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 | 粵式傳統茶樓,令人懷念的古早味

2021-02-17 雲澳門平臺


早前活躍在Facebook的美食社群中,「古早味」一詞出現在我的視線裡,出於好奇,Google了一下,原來古早味就是「懷念的味道」。

而這裡,從室內裝修到桌椅佈置,都散發著令人懷念的古早味。雖然許多遊客對它的出品表示有點遺憾,但到店打卡的人依然有增無減,或許這也是它的另一種魅力。

這裡就是龍華茶樓,於1962年開業的老字號茶樓,至今在澳門已有一定的知名度。電影《澳門風雲》、《十月初五的月光》也曾在這裡取景,可見其歷史地位非同一般。

來過的朋友告訴我:龍華看起來不像茶樓,更像一個有歷史的粵式博物館。馬賽克地磚、木製卡座、綠色鐵窗、懷舊摺椅、藝術書畫、手工藝品...都為這裡增添了不少古樸和文藝氣息。

店裡所有擺設,大多數是老闆的收藏或朋友相贈,有傳統中國風、也有西洋油畫的味道,如此混搭卻沒有一點違和感。

店裡的茶特別好,從雲南滇紅、白毛壽眉,到安溪香片、武夷山水仙,順口解膩又不澀。

至於點心,則放在竹製的蒸籠裡,不分大中小點,每份都是25元,想吃什麼,到餐車自取即可。為了防止點心被一搶而空,還是建議大家早點到店品嚐哦~

食客們可以找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望著車水馬龍的街景,吸一口新鮮空氣,喝一口滾燙的濃茶,也是一種享受。

記得小時候,我們在這裡還可以看到人間百態,下棋的老伯伯和棋友們相互切磋,拿著鳥籠的老爺爺和鳥兒心有靈犀,賽馬的人和收音機異口同聲...

現在,茶樓裡只剩下一些空空的鳥籠裝飾,而過往的故事已不在這裡上演。

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老式茶樓已光榮結業,而龍華茶樓,仍然見證著這個時代的變遷。來這裡喝茶的人,或許也是為了懷念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吧。

分享到這裡,讓我不禁感歎,如今飛速發展的時代,能安靜地坐下來,「飲啖茶,食個包」,已成為了都市生活的一種奢侈。

地  址:澳門提督市北街3號

電  話:(+853)28574456

營業時間:07:00-14:00

備  註:龍華茶樓到觀光勝地大三巴區域走路約20-30分鐘

相關焦點

  • 茶樓憶舊—龍華茶樓
    如心茶樓、六國茶樓、龍華茶樓等,也許你從未聽過。但其實這些都是澳門的舊式茶樓。也許,它們已被遺忘,不論是名字、抑或是所在地,都離我們這群年青人很遠很遠。它們沒有史書的記載,更沒有畫面的記錄,有的只是一份永遠埋藏在老茶客心中的回憶。位於紅街市的龍華茶樓龍華茶樓始建於1963年,位於紅街市旁,是本澳僅存的粵式茶樓。
  • 歲月神偷,龍華茶樓
    撰文:陳苑聰攝影:何文婷龍華茶樓作為澳門最具歷史最古老的茶樓之壹,完整地保存著50、60年代廣東早茶文化的傳統風貌
  • 【城事筆觸】清茗雅韻 緣說澳門三大茶樓
    <圖片來源:澳門中小企平臺>往昔茶樓一方面以曲獻客,增加「飲茶」的娛樂性,另一方面亦成為了伶人主要的表演場所,甚至孕育了廣東傳統的南音曲藝,但由於都市人生活習慣的改變,茶樓連帶南音都幾乎消失在時代之下,至於大龍鳳現存的茶香粵韻,亦早已成遺響。
  • 澳門探店 | 承載多代人記憶的懷舊茶樓,連「發哥」都喺哩度嘆過茶!
    一間懷舊的茶樓。店名沒有太多的修飾比喻,以最簡便的「茶樓」名稱,給人帶來一種懷舊回憶的親切感。第一眼看到龍華的「鳳爪」就知道能和其他茶樓的鳳爪區分開來。加入了黃薑和些許咖喱,闢除了鳳爪的腥味,吃起來更加香口。龍華鳳爪口感爽脆,煙韌無比,使你越嚼越香。
  • 不讓您走——蘭香閣茶樓
    上世紀中期開始,內港一帶是傳統茶樓集中地,為港口上下船的船員乘客提供了閒暇美點,成為了澳門茶文化歷史上重要的豪筆,創造了無限的鄉情故事與經典
  • 【玩盡澳門無限式】澳門 玩樂派 附詳細地址
    旅遊節目《玩盡澳門無限式》,帶領觀眾以全新玩法,玩盡澳門。四位女主持陳偉琪(Vicky)、陳芷尤(Apple)、朱智賢(Ashley)及劉溫馨將會大曬青春魅力,以無限活力玩勻食盡澳門,並聯同嘉賓及名廚,介紹新旅遊方式及路線。想要驚險好玩體驗、食盡當地美食,還是參觀澳門特色街道,節目也會包羅萬有,滿足大家要求,感受不一樣的澳門。
  • 舌尖上的廣東十大傳統美食
    燒鵝燒鵝是廣東省傳統名餚,屬粵菜系,是廣州傳統的燒烤肉食,燒鵝源於燒鴨。鵝以中、小個的清遠黑棕鵝為優,去翼、腳、內臟的整鵝,吹氣,塗五香料,縫肚,滾水燙皮,過冷水,糖水勻皮,晾風而後醃制,最後掛在烤爐裡或明火上轉動烤成,斬件上碟,便可進食。
  • 有heart 這裡的每一道菜都讓我懷念香港
    Dickson Kitchen最有名的是燒鵝,採用傳統燒制手法,做出的鵝深藏香氣,皮脆肉嫩,口味地道,與傳統香港燒鵝別無二致。Dickson為了還原菜品的傳統味道,無論是原料選取還是製作方法上都儘量保證其本土化。在做潮州麵時,他會要求廚師放入一些魚乾熬制湯頭,可能許多北方人接受不了,但對香港人而言,這是他們從小就吃慣的味道。
  • 古早味巧克力夾心蛋糕 | 巧兒灶咖
    原味版本網路上已經很多分享,今天的我的古早味蛋糕想做點變化,使用甜點技法做出巧克力風味濃鬱的蛋糕體,蛋糕的亮點是切開來會流流的巧克力內餡!古早味蛋糕的經典look是蛋糕厚度要夠,ㄉㄨㄞㄉㄨㄞ很療癒之外,一出爐那個氣勢不能輸別家,我最愛它繃繃亮亮的表皮像小baby的皮膚一樣看了很想掐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