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過去的10年,網絡文學曾在非議中生根發芽,那麼,如今已經花繁葉茂。打開2015年年度大劇和電影的清單,《何以笙簫默》《翻譯官》《羋月傳》《盜墓筆記》《花千骨》《明若曉溪》等均由網絡小說改編而來。2015年到2016年,計劃開拍或播出的由網絡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將超過30部。一邊是網文改編影視、遊戲競相上線,一邊是大型網際網路文學集團陸續成立。隨著BAT(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將網絡文學提升至戰略高度,對作者和優質版權資源的搶奪將愈演愈烈。
現狀
草根寫手的黃金時代
網絡文學網站給作者的準入門檻越來越低,網文作者可選渠道越來越多,收入分成越來越高,草根寫手的黃金時代來了。
網站給網文作者漲薪
「再不寫就老了!」作為資深網文粉絲和有過「挖坑不填」歷史的網絡寫手,今年28歲的肖夏是某金融機構省級分公司副總經理,雖然事務繁忙,但近來網絡文學市場的變化,又勾得他心裡的作家夢蠢蠢欲動。肖夏打算重新投入網文寫作中。
今年以來,網文市場最大的變化之一是網文作者漲薪。目前佔據了網文市場20%以上市場份額的起點中文網,曾是中國網絡作者收入及福利制度的「奠基者」。2003年起點就創造了第一套完整的電子出版微支付系統,並上架VIP付費閱讀作品,上架作品最初的章節免費閱讀,後續擬持續閱讀需讀者付費。起點確立的每千字1分到2分錢的稿費,就是文學網站給作者的分成。
2004年10月,起點中文網被收入盛大麾下,隨著後續紅袖添香、晉江原創網、榕樹下等加入,盛大文學集團笑傲江湖十餘載。除了閱讀付費收入外,盛大文學設定的福利獎金制度也成了現在行業的普遍做法,包括鼓勵穩定創作的根據每月更新字數確定的「全勤獎勵」和「完本獎勵」,還有網絡小說改編成遊戲、漫畫或影視的版權分紅等。一批籤約作者還得到了最低月保障收入,還有商業意外保險和大病保險等。
今年初,盛大文學和騰訊文學合併成為閱文集團,這個佔據市場份額70%的「巨無霸」近日推出了「2015作家星計劃」,以改變固有的作者薪酬體制,在旗下部分網站先行實行。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渠道費的減免,比如,以前起點的作品在QQ閱讀等渠道存在多次分成,而現在,在各類渠道只有一次分成,也即起點與作者分成。同時,作者的分成也增加了,可以得到50%訂閱收入分成。
記者從其他網際網路文學集團獲悉,今年以來,籤約作者的收入確實有明顯提高。在移動閱讀應用市場份額最大的掌閱科技今年4月底剛成立掌閱文學集團,宣布今年籤約入駐客戶端的作者拿到的分成比例由50%提高到70%。百度文學方面告訴記者,作者的激勵將從以前的單一平臺銷售,變成現在「全平臺+第三方」推廣。阿里文學總編輯周運則稱,不會像以往強勢平臺一樣絕對控制作者所有版權,阿里文學籤約的版權一般僅針對電子版權,不強行控制作品其他版權。
粉絲經濟和草根富豪
截至6月7日,頂尖「大神」作者「貓膩」的《擇天記》還沒連載完,字數已超過152萬,總點擊數超過2422萬。《擇天記》還破天荒地成為我國網絡文學史上第一部還沒寫完就開拍電視劇的作品。讀者訂閱付費、實體書出版、改編版權,這成為「貓膩」現在主要的收入來源。
9點起床,吃完早餐去辦公室(自己既是「貓膩」老闆也是唯一的員工)「發發呆」,看看股市、上網瀏覽新聞、「批閱」微博和微信,吃完午飯回到辦公室,下午用一到兩個小時寫小說,一般寫四五千字,晚上回家休息、看書、看資料,他正在積極把晚上寫作的習慣調到白天—這是「貓膩」一個工作日的狀態。
「貓膩」在接受京華時報記者採訪時感慨頗多。如果時間回到2003年,那時他還穿著「馬甲」混跡各種BBS和論壇,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他因苦於彼時網絡小說數量不多和更新速度慢,於是自己動筆開始寫作,同時苦哈哈地打工。自2005年嘗試在文學網站上寫連載小說後,粉絲口口傳播的力量之大讓「貓膩」始料不及,他的小說點擊屢屢破千萬,並在2007年向影視公司賣出了第一個版權《朱雀記》,如今財務自由對他而言已經不是夢。根據2014年的網絡作家榜,當年「貓膩」的版稅已經達到1700萬元。
「貓膩」喜歡看讀者的書評,他的粉絲建立了不少QQ群,若某天臨時「斷更」,他會在微博、微信上向讀者「請假」,還會根據讀者的提問定期統一答疑,但又經常會和讀者「鬥智鬥勇」。「讀者不喜歡某些情節,就會大罵,但是越罵我越逆反,偏偏要寫。有時寫著寫著,讀者竟然把後面的情節猜出來了,我就得冥思苦想更牛的情節,讓讀者叫好會讓我很有成就感。」「貓膩」說。
肖夏向記者坦言,文學網站出臺的不少福利獎勵本質就是粉絲經濟。像「月票獎勵」是讀者給作者投的「月票」越多,在月票排行榜上就越高,「月票需要花錢購買。事實上,『大神』與粉絲之間的『月票大戰』屢見不鮮,單筆『月票』中一人出資逾10萬也不新鮮。此外還有『道具打賞"。肖夏透露,幾年前金融系統的某前同行兼職寫作,第一本網絡小說走紅後,在第二本剛上架時,竟得到一女粉絲一次性打賞幾十萬元,此後他毅然決然辭職當全職作者,目前每年版權收入就達數百萬元。
「造神」運動如火如荼
「如果按照3分錢每千字的標準付給網站,讀者看1萬字才花3毛錢,持續看到一定程度之後還可以打折。」肖夏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文學網站靠打價格戰吸引讀者遠不如自己培養或挖來一批「大神」級作者有競爭力。2014年吳文輝團隊「出走」盛大文學、來到騰訊文學成立創世中文網時,曾以3000元/千字的高稿酬從老東家挖來了「白金」作者「貓膩」。阿里文學也宣布將以千字100-1000元的價格與「大神」級的作者合作,言下之意「挖人」之戰不可避免。
目前中國網絡作者有數百萬人,按收入和粉絲數可分為5級。最低級是普通寫手,也被稱為「撲街」作者,他們的讀者量不大,並且作品不常得到推薦,不少人籤約上架後半途而廢,有玩票性質,年收入上千元已實屬不錯;再往上是年收入10萬元以上、粉絲10萬人以上的「小神」,這些是文學網站的基石;年收入50萬元、粉絲數十萬的「中神」在全國有幾百人;而「大神」的年收入則超百萬,粉絲也超百萬;最頂尖的網絡作者被稱為「白金作者」、「至高神」等,這樣的作者鳳毛麟角。在2014年的網絡作家榜中,版稅收入前三名是唐家三少、辰東和天蠶土豆,版稅收入分別為5000萬、2800萬和2550萬。如果算上訂閱收入和作者福利,這樣的超級大神或有二三十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榜單中,年收入突破千萬的頂尖「大神」有7位來自「騰訊系」的閱文集團。目前,閱文集團針對不同等級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培養策略。對於「貓膩」這樣的頂尖大神,閱文啟動了「作品製作人」制度,專門配備一支專屬團隊,包括作者、編輯、運營、商務團隊等角色。而最新推出的「星計劃」則主要對「中神」「小神」進行差異化扶持。
「90後」作者「亂」是2014年網絡作家榜前十的新晉作者,也是閱文集團未來「造神」的標杆。他的新書《全職法師》擬發布之際,閱文就已為他度身定製了完整的運作方案,包括新書發布會及後繼宣傳,號稱宣傳運作媲美好萊塢明星IP(IntellectualProperty,智慧財產權、全版權)的開發。2013年「亂」的網絡電子競技小說《英雄聯盟之誰與爭鋒》開始連載,一年內光是版稅就收穫了1300萬元。「我的月薪大部分由訂閱分成構成,外加一些獎勵。當然,還有版權費用也是一大塊。」「亂」告訴京華時報記者。
據了解,閱文還將成立「大神」俱樂部,「大神」們享受最高等級的推廣運營待遇,如作品改編優先投資、有機會成為投資項目的合伙人、明星化包裝宣傳等。
掌閱文學負責人遊亭則向記者表示,掌閱文學的目標是在三年內培養出10位年收入超500萬元的作者、50位年收入超100萬元的作者、100位年收入超50萬元的作者。
深度
「造神」背後的IP之爭
為了把草根作者推上「神壇」,各大網際網路公司競相成立文學集團,依靠旗下多個網站進行「軍團式」作戰。這背後,網際網路巨頭們打的是「泛娛樂」的主意。
優質IP價值水漲船高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的報告,2014年全年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為4.12億,年增長率為5.5%。網民網絡文學使用率為45.8%,遠高於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網路遊戲等應用,預計在2015年,網絡文學整體市場規模將突破70億元。
2014年11月成立的百度文學,旗下原創平臺以「縱橫中文網」為核心,分發平臺擁有「百度書城」APP和頁面站,以及「熊貓看書」等平臺。
「騰訊系」的閱文集團從今年3月起整合了騰訊文學旗下的QQ閱讀、創世中文網、雲起書院,以及盛大文學旗下的起點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小說閱讀網和盛大文學旗下出版機構中智博文、華文天下等文學品牌,同時依託騰訊的社交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和運營。
今年4月宣布成立的阿里文學集團則啟動整合UC書城、書旗小說、淘寶閱讀等入口資源,阿里系的新浪微博、天下書盟等版權資源,以及阿里媽媽、阿里影業和九遊等平臺資源。
掌閱文學也與兄弟公司趣閱、紅薯網等聯合作戰,發力原創網絡文學。
網際網路巨頭紛紛集結軍團作戰,背後最直接的驅動力是優質IP。這兩年,IP概念的提出,讓網絡文學從原有的單一付費閱讀模式升級成為產業化運營,一個優質的IP要得到全面有效的開發,需要動用諸多資源。在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看來,一個優質的文學IP最重要的標準是高質量的故事文本,然後要有足夠的影響力,還要有良好的改編空間和可操作性。
百度文學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平臺上《終極教師》的IP已經售出了遊戲、影視、漫畫改編,影視預計投資不少於2000萬元,第一季已經在網絡播出,第二季在籌拍中。版權方面作者的收入形式分為分成和買斷,其中又有全版權買斷和買斷價分成等多種形式,總體來說作者的收入跟作品的銷售成績是成正比的。
統計顯示,以玄幻、仙俠題材的IP為例,優質IP改編的遊戲下載轉化率是無IP遊戲的2.4倍。公開資料表明,2014年網絡小說改編成手遊時,「大神」級作者作品手遊版權可高達8位數,去年網絡小說《不敗王座》《我欲封天》分別以810萬元、655萬元授權手遊改編,而在此之前《我欲封天》要改變網頁遊戲時,就已經收穫上百萬元。
在影視界,優質IP無疑已成為香餑餑,截至2014年底,114部網絡小說被購買影視版權,其中,90部計劃拍成電視劇,24部計劃拍成電影,電視劇單集製作成本最高可達500萬元。在國內方興未艾的動漫領域,優質IP更是炙手可熱,《擇天記》就以5000萬元的高價授權動漫開發。
平臺生意經「泛娛樂」
在IP概念火了以後,「泛娛樂」一詞也隨處可見。網際網路文學集團玩的就是「泛娛樂」生意。
騰訊互動娛樂是騰訊旗下最賺錢的業務板塊,在2012年就提出了「泛娛樂」的概念。在今年3月30日的「UP2015騰訊互娛年度發布會」上,騰訊互娛旗下的遊戲、動漫、文學、影視四大業務板塊首度集體亮相。由於文學處於整個泛內容產業的上遊,未來閱文將在開放合作的基礎上,打通產業鏈,深入IP開發製作過程,實現IP價值在出版、影視、遊戲、動漫、音樂、周邊等各產業領域的充分開發。「從目前來看,原創文學一個頂級IP的直接價值,基本都在1000萬元以上,而它所創造的上下遊產值,則數以億計。」羅立透露,這樣的成績,TOP10的網絡作家基本都能達到。
對於阿里文學版權衍生渠道的開發,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介紹,在影視改編支持上,阿里文學可與阿里影業、光線傳媒、華誼兄弟等公司達成合作關係,遊戲改編資源則可依靠手機網遊聯運平臺九遊等。他強調,阿里文學將在內容合作上採取開放的策略,不強調絕對控制版權,提倡版權共享,不要求掌控IP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願意拿出資源與合作夥伴共享收益。
去年年底百度文學集團成立時就宣布,將把「粉絲經濟」和「泛娛樂化」作為戰略。百度副總裁張東晨指出,一部網絡文學作品的粉絲,同作品本身一樣,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間,因為他們是遊戲改編的潛在玩家,也是影視改編的潛在票房。據介紹,依託百度文學平臺後臺及第三方銷售數據,如用戶畫像、用戶對作品的討論、用戶在某一作品的停留時間,以及作品對應貼吧的粉絲數量級活躍度、百度指數及風雲榜排名等,就可以對網絡小說IP的價值及開發潛力進行評估。
據了解,不少遊戲公司也在砸巨資採購IP並籌謀多次開發。巨人方面目前就已經儲備了超過40個IP,根據計劃,如果上線後玩家反映良好,未來還會繼續改編成為電影作品和其它更多周邊產品。
冷思考
狂熱的另一面
在網絡文學狂歡的盛宴之下,盜版和抄襲的陰霾仍在中國網文市場上空縈繞。一夜成名勵志故事的另一面,仍有更多草根作者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逆襲像夢,或許還需要時間,或許遙不可及。
盜版成行業噩夢
「據不完全統計,閱文集團去年因盜版侵權造成的損失是我們營收的8-10倍。」羅立透露。
肖夏透露,從網文付費閱讀推出至今,盜版現象依然層出不窮,由於在技術上不能複製粘貼,網上存在大量「手打黨」,他們付費閱讀後,將書中內容逐字打出來。曾有一段時間,「手打黨」可能被某些非法網站僱傭,在網上低價出售電子版,或以此增加自己網站的點擊量,吸引廣告主。隨著國家對這種非法謀利現象進行打擊,現在越來越多的「手打黨」其實是熱心網友和某些熱門小說的鐵桿粉絲,自己先進行正版閱讀,之後再免費分享以惠及更多網友,這樣的非法連載帖至今依然散落在不少論壇中。
知名IT與智慧財產權律師趙佔領告訴記者,網絡版權盜版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網站自身明知侵權而非法轉載,這涉及直接侵權。另一種是網絡平臺只是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如論壇、貼吧、APP的應用商店)。根據《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規定的「避風港規則」,網絡服務提供者如果只提供信息儲存空間,不製作內容,這種情況下,它如果被告侵權,有刪除侵權內容的義務。至於「手打黨」們,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發行其文字作品就算侵權,而把作品編輯加工後,經過複製向公眾發行的行為也屬侵權行為。
趙佔領分析,網絡盜版現象屢禁不止,主要是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司法實踐中,網絡小說等文字作品盜版的侵權賠償標準一般是30-100元/千字,也就是說,100萬字的作品被盜版,最多能索賠10萬元。而根據去年國家版權局和發改委發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原創作品獎勵和索賠標準提高為每千字80-300元,但依然不夠高,並且作為部門發布的規章沒有強制約束力。
隱性抄襲難以界定
「還有抄襲的問題。」肖夏吐槽,由於「撲街」作者的讀者不多,他們的故事題材或人物關係有時會成為其他草根作者或各級「大小神」作者「模仿」、「借鑑」的對象。還有的作者把不同小說元素拼拼湊湊寫成自己的作品。此外,「各種題材如穿越、宮鬥、官場等,歷史就在那裡,同一段歷史故事描寫類似,也很難判定是否抄襲,因為歷史和人物關係就擺在那裡。」肖夏說。
智慧財產權法律服務平臺「知果果」CEO劉思思告訴記者,「比起非法轉載,更難防範的是被抄襲、被剽竊。」劉思思表示,一部幾十萬字的長篇作品中,有某一段落描寫與他人作品相似是否算做抄襲呢?這個在我國現行著作權法中並沒有明確規定出侵權的界定範圍。目前業內對抄襲或剽竊的界定還是要根據兩部作品中故事主情節、人物設定、故事走向等進行綜合判定。
記者採訪獲悉,目前網絡文學集團均成立了專門的法務團隊協助平臺和作者進行維權,但是廣大作者,特別是草根作者維權意識並不夠強。
「造富夢」不易實現
作為一位曾經的「撲街」作者,肖夏回憶起曾經的全職寫文經歷,因為不想寫沒有營養、隨便胡思亂想的「小白文」,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和看資料。小說上架後,為了拿到一個月幾百塊錢的全勤獎,又受不了讀者催促,生生把自己整出了肩周炎。收入無保障,碼字太辛苦,推薦力度不夠,沒有足夠的粉絲支持,最後肖夏終於「棄坑」。肖夏坦言,像他這樣的草根寫手,其實多得數不過來,全職寫作實現財務自由只是一個夢。
「進來的多,做得好的少之又少。」「貓膩」坦言,網絡文學行業準入門檻低但並不是沒有門檻,大多數的寫手充其量只是文學愛好者。「寫商業小說是技術活,需要有講故事的天賦,如果這方面欠缺,就應該更勤奮,花更多時間學習。」「貓膩」說,其實網絡文學市場跟別的行業規律都是一樣的,進來晚的人肯定要比早進入者加倍努力。
「只要是大量閱讀網文並且真心喜歡網文的人都可以寫網絡小說,會有不風光的也正常,總有一些作者會中途放棄或者懶散散漫。」「亂」也表示。
創新還待平臺機制變革
有讀者曾擔憂,由於創造營收等業績壓力,內容平臺方的籤約運營策略也日益功利化,由於追求「爽點」,現在網絡小說的寫作就成了一種「資料庫寫作」,在那些「萌元素」和「爽元素」的資料庫裡,挑出一部分元素,做各種排列組合,但在作品深度和創新上並沒有突破。
對此,掌閱科技CEO成湘均表示,他已經發現這個問題。希望掌閱文學能成為創作者的一塊淨土,因為掌閱有5億的付費用戶,日活躍用戶1500萬人,日付費用戶高達百萬級別。掌閱文學跟競爭對手的區別是,不太鼓勵作者進行快速的創作,在一定的頻率內即可。
對於功利化因素造成網絡文學精品比例不高情況的擔憂,閱文集團高級副總裁、總編輯林庭鋒表示,「在最新的『作家星計劃』裡,在稿酬大幅升級的同時,閱文也對全勤獎、勤奮寫作獎等作家福利進行調整,字數要求全面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