出了巨大的熱情,各級政府積極投入。」
邵穎新還特別提到在中國設立學習中心的做法——通過授權的形式與名校、名企進行合作,由MLB提供專業的外籍棒球教練及系統的棒球訓練體系。目前,MLB棒球學習中心已與北京、重慶、蘇州、成都、溫州和深圳6座城市的8家合作夥伴達成合作。未來將更充分地挖掘棒球的親子屬性,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動,讓棒球這樣一種健康生活方式走進更多中國家庭。
「46號文」出臺後,棒球產業的落地情況如何?邵穎新表示,中國棒協也出臺了一個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棒球相關產品或服務的消費人口超過500萬,觀看和參與棒球相關賽事、活動和節目的人口超過2000萬,棒球核心產業、緊密產業及相關產業總規模超過500億元。
邵穎新說,基於這個目標,MLB與中國棒協緊密合作,對國家隊建設提供支持,幫助完善賽事體系,重啟棒球聯賽也已提上日程。除了賽事之外,雙方還在球員、教練、裁判員等人才培養上展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