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上平寨村駐村幹部扶貧那些事兒

2020-12-23 環京津網

他,每天都要往村裡扶貧「包保戶」韋宇家裡跑好幾趟,然後熟絡地找出小板凳,和兩個老人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為「計」,把家裡的所有情況都摸得透透的,然後,還要把政府的最新扶貧政策一遍又一遍地說給兩個老人聽。當然,現在在外地打工的韋宇他也不會放過,隔三差五就一個電話call過去,硬是要把韋宇在外地的就業情況全都摸索清楚。末尾,都總會再添一句「不要擔心,政策越來越好,日子會越過越好的。」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王安富。他很嘮叨,嘮叨到讓一個曾經不願配合危房改造工作的村民,積極配合開展改造工作之後住進了寬敞的新房。

他,都不記得有好久沒好好陪陪家裡的小孩兒了,可是白頭坡組韋乜礦家的孫子韋恩,卻是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這個老是喜歡逗自己說話的叔叔。串村進組、進家入戶,他每天和同事要做的扶貧工作很多,可他會時常掛念著韋恩,一個才三歲半,爸爸媽媽外出務工跟著爺爺奶奶在家,看見陌生人就會很害羞的小男孩兒。所以,有空他就會去看看小韋恩,逗他說話、陪他玩耍,並成功躋身於韋恩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之列。每次離開,他會把揣在荷包裡的小零食放到韋恩手裡。今天,他給了韋恩一大把瓜子,韋恩小小的手都拿不下了呢。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王英藥。「下午家裡要拆個東西,你們能過來幫一下忙嗎?」剛剛走到路口,路過的韋大爺就叫住了他,「好的,叔,你先回去我們下午就過來。」他柔聲回到。

他,和同事一起,把家「搬」到了對口扶貧點上,因為吃完飯下樓就可以直接開始工作,離村民朋友近,更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來家裡坐坐呀」「吃午飯沒有,沒有來我家裡吃啊」……走在每家每戶之間,村民們總是會很熱情地笑著和他們打招呼。他現在能清清楚楚知道進入小組裡面的每條路、每戶人家具體位置、每家人基本情況,這些可都是他以一張圖紙為基礎打下的「江山」。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班聲彪。

村口,脫貧攻堅的「戰旗」隨風飄揚;村裡,一個個穿著紅色戰鬥馬甲的他們,不是在找「事」做,就是走在幫做「事」的路上,大家都有著一個共同堅定的目標,那就是:全力以赴,按期實現脫貧目標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圖/文 張雪建 餘爽 崔娣寧)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爭做群眾好幫手,發展產業促增收|開陽縣平寨村駐...
    袁鳳剛走訪群眾,了解群眾發展需要我叫袁鳳剛,2019年2月,組織安排我到開陽縣高寨鄉平寨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平寨村是少數民族小花苗聚集村,全村1277戶,4980人。駐村之後,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走訪、了解全村115戶建檔立卡戶。並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一道分析致貧原因,探討致富方法。平寨村之前因環境、氣候、交通等原因,沒有形成連片的產業,農業產業發展的基礎較為薄弱。但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旅遊資源。
  • ...故事」我和貧困戶的那些事兒丨黃平縣重安鎮黃猴村駐村幹部呂宗祐
    一年的工作,從皎沙村的網格員,到黃猴村的駐村幹部、同步小康隊員,讓我漸漸融入了基層,也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之中。呂宗祐在核查貧困戶「四卡合一」我的貧困戶潘老馬,是一位重度殘疾人,後天導致的精神障礙讓他不能像常人一樣與人交流,只會對他人傻傻地笑,妻子因嫌棄他而改嫁,一個破爛的房子成為了他與正在上初中的兒子的容身之所。我了解這一情況後,與村「兩委」、駐村幹部對接,成功為其爭取到2019年的危房改造項目。
  • 大東山下,扶貧花開——一位駐村幹部的扶貧之路
    其實,埋怨指責的又何止是自己的父母,聽到從小沒吃過苦的我要到鄉下去駐村扶貧,姐姐妹妹、叔叔姑姑都輪番上陣,極力勸我不要去駐村,堂哥更是在電話那頭罵道:你是瘋了嗎?好好呆在城裡朝九晚五坐辦公室,風不吹、雨不淋不好嗎,偏偏要下鄉扶貧去受罪?人家躲還來不及,你卻主動申請?你太年輕了,這麼衝動,世界上可沒有後悔藥咯!
  • ...跨世紀」的扶貧工作者|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駐村幹部吳傑
    我叫吳傑,是都勻市小圍寨辦事處普林村的駐村幹部。我的扶貧故事要從20世紀90年代講起。我從1993年開始,在都勻市兩個最邊遠的省級一類貧困鄉扶貧一線幹了12年,在中共都勻市委黨建辦具體負責全市黨建扶貧協調工作6年。
  • 【我的扶貧故事】銅仁玉玉屏駐村幹部殷家慧:做扶貧路上的貼心人
    2019年6月,我主動申請駐村,成為朱家場鎮長華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長華村位於朱家場鎮西南部,東與詹家坳村相鄰,南靠興隆村,西接大興村,北與岑鞏縣天星鄉河塘村接壤,轄區面積6平方千米,屬全縣14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共有9個村民組,現有人口338戶1232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10戶406人。2019年,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3.28%下降到0。
  • ...扶貧路上要用心用情用力丨興義市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幹部陳晨
    2019年7月底,我被興義市委和旅遊集團選派至南盤江鎮梅家灣村駐村,我的扶貧之路由此開始。進村之前,我一直在萬峰林旅遊集團公司工作,雖然事務繁多,但都是能應對的工作。剛進村,我民情不熟、業務生疏,面對千頭萬緒的文書工作和建檔立卡這件新鮮事兒,我不知道工作該從何入手。
  • 扶貧印跡|駐村幹部梁清平:「駐」進村民心坎裡
    去年5月,來自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衛生院的梁清平成為龍心村的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梁清平將醫者仁心融入扶貧工作,「駐」進了每一位村民的心中。危房改造 一戶都不落下龍心村村民羅大森站在新家門口,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激動。「大森,這是村委會送給你的慰問品,是一臺小電視機。」
  • 駐村幹部餘永流:留下一封來不及傳遞的家書
    時間回到2018年3月5日,作為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農業農村局派駐泗渡鎮觀壩村的駐村幹部,餘永流成為一名扶貧戰士,並擔任了該村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迄今已有2年零8個多月。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工作認真負責、肯幹事的人,卻以衝刺的姿勢,永遠定格在脫貧攻堅走向鄉村振興的起跑線上。一切都那麼突然,來不及總結自己的脫貧攻堅事業,來不及告別摯愛的親人和戰友,一切都來不及……在廣大脫貧攻堅戰線上,餘永流不甚顯眼。而這位平凡普通的扶貧幹部卻在用心講述著一個個鮮活的扶貧故事。
  • ——追憶匯川區駐村幹部餘永流
    餘永流(左二)走訪群眾餘永流(右二)幫助群眾採收茄子時間回到2018年3月5日,作為匯川區農業農村局派駐泗渡鎮觀壩村的駐村幹部,餘永流成為一名扶貧戰士,並擔任了該村同步小康工作組組長,迄今已有兩年零八個多月。
  • 我是「販雞子」駐村幹部向文——萬山區黃道鄉龍江村駐村幹部向文
    在深入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中,銅仁市稅務系統扶貧幹部俯下身、沉下心、扶真貧,無論是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還是整村脫貧,一個個鮮活生動、可歌可泣的故事恰似一束束星光,匯聚光芒與能量,照亮脫貧攻堅之路。請您跟隨這些鏡頭與文字,用心閱讀脫貧攻堅之路上那些閃光的人和事……ALL FOR YOU我叫向文,是萬山區稅務局派駐黃道鄉駐村幹部,駐村500多天,幫助群眾銷售跑山雞1000餘只、土雞蛋千餘枚、豬肉100餘斤等農特產品累計銷售金額10餘萬元。
  • 專家:一些駐村扶貧幹部茫然不知所措「走過場」
    ­  問:怎麼看待扶貧幹部履職不力被召回的制度?­  陸漢文:駐村幹部帶著黨和政府的承諾直接面向扶貧對象和廣大人民群眾,如果存在不用心、不得力及做樣子、走過場的情況,不僅會導致脫貧攻堅目標落空,而且會嚴重損害黨和政府的信譽與形象。因此,落實駐村幹部扶貧責任,實行召回等嚴格的管理措施,是完善和落實幹部駐村扶貧制度的必然要求。
  • 今天,《人民日報》邀請貴州駐村幹部分享扶貧...
    聽到有人進來,一隻小白狗汪汪叫了兩聲,女主人推門出來,站在臺階上大聲跟我們說話。她家的房雖是新房,卻未曾裝修,鋁合金門窗的包裝還未撕掉,蓋房用的磚瓦石塊堆在院內角落,同行的村幹部問怎麼還沒拾掇拾掇房子,女主人臉便紅了些,說一直沒空,再等一等。 當我們從村民家裡出來時,天整個黑下來了,只得藉助手機燈光小心翼翼地沿著斜坡走向路邊停靠的車子。
  • 「我的扶貧故事」紮根基層 無悔前行|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駐村幹部...
    我叫田浩呈,是錦屏縣河口鄉文鬥村的一名駐村幹部,駐村工作已四年有餘。文鬥村是一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古老苗寨,2015年6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裡有千年銀杏、紅豆杉和獨特厚重的錦屏文書,還有歷經數百年的石碑。
  • 駐村幹部陳華明帶著感恩去了
    1月28日22時02分,廣州市僑聯扶貧幹部陳華明,因肺癌晚期,積勞成疾,在中山大學腫瘤醫院去世,歿年46歲。 2011年9月,他被市僑聯選派為駐梅州市豐順縣建橋鎮三社村扶貧幹部。一年多來,當地百姓親切地叫他「僑聯叔叔」。 陳華明的扶貧工作取得一定實效。
  • 福建電力扶貧駐村幹部黃金富:絕不能讓脫貧戶再返貧
    已經有兩個多月未見到家人,才剛剛回到福州與家人團聚不到三天的福建電力扶貧駐村幹部黃金富,果斷說通父母和妻兒,提前結束假期,第一時間回到自己的幫扶駐村點,立馬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第一線明溪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蘇區,而黃金富駐村扶貧的薴畲村,則是福建省的重點扶貧村,全村共有93戶,人口406人。其中,貧困戶9戶、貧困人口39人。
  • ...群眾當親人 群眾就把你當自家人|冊亨縣冗渡鎮毛坪村駐村幹部張頤
    2019年9月25日,我被派駐到冊亨縣冗渡鎮毛坪村駐村扶貧,再次回到熟悉而又陌生的農村,再次踏上了扶貧之路。毛坪村是冊亨縣財政局的扶貧聯繫點,下沉幹部和駐村幹部共16人每天都在村裡走訪登記、宣傳政策、填表造冊、送家具送衣物、易地扶貧搬遷、買米買面、燒水煮飯……偏僻、分散、冷清的小山村,平添了幾分喧鬧。
  • 「我的扶貧故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駐村幹部...
    我叫王世才,是施秉縣雙井鎮翁西村的一名駐村幹部。   2015年3月,我來到雙井鎮翁西村開展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這六年的扶貧工作中,有過心酸、迷惘,但當我看到貧困戶在我們的幫扶下順利脫貧,生活一天比一天好,心中感到無比欣慰。我來自農村,農村的家庭生活情況大多比較困難,但當我走訪了翁西村的貧困戶後,才發現這裡的群眾貧困程度比我想像的要深得多。
  • 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 :駐村幹部動起來西河風光靚起來
    產業扶貧解民憂扶貧開發的重點是產業扶貧,產業扶貧的關鍵是培育和發展能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的致富產業。通過向村幹部了解村裡產業規劃、幫扶需求、受限因素等問題,分析探討產業扶貧項目的可行性、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具體措施,立足當地實際,探索烘乾房加工基地項目、光伏發電項目、家禽養殖等來推進產業扶貧,真正做到解決貧困戶困難出實效。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的時光最難忘丨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幹部...
    我叫徐鴻,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我與孔屯結上了「扶貧緣」,開啟了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光。2019年,組織選派我到冊亨縣巧馬鎮孔屯村駐村,並掛任鎮黨委副書記,從那以後,我離開了不到一歲的小孩,堅持每天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 山西省第四屆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精準扶貧論壇在山西農谷召開
    2019年6月28日上午,第四屆第一書記(駐村幹部)精準扶貧論壇在山西農谷管委會會議室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