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生兒子都比較多。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康熙皇帝有35個兒子。漢武帝雖然只有6個兒子,可是人家男女通吃,所以必須要理解他。
可是通過靖難之役稱帝的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有4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只有3個。這的確是少了點。不過兒子少,對他的子孫來說,煩惱也就少了點。
要是個個都像康熙那幫兒子的話,那對康熙的子孫後代來說,的確是太殘忍了。這奪嫡的複雜程度,不是輕易就能應付得了的。
朱棣活下來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朱高熾,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這三個人都是徐達的女兒所生,一母同胞。
其中朱高熾繼承了皇位,不過8個多月以後他就駕崩了,他兒子朱瞻基因此登基。所以說明宣宗朱瞻基,一共有兩個活著的叔叔。
二叔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用燒燙的銅缸活活燙死了。
朱高煦年輕的時候,就是大家眼中的高富帥,長得好看,家裡有錢,打仗還很有本事,這種人你不得不服!他這輩子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晚生了幾年。
因為大明朝主張嫡長子繼承制,他雖然是嫡子,可是他是嫡次子,所以朱高煦就沒有繼承權了。可是相比較而言,他那個大哥朱高熾,胖如豬,身體又不好,因此朱棣一直想要易儲。
因為好聖孫的關係,朱棣最終放棄了易儲,畢竟朱高熾雖然不行,可他兒子朱瞻基是個人物,將來大明朝依舊可以在他手裡繁榮昌盛。
他二叔朱高煦心裡自然很不服氣,所以總是希望朱高熾早點掛掉,只要朱高熾一死,朱棣不可能會把皇位提前傳給孫子,因為這麼一來,他就等於是承認朱元璋當年做的是對的,那他這個皇位,來路就成了問題。
可惜左顧右盼,朱高熾就是不死,還熬到了登基稱帝的那一天。結果不到9個月時間,朱高熾就掛了,等於是熬著給自己的兒子鋪路。
朱高煦氣得牙癢,但這是事實,朱高煦也沒辦法。朱高煦心裡對皇位始終充滿了憧憬,即使給他再大的封號也沒有皇位有吸引力。
為此被封為漢王的朱高煦便發動了謀反,他可不是偷偷發動的,而是明目張胆地給明宣宗朱瞻基下戰書。戰鬥力雖然強,可政治頭腦太弱,因此沒兩下就被明宣宗給制服了。
關押起來的朱高煦,心裡自然還是不服氣。有一天朱瞻基跑來看自己的二叔,結果在臨走的時候,朱高煦居然伸出腿,把明宣宗朱瞻基給絆倒了。
摔了個狗吃屎的朱瞻基,惱羞成怒,隨即便用一個大銅缸把朱高煦罩起來,在周圍點滿了火把,朱高煦最終被活活燙死在了銅缸之中。
朱高煦死後,朱高煦的所有兒子,全部被明宣宗朱瞻基誅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朱瞻基對這個叔叔,的確夠狠。
三叔朱高燧,朱瞻基對他還算不錯了。
朱高燧相對來說,更不是個東西,他知道自己不僅沒有資格繼位,更沒有資格奪嫡,為啥?因為上面還有一個高富帥的二哥。
所以這傢伙仗著朱棣寵愛他,於是各種為非作歹。甚至在朱高煦奪嫡的時候,他盡在旁邊出餿主意,他就是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
1、朱高燧有謀害朱棣的嫌疑。朱高燧這傢伙還是比較陰險的,他不明面上跟朱高熾爭奪皇位,他知道爭也爭不過。所以總是慫恿二哥朱高煦跟朱高熾爭奪皇位。
在朱棣病重的時候,朱高燧知道事情到了關鍵時刻了,居然夥同護衛指揮孟賢,打算先毒死朱棣,再偽造傳位詔書,廢朱高熾太子位,將皇位傳給朱高燧。
這件事最終被朱棣識破,朱高燧的計劃徹底破產。但是在明仁宗朱高煦的極力保護下,朱高燧躲過一劫,沒有遭到朱棣的懲處。按照朱高熾的說法,弟弟是不可能參與其中的。
2、有參與朱高煦謀反的嫌疑。朱高熾登基以後,朱高燧還算老實,畢竟爭奪皇位沒什麼希望了。但是朱高煦還在那兒鬧得熱鬧,他怎麼能不分一杯羹呢?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以後,其實對朱高燧還算客氣,可是朱高燧依舊參與到了朱高煦的謀反活動當中,很顯然,這一次他又是個幕後策劃者。
所以說朱高燧這個人十分陰險,從來不正面做這些事情,因為他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一旦計劃失敗,他會全盤否定自己參與過。
這次也一樣,朱高煦失敗以後,不少人知道朱高燧曾經多次與朱高煦計劃過謀逆的事情,所以希望朱瞻基能把朱高燧給一併拿了。以免日後這傢伙再造反。
這個時候朱瞻基做了一個很大度的決定,畢竟沒有很明顯的證據表明朱高燧謀反,所以不能懲處他。其實朱高煦早就把朱高燧供出來了,但是朱瞻基總不能把倆叔叔都給宰了吧?
因此朱瞻基放過了朱高燧,只是收了他的兵權,連他的封國都沒有給撤銷掉,算是相當仁慈了。50歲的朱高燧去世以後,他們家的爵位一直傳承到了南明末期永曆帝時期。
總結:朱瞻基對叔叔採取了恩威並重的處理方式。
朱高煦全家一個不留,朱高燧全家一個不殺,這種強烈的反差,實在是讓人摸不著朱瞻基的套路,這就是朱瞻基最有特點的地方。
什么叔侄感情,在他看來,那就是個屁!但是你要把叔叔們都殺了,這不僅會寒了宗族們的心,而且會惹來萬世罵名。
但是朱高煦全家不得不殺,因為他擔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至於朱高燧,既然在明面上說得過去,又何必對他動真格的呢?只要解除他的威脅,就已經足夠了。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