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每天都要往村裡扶貧「包保戶」韋宇家裡跑好幾趟,然後熟絡地找出小板凳,和兩個老人圍坐在一起,以拉家常為「計」,把家裡的所有情況都摸得透透的,然後,還要把政府的最新扶貧政策一遍又一遍地說給兩個老人聽。當然,現在在外地打工的韋宇他也不會放過,隔三差五就一個電話call過去,硬是要把韋宇在外地的就業情況全都摸索清楚。末尾,都總會再添一句「不要擔心,政策越來越好,日子會越過越好的。」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王安富。他很嘮叨,嘮叨到讓一個曾經不願配合危房改造工作的村民,積極配合開展改造工作之後住進了寬敞的新房。
他,都不記得有好久沒好好陪陪家裡的小孩兒了,可是白頭坡組韋乜礦家的孫子韋恩,卻是幾乎每天都能見到這個老是喜歡逗自己說話的叔叔。串村進組、進家入戶,他每天和同事要做的扶貧工作很多,可他會時常掛念著韋恩,一個才三歲半,爸爸媽媽外出務工跟著爺爺奶奶在家,看見陌生人就會很害羞的小男孩兒。所以,有空他就會去看看小韋恩,逗他說話、陪他玩耍,並成功躋身於韋恩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之列。每次離開,他會把揣在荷包裡的小零食放到韋恩手裡。今天,他給了韋恩一大把瓜子,韋恩小小的手都拿不下了呢。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王英藥。「下午家裡要拆個東西,你們能過來幫一下忙嗎?」剛剛走到路口,路過的韋大爺就叫住了他,「好的,叔,你先回去我們下午就過來。」他柔聲回到。
他,和同事一起,把家「搬」到了對口扶貧點上,因為吃完飯下樓就可以直接開始工作,離村民朋友近,更容易和他們「打成一片」。「來家裡坐坐呀」「吃午飯沒有,沒有來我家裡吃啊」……走在每家每戶之間,村民們總是會很熱情地笑著和他們打招呼。他現在能清清楚楚知道進入小組裡面的每條路、每戶人家具體位置、每家人基本情況,這些可都是他以一張圖紙為基礎打下的「江山」。他,是上平寨村駐村工作隊員班聲彪。
村口,脫貧攻堅的「戰旗」隨風飄揚;村裡,一個個穿著紅色戰鬥馬甲的他們,不是在找「事」做,就是走在幫做「事」的路上,大家都有著一個共同堅定的目標,那就是:全力以赴,按期實現脫貧目標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圖/文 張雪建 餘爽 崔娣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