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作者「集體維權」,閱文集團困境待解?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過去的一周,可能是網際網路文學行業問世以來,最風浪滔天的一周。閱文集團創始團隊五名管理者「榮退」,多位網絡文學作者對新合約提出異議,甚至引發湖南省網絡作協、貴州省網絡作協、四川省網絡作協的發聲,閱文集團更是在昨日兩度發文澄清。

5月3日,針對市場傳言,閱文集團新任管理層兩度進行回應,新任CEO程武也在個人朋友圈進行了說明。

在兩份聲明中,閱文集團澄清引發爭議的「新合同」最早為2019年9月推出,將於5月6日進行作家懇談會,對不合理的條款進行相應修改;管理團隊稱「全部免費閱讀」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說法,未來將鞏固和保持付費模式,並對創新模式進行探索;微信讀書針對閱文版權內容的限時免費活動是渠道自身運營不當,及閱文渠道管理失誤所致,目前該活動已經下線,且不會對作家收益產生影響;再次強調作家是閱文平臺的根基。

程武則在個人朋友圈中發聲稱,原本計劃用起碼三個月的時間充分融入團隊、與作家們溝通以及和行業合作夥伴們交流。但這兩天謠言突然發端,先後炮製了「閱文要取消付費閱讀實行全免費的策略,把去年並行使用並在本月中全面上線的作家協議中的部分條款強行冠以新管理團隊新政」的謠言。他稱,合同的問題,閱文會直面;為作家帶來更好的回報,是大家共同的目標;而那些謠言和詆毀,也會讓閱文更清醒堅定地做好自己。

從4月27日閱文五高管集體「榮退」開始,部分閱文作者就在龍的天空論壇(下稱:龍空網)聚集,討論議題涉及五高管離職原因,免費閱讀模式與付費模式之爭,最後聚焦在閱文「新合同」中版權歸屬問題、分成比例調整、免費閱讀影響收入等方面。在此後數日內,由作者和網友合力「出徵」,將討論逐漸擴散至微博、知乎、貼吧、A站和B站等討論區。

截至5月2日,知乎標題為「騰訊接管閱文,新作者入行還有未來嗎?」提問衝上熱榜第二,微博衝上話題榜第二,龍空網總計發帖4.7萬破歷史最高紀錄。同時,截至5月3日,網絡文學大神級作者姬叉、明巧、夢入神機、天蠶土豆、我吃西紅柿等對事件發聲,《鐵齒銅牙紀曉嵐》編劇汪海林、知名編劇高璇聲援作者維權。資本市場也做出反應,4月29日、5月4日,閱文股價遭遇兩連跌,截至發稿股價累計下跌11.97%,至每股32.30港元。

「新合同」動了誰的奶酪?

所謂「新合同」最早在4月29日由龍空網上的作家爆料,並稱該合同出現在「閱文新管理團隊上任後」。由於「新合同」中出現「聘請」兩個字,讓作者認識到版權的喪失,引發對合同的聲討。隨後有其他作家指出,該合同最早出現於4月中旬,具體更改時間不詳。而在閱文的聲明中,該合同為2019年9月修改。新任閱文CEO則在朋友圈中稱,該合同為去年並行使用並在本月中全面上線。

此外,不少知情作者和閱文內部人士亦向新京報記者指出,閱文大部分作者籤訂長期合同,當長期合同到期後才需續籤新合同,此外,也有部分作者按照作品籤約,也就是說老作品完結後,開始寫作新作品時才需籤訂新合同。因此不同作者看到新合同的時間略有不同,但可以證實的是,新合同並非新管理層上任後才出現的。

那麼,除了作者群體對免費模式的牴觸,以及一些被輿論放大的爭議外,這份「新合同」還動了誰的奶酪?

據新京報記者梳理,最受到作者群體詬病的有以下幾點:作品大綱通過審查才能上架,之後如果作品不符合大綱和起點(閱文旗下在線閱讀網站)要求,起點可以要求作者更改,暫停稿酬,如果作者不改,起點可以停止協議和找人續寫;作品著作權起點可以自行使用和銷售,作品一切衍生權利歸起點;合同使用「聘請」的寫法,作者和平臺由合作關係變成起點付錢找作者寫作,作品版權歸起點所有,同時起點並非僱用作者,支付的也不是薪水,也不用上保險等福利。

對於版權問題,網絡文學作者姬叉在文章中稱,「實際上老合同裡,作者就沒版權了……起點很早開始就拿了作者的全版權,並且期限一直到作者死後五十年。在起點這麼做之後,其他網站也陸續跟上,基本上全網都是如此。」而在「新合同」第11.1條中,更進一步明確了雙方的關係為「聘請」,但甲方聘請乙方並不意味著甲方與乙方之間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上的勞動關係或僱用關係。也就是說不提供法律要求的勞保社保等各項待遇。

對此,司法界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解釋稱,如果將「聘請」解釋為「聘請任用」的話,雙方關係也是勞動關係的一種,甲方應該給乙方提供社會保險,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以及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對於作品版權的歸屬,上述司法界人士稱,如果雙方僱用關係成立,作者的作品將被定義為職務作品,根據《著作權法》第十六條,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但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如果雙方僱用關係不成立,是委託制合同,按照《著作權法》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

此外,針對分成問題,「新合同」的第6.9條「將分成比例改為扣除運營成本之後的『淨收益』,分成50%,其他訂閱項目也是如此。」部分作者認為這間接減少了其收入,因為此前合同並未提及「扣除運營成本之後的『淨收益』」。

此外,可能進行的免費閱讀嘗試,也被認為會進一步攤薄作者的收入,上述「新合同」的第5.4條稱「平臺不排除以類似『點擊瀏覽廣告、瀏覽指定頁面、完成互動任務等形式以代替付費購買作品章節』等方式,向終端讀者提供協議作品的訂閱服務,且該等新型銷售模式仍旨在積極銷售協議作品,不應視為平臺侵害作者利益。」

不少作者猜測,閱文的想法是通過免費閱讀引流,再培育和開發IP變現。同時,即使不是全免費模式,一旦QQ瀏覽器、QQ閱讀、微信讀書等騰訊其他渠道採取了免費模式,勢必會導致閱文旗下渠道(起點、紅袖等)的用戶量以及付費量減少。

對此,閱文新管理團隊在回應中稱「全部免費閱讀」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說法,未來將鞏固和保持付費模式,並對創新模式進行探索。

這一說法仍不能完全消除作者對於免費模式帶來收入減少的恐懼,持這一觀點的主要以中腰部作者為主。相比於頭部作者擁有高額的版權費用,多數腰部以下作者的收入依賴平臺的付費分成和全勤獎等福利,由於中腰部作者的作品多數知名度相對一般,後續也基本沒有IP轉化的可能收益。

「大部分作者之前是靠章節點擊和讀者支持來賺錢,如果全部免費,白金級作者已經是平臺的招牌,短時間內不會受到大的影響,應該會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的高收益。但是中部和底層的作者會比較慘,因為非常低的保底工資,不足以維持他們的生計。」一位從事IP改編的編劇在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網文市場處於飽和狀態,底部作者很難出頭。

付費模式與免費模式之爭

手握流量的字節跳動、連尚集團、趣頭條曾在去年大舉進軍網絡文學,還提出了與原有付費模式截然相反的免費閱讀模式,這是閱文集團去年面對的最大問題。

根據其2019年年報,在線閱讀、版權運營和其他業務是閱文集團的兩大主營業務,二者在營收中分別佔比44.5%和55.5%,而在此前一年,二者在營收中佔比分別為76.0%和24%。其中在線閱讀業務收入37.1億元,相比於上年同期的38.3億元下降3%;版權運營收入和其他收入為46.8億,相比於上年同期的12.1億元上漲286.8%。上述數據說明,不管從對營收的貢獻,還是增長速度,在線閱讀業務都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對於閱文集團在線閱讀收入的下降,財報稱這主要是由於騰訊產品自營渠道收入和第三方平臺收入下降所致,騰訊產品自營渠道收入從上年的9.52億元下降至8.36億元,第三方平臺收入從上年的6.63億元下降至4.49億元,而閱文集團自營平臺入手則從上年的22.13億元上升至24.25億元。閱文集團稱,前述二者的減少是由於騰訊產品自營渠道的付費閱讀收入減少,以及終止與數家分銷商的合作所導致的。

閱文集團原聯席CEO吳文輝在此前回應新京報記者時稱,免費閱讀的崛起源於此前的盜版市場,可見其對此模式的不認可。「之前有很多用戶用盜版享受免費的內容,盜版網站通過廣告來獲利,現在有一些網站利用打擊盜版後的市場空白,建立了免費的商業模式,把原來一部分看盜版的用戶通過免費的方式吸引到平臺上,這是商業模式能夠成立的原因」,吳文輝說。

他還判斷,免費閱讀模式和付費閱讀模式未來會共存,因為免費的商業模式可以從原來的盜版市場中爭取用戶,並且可能產生深度用戶,深度用戶隨後會轉化為付費用戶。

而受訪的多位人士提到,由於文學版權價格的相對低廉,消耗帶寬成本低,用戶停留時間長等特點,已經逐漸成為各大超級應用程式的內容標配。這一點在QQ瀏覽器、優酷、UC瀏覽器上已經得到印證,並正在WiFi萬能鑰匙、今日頭條上得到印證。

付費模式是網絡文學超過15年的發展中被驗證成功的商業模式。採用付費模式的網文軟體,比如QQ閱讀、書旗小說上通常存在五種讀書形式:整本免費閱讀、整本付費閱讀、部分章節付費閱讀,以及基礎包月會員和超級包月會員。其中,基礎包月會員可以閱讀70%左右的書庫,一般每月花費幾十元,超級會員可閱讀大部分書庫,極個別版權圖書除外,一般每月花費一百元左右。

番茄小說、連尚免費讀書、米讀小說最初均採用免費模式,即讀書免費,但用戶需要忍受一定量的廣告。新京報記者體驗發現,番茄小說每4至7頁插入一個廣告,廣告和文字混排,點擊後直接跳轉至遊戲、交友等下載頁面;連尚讀書在每章節末出現廣告,點擊後直接跳轉至連尚旗下原創網站逐浪網;米讀每3頁出現一個廣告,點擊後直接跳轉至健身、交友等註冊或下載頁面。

背後是作者核心與用戶核心之爭

付費模式和免費模式背後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運營思路。

傳統的付費模式更像是連接作家、讀者和內容改編機構的平臺,通過付費閱讀和IP(智慧財產權)改編產生收益,整個團隊像線上編輯部一樣圍繞作者運轉,將作品以更好的形式、更快速地推向讀者,作者的寫作思路甚至是在其與編輯探討下共同形成的。

以閱文集團為例,旗下有原創內容、出版、運營、IP改編和衍生等四條主要業務線,分別負責管理作者及其創作內容,引進外部書籍版權,拓展內容合作渠道以及將網絡文學IP改編為其他形式的娛樂產品。

而免費模式更像以用戶為中心設計的內容分發邏輯。

據介紹,上線之初,連尚讀書採取用WiFi萬能鑰匙主應用導量、市場營銷,以及向今日頭條、騰訊等買量的方式,完成初始用戶積累。最初連尚讀書來自WiFi萬能鑰匙的流量佔到50%,目前已經降至30%。

在內容方面,連尚讀書、米讀小說以向合作網站、出版商(下稱:合作CP)直接購買居多,再通過點擊量、瀏覽量等多種方法向合作CP進行結算,不與(少與)作者產生直接聯繫。連尚讀書還通過收購逐浪網實現了部分版權自有。

由此可以判斷,連尚讀書、米讀小說、番茄小說等以買量、導量等方式做大用戶量,通過大數據、算法的推薦邏輯,實現網絡文學找讀者,而並非傳統的出版商邏輯。從人員構成上也可以看出這點,以連尚讀書為例,目前團隊核心人員中除來自逐浪的核心編輯外,更多的是在大數據智能推薦和廣告銷售方面具有豐富經驗的人員。

「這樣做的優勢在於,不用和作者產生直接聯繫,省去了大量的編輯成本、溝通成本,同時可以快速積累用戶。而劣勢在於,不容易綁定優質作者,當內容質量無法保證時,會出現用戶流失現象,同時在進行動漫、影視等改編開發時,需要再重複尋找作者購買版權」,網絡文學資深從業者韓先生分析稱。

韓先生還認為,目前做免費閱讀的應用程式,未來還將向付費模式發展。

也有多位授訪的分析師對免費閱讀的投資回報率提出質疑。「根據現行的幾個免費閱讀應用程式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益)計算,盈虧平衡極其困難,一旦不買量,用戶流失率非常高。這樣沒有忠誠度的用戶,也很難接到優質的廣告主。」

相關焦點

  • 百萬作者維權!閱文集團事件的三種結局
    自從4月27日發生重大人事變動後,閱文集團似乎一步步走到了網文作者及讀者的對立面上。無他,新合同有些太不把作者當人了。私以為,本次事件最後的結局可能有三種:一、閱文集團修改新合同,刪除不合理的條款,網文作者集體籤約新合同。這個是最好的結局了。作為合同的甲方乙方,大家都有各抒己見的權利,也有爭取自己利益的權利,這個無可厚非,但是起碼應該在公平的前提下商量著來籤約,如果所有的合作關係都是以誰掌握資本誰就可以為所欲為,那麼這個市場就毫無規則可言,最終兩敗俱傷。
  • 從起點作者集體斷更,看這些年來網絡文學的變遷,以及閱文的焦慮
    眾所諸知,這段時間閱文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從網絡文學「五帝」退出閱文開始,先有免費之爭,後有霸王合同,閱文集團刷足了存在感。只是,這種存在感顯然不是閱文想要的,同時,也不是網絡作者想要的。那麼,閱文究竟想要什麼?網絡作者又想要什麼?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網絡文學的變遷史。起點中文網成立至今整整十八年,同時代,還有另一個非常有名的小說網站,幻劍書盟。
  • 騰訊接管閱文 網文作者維權 大多數作者版權沒用
    騰訊接管閱文 網絡文學作者維權 免費付費之爭騰訊接管閱文 網文作者維權 大多數作者版權沒用據新京報客戶端、搜狐、懂懂筆記、新浪5月4日報導,騰訊接管閱文,引發網絡文學作者維權。這事在貼吧,甚至百家號吧都有網絡文學作者發帖討論,起點是網文大站,閱文佔據了網文半壁江山,盤踞了大量優質作者和優質IP。網際網路精神是免費,起點是個靠付費閱讀起家的另類,同樣情況下,榕樹下是免費閱讀走向沒落。
  • 閱文知名作家集體發聲,網絡文學以愛接力傳遞正能量
    為助力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指導下,閱文集團作為主辦單位於近日開展了知名網絡作家「同舟共濟,傳遞文學正能量」行動。包括閱文旗下45名作家在內的共100名網絡作家以視頻接力的形式集體發聲,向全社會傳遞全民同舟共濟、戰「疫」取勝的信心。
  • 閱文出手打擊盜版:承擔作家所有維權成本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6月4日,閱文集團發布「正版聯盟」公告,介紹該集團的打擊盜版成果,並推五大實質新舉措,承擔作家所有維權成本。繼發布「單本可選新合同」之後,閱文宣布將對網絡文學侵權盜版「零容忍」,聯合各合作渠道,支持正版內容,展開集中巡查與淨化。同時,閱文已對全網相關侵權盜版行為取證,為發起進一步維權行動做準備。網絡文學盜版亂象由來已久。
  • 閱文集團與天成嘉華舉辦「網絡文學+民族」主題研討會
    9月6日,在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閱文集團、北京天成嘉華文化傳媒主辦的「時代風貌 民族華彩——新時代網絡文學創作如何書寫中華民族故事」主題研討會於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
  • 網絡作者為何要對閱文「揭竿而起」?
    因為這可能是網際網路文學自誕生之日最不平靜的一周。多位網絡文學作者對閱文平臺的新合約提出異議,針對該集團發起「五五斷更節」,以停止更新的方式,抵制閱文集團推出的新合約,這一話題在微博、知乎、今日頭條等平臺迅速登上熱搜榜。在風波中,閱文集團也多次發文澄清。閱文和作者之間的矛盾究竟是怎麼回事?眾多作者如此對抗閱文,究竟抗議「免費閱讀」,還是閱文對作者各種權益的漠視?
  • 網絡文學集團瘋狂搶人「造神」 網站給作者漲薪
    在2014年的網絡作家榜中,版稅收入前三名是唐家三少、辰東和天蠶土豆,版稅收入分別為5000萬、2800萬和2550萬。如果算上訂閱收入和作者福利,這樣的超級大神或有二三十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榜單中,年收入突破千萬的頂尖「大神」有7位來自「騰訊系」的閱文集團。目前,閱文集團針對不同等級的作者提出了不同的培養策略。
  • 閱文新分級合同之下,仍有普通網文作者在維權
    今年4月,國內知名網文平臺閱文集團的高層換人風波,引發網文界業內震動。由此,不少網文作家開始查看閱文合同,發現存在許多「不公平」條款,繼而發起「五五斷更節」,用停止更新的方式為自己維權。根據閱文公告,新合同刪除了令作者們反感的「聘請」字眼,稱作家和平臺間不存在勞務或僱傭關係,但保留了「優先權」,即作者在籤約期間發表的劇本及小說,需要獨家授權給閱文;作者在協議作品完成後一年內所創作其他文學作品,也要優先授權給閱文。「照此規定,一個全職網絡作者,即便在閱文平臺收入不足,也不能同時去其他網站連載小說。
  • 中國社會科學院&閱文集團:2019年度網絡文學發展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
    回顧2019年網絡文學,收穫與經驗並存,欣喜與缺憾同在。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到金。本報告以網絡文學領軍企業閱文集團數據為藍本,聚焦網絡文學年度變化、總結網絡文學年度發展、研判網絡文學年度趨勢。在內容創新、作家迭代、粉絲社群、IP聯動及網文出海幾方面進行梳理,試圖勾勒網絡文學的年度畫像。
  • 閱文集團和迪士尼合作 推出首部「星球大戰」中文網絡文學
    證券時報記者梅雙10月16日,閱文集團和迪士尼中國宣布雙方將就迪士尼公司旗下「星球大戰」品牌(以下簡稱「星戰」)開啟內容合作,共同創作推出首部星戰中文網絡文學;此外,40本星球大戰小說中文電子書將陸續亮相閱文集團旗下各大數字閱讀平臺。
  • 閱文籤約作者:對新合約部分條款仍存疑,但能看見閱文的誠意
    閱文集團的新合同已投入使用,但部分內容仍備受質疑。6月3日,也就是閱文集團宣布推出新合同的當天,已經有作者在閱文旗下的「作家助手APP」中收到了閱文推出的新合同。隨著閱文集團新合同的推出,籤約作者們此前對於合同爭議的焦點雖然有所緩和,但對部分問題依舊存在異議。
  • 閱文事件持續升級:作者發起斷更節,官方三度闢謠
    過去的一周,可能是網際網路文學行業問世以來,最風浪滔天的一周。閱文集團創始團隊五名管理者「榮退」,多位網絡文學作者對新合約提出異議,甚至引發湖南省網絡作協、貴州省網絡作協、四川省網絡作協的發聲,閱文集團更是在昨日兩度發文澄清。
  • 遭遇作者集體斷更 閱文的新商業之路不容易走通
    剛剛更新了管理層的閱文集團遇到了大麻煩:5月5日,網文作者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臺自發舉行的「55斷更節」,表達對閱文的抵制。無論是網文作者對著作權的質疑,還是閱讀模式是否走向免費的討論,歸根結底都是這條路能否走通的問題。對於閱文而言,儘管已經成為網絡文學平臺的老大,但其商業化模式仍然需要破題。閱文集團公布的2019全年業績顯示,閱文2019年實現總收入83.5億元,同比增長65.7%;毛利潤為36.9億元,同比增長44.3%;淨利潤為11.1億元,同比增長21.9%。
  • 中國網絡文學領航者閱文集團榜上有名,不斷開拓IP價值空間打造高...
    網絡文學已然成為中國當代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了向世界輸送中國文化中的一部分。作為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的領航者,閱文集團始終保持著輸出高質量人才,核對新文創發展的推動。12月10日,由中國版權協會主辦的2020年中國版權年會在珠海舉行。大會首次公布了2020年度最具版權價值網絡文學排行榜,近百位專家學者、行業代表進行推薦、初選、終評,最終30部佳作上榜,其中18部出自閱文集團旗下平臺。
  • ...星戰新坐標|迪士尼|閱文集團|星球大戰|網絡文學|網文|盧卡斯影業
    在這部作品中,閱文集團、迪士尼以及盧卡斯影業的團隊用全新的方式攜手創造了一個與眾不同、卻令人期待的故事。「很高興能夠與迪士尼以及盧卡斯影業共同創作基於星戰元素的網絡小說。通過這次合作,閱文希望塑造一個有星戰韻味、有內容創新、有粉絲共情的好故事,推動文化廣泛而深刻地交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集團副總裁兼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表示。
  • 緊扣時代命題,講好民族故事,閱文集團與天成嘉華舉辦「網絡文學+...
    【天極網IT新聞頻道】9月6日,在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期間,由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閱文集團、北京天成嘉華文化傳媒主辦的「時代風貌 民族華彩——新時代網絡文學創作如何書寫中華民族故事」主題研討會於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
  • 810萬作者被「賣身」,為啥寧願被抵制閱文也要甘當全民公敵?
    最近一段時間,在大多數人都在歡慶五一假期的時候,閱文集團無疑是過的最糟心的企業之一,而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就是前不久閱文集團管理層大換血之後的閱文新政,作為中國網絡文學的大本營,閱文到底如何成為了眾怒的焦點,成為眾矢之的的閱文,到底是自討苦吃還是迫不得已,今天我們不妨來看看中國網絡文學這次五一節的血雨腥風
  • 網絡文學的「盜版之殤」:行業一年損失56.4億元
    閱文集團與中國政法大學合作研究認為,網絡文學盜版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專業化盜版網站通過技術手段或者「盜打」方式,獲取正規網絡文學站點不斷更新的正版內容,盜版網站以搜尋引擎、瀏覽器主頁為推廣途徑,引導用戶點擊,從而獲取網絡流量,同時在閱讀和下載頁面內嵌廣告,賺取巨額廣告收入。最後,搜尋引擎、廣告聯盟與盜版網絡文學網站按照一定比例共享灰色收益 。
  • 行業一年損失56.4億元,網絡文學的「盜版之殤」
    閱文集團的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為56.4億元盜版向移動端轉移,形成完善產業鏈艾瑞諮詢的數據顯示,2019年,PC端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縮減至17.1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24.7%;移動端盜版損失規模為39.3億元,同比2018年上升10.4%,呈現出明顯的反彈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