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巒疊翠中,一條溪流蜿蜒地穿過茂密叢林,自山峰高處涓涓流出,潺潺流水聲中伴著悅耳的蟲鳴鳥叫——這就是美麗的陽江市陽東區龍心村。去年5月,來自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的梁清平成為龍心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梁清平將醫者仁心融入扶貧工作,「駐」進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
危房改造 一戶都不落下
龍心村村民羅大森站在新家門口,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激動。「大森,這是村委會送給你的慰問品,是一臺小電視機。」梁清平手裡提著一個箱子,匆匆趕到羅大森家。一看到梁清平,羅大森喜上眉梢,他緊緊握住梁清平的手,連連道謝。兩人還在家門口留影,這是羅大森住進新家後拍的第一張照片。
去年5月,剛剛到任的梁清平對全體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入戶走訪,了解掌握貧困戶的就業情況、生活狀態、思想動態等,以便適時調整幫扶措施。就在走訪過程中,貧困戶羅大森引起了梁清平的注意。
2018年,羅大森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是精神殘障人士,獨居在破爛的泥磚房裡,生活全靠政府的兜底保障。去年,他家年久失修的房子出現了牆體剝落,大破洞完全擋不住風雨,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梁清平的擔憂漫上心頭。「當時龍心村已經完成了37戶危房改造,大家都住上了漂亮的房子,不能落下羅大森一人!」於是,梁清平向區扶貧辦申請幫扶資金,多次與大八鎮政府協商,成功爭取到危房改造指標。去年10月,改造工程完工,羅大森如願搬進了新房。
龍心村裡有村民患病沒錢繳納醫療費,有學生輟學回家務農,梁清平都把這些當成自己的事一管到底。在前任駐村幹部和梁清平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4戶178人全部實現穩定脫貧。脫貧戶的安全住房、子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安全飲用水、通電、電視和網絡均實現了100%全覆蓋。
修壩引水 讓村民眉頭舒展
龍心村下轄的自然村崗尾塘村村民今年有點發愁,農田灌溉用水不足,水渠引水難,莊稼得靠人工挑水澆灌。經過多方論證,梁清平和村幹部決定在崗尾塘村的一處荒地修壩引水,從根本上解決農田灌溉難的問題。今年初,梁清平推動落實了34萬元開展崗尾塘村大湴陂工程,目前工程已經完成招標等前期工作,馬上就要動工了。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是梁清平開展扶貧工作的原則。從龍心村村委會到下轄的自然村長坑村約有兩公裡的路,一到晚上,沒有路燈的這段路讓村民們頗有些心驚驚。梁清平得知後立即啟動了路燈建設,去年底,一排嶄新的路燈成為這條路上新的風景線,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
一年多來,梁清平還相繼推動了崗尾塘村石灣仔橋擋土牆建設工程、機耕橋水陂水毀重建工程,解決了村裡汛期地質災害隱患和村民出行難的問題。
隨著一項項惠民基礎工程的落地,村民心裡的憂慮消除了,眉頭舒展了。
產業扶貧 拓寬村民致富路
產業扶貧是精準脫貧的關鍵,是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寶。生豬養殖、光伏發電等產業項目是龍心村「一村一品」的主導產業,4年來為貧困戶帶來了穩定的經濟收入。「我們不僅要鞏固當前產業扶貧的成果,更要拓寬村民的致富路。」
梁清平將產業發展的眼光放得更遠,去年,他牽頭委託大八鎮政府投資入股陽江市漠陽花糧油有限公司,該項目分兩期共投入136萬元,作為陽江知名農業龍頭企業,漠陽花公司擁有大型的農業生產基地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梁清平表示,通過知名企業的加入,龍心村所有種植花生、水稻等經濟作物的農田都將被盤活,漠陽花公司還統一收購農戶所種植的農產品,使得貧困戶既有穩定投資分紅收益,也有種植回收收益。
梁清平的腳步沒有停下。今年,他又帶領龍心村參與金灣區產業扶貧基地的投資。1200多畝的基地發展以種植養殖為一體的智慧農業,生產的農產品專供港澳地區,收益將大大提高。看著基地日益發展壯大,梁清平對讓村民過上更加殷實富足的生活充滿了信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陳治家通訊員: 曾翠瓊、吳嘉睿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陳治家通訊員: 曾翠瓊、吳嘉睿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楊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