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普賢行願品》講譯筆記若干

2020-12-14 僧崖童子

一,修持普賢行願的人會感得族姓,容貌,膚色,相好智慧極其圓滿,一切魔眾和外道不能摧毀,堪為三界眾生的應供處。

二,魔障是各種各樣的:有些魔障是看不見的,比如有些非人入於你的心,使你內心逐漸產生惡念,行為也不知不覺往惡法方面轉;有些魔障是能看得見的,比如親朋好友以粗暴或者溫和的言行讓你離開學佛的正道,依靠《普賢行願品》的威力。一切有形無形的魔障都能得以遣除。

三,行持普賢行願有什麼出世間果報呢?就是很快獲得佛果。大家應該清楚修持普賢行願目的不是升官發財,脫離病苦厄運,應該是成就佛果。修持普賢行願以成就佛果是能生因和所生果的關係,只有我們修持普賢行願,很快會獲得大菩提果位,這是毫無疑問的。

四,現在很多人對佛教存在很大誤解,認為出家後什麼事情都不需要做了。其實,出家以後更是任重道遠,因為出家人既然沒有家庭,單位的約束,就應該全身心投入到弘法利生的事業中去,只有這樣才算是發菩提心的大乘出家人。

五,《普賢行願品》功德極大,即便不能領會其內容,僅從字面上念誦也有很大功德,如果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對其作十法行,這個功德就更大了。所謂的十法行,就是書寫,供養,施他,啼聽披讀,受持,開演,諷誦,思惟,修習,十法行的功德極大。《辯中邊論》中說:「行十法行者,獲福聚無量。」其實,十法行可以說就是聞思修,一方面十法行包括了聞思修——啼聽,思惟,修習,另一方面,聞思修也包括了十法行——啼聽是聞,思惟是思,其餘八種法行是修。我們上一堂課,基本上具足了十種法行:對於聽者來說,具足了啼聽,思惟,書寫等;對於講者來說,具足了開演,諷誦等。

六,只要念誦《普賢行願品》,依靠發性諦實力,諸佛菩薩的加持力,眾生發下的幸福快樂,清淨戒律等各種善願都會輕而易舉實現。

七,初學佛者對於佛教的道理不太懂,往往以自私或者偏執的想法來回向善根,其實這樣回向所得的功德很小,如果能以廣大心回向善根。比如自己讀誦思維《普賢行願品》以後,發願讓所有眾生獲得這些善根。尤其是與自己關係不好的眾生獲得這些善根,這樣回向不僅功德很大,而且自己會很快獲得成就。

相關焦點

  • 《普賢行願品》一心發願修持 所獲功德不可思議
    此次還有機會講《普賢行願品》,自己覺得十分高興,由於人生道路是諸行無常的,這是第一次給大伙兒講《普賢行願品》,或許便是最後一次講。提到《普賢行願品》,大伙兒應當並不會生疏,它是一部在漢傳佛家和藏傳佛教深受看重的經典。但是,儘管《普賢行願品》廣為流傳,但因為它的內容十分難懂,它是普賢菩薩安住於佛境界常說的發願文,因此很多人都不明白它的實際意義。
  • 結行回向(普賢行願品8句精華)
    《普賢行願品》八句精華。我們做結行回向基本都是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中的精華八句話。普賢菩薩很多人可能會疑惑不解,回向文很多,為什麼偏偏要用《普賢行願品》中的八句精華做回向?現在解釋這八句話的含義。(1)文殊師利勇猛智。
  • 普賢菩薩聖誕 | 《普賢行願品》偈頌
    於此分享《大方廣佛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偈頌。讀誦受持《普賢行願品》功德不可思議。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     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 普賢菩薩聖誕日,誦普賢行願品偈誦,唱普賢十大願王,所願皆成
    大願大和尚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開示:《行願品》所介紹的修行法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的早晚功課之中都有,早課裡面的普賢十大願王,晚課《八十八佛大懺悔文》裡面所念的《行願品》的偈頌,都是普賢菩薩的修行法門。那麼《行願品》是《華嚴經》的最高峰,是毗盧遮那佛的心髓,是普賢菩薩的秘藏。
  • 恭逢普賢菩薩聖誕,讚嘆普賢十大願王,念誦《普賢行願品》加持我們的現實人生
    憨山德清大師說:不讀誦華嚴經,不知佛家之富貴!要了解普賢菩薩,要先了解一下被稱為「經中之王」的《大方廣佛華嚴經》。關於《華嚴經》為何被稱為「經中之王」,《高僧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唐太宗問隱士孫思邈:佛經以何經為大?孫曰:華嚴經為諸佛所尊大。帝曰:近玄奘三藏,譯大般若經六百卷,何不為大,而六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
  • 蘆荻 《普賢行願品》
    蘆荻 《普賢行願品》(6)
  • 普賢行願品誦持儀規
    因愍眾生興大悲  十方諸佛從此出   一切聖眾從此出  我今一一如是學   為益有情發菩提  深信普賢勝功德   具從普賢行願出  如是行願難思議   一一我今皆趣入  我為無上菩提道   受持普賢行願品  為益如母諸有情   我願安住真實境  為益如母諸有情   我願早證無邊慧
  • 普賢行願品實修觀修
    《普賢行願品》02宣化上人淨空法師普賢行願品文殊十信章1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嘆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荼、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
  • 「普賢行願品」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 #普賢十忍 】【 #普賢行願品 】※#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在《華嚴經、十忍品》裡,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若得此十忍,即能於一切佛法無礙無盡。【 #普賢行願品 】※#今日念誦一遍功德無量※所有十方世界中 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 一切遍禮盡無餘普賢行願威神力 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
  • 濟群法師《普賢行願品的觀修原理》 第一大願:禮敬諸佛
    所謂恩德,乃因如來乘大願力,對一切眾生,不論親疏,皆充滿無限慈悲。其中,又以慈悲和智慧為一切功德之源。佛陀之所以為佛陀,正是因為圓滿了無限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在於他所擁有的這個名號。我們學習《普賢行願品》,也應以佛陀功德為所緣及觀修對象。所緣,即我們認識的對象。如眼睛能看見色彩,耳朵能聽見聲音,鼻子能聞到味道,這些色、聲、香就是所緣對象。
  • 印光大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善財童子歸極樂世界
    印光大師:《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被列為淨土五經之一,印光大師說:「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讀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華嚴一生成佛之末後一著。
  • 佛法教育:本煥老和尚血書《普賢菩薩行願品》
    本煥老和尚血書《普賢菩薩行願品》本煥長老二十二歲出家,迄今已八十載。本老前半生志在苦行,參研經、律、論之教理教義,坐禪閉關、跪拜五臺、刺血寫經、燃臂孝母、領眾薰修,遵循百丈清規,繼承禪門宗風,宣導人間佛教,尊為「佛門泰鬥」。
  • 為何普賢行願品會位列淨土五經,因為這十願處處不離淨土和念佛
    然後到了被淨宗稱為十三祖的近代的印光老和尚,他又增加了兩部進去,變成了「五經一論」,這兩部就是「大勢至圓通章」和「普賢行願品」。後面這兩部其實嚴格來說並不是一部完整的佛經,大勢至圓通章來自於「楞嚴經」的第五卷,而普賢行願品這是出自於「華嚴經」的最後一品。
  • 普賢菩薩發十大願王的原因
    在中國四川的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這四大菩薩各有所長,普賢菩薩的願力和行力都非常圓滿,他的願力有十大願王,在佛教裡,這是沒有窮盡的願力。第一願是「禮敬諸佛」。禮就是頂禮,敬是恭敬,就是頂禮恭敬一切諸佛。
  • 《普賢菩薩行願品》偈頌分段版(含唱誦、讀誦),以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
    《普賢菩薩行願品》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大正藏No.278),又稱《普賢行願品》。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09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04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普賢菩薩行願品》-2021年2月14日 有經共讀
    普賢菩薩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
  • 讀了佛經,你才知道誰是真正的善知識
    小新發願讀經不是太長的時間,前面女兒的轉變,這回兒子的收穫,這讓她在誦經道路上又多了一份力量,我也很替她高興。我們就單純的心讀經回向,慢慢體會著那份不可思議,這隻有經歷過這個過程的人可能領略到的。讀佛經就是直接在聽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讀進去了,這個佛經種子就藏在我們的倉庫裡面,是優質種子。我們每天就在群分享各自讀佛經後的體會與收穫,在裡面報功課,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