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苑聰
攝影:何文婷
龍華茶樓作為澳門最具歷史最古老的茶樓之壹,完整地保存著50、60年代廣東早茶文化的傳統風貌,黃色的三層小樓與旁邊的紅街市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走進茶樓,儼如時光倒流到壹個我從未到過的時空,妳能感受到它竭盡全力抵抗時間洗禮的滄桑——木卡座、吊扇、綠色鐵窗框,尤其是那個擺滿鮮花的小露臺,極有情調。茶樓的墻壁上掛滿了照片,基本是老闆的好朋友袁偉民拍的,他酷愛拍蜻蜓,這些作品已製成了明信片,老闆時不時會送壹些給慕名而來飲茶的茶客們。
它作為澳門最具歷史最古老的茶樓之一,完整地保存著50、60年代廣東早茶文化的傳統風貌,隱匿於居民樓之間,其實也不難找到,就在紅街市後面。走進茶樓,儼如時光倒流到一個我從未到過的時空,你能感受到它竭盡全力抵抗時間洗禮的滄桑——木卡座、吊扇、綠色鐵窗框,尤其是那個擺滿鮮花的小露臺,極有情調。
龍華茶樓的老闆叫何德明,店是父親留下的,他說60年代的茶樓可不像現在這麼休閒,當時附近有很多船廠和居民,所以客人很多,來喝茶都要「搭臺」的(拼桌),請了60多個員工招呼客人,而現在只請得起6個了。
點心還是那幾樣,賣了幾十年叉燒包、馬拉糕、排骨、鳳爪等等沒變過,老闆不擔心因此競爭不過新式茶樓,一個行業多人做才證明有得做,成行成市就最好不過了。他說人手不夠,只要保證出品的原有水準就行了。按照美食家蔡瀾先生的說法,龍華茶樓的食物不算標青,但比香港一般茶樓凍貨蒸熟的好吃得多,尤其是白切雞飯,一大碗上桌,雞肉質新鮮,鋪上蔥茸,再把滾燙的熟油澆在上面,精彩之極。確實,幾乎每桌都有一碟白切雞飯
龍華茶樓的茶比一般茶樓更有品質,老闆說以前做的是生意,現在做的是文化——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因為茶文化的歷史比廣東早茶文化更要久遠,所以這也是他堅持把茶樓做下去的原因之一。普洱茶保存了十幾年才拿出來給客人喝,鐵觀音選用高山鐵觀音,特別飄香。
龍華茶樓的茶比壹般茶樓更有品質,老闆說以前做的是生意,現在做的是文化——中國幾千年的茶文化,因為茶文化的歷史比廣東早茶文化更要久遠,所以這也是他堅持把茶樓做下去的原因之壹。普洱茶保存了十幾年才拿出來給客人喝,鐵觀音選用高山鐵觀音,特別飄香。這裡茶水是自助的,客人壹上來就可以看見幾個大的茶罐子,分別裝著不同品種的茶,任君選擇。我隨機採訪了壹對前來飲茶的夫婦,先生很幽默,他說自己也來了不是很久,也只有18年,每天都來茶樓喝茶,就是因為這裡的茶品質好。後來,我才知道他們是六記麵店的老闆。
歲月神偷總是讓人猝不及防的,龍華茶樓只是一個歷史點的見證,和現代茶樓文化形成了對比。它留住了它能留住的一切東西,卻留不住最美的風景,是人。是人造就了文化、造就了傳統,想進步卻念舊著往昔,想留戀卻爭不過朝夕。靜坐於此,我仿佛可以看見一幕一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故事,可瞬間又被歲月偷走了。
地址:澳門半島 筷子基 提督市北街3號(紅街市旁)
人均消費:50MOP
營業時間:07:00-14:00
(本文由LoveFood平臺獨家製作,未得到許可,請勿私自轉載!)
點擊左下角查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