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2020-12-14 歷史鑑賞者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也是最胖的一個。他胖到什麼程度呢?走路需要兩個人扶著才行。朱棣當然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了,相比之下,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個典型的高富帥,不光長相俊美,而且身材一級棒,打仗也賊溜,就等著接班了。

朱棣常常安撫二兒子朱高煦說:老大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啊!這是人說的話嗎?還真有咒自己兒子早點死的。

為此朱高熾非常隱忍,愣是把朱棣給熬死了,自己也沒死。不過他這身體其實也是強撐著熬到了登基,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後,朱高熾也掛了。關於朱高熾的死,那野史正史猜測等等版本實在是太多了。

正史說,朱高熾是胖死的。

朱高熾登基的時候,已經46歲了。這個年紀在古代來說,其實也算不小了。當年蘇東坡40出頭就稱呼自己為老夫聊發少年狂了,可見朱高熾也可以稱呼自己老夫了。

這個歲數,再加上300多斤的體重加持,朱高熾的身體能好到哪裡去呢?他自幼便體弱多病,稱帝以後,這身體就越來越不像樣子了。

太祖高皇帝奄有四海,太宗文皇帝再造寰區。然猶翼翼兢兢,無敢豫怠。先皇帝嗣統未及期月,奄棄群臣。揆厥所由,皆憸壬小夫,獻金石之方以致疾也。去冬,簡以愚戇應詔上書,言涉不敬,罪當萬死。---《明史》

千金難買老來瘦,朱高熾這是自己作死。歲數大了還這麼胖,那什麼三高啊,糖尿病啊,什麼心血管疾病啊,全都跑來找他麻煩了。

朱高熾做了皇帝以後,自然是事情也多了起來,整個大明朝的擔子也都是他一個人挑了起來,可以說是身心俱疲。

一邊是身體不好,一邊是工作太忙,人家朝九晚五,你偏偏要九九六甚至九九七,這不是要把自己往死裡整嗎?所以在《明史》、《明實錄》裡,關於朱高熾的死,大多都歸罪於體重和勞累。

此外《明史》裡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朱高熾吃丹藥。丹藥這玩意兒我們現在知道,那跟催命符沒什麼區別,可是當時的人不知道裡面啥成分,以為丹爐裡蹦躂出來的,都是寶貝,真把自己當成孫悟空了?吃了能火眼金睛嗎?

顯然朱高熾是吃了不少丹藥的,這些丹藥極有可能是導致朱高熾病死的重要原因。當然了,這種事情沒有化學驗證是查不出來的,這也是那些煉丹大師之所以能橫行幾千年的重要原因,反正你查不出來,你說他死了?我還說他吃了我的丹藥成仙了,你信不?

野史說,朱高熾被毒酒給搞死的。

朱高熾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老實巴交的憨憨樣,可是這哥們風流程度卻不比他老爹差多少。他的後宮裡,有封號的女人就有11個,沒有封號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女人多了,事情也就變得複雜了。這11個女人當中,以張皇后和郭貴妃的地位是最高的,但是這兩個人當然也有尊卑之分,張皇后自然是大老婆,而郭貴妃雖然是貴妃,卻也只是小老婆裡的頭頭罷了。

仁宗郭妃以中宮誕辰,邀過其宮上壽,上亦往,妃進卮於後,後不即飲,上曰:「爾又為疑乎?」遽取飲之,妃失色,無及矣。俄而,上崩,妃自經死,時適雷。---《野記》

那郭貴妃心裡當然就很不服氣啊,她是開國功臣郭英的孫女,而張皇后的父親只是個兵馬副指揮,家族勢力懸殊有點大。

郭貴妃認為這個皇后的位置,就應該讓她來坐才對。因此郭貴妃開始跟張皇后鬥法,久而久之便結了仇。

在一次宴會上,郭貴妃特地為張皇后準備了一杯毒酒,郭貴妃將酒杯遞到張皇后跟前的時候,張皇后一直不肯喝下去。

畢竟她們倆之間的仇恨可不小,萬一下了毒,可是防不勝防的。這個時候坐在張皇后身邊的朱高熾看到這杯酒,就問張皇后為何不喝?順手拿起來自己就給喝了。

這下子郭貴妃臉都鐵青了,本來打算搞死張皇后的,結果沒想到把自己的丈夫給毒死了。因此郭貴妃本來是可以不用殉葬的,因為她給明仁宗朱高熾生了三個兒子,可是她還是被逼殉葬了。

猜測說,朱高熾是被兒子朱瞻基給害死的。

朱高熾上位的時候是46歲,當時朱瞻基只有26歲,正值青春年少的時候。這個年紀不登基的皇子還有很多,朱瞻基應該也沒有那麼著急吧?

事情要從朱棣活著的時候說起,當年朱棣覺得朱高熾是個廢物,所以一心想要把他給廢了,改立高富帥的兒子朱高煦為繼承人。

可是大才子解縉告訴了朱棣三個字,好聖孫。就是這三個字,讓朱棣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頭,因為朱高熾雖然不是個東西,但是朱瞻基這個孫子是個好孫子。將來讓朱瞻基繼承皇位,豈不是很好?所以朱棣就把朱瞻基立為了皇太孫。

因此朱高熾這才保住了自己的太子之位。那麼朱瞻基心裡當然就志得意滿了,他總覺得是自己的功勞,才讓朱高熾有了皇位。

上曰:君父在上,天下歸心,豈有他心,且予始至遽還,非眾所測況。君父召豈可稍違,遂由馹道馳還北京。——《明宣宗實錄》

但是朱高熾不只有朱瞻基這一個兒子,他有10個兒子,其中嫡子就有3個,所以他憑什麼一定要選你做繼承人?就因為你是皇太孫嗎?

夜長夢多啊,朱瞻基心裡當然要盤算這件事,萬一事情有什麼變化,那他豈不是要後悔死?為此朱瞻基就安排了這場弒父殺君的戲碼。

做出這一推測有什麼憑證呢?

證據一:當時朱高熾已經病重了,就親人來安排後事,而朱瞻基當時在南京留守,所以朱高熾就派遣宦官海壽到南京去找朱瞻基回來。可是同一天內,南京城內的百姓們都知道朱高熾要掛了的消息了。這件事是怎麼洩露出去的呢?證據二:朱瞻基進入北京前,他的手下人讓他多帶點兵馬前去,可是朱瞻基卻表示,自己之前來南京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自己馬上要回北京了,所以早就已經做好安排了。這件事就更可以了,難道你早就看出了自己的父親要掛了?甚至連後事都給安排好了?這兩處證據,都出自於《明實錄》,因此可靠性和正史沒什麼區別。這裡只是沒有點名朱高熾的死和朱瞻基有關,卻足以讓人浮想聯翩了。

總結:我認為朱高熾就是身體不好累死的。

明仁宗朱高熾是第一位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他才是紫禁城真正的第一位主人。他上臺以後,其實是相當勤奮的,雖然只做了9個月的皇帝,但是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身體那麼差,還如此努力的工作,我認為朱高熾的確是把自己給累死了。他此前已經做了二十多年的監國,所以身心俱疲也是可以理解的了,畢竟明朝前期的皇帝裡,從他開始,長命的並不多。再加上磕點藥,能活47歲就不錯了。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相關焦點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說到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就是不討老爹喜歡的孩子,相對於自己的弟弟們朱高煦和朱高燧,自己就是朱棣「眼不見心不煩」的存在。當然朱高熾也是因為兒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有後來被冊封為皇太子榮登皇位。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到底是嗜欲過度,還是被兒子朱瞻基暗害?
    明仁宗朱高熾,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成祖朱棣的長子,為明朝第四位皇帝(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他與兒子朱瞻基在位的十數年間,明朝國力鼎盛,百姓富足,被稱為「仁宣之治」。作為一朝盛世的開創者,明仁宗自然有過人之處。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時間,為何被稱為仁義之君?開創了仁宣之治
    明朝在位時間比較短的皇帝裡,還真的出了幾個賢能的君主。比如說明仁宗朱高熾,這個大兄弟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卻開創了仁宣之治的小盛世。朱高熾是朱棣的大兒子,不僅肥胖,而且體弱多病。朱棣並不喜歡這個兒子,甚至想過改立另一個高富帥的兒子朱高煦做繼承人。
  • 朱棣的3個兒子裡誰最有才?他的孫子朱瞻基,後來怎麼處理他兒子
    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生兒子都比較多。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康熙皇帝有35個兒子。漢武帝雖然只有6個兒子,可是人家男女通吃,所以必須要理解他。可是通過靖難之役稱帝的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有4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只有3個。這的確是少了點。
  • 不受父皇喜愛,身體肥胖有疾,朱高熾真的是靠老婆兒子當的皇帝?
    但是有個人,自己不被父皇喜愛,自己的兄弟還特別優秀出眾,自己身體還不好,肥胖異常無人君之貌,但是,人家就是當了皇帝。這個人就是明仁宗朱高熾。不被父皇喜愛的肥胖皇長子朱高熾是當時還是燕王朱棣的長子,燕王妃徐氏所出。出身來說沒什麼問題,但是據說朱高熾是個美食小達人,非常愛吃,吃來吃去的就越來越胖。
  • 朱高熾在位不足一年,為啥能名垂青史?因為他解決了四個天大難題
    但了解明史的讀者都知道,朱高熾雖然是一國之儲君,但一直以來並不被他老爸朱棣看好,總覺得他太過肥胖,身體虛弱,跟自己剛強堅毅,威風凜凜的形象似乎毫不搭邊,於是在朱棣即位之初並不想將朱高熾立為太子,最後還是在楊士奇等人的建議下,朱棣才答應立其為太子!
  • 朱高熾登基一年就死了,朱高熾的死亡原因是什麼?
    洪熙元年朱高熾崩於欽安殿,終年48歲,身後廟號仁宗,這距離他登基才不到一年時間,也就十個多月,其實說起來,朱高熾在明朝皇帝裡,算活得比較久的了。活不長在明朝皇帝裡是個普遍現象,仁宗朱高熾並非是個例。朱高熾,成祖朱棣的嫡長子,原本的燕王世子,在朱棣奪位後又做了20年的太子,朱棣四處徵伐之時,朱高熾監國很長時間。朱棣在明朝皇帝裡,壽命僅次於太祖朱元璋,達到了65歲,這在古代的確是個高齡壽數,不過朱棣的在位時間越長,相對的,朱高熾的在位時間也就會被不斷壓縮。
  • 老師不會告訴,朱高熾能當太子,其實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
    但他最後依然選擇了朱高熾,因為他知道,朱高熾才是自己最優秀的兒子。朱高熾雖然身體一般,但腦子好使。此人端重沉靜,大智若愚,不僅行政能力強,而且德行極佳。無論是朱棣靖難南徵,還是驅虜北伐,朱高熾在後方都將一切打理得僅僅有條,全然找不出什麼缺陷。比如當初朱棣帶著朱高煦起兵靖難,讓朱高熾在燕都留守。
  • 大明疑案:仁宗朱高熾之死,20年的太子,9個月的皇帝確實太短了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47歲的明仁宗朱高熾於紫禁城內欽安殿暴斃身亡了。這對於做了20年的太子,才僅僅做了9個月皇帝的朱高熾來說,時間顯然短了點。然而對於明仁宗朱高熾的突然暴斃,可謂是眾說紛紜。因為朱高熾在去世前,早早的就召集了大臣,草擬敕令。還派出了親信太監,火速趕往南京,宣太子朱瞻基快快回朝。但是朱高熾並沒有等到那一天,就提前宣布了由太子朱瞻基繼承皇位。
  • 朱高熾當皇帝不到一年,卻能名垂青史,只因解決了四個難題
    公元1424年9月,明成祖朱棣去世,當了29年太子(含燕王世子)的朱高熾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登上了皇位,定年號洪熙。到公元1425年5月去世,朱高熾在位僅僅兩百餘天,在明朝所有皇帝中排名倒數第二,在歷史上也是排得上號的「短命」皇帝。
  • 朱高熾在位僅10個月,為何能名垂青史?三大原因,一個比一個尷尬
    可偏偏朱高熾,卻在朱棣跟建文帝見面之前,得知兒子朱瞻基當了人質後,喊出了:若是皇上還任性,我要造你朱棣的反。 也許人們都覺得,歷史劇如此塑造朱高熾,實在有點扯。不過參考歷史上真實的朱高熾卻會發現,這位胖哥很不簡單。僅在位10個月,卻得以名垂青史了,這實在有點傳奇味道。那麼為何會這樣?在筆者看來,有三大原因,卻一個比一個尷尬。
  • 鄰村「胖侄子」病重:明仁宗朱高熾是胖死的,還是被繼承人害死?
    筆者在鄰村有個侄子,最近有人說病得挺重,只有三十多歲年紀還膝下無子,令人唏噓。以古觀今,明仁宗朱高熾在《大明風華》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一生仁厚,做太子監國20年,登基只有8個月卻突然崩殂,令人震驚不已。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有兩種說法,到底是因為身體過胖加上縱慾過度導致「過肥死」,還是被繼承人朱瞻基害死的呢?
  • 朱高熾:在位時間短,卻開創了明朝的盛世
    老爹活得太久,自己當皇帝的時間就不見得有那麼多,這在歷史上也不是一次兩次出現了,比如著名的永樂皇帝,他在位時間就很長,這也導致他死之後,繼位的兒子朱高熾上臺不到一年就去世。由於他在位時間極短,後世對於這位明仁宗的印象並不深,可他的評價卻相當高,他開創了著名的仁宣之治,幫助明朝走上巔峰,他的兒子也延續了盛世,這對父子倆也成為明君的典範。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朱棣這個人非常能打,他本人是通過武力奪位上位的,而且在他在為期間也幾次北徵蒙古,所以他對他的大兒子朱高熾非常不滿意,他覺得朱高熾不像他,反而喜歡他勇武的第二子朱高煦。在朱棣登上皇位之後。一直想要廢掉他大兒子太子之位,立朱高煦為太子。而且更重要的是什麼呢?朱棣不光本人有這個意願,而且他還能找到先例可以依循。朱高熾本人是個胖子,胖到什麼程度呢?
  •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為太子,只因此人說了三個字,才被迫改為朱高熾
    解縉就是這種情況,雖他等擔任過建文帝時期的內閣首輔,可朱棣卻還是重用他,讓他跟楊士奇、楊榮等七人組成了自己的核心班子「參預機務」。公元1405年,朱棣突然把解縉召入宮內,原來朱棣想要確立太子。朱棣的長子朱高熾,由於身體不好,其實真正的原因,就是不像「朱家人」,並不被朱棣喜歡,相反他卻非常欣賞在靖難之役中,立下大功的次子朱高煦,想讓朱高煦當太子。
  • 大明王朝之最窩囊的太子(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
    當年的這樁婚事還是朱棣的母親孝慈高皇后作的主。看看咱們這位胖胖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家庭配置就讓人垂涎三尺:爺爺是明太祖朱元璋、奶奶是孝慈高皇后、父親是明成祖朱棣、母親是仁孝皇后、兒子是明宣宗朱瞻基。可謂是滿堂喝彩。 朱高熾出生的時候正是朱元璋建立大明朝10年時間,只比明惠宗朱允炆小一歲,所以他是朱允炆的堂弟。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按理來說,朱允炆是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朱元璋欽定的,沒毛病,但是,朱允炆一登上帝位,便開始採用齊泰和黃子澄等大臣的建議「削藩」。朱允炆拿下了幾個實力相對較弱的藩王之後,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坐不住了,前幾個藩王,被殺的被殺,被逼自盡的自盡,朱棣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於是,開始裝瘋,企圖矇混過關,躲過朱允炆的屠刀。
  • 太平天子朱瞻基——和《大明風華》不一樣的故事
    朱瞻基的性格有點痞氣,在他爹當上皇帝那短短9個月裡,有個朝鮮的太監說「皇太子輕佻」,言語中帶著很不屑的樣子。要知道,有宋徽宗趙佶的前車之鑑,「輕佻」這個詞已經是一個非常負面的評價了。那麼朱瞻基到底是個什麼性格的人呢?在朱棣嘴裡,他是「我家太平天子」,在文臣眼裡,他是「小太宗」,不過在某種程度上,他確實是挺愛開玩笑的,約等於「輕佻」吧。
  • 胖子朱高熾能夠做皇帝,因為是長子,還是沾了兒子的光?
    這下他也要為接班人發愁了,他的父親選擇了皇孫朱允炆以失敗告終了。那麼朱棣呢?其實他也非常鬱悶,他的生育能力顯然比朱元璋差遠了。不過他也很糾結。其實他是想選老二朱高煦。老二跟朱棣有點像,果斷,有野心,在靖難之役中衝鋒陷陣,是個好幫手。老大朱高熾留守北平,管理的倒是妥妥噹噹的。
  • 明成祖朱棣四個兒子,結局不同,誰死得最慘?
    然而,朱棣後宮妃嬪眾多,卻只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子女不算多,比起他老爹朱元璋來,可就差多了,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那麼,朱棣的四個兒子,都是怎麼死的呢?朱棣的四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只有小兒子生母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