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 | 河南孟津10人盜掘「狐偃墓」

2021-02-23 考古

九曲黃河途經河南省滎陽市王村鎮境內時,留下了一個叫孤柏嘴的小河灣,這裡水勢平穩,如今成為市民們休憩的去處。2018年5月6日,雨後的孤柏嘴薄霧蒙蒙,當地文物保護志願者王先生指著黃河南岸綠油油的田野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那邊是邙山餘脈。過去是盜墓賊經常光顧的地方,近年來,他們卻難以得手。」

邙山東西綿亙100多公裡,流傳著「生在蘇杭,葬於北邙」的傳說,自古就是喪葬的風水寶地。其中,洛陽境內的邙山最為著名,不少帝王將相、達官貴人均葬於此地,鄭州境內的鞏義、滎陽、惠濟區也有不少古墓。

「古人講究厚葬,只要盜墓成功,就有巨大的利益,這是盜墓賊不惜以身試法的主要原因。他們要的是利益,破壞的是文物。隨著打擊力度的加大,文物知識的普及,村民的防範意識大大增強,盜墓賊得手並非易事。」王先生說。

盜墓團夥作案分工明確

「盜墓賊的水平再高,一個人是盜不了墓的,需要有熟悉當地情況的人來配合。現在社會治安防範網絡覆蓋面大,只要群眾有防範意識,就能及時發現盜墓賊的蹤跡,避免古墓受到破壞。」王先生說,國家對名人古墓的防範十分嚴密,刑事處罰嚴厲,盜墓賊不敢輕易作案,而是把目光盯在農村民間古墓上,他們打聽到古墓的線索,先看風水,再踩點,然後物色同夥伺機作案。

近日,滎陽市人民法院一審、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的孫某等10人盜掘古墓葬案,就是如此作案的。

孫某所在的孟津縣地處邙山古陵墓群,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當地村民的盜墓活動一度猖獗。作為當地村民,他熟悉古墓相關情況,一心想通過盜墓發財。但當地對古墓保護力度大,特別是《洛陽市邙山陵墓群保護條例》自2012年3月施行以來,依法構建了邙山陵墓群及田野文物的安全保護網絡。

孫某擔心在本地作案被發現,且處罰力度大,便瞄準了同處邙山一脈的滎陽市古墓。2015年12月,經過踩點,孫某將目標放在了王村鎮胡固村的「狐偃墓」。隨後,他聯繫了9名同夥,明確分工,有的負責打孔、挖掘,有的負責用炸藥進行爆破,有的負責倒土,有的負責望風,有的負責接送人。密謀後,他們購買了電瓶、吹風機、鐵鍁、鎬、炸藥、雷管、對講機等作案工具,在當地一家賓館入住後,伺機作案。

狐偃墓

【狐偃墓位於滎陽市王村鎮西韓村行政村胡固村自然村南,地表現存一高大的封土堆,底部直徑約60米,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最高處近20米,墓冢有黃土分層夯築而成,中間夾雜有石、鵝卵石層,十分堅硬。由於該墓的時代及主人,傳說為春秋時期晉國大夫狐偃之墓,清代《河南通志》亦說「春秋狐偃冢,在汜水胡固村之南,為晉大夫」。狐偃,春秋時期晉國人,晉文公重耳(春秋五霸之一)的舅舅,與兄狐毛跟隨文公在外逃亡19年,幫助晉文公重耳成就霸業,為大夫,是晉文公的主要謀臣。】

2016年1月26日晚,孫某等10人攜帶洛陽鏟、炸藥等盜墓工具,竄至「狐偃墓」,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分工,採用打孔、挖掘、炸藥爆破的方法盜墓。他們找好打洞方位,在用炸藥打眼時,響聲很大,怕被人發現,沒有繼續挖掘。為掩蓋現場,他們把洞口用木板蓋住後再用草遮住,把炸出來的土倒在附近溝裡,盜墓現場掩蓋後便撤離。

出於「自身安全」,孫某等人商定,由當地同夥王某負責在第二天打探消息,如果沒被人發現,晚上繼續盜掘,如果被人發現,就各自離開。

1月27日,王某打探後告知孫某,26日晚有不少村民聽到爆炸聲,懷疑有人盜「狐偃墓」,已經報警。孫某等人聞訊後,迅速離開滎陽。

滎陽市公安局接到村民報警後,當即向文物管理部門通報相關情況,雙方人員趕到「狐偃墓」經實地勘驗,發現了乾草和木板掩蓋下的新盜洞。幸運的是,盜掘行為未對「狐偃墓」造成破壞。

公安機關經偵查,很快鎖定了孫某等人。2016年2月22日早上,孫某在孟津縣家中被抓獲歸案;同年3月5日,逃到新疆的王某被押解歸案;其他人員也先後被抓獲歸案。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等人盜掘的「狐偃墓」具有重要的歷史與藝術價值,其行為已構成盜掘古墓葬罪,但現場勘驗筆錄等證據證明被告人的盜掘行為尚未觸及墓室,應認定為犯罪未遂。

被告人在庭審中認罪悔罪,辯稱犯罪形態為犯罪中止,請求從輕處理。法院查明,被告人是在盜掘行為過程中被村民發現,且村民已報警的情況下,不得已停止盜掘行為,並非主動放棄犯罪行為,不構成犯罪中止,辯護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採納。法院對被告人量刑時,考慮到本案系犯罪未遂、認罪態度較好等量刑情節,以盜掘古墓葬罪判處孫某有期徒刑4年,並處罰金5萬元,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零6個月或3年,並處罰金3萬元或2萬元。

村民見異常警覺就提高

「都說邙山這一帶古墓多,我看陌生人打聽誰家的祖墳,就感到這人不地道。你好好的打聽這幹啥呢?」「現在國家對炸藥管這麼嚴,晚上咋會有那麼大的響聲?我感覺這聲音不正常!」「去地裡幹活,發現有新挖的洞口,肯定有人在地裡做什麼文章」……記者在王村鎮採訪時,多次聽到村民這樣說。

盜挖宋代古墓案的何某沒想到,他們作案時沒有使用炸藥,悄無聲息地剛探出一個洞,就被公安機關發現了。

滎陽市高村鎮陳鋪頭村位於邙山腳下,村民王某在此承包一塊地種石榴。2016年8月15日早上,他去自己地裡幹活時,發現有個新挖的洞口。「誰會到這裡來挖洞?」王某思索良久,突然想起村裡老一輩人的說法,這一片地是當地望族秦家祖墳所在地,只是年代久遠,具體位置已經無從查找。

「難道是秦家祖墳?」王某報警後,當地文物部門認定,秦家祖墳屬於宋代古墓。公安機關通過偵查,將何某為首的6人盜墓團夥抓獲歸案。何某供述說,盜墓風險大,對其他人不相信,便與5個親友組成團夥,先搜集古墓線索,再踩點作案。他聽說過秦家祖墳的故事,經確定傳言屬實,因盜墓需要做大量的準備性工作,沒想到剛打完洞就被發現了。

「過去辦理的盜掘古墓葬案件,盜墓者大都得手,古墓葬由於破壞而受到無法修護的毀損,大量珍貴出土文物流失。近年來辦理的盜掘古墓葬案,犯罪嫌疑人得手的並不多,主要是古墓附近村民發現得早,警覺性高,為公安機關及時破案贏得了時間。」一位辦案人員說。

保護古墓需靠社會力量

「古墓被盜,損失的不僅僅是一些財寶,更關鍵的是裡面的文物,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發展及文化,一旦破壞,無法挽回。」辦案人員認為,目前對於盜墓行為的打擊力度越來越大,只要發現,必將依法嚴懲,但在古董和文物市場售價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受經濟利益的驅動,盜墓者也一再以身試法。

這位辦案人員坦言,盜墓者反偵查意識強,案件偵破並不輕鬆。盜墓團夥犯罪突出,分工明確,一般作案人員在10人左右,作案前都經過反覆踩點,再加上古墓葬的隱蔽性和稀缺性,決定了盜掘者需要具備一定的盜掘經驗。

「解決目前古墓葬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需要依靠社會力量進行整治,進一步增強群眾的保護意識,形成保護古墓葬的良好氛圍。」受訪的多位辦案人員認為,對已發現的古墓葬要加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採取人防、技防措施,及早發現、及早防護。(記者 趙紅旗)

相關焦點

  • 組團盜掘「九層妖樓」的盜墓賊:外地高手前來增援,曾有人死在墓裡
    二人又找來上一次參與盜墓的兩名同鄉,其中一人有輛微型車,挖墓時可負責接送;另一人比較年輕,能幹體力活,家裡也有地方可供居住。 對於盜墓,4人都已不是「新手」,顯得躍躍欲試,但人數上有些不足,於是決定從青海省外再找幫手。 張德先託河南焦作的一個朋友找人,此人將消息告訴了河南鞏義的韓萬裡。
  • 洛陽當代盜墓紀實!
    河南的《大河報》報導說,2011年1月10日凌晨,鄭(鄭州)盧(盧氏縣)高速公路宜陽段施工人員在沒有經過文物部門普探的情況下,糾集8名村民盜挖一座古墓時突然塌方,致3死1傷。  1月20日前後,與小李村相隔10公裡左右的孟津縣送莊鎮莫莊左寨溝村深夜闖入一夥9人的盜墓賊,盜洞打到七八米深時被村民發覺。  知情人稱,村民多次撥打送莊派出所電話報警,不見動靜,又向相鄰的平樂派出所報警。
  • 武王墩墓被盜案背後的驚人故事
    其實在這場發掘前,為能不能發掘武王墩、如何更好地保護武王墩,安徽考古人經歷了多次的決斷。但2015年至2018年,犯罪嫌疑人的三次盜掘,不僅讓武王墩墓遭受重大破壞,該案件更是驚動公安部。據史料記載, 1933年被軍閥盜掘,出土文物4000多件的李三古堆楚幽王墓,其規模和武王墩相比,還小了20%。
  • 青海特大盜墓案破了!
    青海省公安機關隨即向公安部報告有關情況,並在公安部的組織協調下與河南、山西、浙江等開展協查工作。經過進一步偵查,在獲取其他涉案人員信息後,公安機關迅速出擊,在青海省都蘭縣和西寧市將涉嫌盜掘古墓葬的都蘭籍犯罪嫌疑人及涉嫌掩飾、轉移犯罪所得的嫌疑人6人抓獲。
  • 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
    盜墓,總是被傳得神乎其神 ,人性的貪婪總會讓他們走向危險的道路。文物對於國家而言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從古至今,盜墓賊一直都很猖獗,為了避免文物被盜,國家還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制止這種行為。可還是有人在無視法規做這樣的事情,那麼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古文物的價值太高了,一旦獲取一兩件就可能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但是古墓的尋找並不是簡單的,而一位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卻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 淮南武王墩墓被盜案背後:「摸金校尉」兩個點打下探針就能搞清在...
    其實在這場發掘前,為能不能發掘武王墩、如何更好地保護武王墩,安徽考古人經歷了多次的決斷。但2015年至2018年,犯罪嫌疑人的三次盜掘,不僅讓武王墩墓遭受重大破壞,該案件更是驚動公安部。據史料記載, 1933年被軍閥盜掘,出土文物4000多件的李三古堆楚幽王墓,其規模和武王墩相比,還小了20%。
  • 陝西有個夫妻合葬墓,千年來無人盜墓成功,每次被挖必生異象
    可知古代帝王對死後喪禮的看重,所以皇帝陵墓向來規模宏偉,喪禮規格較高,且墓中隨葬了無數的珍寶,成為了盜墓賊惦記的頭號對象。再加上盜墓本身就是一件有風險的事,稍有不慎可能小命不保。為了盜取更多有價值的財物,盜墓賊們一般將皇陵視為首選,才不至於兩手空空而返。
  • 孫殿英盜掘東陵17年後,一彈棉花老漢再次光顧,差點把皇陵搬空
    談及盜墓,現今很多人首先想的是南派三叔寫得《盜墓筆記》,其中講述了一群盜墓高手進入古墓後遇到的一系列奇事,仿佛真實發生過一般。 據成書於西漢的《貨殖列傳》記載,齊國田氏的後代田叔便是靠著盜墓發家致富,著名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田叔也有記載,講道:「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
  • 盜墓高手遠赴青海,挑戰「九層妖塔」,他在裡面究竟看到了什麼?
    熱水墓地最大的一起盜墓案,發生在2017年。2016年11月,夏某等5名都蘭當地人偷了血魏一號墓。這個盜墓事件令人吃驚,最後公安部組織指揮專案組,偵破盜墓事件,逮捕了26名有關人員。第二年十月,當地人張某發現夏某一起挖。這是熱水墓群最大的盜墓事件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墳事件。
  • 盜墓賊洗劫大墓後,留下一條鏽鐵桿,被專家譏諷「有眼無珠」
    我國是一個文物大國的同時,也是一個深受盜墓之害的歷史文明古國。據史書記載,我國最早的一次盜墓事件發生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期,當時一夥由山賊和草寇所組成的盜墓團夥,盜掘了著名的商朝國君湯的陵墓。在此以後,曹操一手建立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軍隊集體盜墓的先河,可謂是遺臭萬年。
  • 包拯去世後,21口棺材同時從7個城門出殯,盜墓界定一不成文規定
    想要當一個公正廉潔的好官是非常不容易的,畢竟在古代的時候,封建等級制度是非常森嚴的,想要做到真正的公正廉潔,肯定會得罪很多的人,很難會有一個好的結局。而且想要做到公正廉潔也不是那麼簡單的,畢竟不管是現實中的誘惑,還是他人的威脅,都是非常多的,很多人因此紛紛敗下陣來,有的只能隨波逐流,有的不願意同流合汙從此一蹶不振,很難能夠做到堅守初衷。
  • 朱元璋沉睡孝陵600餘年,為何至今無人盜掘?考古專家道出了原委
    整個工程耗時二十五年,前後調用軍人、民工十萬人,佔地面積達170餘萬平方米,加上在建築、石刻上的用心,因此明孝陵被稱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也是我國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 墓王之王和盜墓筆記同屬盜墓系列,但為何盜墓筆記更受人喜歡?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墓王之王》這部國漫吧。《墓王之王》是河北鑄夢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鑄夢動畫)傾力打造的墓派武俠3D網絡動畫,立足原創高品質動畫定位,開墓派武俠之先河,闢全新類型動畫之創舉,為國產原創動畫再添精品。
  • 真正的盜墓是怎麼樣的?遠比電視演得更厲害,專家表示不得不服
    可惜的是,成為某些行業中的「狀元」卻並不是什麼值得稱道的事,因為這些行業本身就是罪惡與破壞的根源,比如盜墓。晉代皇甫謐在《篤終論》中寫道:「自古及今,未有不死之人,又無不發之墓也」。喪葬禮儀興起,盜墓行業卻也隨之出現。民間的盜墓技術門類眾多,真假難辨,再加上這門行業並非光明正大,所以在外人看來總是神秘莫測。
  • 河南一座「北鬥七星」墓,藏了40萬斤黃金!考古隊:科學未解之謎
    早在三國時期就出現了盜墓這個行業,他們發展的範圍很廣泛,不僅有私人盜墓,甚至還有著名的官盜。曹操為了籌集自己軍隊的軍餉,學了不少漢朝的古墓。在一些資料上記載,漢朝時期的劉武立下了不少的功勞,所以朝廷上對他很是重視,不僅對他封官加爵,還賞賜了他不少的寶貝。不曾想他卻在生病後早早的就去世了,然後去世以後被埋藏在芒碭山。
  • 盜墓、強佔鐵礦、暴力放貸......還有什麼是這家兄弟不敢幹的?
    在當地,侯氏四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2016年6月,山西聞喜縣公安局偵破了一起盜掘古墓葬案,這起盜墓涉黑案件涉案犯罪嫌疑人466人,在眾多嫌犯被捕之後,警方發現仍有主犯漏網。最終,警方在高速路口對主要犯罪嫌疑人進行緊急布控,抓捕了盜掘古墓案的犯罪嫌疑人侯金髮。
  • 千古遺恨秦公大墓
    瘋狂盜掘古墓的野火,最終「包剿」了大堡子山。這座塵封了2800年的秦先祖陵園,遭遇了一場千古浩劫,大堡子山就變成了滿目瘡痍的狼藉之地。趙小鈞教授說,我去過盜墓現場,人山人海,地面像大片平躺著的樓房,盜墓坑橫七豎八。走路的人一不小心,就會掉進坑裡。當地人在墓地上打起了帳篷,不分白天黑夜盜墓,吃、住、賭博都在墓地上。
  • 樓蘭古墓被盜後的又一大案,盜墓「九層妖塔」背後的故事
    1996年,我國有十大重要的考古發現,分別是:河南孟津妯娌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重慶豐都煙墩堡遺址、青海都蘭吐蕃墓群的發掘、四川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湖南長沙走馬摟三國吳紀年簡牘、山東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遼寧北票喇嘛洞鮮卑貴族墓地、四川華鎣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山東長清雙乳山西漢濟北王陵。
  • 九原崗壁畫墓墓主應是劉貴
    —539.12.12),其原名劉懿,字貴珍,肆州秀容(今忻州市)人。他是爾朱榮(493-530)的臂膀,是高歡(496-547)受到爾朱榮器重的引薦人,對於北齊高歡父子,「實開國之勳臣、佐命之懿親」。道光初,盜墓賊盜掘出土的《劉懿墓誌》,受到康有為、羅振玉等專家的重視。把劉懿志志石、拓本,和墓道壁畫聯繫起來看,相得益彰,才可懂得相關壁畫的歷史和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