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牽引無人作戰新方向

2020-12-16 中國軍網

新概念牽引無人作戰新方向

■趙先剛 張鐵強

引言

無人作戰概念主要是通過概念設計來解決無人系統未來打什麼仗、怎麼打仗等問題。當前,在無人平臺、網絡通信、智能控制等新技術的推動下,蜂群作戰、母艦作戰、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等概念不斷推出,指引著無人作戰未來的發展方向。

「小而多」勝「大而少」的蜂群作戰

蜂群作戰,是以網絡化信息系統為支撐,將大量高度分散、高自主性的智能無人平臺集中運用,以類似社會性動物的自組織方式,通過自適應協同,從多維空間或多個方向對敵目標實施並行或連續的精確偵察與攻擊,達成動態聚能、精準釋能、以量取勝的作戰效果。

蜂群作戰的集群效應,獲得了單個平臺無法達成的作戰整體性,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情報優勢。由於每個平臺都具有傳感器功能,蜂群能夠通過分布式探測,從各個方位獲取目標信息,並通過群內共享和智能處理、分發,實現蜂群快速、同步感知。二是決策優勢。蜂群的高度智能化,使其具備了較少甚至完全無須後方人員參與的自主決策能力,能夠自主完成從目標定位、任務分配到打擊、評估的整體OODA循環,提高了從發現到打擊的速度。三是協同優勢。在對目標的共同感知下,通過群體智能決策和線上任務分解與指派,群內各平臺可以形成以目標為中心,動態自主聯動,自適應協同作戰,實施多維立體突擊或整體性防禦。四是數量優勢。蜂群具有類似於動物集群的集群復原和功能放大效應,能夠根據戰場實際建立動態自愈的「殺傷網」,對目標實施多方向連續或同時的飽和式複合攻擊,達成「小而多」勝「大而少」的效果。

蜂群是大量不同功能智能無人平臺的集合體,具有單個武器系統所不具有的獨特運用方式。首先,可實施全向式突防。由於小型無人平臺成本低、數量多,作戰中可在寬正面上大量運用,實施多方向、立體同時突入,致敵因平均用兵而分散其防禦力量,造成防禦薄弱,從而實現有效突防;同時,大量無人平臺也使敵難以全部定位和摧毀,極易造成敵防禦體系在探測、跟蹤和攔截能力上的飽和,最終以數量優勢消耗敵防禦能力,陷敵於「打不起、防不著」的被動局面。其次,可實施分布式殺傷。無人蜂群通常根據作戰任務將不同功能平臺進行混合編組,形成集偵察探測、電子幹擾、網絡攻擊、火力打擊等於一體的綜合作戰群,可從多維空間、多個方向對同一高價值大型目標或區域集團目標實施同時全向式或連續脈衝式的多域「軟硬」複合攻擊,既能滿足對點目標的精確打擊,又保證了對面目標的全面覆蓋。再次,可實施集群式防護。蜂群也可以構建智能自適應防禦系統,在主要突擊力量或重要目標外圍形成自動響應的保護「氣泡」,形成立體、多層次的攔截網,能夠利用多個不同類型無人平臺的自主協同優勢,儘早發現敵攻擊徵候和來襲目標,並能從不同方向、以不同方式儘早截擊敵陸、海、空目標,既能夠「以多攔少」,又可以「以多攔多」,攔截範圍廣、成功率高,是未來配合實施防空反導作戰、重要目標末端防護和反制敵蜂群攻擊的重要運用方式。

「卒子」乘「直車」的母艦作戰

母艦作戰,是以海空大型有人或無人作戰平臺為運輸載體,支撐陸、海、空各類型無人系統的機動投放與回收、指揮控制和綜合保障,實現無人系統特別是小微型無人系統的遠程機動、多域部署、協同運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整體作戰效能。

無人平臺依託母艦實施機動作戰和保障,相對於依靠後方進行指揮控制與保障,具有以下優勢:一是機動優勢。母艦平臺的長續航力和無人平臺的「無人」特點相結合,使得無人平臺兼具遠程機動和可抵近作戰的雙重優勢,有效克服了無人平臺特別是小型平臺機動速度慢、遠程機動能力弱或者依靠自身動力遠程機動後任務時間有限等問題。這好比用「車」搭載「卒」機動作戰,通過「車」的直達性提高「卒」機動速度和作戰靈活性。二是集群優勢。母艦可搭載大量無人平臺,作戰時可根據任務同時或連續投放,並在母艦統一控制下協同作戰,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形成局部作戰優勢,也可在更大範圍內遂行分散性牽制任務。三是任務優勢。母艦所搭載無人平臺的多類型特點決定了其作戰能力的多樣性。它不僅可根據任務需要調配與投放相應類型的無人平臺實施單一任務或空間作戰,還可根據作戰對象選擇最佳的力量組合實施多維空間的綜合性作戰。

母艦作戰是母艦與無人平臺優勢的有機結合,運用方式更加靈活。首先,可實施應急反應介入。母艦的機動優勢使無人系統具備了其獨立使用時所不具有的能力,即能夠對緊急事態或危機事件快速做出反應,進行直前威懾或先期作戰,為後續行動贏得時間。比如,空中母艦,可由後方應急起飛,通過快速機動,在敵防區外投放無人平臺實施應急部署,進行先期偵察預警、建立戰場通信網絡或執行警示性打擊等;海上或水下母艦,可以巡航狀態在可能事發區域巡航,一旦需要即可投放無人平臺或激活預置的無人平臺,實施應急偵察探測、電子幹擾甚至火力打擊等行動。其次,可實施持續壓制打擊。母艦既作為無人系統的機動載體對其進行投放與回收,又可對其實施指揮控制與綜合保障,是無人平臺遂行任務的移動作戰基地,相當於無人作戰的指揮與保障單元前移,可快速進行指揮與即時保障。這不僅有效地克服了無人平臺集群遠程使用部署難的問題,而且還極大地減少了無人平臺返回基地補給及再次出動的時間,同時在指揮控制上也降低了通信組織的複雜性,為連續不間斷地進行作戰創造了條件。再次,可實施多點協同作戰。在母艦的指揮保障下,既可集中多個無人平臺實施集群作戰,又可根據任務需要多點部署進行分散作戰,而且在通用指控系統的管理下,大量分散的無人平臺能夠在母艦的總體控制下實施協同作戰,達到兵力分散但任務聚焦、行動統一。這不僅增加了敵方應對的難度,提高了己方戰場生存力,而且分散的無人平臺在多點同時行動,還可分散敵兵力使其防禦能力下降。

「獵人」與「獵狗」的有人/無人協同作戰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是通過增強有人作戰平臺與無人作戰平臺之間的互操作性,達成更加直接的戰場信息交互、作戰支援與行動配合,實現有人與無人的一體編組、整體作戰,更好地發揮有人與無人作戰力量的互補優勢。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最突出的特點是有人與無人作戰力量間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形成類似「獵人」與「獵狗」的直接配合,與通過後方控制中心協調的配合相比,具有以下優勢:一是信息交互優勢。傳統的有人與無人作戰力量協同,通常由後方控制中心下達協同指令進行間接配合,信息流轉環節多、時間長,易喪失作戰時機。有人/無人協同作戰實現了無人平臺與有人平臺間在信息傳遞與作戰控制上的直接交互,極大地增強了有人作戰力量藉助無人系統對戰場態勢的感知能力,而且無人平臺能夠對有人平臺的協同指令即時響應,提高了協同效果和效率。二是互補增效優勢。藉助先進的通信與控制系統,將有人作戰力量與無人作戰力量一體編組,實現信息共享與互操作,配合更加直接,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兩者優勢,達成「長短相抵、能力相長」的效果。三是散置抗毀優勢。有人與無人協同作戰,不僅僅是無人作戰力量靠前配置、先行行動,減少了有人作戰力量的傷亡,更重要的是將原集中於有人平臺上的功能分散配置於不同無人平臺上,實施以有人平臺為中心的分布式作戰,增強了戰場生存能力,克服了大型綜合性武器系統「100-1=0」的結構性弱點,同時也因分散配置增加了對方防禦難度,有效提高己方的生存能力。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與當前有人與無人鬆散協同相比,作戰運用方式更高效。首先,可實施分散性聚能作戰。在戰場網絡的支撐下,針對作戰任務採取多個無人平臺與有人平臺的共同編組,各分散配置的有人與無人平臺,在有人平臺的指揮控制下能夠形成聚焦任務與目標的作戰布勢,達成分散部署下的效能集中。在實施偵察探測時,可從多個方向和角度對目標實施有源、無源探測相結合的多手段複合偵察定位;在實施火力打擊時,多個無人與有人平臺在統一協調、控制下,可從多個維度、多個方向實施集中突擊。其次,可實施多樣化靈活打擊。由於信息交互的直接性和力量布勢的分散性,實現了有人與無人之間跨平臺快捷控制、快速響應,可依據目標編配作戰力量、靈活選擇打擊方式。在打擊時,負責控制的有人平臺根據作戰對象和編隊布勢,可直接指揮位於最佳位置或最能發揮效能的無人或有人平臺實施,還可由多個無人和有人平臺同時或交替實施,完全基於目標和效果實施作戰。再次,可實施接力式聯動突擊。在通用控制系統的支持下,編隊中各作戰平臺依託共享的戰場信息,在有人平臺的統一控制下,既可先由多個無人平臺接力突擊,又可先無人後有人的接力突擊,還可有人與無人平臺間交替接力突擊。通過連續搶攻、持續壓制,使敵喪失有效應對能力。如果在母艦的支撐下,各無人平臺還可以進行燃料、彈藥補充,並再次投入戰鬥,實施長時間連續作戰。

相關焦點

  • 【智庫聲音】美將在2021年「大規模演習」中演練新作戰概念
    ,這些新作戰概念是推動美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預算、裝備採辦決策、部隊訓練的重要因素。根據此計劃,美軍的「分布式海上作戰」概念將逐步走向成熟。美海軍部長麥可·吉爾迪支持「大規模演習」計劃,並表示將通過演習進一步了解「分布式海上作戰」「對抗環境中的近海作戰」「遠徵前進基地作戰」概念及它們的結合方式。
  • 美海軍將於2021年首起「大規模演習」,實兵演練新作戰概念
    a Contested Environment)」、「遠徵前進基地作戰(EABO Expeditionary Advance Base Operations )」 概念。近些年來,美海軍和陸戰隊的預算編制、裝備採購、部隊訓練都是圍繞這些概念進行的,各部隊也圍繞這些概念進行一系列小規模、限區域的作戰試驗和演練。大規模演習的設想出自於前任海軍作戰部長約翰·裡查德森上將,他於《維持海上優勢2020》文件中就提出了實施「大規模演習2020」的設計,強調加強「在海上」和「從海上」的海軍力量。
  • DARPA的「瘋狂」概念,就要實現!美國無人集群城市作戰應用發展綜述
    1.2無人集群在城市作戰中的應用前景 智能無人集群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一直被視為各國無人系統人工智慧的核心,是未來智能無人系統的突破口,也是形成非對稱武器裝備,實現彎道超車的殺手鐧技術[4-5]。以大量微小型無人機為載體形成作戰力量可為複雜環境下的城市作戰提供新質作戰手段。
  • 從納卡衝突看未來作戰體系構建新特點
    這迫使我們不得不思考未來作戰體系將呈現哪些新特點,會不會出現無人機淘汰坦克等地面重型裝備的新局面。應該說,儘管無人機大放異彩,但作為地面奪控、打擊重要目標的核心力量,坦克、火炮等重型裝備不會被淘汰,也不會被空中無人機替代。無論是偵察、指控、突擊、火力、保障平臺或力量等,都是體系中的一類節點,缺一不可。
  • 軍事科幻世界的文學建構——讀軍事科幻小說《新概念戰爭·220》
    20世紀80年代熱播的電視劇《霹靂遊俠》,演示了無人駕駛汽車,這一幻想現在已經被人類親密擁抱。智能眼鏡、智能盔甲、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全息投影、手勢操控、虛擬視覺、機器警察等,這些不久前的科幻智能產品已不鮮見。20世紀50年代幻想的人工智慧不僅改變了人類現實,還將加速改變人類未來。
  • 盤點美軍未來造艦計劃,戰略重心發生轉變,無人作戰嶄露頭角
    1,無人艦艇嶄露頭角 未來5年,美軍共將花費43億美元採購21艘無人作戰的水面艦及潛艇,其中包括12艘大型無人水面艦,1艘中型無人水面艦和9艘超大型無人潛航器,這部分計劃雖然採購量和總額度都不大,但卻反映了美軍未來的作戰理念。
  • 瀟湘平:把「三高四新」戰略作為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總牽引
    瀟湘平:把「三高四新」戰略作為建設現代化新永州的總牽引 2020-12-22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庫聲音】美軍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新進展
    導讀 本文從通信終端、NIFC-CA系統、先進無人機載衛星數據鏈與超視距武器幾個方面對美國超視距作戰能力建設的新進展進行了梳理NIFC-CA最初被設計用於防空,隨著作戰概念的不斷拓展,也被用於反艦,其最大特點在於由海上殺傷鏈、空中殺傷鏈、陸上殺傷鏈三條殺傷鏈構成,並且三條殺傷鏈能夠進行交迭。
  • 未來軍事裝備發展方向之我見
    未來30年,大致會朝著高超音速、無人、雷射和外太空的方向發展。 這些有別於傳統彈藥殺傷機理的新概念武器投入實戰,將從根本上改變軍隊作戰樣式。 無人坦克、遙控工程車等陸上智能平臺嶄露頭角,正在成為可實施精確打擊的主戰裝備和支援力量。
  • 海鷹航空公司斬獲「2020中國無人系統行業科技引領金翼獎」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在11月22日-23日珠海舉行的「第二屆全球無人系統大會」上,斬獲中國無人系統行業「科技引領獎」。    金玉其質,「翼」力非凡,11月22日晚6時許,中國無人系統行業科技引領獎、年度人物等多項金翼獎項在第二屆全球無人系統大會上隆重揭曉。其中,海鷹航空通用裝備有限責任公司秉承「做中高端無人機技術發展的推進者和領導者,打造國際一流的智能無人裝備公司」的戰略願景,憑藉其深厚的技術底蘊和深耕的產品實力,成功斬獲中國無人系統行業「科技引領獎」。
  • 華為透露無人駕駛新技術 概念股名單曝光!
    原標題:剛剛,華為透露無人駕駛新技術,龍頭股瞬間拉漲停,概念股名單曝光!海思晶片有新動作 摘要 【華為透露無人駕駛新技術 概念股名單曝光!】
  • 「地產+教育」怎麼玩兒,社區化託管是個新方向
    「地產+教育」怎麼玩兒,社區化託管是個新方向 作者:張洪偉 發布時間: 2016-10-27 07:00
  • 三菱E-evolution的概念,可以宣揚未來三菱發展方向
    在日本的品牌中,三菱汽車應該算是代表,三菱的奧蘭多和帕傑羅都是SUV行業的硬骨頭,今天的故事是關於三菱的,這個SUV的設計融合了許多現代特徵,然後是概念車,外觀設計雖然有點非主流,但是外觀還是很漂亮,看起來像是坦克,但這是這輛車的第一印象,燈的設計採用了相對細緻的設計,省略了Instagral,這種優點是將新能源車的概念最大化,浮遊式的屋頂既帥氣又漂亮,三葉形的尾燈也成為了這輛車的象徵性設計
  • 無人值守停車場系統,智慧停車新方向
    無人值守系統是近幾年持續火熱的技術,給廣大市民朋友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僅從「無人值守」字面上來說,就能大致明白所表達的意思,也就是沒有人進行看守。目前市面上此系統有很多種,包括無人值守稱重系統,無人值守停車場系統,無人值守地磅系統,無人值守自動販賣系統等等,每一種都能為管理人員提供更好的幫助,今天埃歐哲主要講講無人值守停車場系統。
  • 各項新技術武裝到牙齒 英「暴風」坐實第六代戰機名頭
    相比美國六代機技術,「暴風」戰鬥機的技術更為傳統,美國六代機的技術研發,讓聯合全域作戰、馬賽克戰、分布式殺傷、戰鬥雲、系統簇等新作戰概念被人們所了解,但「暴風」戰鬥機的研發,並沒有涉及這些新作戰概念。文昌表示,一個國家的軍事需求直接決定著其裝備研製的路線,F-35是世界上第一款以網絡中心戰概念設計的戰鬥機,而「暴風」似乎是在借鑑F-35作戰運用理念基礎上,融合「忠誠僚機」「蜂群作戰」等作戰概念而發展研製出來的六代機,可以說是一款網絡中心型的戰鬥機。
  •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方向
    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工信沙龍」上表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30萬輛,新上市車型中裝載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已經佔比將近15%的比例。
  • 「海蜥蜴」無人兩棲戰車已經服役!未來將成兩棲作戰「撒手鐧」?
    因此,從美國的裝備研發計劃來看,無人裝備在海洋中的應用前景廣闊,威脅性十足。測試中的海蜥蜴而我國研發成功的海蜥蜴兩棲戰車的研發,對我國未來的海軍作戰也意義重大。兩棲作戰一直是各國海軍需要面對的一個重難點。兩棲作戰的防守方佔據著有利的地形,修築的堅固工事使得其可以從容的布置防禦體系,以逸待勞使得其士氣更加高昂。
  • 普利司通展出新概念輪胎,輪胎工真的要下崗了嗎?
    普利司通工作人員稱,該概念的設計「消除了對輪胎進行充氣和保養的需要,並從根本上消除了輪胎漏氣的危險。」 普利司通美洲公司(Bridgestone Americas Inc.)新移動解決方案工程部執行董事喬恩Kimpel說,普利司通公司的無氣輪胎「從維護的角度來看,要複雜得多,因為你去掉了空氣中的變量
  • 新寶駿發布全新概念產品,「新寶駿智慧魔方」究竟是啥?
    11月20日,新寶駿品牌在2020廣州國際車展上發布了全新概念產品——「新寶駿智慧魔方」,該產品是一個可移動的能夠實現無限想像的空間,基於新寶駿對未來智慧化應用場景的理解,對未來智慧汽車生態的一次探索,能在購物、出行、物流等不同場景中,為用戶帶來更大的利益和價值。
  • Amazon牽引控制把手獲專利權借無人機之力送滑雪者上山
    這是一款為無人機而設的「牽引控制把手(Tow control handle)」,用家可透過把手上的控制元件指示牽引的無人機改變方向、速度,並在無人機的牽動下到達目的地,適用於滑雪、滑水等場景。無人機牽引控制把手(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