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南方菜市場服務」的短視頻爆紅網絡。視頻裡,一名北方人跑到南方菜市場買菜,發現買雞爪老闆幫剪雞爪指甲,買雞腿老闆幫剔掉雞骨……各種貼心服務讓其驚嘆不已,而該視頻更是讓諸多北方網友表示大開眼界。
那麼,重慶菜市場的服務情況如何?7月13日,記者先後走訪了兩家大型菜市場,結果是:與許多顧客一樣,拎著一堆打理好的菜離開,結論是:寵客指數爆表,顧客都要被寵壞啦。
現場篇——
買豬蹄 燒了皮子再幫宰
7月13日下午,4點~6點,記者兵分兩路,前往了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的銀鑫菜市場和渝北區花卉西一路的菜市一條街(以下簡稱「花西菜市場」)。
在銀鑫菜市場,一位40歲出頭的大姐選好了一個豬蹄,遞給老闆過秤的時候囑咐:「給我弄好哈,燉湯喝。」
▲幫顧客處理豬蹄
「要得要得,你放心嘛。」老闆過秤報價後,立馬用噴槍將豬皮上的毛燒掉,再「砰砰砰」地將豬蹄剁成了小塊,隨後裝袋遞給大姐,還不忘囑咐:「加點白醋,燉得更耙喲。」
在花西菜市場,一位年輕小夥買排骨也是如此,老闆根據小夥的需求,將排骨宰成了小塊再裝袋遞給小夥。
買草魚 燒啥子魚就切哪種
「回去啷個弄,我好給你處理好。」在銀鑫菜市場,魚攤老闆手裡握著顧客選好的草魚,正在詢問顧客,原來,在老闆的「服務手冊」裡,如果顧客弄紅燒魚,他就給切成大塊兒,顧客煮水煮魚,他就切薄片……
▲老闆正在幫顧客宰魚
「弄酸菜魚哈。」當收到顧客的回答後,老闆利落地打理起了魚,去鱗、去鰭、去鰓、剖肚、除膽、清洗、切小塊,前後不過幾分鐘,便將內臟和魚片分別裝袋,遞給了顧客。
花西菜市場魚攤老闆娘李女士說,從她老爸開始賣魚開始,就「默認」要幫顧客把魚殺好宰好,「很多顧客,尤其是年輕人,根本殺不來魚,我們不整好,他們啷個辦嘛。」
買土豆 兩個土豆也幫削皮
在花西菜市場,記者親身體驗買土豆,「大姐,我買這兩個土豆哈。」「要得,我給你裝起。」大姐爽快地說道。
▲土豆幫顧客去皮
「但我不會削皮給。」面對記者的說法,大姐會心一笑,立馬拿出自己的小刀,開始削起了土豆皮,大姐指著攤位上一堆蔬菜皮邊說道,自己每天都要幫很多顧客處理各種蔬菜。
記者還注意到,在一旁的攤位上,一位嬢嬢正在幫一位妹子處理冬瓜,先是削皮,再幫冬瓜瓤也處理好,再裝袋遞上。
▲小蔥都幫顧客理好
而在銀鑫菜市場,兩個年輕小夥來到一菜攤買蔥,老闆將蔥過完秤後就問了句是不是今晚就用,小夥點了點頭。隨後,老闆就拿出小刀清理小蔥,先削去蔥頭,再清理好蔥頭的泥巴和鬚鬚,理好裝袋,才把蔥遞了出去,兩個小夥連聲說「謝謝」。
記者隨後還發現,在兩個菜市場,隨處都能見到各項「寵客服務」,山藥、紅薯幫去皮,黃鱔一根根弄好再切成小段,豬肉幫忙切片或者絞成肉沫……
▲幫顧客一條條的處理黃鱔
討論篇——
北方人眼中的「重慶菜市服務」
有人說,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就去逛逛菜市場,最裡子、最煙火氣的東西一定藏在菜市場裡,那麼,在北方人眼中,對重慶的菜市場有著怎樣的評價呢?14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韓先生今年33歲,目前在重慶一家傳媒公司工作,他老家在山東臨沂市,他說,在老家的菜市場,買一、兩土豆老闆大概率不會理你,更不可能幫助你削皮了,「我剛來重慶的時候,也被重慶的菜場服務驚呆了,我買一個土豆,老闆主動問要不要去皮。」
■李婧今年28歲,目前住在沙坪垻區,她老家在黑龍江哈爾濱市,她說,重慶菜市場的包容性讓她特別感動,比如在重慶買菜,甚至可以只買半顆,排骨也可以只買一剔,冬瓜、老南瓜也可以只切一小塊。
■劉先生今年31歲,從事IT工作,他老家在黑龍江大慶市,他說,自己是5年前來的重慶,本身廚藝很膚淺,老媽還很擔心自己在這邊的生活,但當他告訴老媽,在重慶買了肉,可以讓老闆絞肉絲或者肉片,老媽就瞬間放心了,說,肉都解決了,自己都可以包餃子了。
■蔣駿今年28歲,老家在河南焦作市,他從重慶師範大學畢業後,曾在重慶生活了3年,他說,自己在重慶那幾年,每天都可以自己做飯,因為老闆把菜都處理得差不多了,現在回北方工作了,平日就只能每天外賣了。
分析篇——
為啥重慶「菜市場服務」寵客?
在記者買土豆的小攤,大姐分析了重慶「菜市場服務」寵客的幾個原因。其一,做生意嘛,只要不是太忙,顧客有要求肯定盡力滿足;其二,年輕顧客提這些要求最多,因為他們確實不會弄,而年輕顧客買菜最爽快,幫他們做點事也願意;其三,大家都是這樣對顧客的,肯定不能脫離大環境嘛。
而為啥北方菜市場不提供這樣的服務呢?老家在哈爾濱市的李婧認為,除了因為南方人性格更細膩,也與地域風俗有關,在南方菜市場,顧客可以買一頓飯或者一天的量,而在北方菜市場,顧客買菜都是一買一大堆,老闆也無法提供如此精細化的服務。
都市熱報-廂遇首席記者 王薇 實習生 向甜甜 陽書玉 攝影報導
編輯:戴林
校審:周圓
總值班:嚴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