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3個兒子裡誰最有才?他的孫子朱瞻基,後來怎麼處理他兒子

2020-12-14 歷史鑑賞者

歷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一般生兒子都比較多。比如說唐太宗李世民,有14個兒子。明太祖朱元璋,有26個兒子。康熙皇帝有35個兒子。漢武帝雖然只有6個兒子,可是人家男女通吃,所以必須要理解他。

可是通過靖難之役稱帝的永樂大帝朱棣,卻只有4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只有3個。這的確是少了點。不過兒子少,對他的子孫來說,煩惱也就少了點。

要是個個都像康熙那幫兒子的話,那對康熙的子孫後代來說,的確是太殘忍了。這奪嫡的複雜程度,不是輕易就能應付得了的。

朱棣活下來的三個兒子分別是:老大朱高熾,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這三個人都是徐達的女兒所生,一母同胞。

其中朱高熾繼承了皇位,不過8個多月以後他就駕崩了,他兒子朱瞻基因此登基。所以說明宣宗朱瞻基,一共有兩個活著的叔叔。

二叔朱高煦,被明宣宗朱瞻基用燒燙的銅缸活活燙死了。

朱高煦年輕的時候,就是大家眼中的高富帥,長得好看,家裡有錢,打仗還很有本事,這種人你不得不服!他這輩子唯一的缺點,或許就是晚生了幾年。

因為大明朝主張嫡長子繼承制,他雖然是嫡子,可是他是嫡次子,所以朱高煦就沒有繼承權了。可是相比較而言,他那個大哥朱高熾,胖如豬,身體又不好,因此朱棣一直想要易儲。

因為好聖孫的關係,朱棣最終放棄了易儲,畢竟朱高熾雖然不行,可他兒子朱瞻基是個人物,將來大明朝依舊可以在他手裡繁榮昌盛。

他二叔朱高煦心裡自然很不服氣,所以總是希望朱高熾早點掛掉,只要朱高熾一死,朱棣不可能會把皇位提前傳給孫子,因為這麼一來,他就等於是承認朱元璋當年做的是對的,那他這個皇位,來路就成了問題。

可惜左顧右盼,朱高熾就是不死,還熬到了登基稱帝的那一天。結果不到9個月時間,朱高熾就掛了,等於是熬著給自己的兒子鋪路。

朱高煦氣得牙癢,但這是事實,朱高煦也沒辦法。朱高煦心裡對皇位始終充滿了憧憬,即使給他再大的封號也沒有皇位有吸引力。

為此被封為漢王的朱高煦便發動了謀反,他可不是偷偷發動的,而是明目張胆地給明宣宗朱瞻基下戰書。戰鬥力雖然強,可政治頭腦太弱,因此沒兩下就被明宣宗給制服了。

關押起來的朱高煦,心裡自然還是不服氣。有一天朱瞻基跑來看自己的二叔,結果在臨走的時候,朱高煦居然伸出腿,把明宣宗朱瞻基給絆倒了。

摔了個狗吃屎的朱瞻基,惱羞成怒,隨即便用一個大銅缸把朱高煦罩起來,在周圍點滿了火把,朱高煦最終被活活燙死在了銅缸之中。

朱高煦死後,朱高煦的所有兒子,全部被明宣宗朱瞻基誅殺。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朱瞻基對這個叔叔,的確夠狠。

三叔朱高燧,朱瞻基對他還算不錯了。

朱高燧相對來說,更不是個東西,他知道自己不僅沒有資格繼位,更沒有資格奪嫡,為啥?因為上面還有一個高富帥的二哥。

所以這傢伙仗著朱棣寵愛他,於是各種為非作歹。甚至在朱高煦奪嫡的時候,他盡在旁邊出餿主意,他就是那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人。

1、朱高燧有謀害朱棣的嫌疑。朱高燧這傢伙還是比較陰險的,他不明面上跟朱高熾爭奪皇位,他知道爭也爭不過。所以總是慫恿二哥朱高煦跟朱高熾爭奪皇位。

在朱棣病重的時候,朱高燧知道事情到了關鍵時刻了,居然夥同護衛指揮孟賢,打算先毒死朱棣,再偽造傳位詔書,廢朱高熾太子位,將皇位傳給朱高燧。

這件事最終被朱棣識破,朱高燧的計劃徹底破產。但是在明仁宗朱高煦的極力保護下,朱高燧躲過一劫,沒有遭到朱棣的懲處。按照朱高熾的說法,弟弟是不可能參與其中的。

2、有參與朱高煦謀反的嫌疑。朱高熾登基以後,朱高燧還算老實,畢竟爭奪皇位沒什麼希望了。但是朱高煦還在那兒鬧得熱鬧,他怎麼能不分一杯羹呢?

明宣宗朱瞻基登基以後,其實對朱高燧還算客氣,可是朱高燧依舊參與到了朱高煦的謀反活動當中,很顯然,這一次他又是個幕後策劃者。

所以說朱高燧這個人十分陰險,從來不正面做這些事情,因為他要給自己留條後路。一旦計劃失敗,他會全盤否定自己參與過。

這次也一樣,朱高煦失敗以後,不少人知道朱高燧曾經多次與朱高煦計劃過謀逆的事情,所以希望朱瞻基能把朱高燧給一併拿了。以免日後這傢伙再造反。

這個時候朱瞻基做了一個很大度的決定,畢竟沒有很明顯的證據表明朱高燧謀反,所以不能懲處他。其實朱高煦早就把朱高燧供出來了,但是朱瞻基總不能把倆叔叔都給宰了吧?

因此朱瞻基放過了朱高燧,只是收了他的兵權,連他的封國都沒有給撤銷掉,算是相當仁慈了。50歲的朱高燧去世以後,他們家的爵位一直傳承到了南明末期永曆帝時期。

總結:朱瞻基對叔叔採取了恩威並重的處理方式。

朱高煦全家一個不留,朱高燧全家一個不殺,這種強烈的反差,實在是讓人摸不著朱瞻基的套路,這就是朱瞻基最有特點的地方。

什么叔侄感情,在他看來,那就是個屁!但是你要把叔叔們都殺了,這不僅會寒了宗族們的心,而且會惹來萬世罵名。

但是朱高煦全家不得不殺,因為他擔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至於朱高燧,既然在明面上說得過去,又何必對他動真格的呢?只要解除他的威脅,就已經足夠了。

參考資料:《明史》

相關焦點

  • 明仁宗朱高熾真心喜歡兒子朱瞻基嗎?
    說到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從小就是不討老爹喜歡的孩子,相對於自己的弟弟們朱高煦和朱高燧,自己就是朱棣「眼不見心不煩」的存在。當然朱高熾也是因為兒子朱瞻基的原因,才有後來被冊封為皇太子榮登皇位。朱瞻基一出生就深受爺爺成祖朱棣的喜愛,更是將他培養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可能隔代親的原因,爺爺深愛這個大孫子。當然朱瞻基也從小聰慧、能文善武,朱棣遠徵蒙古,還不忘帶著這個孫子,教他帶兵打仗知識。後來朱棣更是聽從當時文學大儒解縉的勸告,以「好聖孫」說服朱棣封朱高熾為太子。
  • 論朱瞻基在朱棣時期的地位
    而我們知道古代皇帝自稱天子,是老天爺的兒子,身為老天爺的兒子,怎麼能是個殘疾人呢?而且皇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職能,就是祭祀天地,每一年的祭祀都要他來主持的,所以怎麼能找一個殘疾人來主持祭祀呢?這不是對老天爺不尊敬的嗎?因此古代有一個默認的規則,就是皇帝不能是殘疾人。唐朝的唐順宗當了26年的太子,只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就被大臣們逼著退位了,理由是什麼呢?
  • 明成祖朱棣四個兒子,結局不同,誰死得最慘?
    然而,朱棣後宮妃嬪眾多,卻只有四個兒子,五個女兒,子女不算多,比起他老爹朱元璋來,可就差多了,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那麼,朱棣的四個兒子,都是怎麼死的呢?朱棣的四個兒子,前三個兒子都是皇后徐氏所生,只有小兒子生母不詳。
  • 建文叫朱棣叔叔,朱棣是朱瞻基的爺爺,那朱瞻基是建文的什麼人?
    簡單說就是您高祖生了您曾祖兄弟幾人,您曾祖兄弟又生了各自的自己的兒子,他們的兒子又生了各自的兒子……那麼,這裡面的關係該怎麼論呢?同宗男性之間的關係其實還是相對比較簡單的,同一個父親的孩子之間論親兄弟,同一個祖父的孫子之間論叔伯兄弟(堂兄弟中血緣最近的一類,有時也直接說成堂兄弟),再往上的平輩就只能論堂兄弟了。無論有沒有出「五服」,理論上都是可以這麼論的。
  • 朱高熾只在位9個月的時間,這跟他兒子朱瞻基有關?肥胖才是主因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也是最胖的一個。他胖到什麼程度呢?走路需要兩個人扶著才行。朱棣當然就比較不喜歡這個兒子了,相比之下,二兒子朱高煦就是個典型的高富帥,不光長相俊美,而且身材一級棒,打仗也賊溜,就等著接班了。朱棣常常安撫二兒子朱高煦說:老大身體不好,你要好好努力啊!
  • 朱高煦想學他爹朱棣造反,被侄子朱瞻基罩在銅缸裡,活活烤死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被封燕王,因為朱棣的大哥朱標是太子,死得早,朱元璋便立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皇太孫,將其他的兒子都排除掉了,皇位不傳給兒子,傳給孫子。朱允炆拿下了幾個實力相對較弱的藩王之後,實力雄厚的燕王朱棣坐不住了,前幾個藩王,被殺的被殺,被逼自盡的自盡,朱棣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於是,開始裝瘋,企圖矇混過關,躲過朱允炆的屠刀。可是,後來朱棣實在演不下去了,乾脆起兵造反,當然,朱棣也不傻,他不敢明目張胆地造反,畢竟造反得不到支持,朱棣是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靖難,史稱「靖難之役」。
  • 朱元璋的26個兒子,誰最短命,誰最長壽,誰活到了最後
    朱元璋親生的,公開的兒子,一共有26個。其中活得最短的,是他最小的兒子朱楠(1394-1394),連一周歲都沒有活到;最長壽的兒子是十三子朱桂(1374-1446),活了72歲。公元1448年,70歲的十七子朱權(1378-1448)去世後,朱元璋的兒子們全部故去,此時大明後來的第九任皇帝朱見深(1447-1487),都已經1歲了。這位十七子不簡單,明初朱元璋給自己的子孫們分封藩王時,最有實力的當屬九大塞王,其中的寧王朱權又是塞王中實力極強的,甚至不弱於朱棣。
  • 《大明風華》朱棣的三個兒子為什麼只有朱高煦名字裡不帶火字旁?
    除了靖江藩之外,明太祖朱元璋給自己的兒子每家都指定了一套完整的字輩系統。如原大宗、懿文太子朱標家的「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和後來明王朝事實大宗明成祖朱棣家的「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等等。▲明太祖朱元璋。除此之外,朱元璋還規定:後世子孫名字中第三個字的偏旁部首每一代必須相同,而且上一代與下一代之間必須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則。
  • 朱瞻基到底有多牛?功績堪比朱元璋和朱棣,卻差點毀了明朝
    導語: 明朝皇帝中想必大家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有著高武力值以及豐功偉績滿滿的朱元璋、朱棣等人。其實朱棣的孫子明宣宗朱瞻基也是非常優秀的,他文採斐然,文武雙全,綜合素質相當之高且深諳治國之道。朱瞻基是朱棣眼中的「好聖孫」,是大臣眼中的「真英主」,是史家筆下的「太平天子」。
  • 朱棣孫子朱瞻基開創了仁宣之治,為何只活了36歲?徐達的基因傳承
    身體一向很不錯的朱瞻基,怎麼可能只活36歲呢?01朱瞻基有14位妻妾,卻只有倆兒子,常常搞仙丹吃。很多人提到朱瞻基,那都是要豎起大拇指的,因為這是一位基本沒什麼瑕疵的皇帝。任用賢臣管理朝政,國家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開創了仁宣之治這一盛世,的確是一個好皇帝。
  • 朱棣這個兒子勇冠三軍,差點問鼎太子寶座,為何最後成了瓦罐燜雞
    朱棣有四個兒子,前三個都是正室徐皇后所生,最小那個是庶子,很早就夭折了,在朱棣心中沒什麼分量。雖然剩下三個,都是一個母親生的,但父親不見得就能一碗水端平,兒子們也不見得就能相親相愛。這當中,老二漢王朱高煦死得最慘,被親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倒扣在大缸裡,四周擺滿燒得通紅的木炭,活活給做成了「瓦罐燜雞」!
  • 在正史裡,朱祁鎮是孫若微的兒子,朱祁鈺是胡善祥的兒子嗎?
    比如說有人看過這部劇會問到:根據正史的記載,明英宗朱祁鎮真的是劇中孫若微孫皇后的兒子嗎?明代宗朱祁鈺真的是胡善祥的所生的兒子嗎?根據史書的記載,朱祁鎮的確是孫皇后所生的孩子,正史中的孫皇后就是劇中的孫若微,而朱祁鈺卻並不是胡善祥胡皇后所生的孩子。
  • 大明風華:朱棣的牽掛和執念都是他,臨終對孫子的回答,並不滿意
    ,他也親眼目睹了靖難那場屠殺,不經歷這些,怎麼能長大呢?太子爺拼命工作,為的就是三角結構的穩定性,一旦出現意外,這種結構會瞬間傾斜,朝內外大亂,因此,在戰事不利,兩大王者均病危的時刻,最危險的就是朱瞻基,如果朱瞻基回京一旦朱棣離世趙王漢王就會率關外精銳動手,如果朱瞻基不回京,關內太子爺離世無人主政,漢王趙王趁亂起義,馬上國家大亂。這也是為什麼朱棣捨不得朱瞻基、太子爺要他回來的原因。
  • 永樂帝有十幾個孫子,為何獨獨偏愛長孫朱瞻基?
    朱瞻基是是永樂皇帝朱棣的嫡長孫,長孫本來就備受矚目。其實除了這個長孫外,朱棣還有很多孫子,比如瞻埈、瞻墉、瞻墡、瞻堈、瞻墺、瞻塏、瞻垍、瞻珽,瞻圻等等,唯獨長孫備受祖父母寵愛。為什麼朱棣那麼鍾愛長孫朱瞻基呢?《明史》中記載有一個故事。
  • 《大明風華》于謙大結局:是孫若微朱瞻基心腹,卻被他們的兒子冤殺
    《大明風華》于謙大結局:是孫若微朱瞻基心腹,卻被他們的兒子冤殺 文/聽歌打娛 在《大明風華》最新的劇情裡,明軍連連打了敗仗,朱棣病重了。朱瞻基恐漢王朱高煦與趙王朱高燧控制軍隊謀反,所以只能將這個消息掩蓋下來。
  • 《大明風華》朱棣下線,網友淚奔!千古一帝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但他自己也很明白,自己的皇位是發動政變,篡奪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得來的。篡位之後,朱棣其實很長一段時間是難以心安的。不僅時常夢見自己的父親朱元璋一刀砍了自己,也擔心建文帝捲土重來。因此他花費了許多力氣,冒著風險、瞞著兒子,讓孫子朱瞻基安排了與建文帝的會面。 作為父親,必定給常年跟在身邊打仗的二兒子三兒子一個「不好」的示範。
  • 朱棣去世後,他的兒子想學他造反,結果被侄子活活烤死
    明朝末年,朱元璋去世,他的孫孫朱允炆即位後即開始削藩,當時的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了靖難之役,向南方宣戰,攻佔了當時的國都南京,成為皇帝。而且朱棣的外甥建文帝朱允炆在一場大火中不知去向。在他成為皇帝之後,朱棣立他的長子朱高熾為太子,第二子朱高煦為漢王,第三子朱高燧為趙王。因為朱高熾體胖,行動不便,所以喜武的朱棣從心裡對他有些反感。而且次子威武挺撥,氣派十足,朱棣更是喜出望外。再者,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煦多次在危急關頭拯救自己,自己曾許諾要立他為太子。
  • 明仁宗朱高熾之死:到底是嗜欲過度,還是被兒子朱瞻基暗害?
    明仁宗朱高熾,明太祖朱元璋之孫,明成祖朱棣的長子,為明朝第四位皇帝(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他與兒子朱瞻基在位的十數年間,明朝國力鼎盛,百姓富足,被稱為「仁宣之治」。作為一朝盛世的開創者,明仁宗自然有過人之處。
  • 老師不會告訴,朱高熾能當太子,其實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
    朱高熾是朱棣的嫡長子,按照朱元璋的《皇明祖訓》,他就應該是太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皇明祖訓》所以,出身是朱高熾被立為太子的關鍵因素。當然了,朱棣是個強權人物,加上他自己也是地位不正,不是嫡長子,卻當上了皇帝。
  • 建文帝失蹤後,他的兒子下場當真慘,被朱棣折磨成一個傻白痴
    建文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皇帝,直接從爺爺朱元璋手裡接過皇位,歷史上除了他之外,並沒有直接跨過一代人傳授皇位的,正因為朱允炆的特殊,也給他後來的遭遇埋下伏筆,朱允炆畢竟太年輕,繼位後就想著削藩,結果把叔叔朱棣給惹毛了,朱棣造反,直接奪了他的皇位。