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臟搭橋術後一年又發病 醫生:需重視術後綜合康復

2021-01-08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周家夷

6月9日,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等機構發起「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調查」,以期為改善中國冠心病患者生存質量提供依據,提升國內冠心病患者的整體治療水平及生存質量。

據了解,冠心病在我國有著龐大的患病人群,《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顯示,中國心血管病(CVD)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其中冠心病患者達到1100萬人。介入治療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心病的常見治療手段,根據國家衛健委冠心病介入治療註冊數據,2017年大陸地區冠心病介入治療總例數為753142例(包括網絡直報數據及部隊醫院數據),較2016年增長13%。

但是,冠心病患者成功接受手術,就代表著患者康復了嗎?專家表示,冠心病患者術後還需要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

老張今年65歲了,退休5年來一直在和老伴幫著女兒看外孫,2019年他查出來冠狀動脈病變,接受了動脈搭橋手術,好在手術非常成功,老張一個星期左右就出院了。但出院後的老張像是換了一個人,常常為自己的病情焦慮不安,原來性格開朗的他變得不愛出門,經常在家一坐就是一天,而且依舊保持抽菸、喝酒的習慣。手術後剛過一年,老張突然又開始覺得胸悶氣短,有時出門買菜,沒走多遠胸口就疼痛難忍,不得不停下休息;去超市買菜,拎東西的活兒也落在了老伴身上。前往醫院複診,才發現搭橋手術後,橋血管又出現了堵塞的情況。

老張的案例就是冠心病患者術後心絞痛的一個典型代表。

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引起,在臨床上通過手術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但不能完全根治,術後還需要進行系統的康復治療。如果患者不進行後續的康復治療,還繼續堅持錯誤的生活習慣,則還可能發生微循環障礙、支架內再狹窄、支架/橋血管血栓等,或是心臟其他部位產生新的病變,導致術後心絞痛的產生。「還有些患者並不是真的心臟有問題,是因為在手術後出現了一些心理障礙,總擔心自己的心臟問題,不敢上班、不敢活動甚至不敢睡覺。這種情況也會影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如果不及時進行疏導和改善,還可能會引發新的問題。」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丁榮晶教授介紹。

全球急性冠狀動脈事件註冊(GRACE)研究數據表明,冠心病患者出院後6個月內死亡、卒中和再住院率高達25%,4年累積病死率高達22.6%,而且死亡患者中有50%死於再發心肌梗死。即使存活,30%的冠心病患者活動受限,30%的患者無法正常工作,45%的患者存在焦慮抑鬱。「如果不做好預防和康復,支架手術後和心梗後10年再次發生心梗和心絞痛的風險約達到30%」,丁榮晶教授表示。

支架或搭橋手術的治療,可以有效挽救冠心病患者的生命,但是並不能完全解決患者的根本問題。手術後還需進行綜合的心臟康復治療,為每個患者量身定做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其中藥物和運動治療是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臟功能的核心,同時還需要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患者心態的引導。否則,例如術後心絞痛這樣的症狀,會嚴重影響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質量,使其遲遲無法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還會進一步加大冠心病患者的照料難度,增加照護成本。

相關焦點

  • 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術後縮短人的壽命?醫生闢謠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有些患者不願做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害怕。害怕做完手術影響自己的壽命,因為他們聽人說做完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會縮短壽命。這是謠言!一、支架和搭橋的區別?
  • 為什麼心臟支架或心臟搭橋術後縮短人的壽命?醫生闢謠講清楚!
    4、適應症不同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幾乎都使用心臟支架,因為相對來說支架準備快,比較簡單,而搭橋術比較複雜,幾乎不再搶救心肌梗死的時候使用。平時對於嚴重的心絞痛是使用支架治療還是搭橋治療,取決於造影結果,一般來說比較簡單的病變採用支架,比較複雜的病變採用搭橋,當然具體決定要當時醫生決定。二、支架或搭橋會縮短壽命嗎?為什麼有人看到放完支架或打完橋人就沒了?
  • 「現代心臟康復」不得不說的事
    關鍵詞:心臟康復;治療;現代心臟康復;震波;康復 作者簡介:   近日,「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落戶在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在成立儀式上,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主任委員葛均波院士直言我國心臟康復水平落後國際水平20年,很多心血管醫生著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發病後的搶救與治療,但發病前的預防、發病後的康復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大量患者在急性治療期後得不到進一步醫學指導,陷入反覆發病、反覆住院的惡性循環,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心臟康復治療體系迫在眉睫。
  • 上海率先設立現代心臟康復中心實現精準康復
    芊燁 攝   借鑑國外先進經驗 上海率先設立現代心臟康復中心實現精準康復  中新網上海4月19日電 (記者 陳靜)儘管中國心血管病治療水平躋身國際先進之列,但預防和康復環節仍落後國際頂尖水平。  19日,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正式揭牌。
  • 56歲冠心病,心臟搭橋術後2年去世,醫生:術後這3件事必須做!
    「花了十幾萬做心臟手術,不到2年人就沒了,這是為什麼呀?」張阿姨向親戚哭訴。 原來,張阿姨的老伴王叔在2年前確診冠心病,由於病情比較嚴重,當即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心臟搭橋手術。但術後不到2年的時間,56歲的王叔就撒手人寰了。張阿姨特別不解:為什麼做了手術還是活不久?
  • 引入心臟康復理念改善患者生活質量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
    在今天(19日)下午舉行的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葛均波院士現代心臟康復中心」揭牌儀式上,專家透露,今後將借鑑國外先進的心臟康復經驗,開展體外反搏和體外震波等心臟康復治療項目,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少社會醫療資源消耗。
  • 心臟康復中心成立 探索符合國情心臟預防康復模式
    據《勞動報》報導,為什麼很多心臟病人在接受了治療後,仍然會反覆發病?因為長期以來中國缺少真正專業的心臟康復體系。昨天,在中科院院士葛均波教授倡議下,中國心臟康復中心在滬成立。  資料顯示,美國動脈支架植入手術後參與心臟康復的比例約為60%;日本、英國等的比例也達21-30%。
  •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 時間:2020-12-22 13:53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 胃癌術後康復治療需注意哪些問題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胃癌是比較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我國是胃癌高發。
  • 日本天皇心臟手術主刀醫生-天野篤
    天野 篤順天堂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教授醫生簡介姓名:天野 篤擅長領域:缺血性心臟病(Off-pump 心臟跳動下冠狀動脈搭橋術)、心臟瓣膜病履歷1983年日本大學醫學部畢業1983年醫師國家考試合格1983年關東逓信醫院(現NTT東日本醫院)臨床研修醫生1985年龜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研修醫生1989年龜田綜合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長1991年新東京醫院心臟血管外科科長
  • 日本中風患者過半康復而中國80%術後都不能自理,原因在這裡
    康復必須是早介入,比如老人中風送到醫院,康復師和神經內科、外科醫生應該同步工作的,這才是急性期的正確康復姿態。但中國大多數醫療的程序是,先搶救病人,等出院回家休養三個月後,才開始康復——這個時候,已錯過最佳恢復期。 另一方面則是大多數的臨床醫生缺乏康復理念。
  • 你知道心臟康復嗎?這份松江醫生給出的「健心處方」,請收下!
    你知道心臟康復嗎?這份松江醫生給出的「健心處方」,請收下!但事實恰恰相反,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合理安排康復訓練。上海市第五康復醫院老年醫學科心臟康復團隊內科主治醫師陳林走進松江電臺,做客廣播直播間,與廣大市民朋友一起聊聊心臟康復。
  • 心臟外科醫生的日常!煙臺毓璜頂醫院馬黎明:刀尖兒之上走春秋
    最終,馬黎明帶領團隊成功為這名患兒做了法四矯治手術+肺動脈瓣成形術,手術歷時3個多小時,術後三天患兒恢復正常。馬主任介紹,一臺心臟手術至少3-4小時,團隊合作十分重要,麻醉團隊、體外循環團隊、獨立的術後監護團隊缺一不可。而當一家醫院能做嬰幼兒複雜先心病手術,足以說明該院的心外團隊技術已經達到省內先進、甚至是國家領先水平。
  • 83歲老人第三次開胸補心,手術成功後,主刀醫生和他都落淚了
    過去7年間,從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到急性主動脈夾層,再到二尖瓣、三尖瓣關閉不全,「心」裡的惡疾,一次次向這位老人襲來。而在關乎生死的三次選擇中,老人都勇敢地接受了開胸手術;每次術後,他都積極地配合醫護,及時進行康復治療。這背後還有醫護團隊的仁心仁術。
  • 後交叉韌帶術前/術後康復指導
    術前康復 在現代康復理論中,僅關注手術本身或者術後康復治療上是不夠的,合理有效的術前康復可以提高患者身體儲備機能,可能對整個運動系統損傷的康復治療過程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 微創心臟換瓣後,耄耋老人重獲新生
    賀爹爹是湖北黃石人,82歲,平素身體良好,5月初突發雙下肢水腫,彩超提示雙腎結石、積水,排石處理後,水腫也沒緩解。病情每況愈下,5月11日晚,賀爹爹又突然呼吸困難,胸悶、氣促,而後緊急入院。心臟彩超提示腱索斷裂,二尖瓣脫垂並重度關閉不全,急性心力衰竭、心包積液,情況危急,當地醫生建議其儘快轉院。
  • 心臟康復還需要評估?這些事情是你不知道的
    生活中,我們身邊偶爾會有突發心臟疾病,並獲得成功搶救的人,這種人通常會被認為「命大」。孰不知,搶救成功只是第一步,患者之後還有一段漫長的康復過程,稍有不慎或疾病復發、不幸喪命。對於心臟康復的患者,醫生通常會為其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 脛骨平臺骨折術後該如何正確康復
    當發生脛骨平臺骨折後,需要通過手術切開復位固定,術後要及時進行康復訓練,以加快骨折癒合,促進患肢功能恢復。 術後康復一、康復原則1.肢體固定與訓練同時進行。2.確保固定的可靠性,以保障康復訓練正常進行。3.循序漸進,避免再次損傷。
  • 急性心梗後室間隔穿孔並室壁瘤形成,南華附一醫院多學科聯合一次...
    隨後,南華附一醫生給予冠脈造影 + PTCA術,術後入住重症醫學科。患者發病後治療規範及時,PTCA術後病情基本穩定。 心肌梗死後兩三天至一周內,約有1%至2%的患者發生室間隔破裂穿孔,引起突發性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導致急性心功能衰竭。7月16日下午患者心跳加快,接近休克血壓,該院醫生立即對患者再次搶救治療,生命體徵再次穩定。
  • 大手術 小切口——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冠狀動脈...
    近日,南陽醫專一附院心臟外科成功開展微創小切口冠脈搭橋術。患者因胸悶、胸痛症狀來我院檢查治療,冠脈造影顯示前降支近段嚴重狹窄,由於位置特殊,介入治療會影響到分支血管,冠脈搭橋手術是患者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
  • 冠心病搭橋手術後應該注意什麼?
    越來越多的患者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面對手術,患者及家屬可以說充滿了恐懼及各種疑問,甚至遇到問題時有些手足無措,作為一位心外科專科醫師在這裡給各位患者朋友答疑解惑。 常見問題一:這麼大的開胸手術,術後是否應該避免運動,堅持臥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