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持普賢行願的人會感得族姓,容貌,膚色,相好智慧極其圓滿,一切魔眾和外道不能摧毀,堪為三界眾生的應供處。
二,魔障是各種各樣的:有些魔障是看不見的,比如有些非人入於你的心,使你內心逐漸產生惡念,行為也不知不覺往惡法方面轉;有些魔障是能看得見的,比如親朋好友以粗暴或者溫和的言行讓你離開學佛的正道,依靠《普賢行願品》的威力。一切有形無形的魔障都能得以遣除。
三,行持普賢行願有什麼出世間果報呢?就是很快獲得佛果。大家應該清楚修持普賢行願目的不是升官發財,脫離病苦厄運,應該是成就佛果。修持普賢行願以成就佛果是能生因和所生果的關係,只有我們修持普賢行願,很快會獲得大菩提果位,這是毫無疑問的。
四,現在很多人對佛教存在很大誤解,認為出家後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了。其實,出家以後更是任重道遠,因為出家人既然沒有家庭,單位的約束,就應該全身心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業中去,只有這樣才算是發菩提心的大乘出家人。
五,《普賢行願品》功德極大,即便不能領會其內容,僅從字面上念誦也有很大功德,如果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對其作十法行,這個功德就更大了。所謂的十法行,就是書寫,供養,施他,啼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十法行的功德極大。《辯中邊論》中說:「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其實,十法行可以說就是聞思修,一方面十法行包括了聞思修——啼聽,思惟,修習,另一方面,聞思修也包括了十法行——啼聽是聞,思惟是思,其餘八種法行是修。我們上一堂課,基本上具足了十種法行:對於聽者來說,具足了啼聽,思惟,書寫等;對於講者來說,具足了開演,諷誦等。
六,只要念誦《普賢行願品》,依靠發性諦實力,諸佛菩薩的加持力,眾生發下的幸福快樂,清淨戒律等各種善願都會輕而易舉實現。
七,初學佛者對於佛教的道理不太懂,往往以自私或者偏執的想法來回向善根,其實這樣回向所得的功德很小,如果能以廣大心回向善根。比如自己讀誦思維《普賢行願品》以後,發願讓所有眾生獲得這些善根。尤其是與自己關係不好的眾生獲得這些善根,這樣回向不僅功德很大,而且自己會很快獲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