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

2020-12-23 江南朝史

盜墓,總是被傳得神乎其神 ,人性的貪婪總會讓他們走向危險的道路。文物對於國家而言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從古至今,盜墓賊一直都很猖獗,為了避免文物被盜,國家還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制止這種行為。

可還是有人在無視法規做這樣的事情,那麼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古文物的價值太高了,一旦獲取一兩件就可能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但是古墓的尋找並不是簡單的,而一位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卻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姚玉忠,是盜墓界「神奇」般的存在,他被很多人冠以「祖師爺」和「盜墓第一人」這樣的奇稱,這些名字也並不是空穴來潮,姚玉忠挖掘的古墓數量非常多,經多人的供述,只要是姚玉忠發現的地點,那麼就一定會有古墓文物出土。久而久之,姚玉忠的名聲也逐漸大噪,慢慢的還有很多人都說姚玉忠會看天象,天空之中的星星就是他找尋古墓的一大方向。

在我國古代,還有一本盜墓之書,書中記載著如何來找尋古墓的方法,其中更是有用松樹和柏樹以及雷聲來辨別古墓方位的技法。這部書就是古代盜墓賊所寫的《萬墓追蹤》,但是他的這本書上的方法並不好用,因為很多時候要依靠自然是不定時的。那麼姚玉忠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直到有一天,因為一人獨自在山上亂轉引起警方注意而被追拿歸案的姚玉忠,終於說出了他尋找古墓的秘訣,就是尋找砂礫石。因為在古代,人們建造古墓的時候,往往都是為了追求風水寶地,但是很多時候風水寶地的尋找並不輕鬆,於是人們為了有一個風水寶地,就會將自己的墓地所在之處人為改造出風水寶地,將一些水道用砂礫石堵住,就這樣根據古代喪葬文化的發展,姚玉忠從中研究出了道理。

他每天都會去尋找這樣的地方,一旦找到砂礫石,再研究一下當地的風水之地,那麼大概可以推斷出古墓的所在之處,所以姚玉忠才會成為一個盜墓高手,而姚玉忠因為盜墓從中就獲利了上億元,有著如此本領的他,如若起初選擇考古事業,那麼他也會為考古研究作出很大的貢獻。對於這件事,你們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盜掘總價值上億元文物盜墓賊,講自己尋古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
    有很多人一直有這樣一個疑惑,作為考古隊最討厭的存在,盜墓賊們究竟是如何準確找到古墓所在呢?我國曾經抓獲了一個在盜墓界鼎鼎有名的人物,此人名叫姚玉忠,因為擁有一手盜墓神技,而被盜墓界尊稱為「關外第一高手」,據傳只要是姚玉忠認準的地兒,他就一定要挖到東西才罷手。
  • 盜墓 | 河南孟津10人盜掘「狐偃墓」
    2018年5月6日,雨後的孤柏嘴薄霧蒙蒙,當地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先生指著黃河南岸綠油油的田野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那邊是邙山餘脈。過去是盜墓賊經常光顧的地方,近年來,他們卻難以得手。」邙山東西綿亙100多公裡,流傳著「生在蘇杭,葬於北邙」的傳說,自古就是喪葬的風水寶地。其中,洛陽境內的邙山最為著名,不少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均葬於此地,鄭州境內的鞏義、滎陽、惠濟區也有不少古墓。
  • 組團盜掘「九層妖樓」的盜墓賊:外地高手前來增援,曾有人死在墓裡
    夏某說他和張德已經跟都蘭熱水古墓保護站的看墓人說好了,很安全,只要孫興林能給看墓人1萬元好處費就行。 孫興林掏了錢,讓夏某轉交,但夏某實際只給了看墓人一隻羊腿、一條雲煙和3000元現金,剩餘的錢夏某和張德私分了。 商量好分工和分成後,孫興林等人在當地購買了盜墓工具。
  • 盜墓賊多次光顧曹操墓,3.25萬平方米的安陽高陵有多少件文物?
    曹操高陵項目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進入文物展示布展階段。(王建安 攝影)曹操墓所在位置之前是個高高的土丘,磚廠挖土造窯,將土丘漸漸挖低。盜墓賊發現磚廠邊的土質非常奇怪,位於西高穴村西南地的這個高崗,接連引來盜墓賊的「光顧」。考古所的專家們在曹操墓內還發現了盜墓者留下的數枚鑿牆長釘。專家推測,至少在清代以前,盜墓賊就光顧了這裡。
  • 盜墓賊洗劫大墓後,留下一條鏽鐵桿,被專家譏諷「有眼無珠」
    我國是一個文物大國的同時,也是一個深受盜墓之害的歷史文明古國。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一次盜墓事件發生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當時一夥由山賊和草寇所組成的盜墓團夥,盜掘了著名的商朝國君湯的陵墓。在此以後,曹操一手建立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軍隊集體盜墓的先河,可謂是遺臭萬年。
  • 秦檜家族墓出土,專家看到墓頂上的盜洞,為何說是明代盜墓賊幹的
    當考古專家們在找到古墓時,由於其上封土堆積千年,一時難以被清理乾淨,所以專家們還是決定,先利用現代化機械設施,將墓頂封土全部清理乾淨。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隨著封土的減少,墓頂青石板上赫然顯露出幾個大小不同的圓形盜洞。考古專家們心裡一驚,確認該古墓曾被盜墓賊盜掘過,墓內的文物也許多數難以倖免。
  • 考古老專家淚目:我挖墓是為了保護文物,怎麼名聲還不如盜墓賊?
    考古工作最大的貢獻是什麼,他們忍受著寂寞、酷暑、為華夏民族錨定了方向,尋到了根,我們燦爛的歷史不是虛構的,我們的文字不是從別的地方照搬的,我們曾擁有領先世界的發明,所以我們應該有信心,日後定可以繼續擁有。我們祖先創造出的文化產物,如器皿、字畫、樂器等,被考古專家小心翼翼的挖掘出來保護起來,使得這些珍貴寶物免於在時間流逝化為風沙,也使得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真真切切看到我們曾經輝煌的過去。
  • 盜墓賊深夜潛入王陵,三次爆破探尋墓室入口,因此原因未能得手
    然而,由於他們對墓室的實際深度估計不準,最後,這記悶炮只把墓頂炸出一個土坑。心有不甘的盜墓賊,在隨後幾天深夜,又接連兩次前來盜掘,用炸藥又炸出兩個盜洞,但仍未能洞穿墓室。接到群眾報案,鍾祥市公安部和文物部門都高度重視,並立即派出民警和考古專家前往現場調查。
  • 千古遺恨秦公大墓
    時間一長,一些目不識丁的農民,在盜墓過程中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文物知識,他們對文物的識別、斷代、辨偽能力,和職業文物工作者相比也毫不遜色。一個農民指著被盜掘過的墓葬說:古墓的封土有生土和熟土的分界線,好多墓就是靠這些來辨認的,一般不會有錯。生土是白色的,熟土不白。從兩種土的分界線上挖進去,如果看到生土和熟土不一樣,就能挖開一道墓門。有的墓裡有三四個門呢!
  • 墓裡的金銀玉器被這6個人盯上...
    刑偵總隊三支隊負責全市侵財類案件的偵辦,文物類犯罪也是他們打擊的範圍,嫌疑人盜竊的文物價值直接關係到他們的定罪量刑,三支隊的偵查員買來了不少文物相關的書籍,利用業餘時間惡補。
  • 上世紀江蘇發現虎型文物,專家確證是尿壺,器身13字證明其價值
    上世紀江蘇發現虎型文物,專家確證是尿壺,器身13字證明其價值文物的價值不僅在於其工藝的精美與歷史的悠久,更在於文物本身所承載的文化價值。對待文物的評級是考古學界比較重視的一點,客觀的對待文物的珍稀程度與歷史價值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地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有這樣一件虎形文物,一開始價值被低估,後來發現器身上的13個字之後才知道其價值之高。
  • 為了防止盜墓賊光顧,此人在墓前石碑刻寫:吾雖楚王,但墓中沒錢
    陵墓裡有不少被盜的痕跡,顯然在此之前,該陵墓就已經被盜墓賊光臨過了。不過即便如此,專家還是在陵墓裡找到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各種金銀玉器等。 只能說,劉注真是夠天真的,他這樣寫,不就等於告訴盜墓賊,自己的陵墓裡有很多陪葬品嗎?而且盜墓賊能夠看到這塊石碑,那就說明他已經進入了墓穴中,那他又怎麼會不去挖掘呢?
  • 廣陵王墓被發現,卻被盜墓賊洗劫一空,留下的盜梯竟成歷史文物
    不過,古墓之中總是會有不少珍貴的隨葬品,因此,那些盜墓賊也會時常光顧。上世紀五十年代,廣陵王墓這座長達2000多年的古墓也被發現了。當考古隊進入古墓裡一看,不免有些失落,因為古墓被盜墓賊給洗劫一空。有趣的是,盜墓賊當年留在古墓裡的盜梯後來卻成為了歷史文物。
  • 「以案釋法」六個「蹩腳盜墓賊」尋寶不成反獲刑
    近日,忻州中院對盜掘左雲縣管家堡鄉黑煙墩村東一處古墓葬的六名被告人作出二審宣判,六個「蹩腳盜墓賊」非但沒找著寶物發財,反而都被送進了監獄。案情回放2018年農曆八月十五前,被告人郭某、龐某(另案處理)、楊某、石某峰等人到左雲縣管家堡鄉黑煙墩村東的一處疑似古墓葬附近實施盜掘。
  • 湖北襄陽有座「吃人墓」,內藏流沙河,先後吃掉80多個盜墓賊!
    其實在墓中有著許多暗藏的機關會致人死去,在我國的湖北襄陽有這樣一座墓葬被稱為「中國第一兇墓」。當這座墓在考古人員利用現代科技進行開發之後,在裡面發現了80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讓人觸目驚心。雖然這座古墓很兇險,但正因為古墓機關保護性很好,所以文物在裡面被保存十分完好。
  • 專家考古明代高僧大墓,文物沒找到,卻發現已經絕跡50年的生物
    這種方式有一定的風險,明清時候盜墓賊尤其多,雖然當時明文規定禁止盜墓,可還是有一部分人為了錢財鋌而走險,走上了盜墓這條路。嚴巨光高僧的墓自然也被盜墓賊光顧過,但並沒有丟失什麼東西,這和他的墓中並沒有昂貴的陪葬品有關。幾百年後,專家對這位高僧的墓穴進行考察,想找尋一些文物,結果文物沒有找到,卻發現了此前早已被認為絕跡了的生物。
  • 盜墓賊竟用上探針定位、紅外夜視等高科技作案
    當地警方現場勘查發現,古墓的新鮮泥土上覆蓋著一些樹枝,樹枝下面藏有一個直徑1米的洞穴,深達10米,盜洞直穿墓室,對墓室結構及墓室內陪葬文物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在警方深挖之下,一個以巢湖居民王某某為首,長期流竄於安徽、江西兩省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2020年8月,該案6名嫌疑人悉數落網。經查,除盜掘巢湖放王崗古墓外,該團夥還先後在安徽、江西等地盜掘古墓8座。
  • 梁莊王古墓發現新穎結構,讓盜墓賊紛紛絕望,專家:就是個烏龜殼
    而且在這些古墓之中還有著很多防盜措施,為的便是防止盜墓賊對古人墓葬的盜掘,而且不同時代的防盜措施都是不一樣的,就像在梁莊王的墓葬之中的防盜措施,便是一種直接平行挖掘而成的墓葬結構。這種結構的古墓,即便是盜墓賊使用炸藥,它也能承受下來,根據相關史料記載,明朝梁莊王的墓葬是一種石窟形式的磚墓室結構,而且整個宮殿都位於地下較深的位置,而且整個墓葬之中呈現的是一個中字形,可以說是相當的新穎。
  • 王級大墓武王墩古墓被盜,倒賣文物的「終極大佬」是誰?
    近年來,由於武王墩古墓本身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一些「摸金校尉」們趨之若鶩地將罪惡之手伸向了那些流傳千年的文化瑰寶。今年9月,經淮南市大通區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盜掘古墓葬罪,倒賣文物罪,盜竊罪,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等判處被告人張某等28人有期徒刑十三年八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不等的刑罰。至此,這些盜墓賊最終自食了貪婪的苦果。
  • 四川發現張飛墓,墓門大開卻不是盜墓賊所為,專家感慨:這不可能
    《五人墓》有言:滿壇松桂陰,落日青楓樹。在對古代中國的發展歷史有著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古人對於墓葬文化是非常重視的,而在這種情況之下,當我們對一些古代墓葬進行發掘的時候,也都會在這些墓葬中發現很多價值巨大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