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創智綠谷發展中心6號樓7樓會議室,一場海智專家和企業的見面會在此舉行。杭州知輪科技有限公司CEO、COO、CAO、CTO等,都來了。
這是杭州市科協「戰疫情、促發展,千名專家進千企」專項行動之一。當天的「主咖」是金星。
金星是誰?中國科協「海智專家」,曾擔任荷蘭恩智浦(NXP)公司汽車電子部主任工程師,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第八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導師,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同時,金星還是浙江中科領航汽車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中科領航自主研發的帶作業系統的全液晶數字儀表填補了國內空白,客戶涵蓋海馬、眾泰、金龍、宇通、紅旗等汽車品牌。眼下,他正著手突破智能液晶數字儀表中的晶片技術。
一個布局汽車晶片的海智專家,一個提供智慧出行方案的創業團隊,他們為何坐到了一起?他們會碰出怎樣的「火花」?
一次走訪,撬動海智專家與企業的「對話」
「科技智庫是一個很好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我們和企業將會有更多的合作,技術合作只是個開始,未來有更多想像的空間。」金星說。
這是他第一次通過科技智庫幫扶企業,此次他幫扶的企業杭州知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為商用車輛駕駛者提供出行支持的一站式智能服務平臺,但在發展中也遇到了技術瓶頸。比如,在輪胎內部工作晶片的電路集成設計及開發上遇到了瓶頸……
今年3月,杭州市科協在深化「走親連心三服務」活動中,及時啟動了「戰疫情、促發展,千名專家進千企」專項行動。在一次走訪中,江幹區科協了解到,知輪科技急需專家「加持」,並希望邀請智庫名單中的行業「大咖」金星到企業做技術指導交流。
企業的這個需求,很快通過杭州市科協「雙千」行動專項組傳導到金星案頭,金星非常樂意地答應了,表示願意幫助企業技術攻關。
在5月12日活動現場,金星認真聽取了企業技術人員提出的問題,雙方圍繞有關適用於輪胎內部工作晶片的電路集成設計及開發;TPMS晶片及其電池在輪胎硫化過程中,承受145℃的高溫2小時,融入到輪胎內部技術;輪胎內置植入晶片,實現輪胎花紋檢測和載荷測量技術等進行了交流,雙方將進一步加深合作。
「雙千行動」,科技智庫賦能杭企發展
一次走訪,就能撬動海智專家走進企業,從對話走向合作,這繞不開杭州市科協精心打造的「科技智庫」。
所謂「科技智庫」,是採用網際網路平臺信息化手段,對科技專家進行精準定位和分類的一個平臺,分為院士庫、專家庫和海智庫等3個科技人才庫,這也是市科協「千名專家進千企」專項行動的重要內容。
在此次「戰疫情、促發展,千名專家進千企」專項行動中,市科協利用半個月時間動員了1037位院士、專家,組建了「雙千」行動專家庫。同時,廣泛徵集企業科技需求,目前共有181項需求列入《在杭企事業單位科技需求清單》。根據這些需求,市科協聚焦企業在復工復產中的難點痛點問題,與科技專家關聯匹配、精準推送,努力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賦能企業健康發展。
「我們迫切需要晶片領域的權威專家的指導和合作,金星教授的到來,可謂是一場『及時雨』,感謝市科協給我們創造了一個這樣的機會,我們期待和金星教授在更多領域的合作。」 知輪科技智慧事業部研發副總監閔俊傑說。
杭州市科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千名專家進千企」行動,發揮科協系統的智力優勢,為企業提供點對點、實打實的精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助力杭企「戰疫情、促發展」。(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