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印跡|駐村幹部梁清平:「駐」進村民心坎裡

2020-12-17 廣州日報

層巒疊翠中,一條溪流蜿蜒地穿過茂密叢林,自山峰高處涓涓流出,潺潺流水聲中伴著悅耳的蟲鳴鳥叫——這就是美麗的陽江市陽東區龍心村。去年5月,來自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的梁清平成為龍心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梁清平將醫者仁心融入扶貧工作,「駐」進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危房改造 一戶都不落下

龍心村村民羅大森站在新家門口,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激動。「大森,這是村委會送給你的慰問品,是一臺小電視機。」梁清平手裡提著一個箱子,匆匆趕到羅大森家。一看到梁清平,羅大森喜上眉梢,他緊緊握住梁清平的手,連連道謝。兩人還在家門口留影,這是羅大森住進新家後拍的第一張照片。

去年5月,剛剛到任的梁清平對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入戶走訪,了解掌握貧困戶的就業情況、生活狀態、思想動態等,以便適時調整幫扶措施。就在走訪過程中,貧困戶羅大森引起了梁清平的注意。

2018年,羅大森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是精神殘障人士,獨居在破爛的泥磚房裡,生活全靠政府的兜底保障。去年,他家年久失修的房子出現了牆體剝落,大破洞完全擋不住風雨,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梁清平的擔憂漫上心頭。「當時龍心村已經完成了37戶危房改造,大家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不能落下羅大森一人!」於是,梁清平向區扶貧辦申請幫扶資金,多次與大八鎮政府協商,成功爭取到危房改造指標。去年10月,改造工程完工,羅大森如願搬進了新房。

龍心村裡有村民患病沒錢繳納醫療費,有學生輟學回家務農,梁清平都把這些當成自己的事一管到底。在前任駐村幹部和梁清平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178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脫貧戶的安全住房、子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飲用水、通電、電視和網絡均實現了100%全覆蓋。

修壩引水 讓村民眉頭舒展

龍心村下轄的自然村崗尾塘村村民今年有點發愁,農田灌溉用水不足,水渠引水難,莊稼得靠人工挑水澆灌。經過多方論證,梁清平和村幹部決定在崗尾塘村的一處荒地修壩引水,從根本上解決農田灌溉難的問題。今年初,梁清平推動落實了34萬元開展崗尾塘村大湴陂工程,目前工程已經完成招標等前期工作,馬上就要動工了。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是梁清平開展扶貧工作的原則。從龍心村村委會到下轄的自然村長坑村約有兩公裡的路,一到晚上,沒有路燈的這段路讓村民們頗有些心驚驚。梁清平得知後立即啟動了路燈建設,去年底,一排嶄新的路燈成為這條路上新的風景線,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

一年多來,梁清平還相繼推動了崗尾塘村石灣仔橋擋土牆建設工程、機耕橋水陂水毀重建工程,解決了村裡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和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隨著一項項惠民基礎工程的落地,村民心裡的憂慮消除了,眉頭舒展了。

產業扶貧 拓寬村民致富路

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關鍵,是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寶。生豬養殖、光伏發電等產業項目是龍心村「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4年來為貧困戶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入。「我們不僅要鞏固當前產業扶貧的成果,更要拓寬村民的致富路。」

梁清平將產業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去年,他牽頭委託大八鎮政府投資入股陽江市漠陽花糧油有限公司,該項目分兩期共投入136萬元,作為陽江知名農業龍頭企業,漠陽花公司擁有大型的農業生產基地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梁清平表示,通過知名企業的加入,龍心村所有種植花生、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田都將被盤活,漠陽花公司還統一收購農戶所種植的農產品,使得貧困戶既有穩定投資分紅收益,也有種植回收收益。

梁清平的腳步沒有停下。今年,他又帶領龍心村參與金灣區產業扶貧基地的投資。1200多畝的基地發展以種植養殖為一體的智慧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專供港澳地區,收益將大大提高。看著基地日益發展壯大,梁清平對讓村民過上更加殷實富足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通訊員: 曾翠瓊、吳嘉睿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通訊員: 曾翠瓊、吳嘉睿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迎春

相關焦點

  • 【哈拉海鎮興隆堡村駐村工作隊: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長春市農安縣哈拉海鎮興隆堡村駐村工作隊: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2020-12-16 17: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白縣鳳山鎮峨嵋村第一書記劉雨壹:「駐」到群眾的心坎裡
    在博白縣鳳山鎮峨嵋村,說起第一書記劉雨壹,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自2018年3月駐村以來,他視村民為親人,兩腳沾泥,一心幹事,幫助峨嵋村摘掉了貧困帽,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群眾的「幸福指數」。建設過硬班子 戰鬥堡壘強起來為打造一個堅強的基層黨組織和一支群眾信得過的村幹部隊伍,劉雨壹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 大東山下,扶貧花開——一位駐村幹部的扶貧之路
    不錯,去朝天村當駐村扶貧幹部還真是我毛遂自薦爭取來的。當初局裡召開會議研究派誰去駐村時,我第一個遞交了報名表,考慮到我既不懂本地方言又是未婚的實際情況,局裡決定原本不打算讓我下鄉扶貧駐村的,可看到我態度非常堅決,一再要求要到朝天村去開展扶貧工作、體驗基層生活,最終局領導也只能同意我的請求。
  • 「我的扶貧故事」駐進鄉親們心坎上丨匯川區松林鎮新莊村駐村第一...
    陳名航為貧困群眾送米油等生活用品為儘快進入到工作狀態,我進村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戶到群眾家推心置腹地拉家常、摸情況。由於交通不便,村民組居住又比較分散,再加上群眾對我不熟悉,溝通難度大,儘管每日早出晚歸,有時一天下來也走訪不了幾戶。
  • 【我的扶貧故事】銅仁玉玉屏駐村幹部殷家慧:做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2019年6月,我主動申請駐村,成為朱家場鎮長華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長華村位於朱家場鎮西南部,東與詹家坳村相鄰,南靠興隆村,西接大興村,北與岑鞏縣天星鄉河塘村接壤,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屬全縣1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9個村民組,現有人口338戶123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0戶406人。2019年,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3.28%下降到0。
  •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
    白沙駐村扶貧幹部著力暢通村民出行路,帶領群眾發展庭院經濟好事做好實事做實 鄉村振興步履鏗鏘「這漫水橋修好了!以後再也不擔心經過這裡時會翻車了。」爾信村民小組組長董永平介紹,過去,每隔一兩個月,總能聽到有膠農騎車不慎摔倒於此的消息,有的將車上滿載的膠水「打水漂」,有的摔傷腳踝。為此,修建一座安全平坦的漫水橋,成為爾信村不少膠農的心願。今年以來,在高石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卓書成等駐村扶貧幹部以及幫扶單位省住建廳的積極協調下,海南一愛心企業捐10萬元在此修建漫水橋。
  • 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 :駐村幹部動起來西河風光靚起來
    在國家的政策支持、有關單位的大力幫助以及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不懈努力下,全村架線4千米,現有路燈110盞,連心燈照在群眾的心坎上,他們對西河村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希望。燈火通明的路燈,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影,不僅照亮了鄉親們的當下生活,也將未來照得一片通透光明。
  • 三兄弟駐村扶貧記
    三兄弟中大哥趙森是唐河縣檢察院駐上屯鎮馬屯村第一書記,二哥趙洋是唐河縣醫保局駐古城鄉溫莊村第一書記,兩個哥哥駐村扶貧深深影響、感染了老三趙崇東。2017年,趙崇東主動向組織請纓,要求到艱苦的脫貧一線淬鍊,當年12月被選派到黑龍鎮山區貧困村趙朗莊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 今天,《人民日報》邀請貴州駐村幹部分享扶貧...
    村子共有6個社,其中3個在山上,3個在川裡,前些年岷縣地震,山上一些村民的房屋受到影響,縣財政出資將兩個社的村民遷到了山腳下的統一安置點。安置點是我第一次進村時就見到了的,每戶人家都有上下兩層近200平方米的小樓,各類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出門不遠還有配備了體育健身器材的村級文化活動中心與群眾文化廣場。 與山下比起來,山上的條件明顯艱苦些。
  • 福建電力扶貧駐村幹部黃金富:絕不能讓脫貧戶再返貧
    「今年的正月就不要外出走親拜友,儘可能都呆在家裡。」……1月31日上午,福建省明溪縣夏坊鄉薴畲村第一書記黃金富和該村黨支部書記夏上福一起,在村民家門口張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治知識及警示標語時,家長般再三地向村民進行叮囑和勸導。
  • 山西運城駐村幫扶工作隊董燕生:扶貧扶到百姓心坎上
    山西運城駐村幫扶工作隊董燕生:扶貧扶到百姓心坎上 2020年10月22日 14:58   來源:中國經濟網
  • ...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播州區平正鄉葛藤村駐村幹部楊洪濤
    我叫楊洪濤,今年37歲,是南方電網貴州遵義播州供電局派駐到播州區平正鄉葛藤村的駐村幹部。 葛藤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而與山石相伴的村民們被貧窮困擾多年。 2017年11月,我來到葛藤村,兩年多的時間裡,我進山搞摸底調研,出山跑項目資金,白天抓項目落地,夜晚就梳理問題,成為了村民們最為信任的駐村幹部「小楊」。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駐村 用情幫扶|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駐村...
    我叫黃後銀,是六盤水市水務局工作人員,2017年4月,單位說要派駐一名駐村幹部到盤州市民主鎮李子樹村,根據局黨組織的安排,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脫貧攻堅的戰場。村民的衣食住行解決了,更難的是扶貧扶志。為了轉變思想,推動脫貧,我和村支兩委利用晚上村民農閒時間走村串戶、開院壩會,深入群眾中宣傳了脫貧攻堅的惠民好政策。開展尊老愛幼、遵紀守法等活動,加強群眾法治道德建設。把愛護生態環境、禁止亂辦酒席等寫進村規民約,極大改善了李子樹的村容村貌。
  • 看看上平寨村駐村幹部扶貧那些事兒
    他,每天都要往村裡扶貧「包保戶」韋宇家裡跑好幾趟,然後熟絡地找出小板凳,和兩個老人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為「計」,把家裡的所有情況都摸得透透的,然後,還要把政府的最新扶貧政策一遍又一遍地說給兩個老人聽。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王安富。他很嘮叨,嘮叨到讓一個曾經不願配合危房改造工作的村民,積極配合開展改造工作之後住進了寬敞的新房。他,都不記得有好久沒好好陪陪家裡的小孩兒了,可是白頭坡組韋乜礦家的孫子韋恩,卻是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這個老是喜歡逗自己說話的叔叔。
  • 蕉嶺文福鎮白湖村:扶貧先扶志 駐村更駐心
    扶貧先扶志,這是南沙幫扶工作隊駐村以來一直堅持的理念。在文福鎮白湖村,駐村幹部用心用力真幫扶,用好用活扶貧政策,因戶施策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項目及務工就業,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幫助他們樹立脫貧奔小康的信心,成為貧困戶的知心人、貼心人、暖心人在文福鎮白湖村的一隅,記者親身體驗了貧困戶丘仕海的「田園生活」。
  • 我是「販雞子」駐村幹部向文——萬山區黃道鄉龍江村駐村幹部向文
    在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中,銅仁市稅務系統扶貧幹部俯下身、沉下心、扶真貧,無論是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還是整村脫貧,一個個鮮活生動、可歌可泣的故事恰似一束束星光,匯聚光芒與能量,照亮脫貧攻堅之路。請您跟隨這些鏡頭與文字,用心閱讀脫貧攻堅之路上那些閃光的人和事……ALL FOR YOU我叫向文,是萬山區稅務局派駐黃道鄉駐村幹部,駐村500多天,幫助群眾銷售跑山雞1000餘只、土雞蛋千餘枚、豬肉100餘斤等農特產品累計銷售金額10餘萬元。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基層 無悔前行|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駐村幹部...
    我叫田浩呈,是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工作已四年有餘。文鬥村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苗寨,2015年6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千年銀杏、紅豆杉和獨特厚重的錦屏文書,還有歷經數百年的石碑。
  • 平頂山市魯山縣駐村扶貧幹部徐國保:深山村民的「貼心人」
    8月25日上午,平頂山市魯山縣趙村鎮關岈村村民李延雲高興地拉著駐村幹部徐國保的手說。  據了解,徐國保是魯山縣市場監管局派駐關岈村的扶貧幹部,2018年10月,他主動請纓駐村扶貧。一年多來,他走遍了山村的每一個角落,在播種繁忙的田間地頭、在晚歸休憩的農戶家中、在留守老人的屋前灶後,隨處可見他忙碌的身影。  「國家的政策好!駐村工作隊好!」
  • 駐村幹部陳華明帶著感恩去了
    1月28日22時02分,廣州市僑聯扶貧幹部陳華明,因肺癌晚期,積勞成疾,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去世,歿年46歲。 2011年9月,他被市僑聯選派為駐梅州市豐順縣建橋鎮三社村扶貧幹部。一年多來,當地百姓親切地叫他「僑聯叔叔」。 陳華明的扶貧工作取得一定實效。
  • ...扶貧路上要用心用情用力丨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幹部陳晨
    2019年7月底,我被興義市委和旅遊集團選派至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我的扶貧之路由此開始。進村之前,我一直在萬峰林旅遊集團公司工作,雖然事務繁多,但都是能應對的工作。剛進村,我民情不熟、業務生疏,面對千頭萬緒的文書工作和建檔立卡這件新鮮事兒,我不知道工作該從何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