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紀」的扶貧工作者|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駐村幹部吳傑

2020-12-23 天眼新聞

我叫吳傑,是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的駐村幹部。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世紀90年代講起。我從1993年開始,在都勻市兩個最邊遠的省級一類貧困鄉扶貧一線幹了12年,在中共都勻市委黨建辦具體負責全市黨建扶貧協調工作6年。在調到都勻市文聯主持工作後,我仍然把脫貧攻堅放在第一位,主動請纓作為駐村幹部再次奔赴扶貧一線。20多年來親歷跨世紀的扶貧工作,是我人生一筆永不枯竭的精神財富。

吳傑(右)資助陳安平老人修建養雞圍欄並幫助綑紮1993年到2005年,我先後在基場水族鄉、陽和水族鄉工作。交通閉塞讓這兩個鄉的群眾飽嘗了肩挑背駝的痛苦。於是,我把組織群眾修路作為頭等大事,整天和群眾在工地上忙碌著。  第一條路修往翁奇村,該村離鄉政府最遠,單邊步行至少需要2個小時,因此,我白天吃在工地,晚上住在農家。當時修路沒有機械化的設備,全靠洋鎬鋤頭挖土方,鋼釺鐵錘破山石。經過艱苦奮戰,到1997年,翁奇村終於結束了沒有公路的歷史。2000年以後,我調任陽和水族鄉黨委副書記兼扶貧工作站站長,仍然把組織群眾修路作為重點,具體負責修通翁高、灑洋、翁條三個村的公路。

組織發動群眾修路可是因為太忙,我把大女兒全託在私立幼兒園,忙的時候我們父女倆竟有1個多月沒見上一面。有一個周末我去接她,她因感冒由園長陪護在醫院輸液三天了,我抱著她回家路上問她,「你感冒了怎麼不講爸爸打電話呢?」可是女兒跟我說,「我知道你忙。」我的淚水頓時奪眶而出。2004年,這三個村的公路修通了,還被評為省級扶貧通村公路示範工程。  2006年之後的幾年,我調到都勻市委黨建辦工作,雖然沒有身處扶貧一線,卻最能服務扶貧一線。因為我負責都勻市黨建結對幫扶工作的安排,讓各級領導幹部和部門手中的資源,儘可能精準地安排到需要幫扶的村。那幾年,我還積極向組織推薦自己在調研中發現的優秀駐村幹部,當看到自己推薦的幹部先後被提拔使用了,我感到很欣慰。

組織書畫作品義賣助力脫貧攻堅現在,我既是都勻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又是普林村的駐村幹部。自2019年8月駐村以來,我積極發動家人、同學及朋友捐款,組織書畫作品義賣,將善款用於村子資助基礎建設和產業發展。經過這段時間地努力,我為村子協調支持修建公路5條7公裡,扶持成立普林村林下養雞專業合作社,資助農戶包穀,圍欄等生產物資,生雞存欄突破2萬羽。為解決生雞銷路,我聯繫百佳超市等建立銷售平臺,還組織都勻市文聯繫統開展「以購代捐」消費扶貧,用真心與行動幫助農戶把雞養出來,賣出去,有收入。  在駐村幫扶的最緊要關頭,我的又一個寶寶於2020年9月誕生了,我陪護愛人及寶寶不到半個月,含著淚花告別他們接著駐村去了,由衷感激家人的理解,惟願能為鄉親們多做些實事。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顧彥君 整理

編輯 胥芬芳

編審 楊儀 李劼

相關焦點

  • ...工作,我熱愛這片土地|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沙井街村駐村隊長郭躍安
    我叫郭躍安,是都勻市紅十字會駐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沙井街村駐村隊長。2018年,由我帶隊與兩名紅十字會人員一起被調到沙井街村開展扶貧工作。由於我長期在紅十字會工作,我很清楚一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對於人民來說多麼重要,扶貧僅僅是增加收入那是不夠的,居住環境的改善也迫在眉睫。
  • ...脫貧故事」扶貧路上先扶志|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沙井街村村民盧...
    我叫盧大祥,是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沙井街村排田一組的村民。我家共有4口人,2014年我家被評為貧困戶,主要是因殘致貧,我母親是三級智障,父親又患有慢性病,從而喪失了勞動力,而我和妹妹又都在上學,家裡經濟壓力比較大。幸運的是被評上了貧困戶,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幫助。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工作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丨都勻市沙包堡...
    我叫熊紹涵,20來年我在都勻這座城市的六、七個鄉鎮辦事處和部門工作過,也輾轉扶貧了好幾個地方。從2001年的甘塘鎮胡廣村,到2015年的小圍寨辦事處各裡村,2016年的平浪鎮卡魯村、勻東鎮新坪村,2018年的墨衝鎮鳳囀村,再到2019年的沙包堡辦事處文德村。
  • 「我的扶貧故事」我那個聽不見的兄弟脫貧了!|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
    我叫蒙躍良,是都勻市沙包堡辦事處紀工委副書記,也是一名扶貧幹部。「哇哇哇......嗚嗚嗚......門兒摔得叮噹響.......反身拉柜子門沙沙響。」「不會是找菜刀禦敵吧?」2017年第一次來到沙包堡辦事處黃豐村一組貧困戶李廷均家便讓我瞠目吐舌。
  • 「我的扶貧故事」一線攻堅隊,扶貧排頭兵|都勻市綠茵湖辦事處邦水...
    我們是都勻市綠茵湖辦事處邦水村駐村工作隊,在2019年的初秋8月,都勻市裡增派了以綠茵湖產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張紅濤為隊長的6名成員組成了駐村工作隊,來到邦水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擔任拔掉「貧困硬釘子」的攻堅隊,這既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的考驗。
  • 接過「扶貧接力棒」黃埔都勻對口協作扶貧不斷檔
    今年1月, 黃埔區魚珠街道辦黨工委委員、人武部部長金進在都勻市掛職時間已滿返回原單位,廣州市黃埔區長洲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陸永佳響應國家東西部協作扶貧政策號召赴都勻市,接過了「扶貧接力棒」。 2017年,廣州市黃埔區與都勻市列為東西部協作扶貧對口幫扶單位。
  • 「我的扶貧故事」我開展駐村工作有一本「武功秘籍」|都勻市平浪鎮...
    我叫羅旭鴻,是黔南州都勻市紀委市監委的一名幹部。2018年3月,受組織的委派到市紀委幫扶村都勻市平浪鎮沙拉河村任第一書記。駐村工作如何開展?羅旭鴻(右一)在了解產業發展情況駐村2個多月,我走遍12個組27個自然寨,並在筆記本標註村寨示意圖。
  • 扶貧印跡|駐村幹部梁清平:「駐」進村民心坎裡
    去年5月,來自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的梁清平成為龍心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梁清平將醫者仁心融入扶貧工作,「駐」進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危房改造 一戶都不落下龍心村村民羅大森站在新家門口,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激動。「大森,這是村委會送給你的慰問品,是一臺小電視機。」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的酸、苦、甜丨西秀區華西辦事處工作...
    我是西秀區華西辦事處一名工作人員,2015年2月派駐到轄區玉碗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幾年來,在脫貧攻堅路上才知工作的種種不易。我深刻的記得,因自己工作經驗不足,剛開始什麼都不會、不懂,村幹部、村民的不理解,造成很多工作無法開展。
  • 大東山下,扶貧花開——一位駐村幹部的扶貧之路
    其實,埋怨指責的又何止是自己的父母,聽到從小沒吃過苦的我要到鄉下去駐村扶貧,姐姐妹妹、叔叔姑姑都輪番上陣,極力勸我不要去駐村,堂哥更是在電話那頭罵道:你是瘋了嗎?好好呆在城裡朝九晚五坐辦公室,風不吹、雨不淋不好嗎,偏偏要下鄉扶貧去受罪?人家躲還來不及,你卻主動申請?你太年輕了,這麼衝動,世界上可沒有後悔藥咯!
  • 「我的脫貧故事」我在身份上的「大轉變」|都勻市勻東鎮馬場村村民...
    在我們美麗的都勻市勻東鎮馬場村,全村共有716戶,28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我的小家就是這164戶貧困戶的其中之一,我的脫貧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我叫楊冬雪,是都勻市勻東鎮馬場村二組村民,家裡共有3口人,爸爸、哥哥和我。
  • 【我的扶貧故事】銅仁玉玉屏駐村幹部殷家慧:做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2019年6月,我主動申請駐村,成為朱家場鎮長華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長華村位於朱家場鎮西南部,東與詹家坳村相鄰,南靠興隆村,西接大興村,北與岑鞏縣天星鄉河塘村接壤,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屬全縣1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9個村民組,現有人口338戶123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0戶406人。2019年,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3.28%下降到0。
  • 【教育整頓】以「六變」提升「六感」 ——都勻市公安局小圍寨...
    「堅持政治建警全面從嚴治警」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小圍寨派出所黨支部嚴格按照市局黨委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動,高標準安排、高質量推進,全面有序推進教育整頓工作開展。
  • 「我的扶貧故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駐村幹部...
    我叫王世才,是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2015年3月,我來到雙井鎮翁西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這六年的扶貧工作中,有過心酸、迷惘,但當我看到貧困戶在我們的幫扶下順利脫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心中感到無比欣慰。我來自農村,農村的家庭生活情況大多比較困難,但當我走訪了翁西村的貧困戶後,才發現這裡的群眾貧困程度比我想像的要深得多。
  • 「我的扶貧故事」甘於平凡又不甘於平庸的扶貧之路|都勻市歸蘭水族...
    我是杜嘉平,都勻人,2015年7月參加工作,是都勻市水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  2018年3月按照組織安排來到了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翁奇村,在這個都勻市最落後偏遠村之一的地方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駐村工作隊隊員。杜嘉平(左)與群眾共同疏通排水溝剛剛踏入基層時的我,什麼也不懂,環境陌生、語言不通,更不知道什麼是駐村幫扶,怎麼幫助貧困群眾脫貧。當我第一次走訪農戶時,才知道還有很多在溫飽線上掙扎的貧困農戶,還有不少小孩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 「我的扶貧故事」「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都勻市...
    我是羅開華,都勻市水務局派駐勻東鎮羊列村駐村幹部。應上級組織安排,我於2019年8月派駐勻東鎮羊列村開展駐村扶貧工作,這已經是我第二次下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了。上次是2016年至2017年近兩年的時間在歸蘭鄉翁奇村駐村。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扶貧事業中的「一粒沙」|都勻市司法局派駐鳳...
    我的父親是一名老黨員,駐村出發的前夕,父親語重心長的這段話我至今難忘。  我叫陸波,是都勻市司法局派駐鳳囀村駐村工作隊員。帶著黨的囑託和父親的期望,2018年3月,開始了我的駐村工作。陸波(右四)指導貧困戶建設沼氣池回想起駐村的這兩年,有太多的感想。記得有一次,在走訪中我發現壩莫組寨子中間的老橋因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群眾出行不方便;上雄組通組道路擋牆出現垮塌嚴重影響安全;扁臘上下二組山塘灌溉水窯漏水嚴重急需加固。
  • 「我的扶貧故事」責任槓肩上 扶貧放心上|三穗縣桐林鎮捧相村駐村...
    我叫楊啟治,是三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駐縣桐林鎮捧相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從對基層工作一無所知,到現在的得心應手,從來時的「愣頭青」,變成群眾的「知心人」。2018年,我有幸參加這場脫貧攻堅戰,這對於我來說一場挑戰,也是磨練好機遇。
  • 洛河上遊超大洪峰過境盧氏東虎嶺 駐村幹部三天三夜守護一線
    大河網訊 (記者 宋向樂)「當前,水位已下降,洪峰過後,我們駐村扶貧工作隊正在進行災害評估,協助受災群眾上報受損情況。」8月9日,河南省人防辦駐盧氏縣雙龍灣鎮東虎嶺村第一書記王東告訴大河網記者,目前駐村工作隊正在清理道路積淤,協調縣有關部門做好道路加固。
  • 「我的脫貧故事」好政策讓我重燃致富希望|都勻市墨衝鎮拉海村村民...
    「是脫貧攻堅的政策讓我們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我的父親向入戶走訪的扶貧幹部感嘆著。我叫何騰春,是都勻市墨衝鎮拉海村慄木山組村民。一直以來,我們一家5口人靠種地和農閒時務工維持家裡的生活,家庭經濟收入較低,經常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