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到來的2020年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有這麼一個特殊的人群,就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新生兒、嬰幼兒以及兒童,他們是否能夠像正常孩子一樣接種疫苗呢?不少先天性心臟病孩子的父母以及當地的防疫部門都存在這樣的困惑。一方面是考慮如果孩子沒有接種疫苗,就沒有相關的免疫力,另外一方面就是擔心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接種疫苗會不會因此而得病。那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
先天性心臟病分類
先天性心臟病按照心內分流情況,分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無心內分流先天性心臟病。常見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房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永存動脈乾等;常見的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包括法洛四聯症、大動脈錯位等;無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有肺動脈瓣狹窄、主動脈縮窄等。
疫苗接種的重要性
為孩子接種疫苗本身就是為了預防疾病,很多研究都認為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更容易感染一些疾病,那麼對於這些孩子,接種疫苗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如果不接種疫苗,那不就就是雪上加霜嗎?使原本就比較脆弱的孩子,暴露在這些風險當中。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對於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是否是這種疫苗的禁忌,存在不統一的說法,所以對臨床一線的醫生、家屬以及疫苗接種工作者都帶來很大的困惑。很多都是憑自己的經驗為孩子接種疫苗,或者拒絕為孩子接種疫苗。近些年國內的一些專家共識給我們解決了這些困惑。
疫苗的種類
死疫苗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麻疹疫苗、卡介苗(BCG,結核病)、脊髓灰質炎疫苗(小兒麻痺症)等。亞單位疫苗(組分疫苗)基因重組疫苗:如B肝疫苗DNA疫苗類毒素:如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我國計劃免疫並免費的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百白破三聯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風疫苗、乙腦疫苗、B肝疫苗、A群流腦疫苗、A+C群流腦疫苗、A肝疫苗。
先天性心臟病孩子接種疫苗的一些建議
可以接種:對於生長發育良好,心臟功能正常的孩子,可以可以常規接種疫苗;雖然這些孩子合併有心臟和大血管的結構上的畸形,但是他們的心肌細胞的功能是正常的,與動脈炎心肌炎等感染性疾病是完全不一樣的。暫緩接種:接受體外循環手術後3個月以內的孩子;伴有性功能不全、嚴重肺動脈高壓(心臟彩超可診斷;部分複雜先天性心臟病,在接下來的時間需要多次進行手術的。需要專科醫生評估後決定接種方案的:合併有免疫缺陷、感染、嚴重的營養不良、使用免疫抑制劑的。存在免疫缺陷的孩子在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麻腮風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活疫苗前應該接受免疫專家評估。
疫苗接種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大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孩子來說,都能夠通過一次的介入或者體外循環手術而達到根治,與正常孩子無大的區別,所以無需因為先天性心臟病而過多的改變成長曲線,只有少部分孩子需要增加額外的「關注和評估」,聽取專家的建議。
參考文獻:呂海濤,朱軼姮,張鈞,欒琳,王曉川,孫金嶠,劉芳,孫曉冬,郭翔,丁華,許二萍,許玉洋,刁連東,龔方戚.特殊健康狀態兒童預防接種專家共識之五——先天性心臟病與預防接種[J].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9,3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