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中超聯賽已經接近尾聲,比賽也變得愈發激烈。在剛剛過去的第 18 輪比賽中,7 場比賽裁判共出示了 12 張紅牌,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爭議判罰。結合案例,《體壇新視野》邀請資深國際級裁判王學智老師,對本輪中超裁判們的表現進行點評。
天津泰達 VS 大連人
爭議判罰:在泰達與大連人的比賽中,徐嘉敏推到了阿奇姆彭。雙方出現了球員爭吵的情況,最終裁判員給了踢人的童磊一張黃牌,推人的徐嘉敏被紅牌罰下。VAR 提示後, 鄭凱木倒地後有踢人的報復動作,也被紅牌罰下。大連人的孫國文也因為犯規被出示黃牌。值得一提的是,在衝突過程中,童磊有暴力動作,他的這張黃牌是否「量刑」過輕,也引發爭議。
王學智:對於大連16 號隊員童磊對利馬的犯規動作,裁判員出示黃牌是及時的。沒想到比賽進行到尾聲,特別是大連人守門員上來後導致雙方球員的衝突升級。裁判員在整個處理突發事件中,出示的紅黃牌都是非常冷靜和準確的,不存在爭議。
廣州恆大淘寶 VS 北京中赫國安
爭議判罰:在恆大與國安的比賽中,費南多在第 36 分鐘時帶球進攻,張玉寧在禁區裡將費南多撞倒,主裁判判罰了點球。
王學智:攻方隊員控球時,國安隊9 號隊員的動作踢到到了對方球員的腿部,裁判員距離犯規地點很近,點球判罰是可以接受的。
河南建業 VS 廣州富力
爭議判罰:在建業與富力的比賽中, 卡蘭加帶球殺入禁區,主裁判王迪第一時間判罰點球,並且給防守卡蘭加的建業隊員一張黃牌。
王學智:雙方在罰球區內的接觸是一次很明顯的誰也沒碰誰、雙方都沒犯規的一次接觸。富力隊員在踢球時是自己踢到了地上後倒地,由於裁判還處於高速跑動的狀態中,裁判員此時一定要保持一種靜態觀察,這個點球是個錯判。
本輪比賽裁判員共出示 12 張紅牌,創下了本年度開賽以來裁判員每輪出示紅牌紀錄。在快速、激烈、和高強度的對抗中,隊員在全力爭奪時間和空間的過程中出現的犯規是難免的,但要儘量減少嚴重犯規和暴力行為。
這就需要足球場上的所有人都要有規則意識,所謂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而球員是否擁有規則意識,從他比賽中的舉止很容易做出判斷。如果一個隊或一個球員經常領到紅黃牌,就說明他內心中缺乏規則意識,自然不會堅守規則。裁判員在準確識別動作的基礎上,要讓破壞規則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規則才能成為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